三、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思想,追求人的自身的和谐
“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个人自身修养、追求自身和谐思想的精炼概括。“厚德载物”一词出自《周易》,即“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彖辞》)。“厚德载物”成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君子进行个人修养的重要目标。中国古代圣贤十分注重个人的自身修养,把个人修养作为协调与家庭成员、社会、国家以及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根本方法。他们追求的自身和谐存在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的身心和谐主要依赖控制欲望、稳定情绪,保持心态的平和,追求身心健康。孟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孟子·公孙丑下》)。这种内心的和谐是个人修身养性之道,归根到底是一种养生的方法。老子也有类似的思想,提出“去甚”“去奢”“去泰”,劝诫人们不要有过度的欲望,能够经受住外部世界的各种诱惑,安于生活的现状,自足自乐,这样就会保持心境的平和。道家主张不要走极端,儒家则强调“中庸”“持中”,做事要不偏不倚,二者在追求身心和谐方面虽然各有侧重,但实质上却是殊途同归、目标一致的。
第二种境界的身心和谐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尤其是面对利益矛盾与冲突时,应以“礼、义、廉、耻”等伦理规范约束或开导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和谐状态。孔子非常重视礼的作用,强调伦理规范不仅能维持社会等级秩序,还可以调节人们的交往行为,为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与矛盾提供一种心理平衡力量,提高人的心理调适能力,“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礼是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同时也是重要的心理平衡、调适工具。孔子提倡处理人际关系要讲求“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与人的交往应当推心置腹,诚信为先,良善为本,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孟子进一步强调人际交往要“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尊重对方的立场,兼顾他人利益才能做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内心和谐。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伦理“四维”,即“礼、义、廉、耻”四种伦理规范,“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管子·牧民》)。“礼义廉耻”是对儒家伦理思想的提要与概括,成为后世人们道德修养的基本操守与日常行为的基本规范。
第三种境界的身心和谐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伦理经典《大学》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君子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胸襟和眼界,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君子的光荣使命,更是君子人生价值的体现,而“修身”是圣人、君子处理社会、国家、民族事务的基础,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国家与社会的和谐与繁荣依赖于人的道德修养。
尽管“厚德载物”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宣扬了封建思想,为稳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所包含的诸如忠、孝、仁、义、勇、礼、智、信等思想却孕育了中国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和“壁立千尺,无欲则刚”的磊落品格,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为当代中国的和谐价值观追求人的自身和谐,加强人的自身修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当然,当代中国的和谐价值观对于人的身心和谐的追求在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思想的基础上,更是赋予其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鲜活内容。它不仅以道德修养为基础,更重要的是它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社会文明的发展为基础,以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作为人自身和谐的主要表征;它不仅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充分张扬个性的基本诉求,在道德与法律规范内,人们可以充分施展个性,满足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身心和谐,保持良好心态,培养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