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关宝典·预防兽医学和法律法规部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动物传染病的免疫防控措施

考纲考点:(1)基本概念;(2)免疫接种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合理的免疫程序的制定;(3)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一、免疫接种

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引入动物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使该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由易感转变为不易感的一种疫病预防措施。根据免疫接种进行的时机不同,可将其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大类。

预防接种: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临近地区某些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群进行疫苗免疫接种。

紧急免疫是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

二、免疫接种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免疫接种的方法

根据所用生物制剂的品种不同,可采用皮下、皮内、肌内注射或皮肤刺种、点眼、滴鼻、喷雾、口服等不同的接种方法。接种后经一定时间(数天至3周),可获得数月至1年以上的免疫力。

(二)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1.接种前注意事项

①了解当地有无疫病流行,如发生疫情,则首先安排对该病的紧急防疫。如无特殊疫病流行则按计划进行定期预防接种。②应对被接种的家畜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调查了解,特别注意其健康状况、年龄大小,是否正在怀孕或泌乳,以及饲养条件的好坏等。成年、体质健壮或饲养管理较好的家畜,接种后会产生较坚强的免疫力。对那些幼龄、体质较弱、有慢性病或怀孕后期的母畜,如果不是已经受到传染病的威胁,最好暂时不接种。③对那些饲养管理条件不好的家畜,在进行预防接种的同时,必须创造条件改善饲养管理。

2.免疫后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后经过一定时间(10~20天),应检查免疫效果,尤其是改用新的免疫程序及疫苗种类时更应重视免疫效果的检查,目前常用测定抗体的方法来监测免疫效果。这样可以及早知道是否达到预期免疫效果。如果免疫失败,应尽早、尽快补防,以免发生疫情。

3.应注意预防接种后的反应

免疫接种后,要注意观察动物接种疫苗后的反应,反应可分为下列3种类型。

(1)正常反应 由于生物制品本身的特性而引起的反应,其性质与反应强度随生物制品而异。某些生物制品有一定的毒性,接种后可以引起一定的局部或全身反应。有的生物制品是活菌苗或活疫苗,接种后实际是一次轻度感染,也会发生某种局部反应或全身反应。

(2)严重反应 此类反应和正常反应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但程度较重或发生反应的动物数量超过正常比例。引起严重反应的原因是生物制品质量较差、使用方法不当,如接种剂量过大、接种技术不正确、接种途径错误等。

(3)并发症 与正常反应性质不同的反应。主要包括超敏感(血清病、过敏休克、变态反应等),扩散为全身感染(由于接种活疫苗后,防御机能不全或遭到破坏时可发生)和诱发潜伏感染(如鸡新城疫疫苗气雾免疫是可能诱发幼龄鸡慢性呼吸道病等)。

三、合理的免疫程序

为了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制定免疫程序,应考虑以下因素:①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及严重程度;②母源抗体水平;③上一次免疫接种引起的残余抗体水平;④家畜的免疫应答能力;⑤疫苗的种类和性质;⑥免疫接种方法和途径;⑦各种疫苗的配合;⑧对动物健康及生产能力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必须统筹考虑。

免疫家畜所产仔畜,在一定时间内,其体内有较高母源抗体,对建立主动免疫有一定影响,因此对幼龄家畜免疫接种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以猪瘟为例,母猪于配种前后接种猪瘟疫苗者,所产仔猪由于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在20日龄以前对猪瘟具有坚强免疫力,30日龄以后母源抗体急剧衰减,至40日龄以后几乎完全丧失。哺乳仔猪如在20日龄左右首次免疫接种猪瘟弱毒疫苗,则至65日龄左右应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这是目前国内认为较合适的猪瘟免疫程序。

四、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1)疫苗因素 疫苗免疫效果与疫苗的性质和疾病的免疫特性直接有关有些疫苗的毒株与田间流行毒(菌)株血清型或亚型不一致,或流行株的血清型发生了变化。

(2)疫苗的保存与运输 疫苗都应冷冻(活疫苗)或冷藏(灭活疫苗)保存,冷藏运输,疫苗稀释后必须及时使用,否则会造成疫苗失效或减效。疫苗都有有效期,并有特定的物理性状,不能使用过期、变质的疫苗。

(3)免疫程序 接种疫苗时动物有较高的母源抗体,对疫苗产生了免疫干扰。此外,不同种类疫苗之间可能存在干扰作用。所以,必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4)免疫接种方法 按疫苗说明书使用疫苗,注意免疫接种途径或方法,如只能注射的灭活疫苗不能采用饮水接种。使用活菌苗,应注意在免疫接种前后不要使用抗菌药物,以免影响疫苗活菌在动物体内繁殖,减低免疫效果。

(5)动物因素 如果接种时动物已处于潜伏感染,或在接种时由接种人员及工具带入病原体,则会引起免疫动物产生严重副反应。如果动物群中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如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等,则其免疫效果下降,有时会导致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