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关宝典·预防兽医学和法律法规部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考纲考点: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包括临诊综合诊断方法和实验室诊断方法。

一、临诊综合诊断方法

(一)流行病学诊断

针对患病动物群体、常与临诊诊断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诊断方法。某些家畜疫情的临诊症状虽然非常相似,但其流行特点和规律却差别很大。因此,这种方法在传染病的诊断工作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二)临诊诊断

指利用人的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器械如体温计、听诊器等直接对患病动物进行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包括患病动物的精神、食欲、体温、脉搏、体表及被毛变化等。有时也包括血、粪、尿的常规检验。

(三)病理解剖学诊断

病理解剖学检查是诊断传染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做病理解剖检查时应注意操作顺序。①先观察尸体外观变化,然后检查内脏,先胸腔再腹腔。②先看外表(浆膜),再切开实质脏器和浆膜。③先检查消化道以外的器官组织,最后检查消化道,以防消化道内容物溢出而影响观察并造成污染。④对家禽还应注意观察气囊和法氏囊。⑤由于每种传染病的所有病理变化不可能在每一个病例都充分表现出来,应尽可能多地选择症状较典型、病程长的、未经治疗的自然死亡病例进行剖检。⑥此外,病理剖检应由兽医人员在规定的地点和场所完成,不可任意随地剖检,以免造成污染,散播疾病。如果怀疑炭疽时则严禁剖检。

二、实验室诊断方法

(一)病理组织学诊断

有些疫病引起的大体病变不明显或缺如。仅靠肉眼很难作出判断,还需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如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猪圆环病毒病、肿瘤等。有些病还需检查特定的组织器官,如疑为狂犬病时应取大脑海马角组织进行包涵体检查。

(二)微生物学诊断

(1)病料采集 ①病料力求新鲜应从症状明显、濒死期或自然死亡而且未经治疗的病例取材。②要求尽量减少杂菌污染,用具、器皿应尽可能严格消毒。③通常可根据所怀疑病的类型和特性来决定采取哪些器官或组织。④原则上要求采取病原微生物含量多、病变明显,同时易于采取,易于保存和运送的部位。⑤如果缺乏临诊资料,剖检时又难以分析诊断属何种病时,应比较全面地取材,同时要注意带有病变的部分。

(2)涂片镜检 通常把有显著病变的组织器官涂片数张,进行染色、镜检。此法对于一些具有特征性形态的病原菌如炭疽杆菌、巴氏杆菌等可以迅即做出诊断,但对大多数传染病来说,只能提供初步诊断依据或参考。

(3)分离鉴定 分离培养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可选择适当的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病毒可选用禽胚、易感动物或细胞组织等。分得病原体后,再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动物接种、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鉴定。

(4)动物接种 将病料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后人工接种敏感的动物,然后根据对动物的致病力、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来帮助诊断。一般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家兔、小鼠、豚鼠、仓鼠、家禽、鸽子等。当实验动物对病原体无易感性时,可以采用有易感性的本种动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动物接种试验。

(三)免疫学诊断

分血清学试验和变态反应试验。

(1)血清学试验 有中和试验、凝集试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试验(ELISA)等。可以用已知抗原来测定被检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也可以用已知的抗体来测定被检材料中的抗原。

(2)变态反应试验 动物患某些传染病(主要是慢性传染病)后,可对该病病原体或其产物(某种抗原物质)再次进入产生强烈反应,即变态反应。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病原体或其产物或抽提物)称为变态原,如结核菌素、鼻疽菌素等。

(四)分子生物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诊断又称基因诊断,主要包括PCR技术、核酸探针和DNA芯片技术,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