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汽车销售人员沟通礼仪
第一节 汽车销售人员谈吐修养
一、介绍
介绍是人与人进行相互沟通的出发点,最突出的作用就是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于汽车销售人员来说,能正确利用介绍,不仅可以广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进行必要的自我展示、自我宣传,并且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消除误会,减少麻烦。
(一)自我介绍
汽车销售人员每天要与各种各样的陌生人打交道,要经常进行自我介绍,那么怎样使自己做得更好去赢得顾客的信任呢?
1.自我介绍的时机
(1)在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相处时。
(2)在社交场合,有不相识者表现出对自己感兴趣时。
(3)在社交场合,有不相识者请求自己作自我介绍时。
(4)在公共聚会上,与身边的陌生人共处时。
(5)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
(6)交往对象因为健忘而记不清自己,或担心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时。
(7)前往陌生单位进行业务联系时。
2.自我介绍的顺序
(1)位低者先行,即地位低的人应先做介绍。
(2)主人应该先向客人做介绍。
(3)长辈和晚辈在一起,晚辈应先做介绍。
(4)男士和女士在一起,男士应先做介绍。
3.自我介绍的内容
内容应简短而完整,说出单位、职务、姓名,给对方一个自我介绍的机会。如:您好,我是××4S汽车专营公司的业务代表,我叫徐×,请问,我应该怎样称呼您呢?
自我介绍的基本程序是: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和单位,同时递上准备好的名片。自我介绍时,表情要坦然、亲切,注视对方,举止庄重大方,态度镇定而充满信心,表现出渴望认识对方的热情。不可紧张畏怯、语无伦次或者随便。
(二)介绍他人
1.介绍他人的时机
(1)在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者来访者。
(2)受到他人介绍的邀请。
(3)打算推介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
(4)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与自己打招呼。
2.介绍他人的顺序
(1)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2)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通常适用于同性之间。
(3)把主人介绍给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但在来宾众多的场合,可以把客人介绍给主人。
(4)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它仅适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和职业相同的人士。
3.介绍他人的内容
介绍人在做介绍时,要先向双方打招呼,使双方有思想准备。介绍人的介绍语宜简明扼要,并应使用敬辞。在较为正式的场合,可以说:“尊敬的威廉·匹克先生,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下……”或说:“徐总,这就是我和你常提起的段博士。”在介绍中要避免过分赞扬某个人,不要给人留下厚此薄彼的感觉。
(三)介绍的注意事项
1.自我介绍注意事项
(1)不要过分夸张热诚。如大力握手或热情拍打对方手背的动作,可能会使对方感到诧异和反感。
(2)不要中止别人的谈话而介绍自己,要等待适当的时机。
(3)不要态度轻浮,要尊重对方。
(4)如果一个以前曾经介绍过的人,未记起你的姓名,你不要做出提醒式的询问,最佳的方式是直截了当再自我介绍一次。
2.介绍他人时注意事项
(1)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
(2)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
(3)介绍完毕后,被介绍双方应依照合乎礼仪的顺序握手,并且彼此问候对方。问候语有“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久仰大名”“幸会幸会”等,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做自我介绍。
介绍时的动作:手心向上,介绍时一般应站立,特殊情况下年长者和女士可除外,在宴会或会谈桌上可以不起立,微笑点头示意即可。
二、交换名片
名片是汽车销售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常用的交际工具,在接待顾客或者与顾客交谈时递上一张名片,不仅是很好的自我介绍,而且便于与客户建立联系。
(一)准备工作
自己的名片应放于容易取出的地方,建议用名片夹(不与杂物混在一起、不将别人的名片与自己的放在一起),若穿西装宜将名片置于左上方口袋,若有手提包可放于包内伸手可得的部位。
(二)递送名片的礼仪(图2-1)
1.递送名片的时机
初次相识自我介绍或别人为你介绍时,当双方谈得较融洽表示愿意建立联系时,当双方告辞时并表示愿结识对方希望能再次相见。
图2-1 递送名片的礼仪
2.递送名片的顺序
地位低的应先向地位高的人递名片,男士应先向女性递名片,当对方不止一人时应先将名片递给职务高者或年龄长者,如分不清职务高低、年龄大小宜先和自己左侧的人交换名片,然后按顺时针进行。
3.递送名片的礼节
起立或倾身用双手递送名片,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双臂自然伸出,四指并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持握名片上端的两角送给对方,名片正面朝上文字内容正对对方,递送时可以说“我叫××,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关照”之类的客气话。自己的名字如有难读或特别读法的,在递送名片时不妨加以说明,忌目光游移或漫不经心。
(三)接收名片的礼仪
(1)如尊者、长者不主动交换名片,可委婉提出,不宜直接索取。
(2)接收名片时应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用双手接住名片的下方两角,接过名片后应致谢,认真地看一遍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衔念出声来,并抬头看看对方的脸,使对方产生一种受重视的满足感,若有不会读的字,应当场请教。
(3)如果交换名片后需要坐下来交谈,此时应将名片放在桌子上最显眼的位置,十几分钟后自然地放进名片夹,切忌用别的物品压住名片或在名片上做谈话笔记,离开时勿漏带。
(4)第一次见面,依次同时接收几张名片,千万要记住哪张名片是哪位的,如果是在会议席上,在休息时可以拿出来,排列次序,和对方的座位一致,这种动作同样会使对方认为受到你的重视,而且帮助你准确地认人。
(5)接受对方名片后,如没有名片可交换,应向对方表示歉意、主动说明,告知联系方式。
(四)索取名片的技巧
(1)主动递上自己的名片,如:您好!这是我的名片,以后多保持联系或请多关照!
(2)向平辈或晚辈索取名片,如:我们可互赠名片吗?或很高兴认识您,不知能不能跟您交换一下名片?
(3)向尊者、长者索取名片,如:久仰大名,不知以后怎么向您请教?或很高兴认识您!以后向您讨教,不知如何联系?
(五)名片使用的注意事项
无论参加私人或商业餐宴,名片不适宜于用餐时发送,因为此时只宜从事社交而非商业性的活动。与其发送一张破损或脏污的名片,不如不送。应将名片收好,整齐地放在名片夹(盒)或口袋中,以免名片毁损。破旧名片应尽早丢弃。
三、握手礼仪(图2-2)
现代握手礼通常是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同时寒暄致意。握手礼流行于许多国家,是交往时最常见的一种见面、离别、祝贺或致谢的礼节。作为汽车销售人员应注意其行为。
图2-2 握手礼仪
1.握手的顺序
握手讲究“尊者为先”的握手顺序,即应由主人、女士、长辈、身份或职位高者先伸手,客人、男士、晚辈、身份或职位低者方可与之相握。
2.握手的正确姿势与力度
行握手礼时,不必相隔很远就伸直手臂,也不要距离太近。一般距离约一步左右,上身稍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齐,拇指张开,双方伸出的手一握即可,不要相互攥着不放,也不要用力使劲。若和女士握手时,不要满手掌相触,而是轻握女士手指部位即可。
握手礼还可表示向对方进行鼓励、赞扬、致歉等。正确的握手方法是:时间宜短,要热情有力,要目视对方。女士同外国人握手时,手指与肩部要自然放松,以备男宾可能要行吻手礼。
3.握手的注意事项
(1)握手前应摘掉手套,双目安然注视对方,并示以微笑。切忌握手时以另一只手拍打对方身体各部位,也不要一面与对方握手,一面心神不安,目光游移不定。
(2)握手一定要求用右手,在阿拉伯国家及少数西方国家,认为左手是“不洁之手”,用左手握手是对对方的一种侮辱。
(3)掌心应向左,不应向下。
a.握手时应伸出右手,而不是双手或左手。
b.握手时不能将一只手放在口袋中。
c.多人握手时应从左开始,不能交叉握手。
d.握手应站着,若有人走来和你握手,应马上站起来。
e.男女是平等的,因此只握女士的手指尖是错误的。
语 言 技 巧
营销人员无论什么时候与客户交谈,都要讲文明、讲礼貌。要做到这一点,就务必要记住,把“请”和“谢谢”等人际交往中的礼貌金句常挂嘴边。营销人员要尽量说让客户感觉亲切、舒服的语言。
1.对话时的要点
要多讲赞美的话,不要限制在说车范围内的话题,要相信自己说话的声音。
明朗、低沉和愉快的语调最吸引人。发音要标准,字句之间要层次分明,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声地朗诵,久而久之就会有效果。
说话的语速要时快时慢,恰如其分。遇到感性的场面,语速可以加快,如果碰上理性的场面,则相应的语速要放慢。
懂得在某些时候停顿,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音量的大小要适中,音量太大,会造成压迫感,使人反感;音量太小,则显得你信心不足,说服力不强。
2.汽车销售人员不该说的话
(1)不说批评性话语。人人都希望得到对方的肯定,人人都喜欢听好话。营销人员尤其要注意,适当多说赞美性话语。“这件衣服不好看,一点都不适合你”“这茶真难喝”“你这名片真老土”等,这些话在客户听起来,感觉就不太舒服了。
(2)少用专业性术语。如果在销售过程中过多地使用专业性术语,就会无形地在与顾客沟通过程中设置障碍。应该尽量用简单的话语来进行转换,让人听后明明白白,从而有效地达到沟通目的,促成销售。
(3)不说夸大不实之词。不能因为要达到一时的销售业绩,就夸大车辆的功能和价值,这样日后产生纠纷,欺骗和夸大其词的谎言都会影响最终的销售。
(4)禁用攻击性话语。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质疑时,用带有攻击性色彩的话语,攻击竞争对手,甚至把对方说得一文不值,这样往往会造成客户的反感,对销售工作有害无益。
(5)避谈隐私问题。与客户打交道,主要是要把握对方的需求,而不是谈隐私问题。即使销售员只谈自己的隐私问题,也很难使销售产生实质性进展。
(6)少问质疑性话题。汽车销售员不能用质疑性话题来交谈,如“你懂吗?”“你知道吗?”“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似乎以一种长者或老师的口吻质疑这些让人反感的话题。如果担心客户有可能听不明白,销售员可以这样询问:“有没有需要我再详细说明的地方?”这样会比较能让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