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古说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入宫通关 过所验对

我国古代陆路交通的关卡称“关”,水路交通的关卡称“津”。关和津,都由驻军把守。汉代负责把守关津的官吏为都尉,即称某关都尉,但所见印文并不一致,既有“某关都尉”,如“广左都尉”(图2-22);也有“关都尉印章”(图2-23),还有“某某都尉章”,如“蜀郡都尉章”(图2-24)等。

◎图2-22 广左都尉

◎图2-23 关都尉印章

◎图2-24 蜀郡都尉章

通行者通过关津时,须向关津守官出示证明身份的公文,才能通过。所谓证明身份的公文,汉唐时称“过所”,后来亦称“路凭”,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通行证。

古代官方往来的简牍文书,须在采用玺印加以封缄之后,方可传递。非但如此,重要的简牍文书,如皇帝的诏令既用皇帝、天子玺封缄,还须经尚令重封外,在传递过程中,沿途也要多次重封。《汉书·平帝纪》“在所为驾一封轺传”如淳注曰:“律,诸当乘传及发驾置传者,皆尺五寸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乘传参封之。参,三也。有期会累封两端,端各两封,凡四封也。乘置驰传五封也。两端各二,中央一也。轺传两马再封之,一马一封也。”这里所说的三封以上的具体情况,通常是在原检上再加封泥钤印而已。御史印章的种类分为御史大夫(图2-25)、御史大夫章(图2-26)、御史中丞(图2-27)、御史府印(图2-28)等。一般而言,朝廷颁发的“传”,须用御史印章,而各郡县及关津所发的“传”,想必不会用御史印章了,而用地方长官或关都尉印章即可。

◎图2-25 御史大夫(封泥)

◎图2-26 御史大夫章(封泥)

◎图2-27 御史中丞(封泥)

◎图2-28 御史府印(封泥)

古代通行证的形式,一般分为符、节、传、棨、等,都得钤盖玺印,其中符、节,还需要于其上炙烙铁印或设计榫卯齿合,以便验证。

皇宫,在古代通常称为禁宫,不仅宫中人员不得随便走动,宫外人员更被严禁进入。汉代担任护卫皇宫职责的官员为卫尉。其门卫制度规定:凡居宫中的人员都要把名籍交给门卫,进出宫门都要查对名籍。凡根据需要特许入宫中者,诸如巫师、医生、运输货物的宫外人员,都要由宫中主管该事务的官员发给符节凭信,同时将其名籍交给门卫,以便验证。《释名·释书契》释“符”曰:“符,付也,书所敕命于上,付使传行之也。”释“节”曰:“节,赴也,执以赴君命也。”

符,一般采用木制,约长二寸,在符上用铁印炙烙该长官名号。如医生进入,则把炙烙有“太医”两字的符交给医生,把铁印交给门卫。门卫既要查对名籍,又要用铁印验合木符上的烙印,若完全符合,则被允许带领入宫。可惜此类铁印的样式,至今未见。

传,是汉代通过关津的通行证之一。《释名·释书契》中释曰:“传,转也,转移所在,执以为信也。过所至关津以示之也。”郑玄注《周礼·司关》:“传,如今移过所文书。”传一般是用木料做成的,长一尺五寸,上面书写所要经过的关津,拟到达的目的地,以及所需时日等内容。另用一板拼合,钤上御史印章,此板留在关津,通行者返回时,验对印章,方可通行。如果所经过的关津较多,则每个关津都要加盖印章。上引《汉书·平帝纪》如淳注语中所谓的“四封”“五封”,即为此意。

棨与传,都是发给官员或民众的通行文书,实乃一物两名。《说文解字·木部》:“棨,传信也。”《汉书·文帝纪》:“十二年……三月,除关,无用传。”李奇注曰:“传,棨也。”可见传、棨往往互注,实为一物。人们通过居延出土的此类古物,对汉代传棨的格式和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传、棨的内容,一般可分公差和私事两大类。

汉时出入关津的通行证,除了木质传之外,还有一种用丝织品——制作的传。如淳在注《汉书·文帝纪》“三月,除关无用传”时曰:“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谓之传也。”王国维在《简牍检署考》中亦说:“汉时门关之传,用木之外,兼用帛。《汉书·终军传》关吏予军,是也。《古今注》传皆封以御史印章,亦当用印,或竟施于帛上,亦未可知。自后汉以降,纸素盛行,自当有径印于其上者。”

由此可见是用缯帛制作的,上面书写同传棨一样的内容,撕裂为二,一半自留,另一半发给通关者,以待返回时验对。使用丝质传,当比使用木质传棨更加方便一些。王廷洽在《中国古代印章史》中认为:“在撕裂为二处当钤印章,就像后来用的‘骑缝章’。所谓‘合以为符信’,应该验合印文才是。唯有发明了盖印‘骑缝章’,使用起来才比较方便。”

古代玺印,除了上述主要用途之外,还有以下几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