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封缄 物件封藏
不仅任免官吏要以玺印为凭证,就是朝廷发布命令、往来公文,也需要玺印封缄才有效。
毫无疑问,涉及朝廷机密的各种物件和机要文件,当然要严加管理,玺而封之。《商君书·定分》中,对用印封禁机密物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诸官吏及民有问法令之所谓也于主法令之吏,皆各以其故所欲问之法令明告之。各为尺六寸之符,明书年月日时。所问法令之名以告吏民。主法令之吏不告及之罪而法令之所谓也。皆以吏民之所问法令之罪各罪主法令之吏。即以左券予吏之问法令者,主法令之吏谨藏其右券,木柙以室藏之,封以法令之长印。即后有物故,以券书从事。法令皆副置,一副天子之殿中,为法令为禁室,有铤钥为禁而以封之。内藏法令。一副禁室中,封以禁印。有擅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及禁剟一字以上,罪皆死不赦。”其中就涉及禁印、禁室印、法令长印等玺印。王廷洽在《中国古代印章史》中认为,战国“专室之玺”(图2-7)很有可能是《商君书》所谓的“禁室印”。不过,王廷洽并没有说明此印出处。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中也著录了一枚与之相仿的玺印(图2-8),但印文在具体写法上,与前者有些差异。这里一并录入,供读者参考。
◎图2-7 专室之玺
◎图2-8 专室之玺
简牍文书封缄,是玺印的另一重要用途。诚如汉刘熙《释名·释书契》所释:“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发也;印,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亦言因也,封物相因付也。”古人对于官方往来文书保密工作不仅具有严密的措施,还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加以保障。尤其是在列强争霸、战事频仍时期,各方对于自己有关军事谋划、作战部署的公文简牍更是采用密加封缄等妥善处置的方法,以明信杜奸,防止机密泄露。前面引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的记载,不仅说明当时表示国君和官员身份的官印已经产生,且官方往来的简牍文书也在采用玺印加以封缄之后,才传递的。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如今人们写字、印书大多用纸,十分便利。然在纸发明之前,人们大多采用经过修正平整的竹简和木牍作为公私文书书写材料,也有一些是写在丝质缣帛上的。
古代采用书写短文的木牍,往往先在一片木牍上写上相关内容,然后于其上覆盖一板为盖,在这块盖板上写上收文和发文人的姓名,相当于现在人们所使用的信封。为了保守机密,防止他人偷看或篡改其中内容,便在这两块牍板的中央部位刻上几道绳槽,以便用绳子将其捆扎起来。然后又在盖板之上拟用绳子打结之处,凿一个方形的槽,称之为“斗”(俗称“封泥匣”),于斗内填入软湿并带有黏性的泥丸,并将玺印抑印在泥丸之上,泥面便显现凸出的印文,待将泥面烘烤至坚硬,然后传递。图2-9为汉代简牍封缄的背面、侧面和正面。图2-10为封泥封缄正面细部。这种封检形式,20世纪初以来在尼雅、居延、敦煌古遗址都有发现。1991年新疆尼雅遗址又出土公元3至4世纪佉卢文木椟(图2-11),采用的就是此种宽牍的形制。其上所覆的检中还存有封泥和麻绳。这种形式的书牍叫做“”。
◎图2-9 汉代简牍封缄的背面、侧面和正面
◎图2-10 封泥封缄正面细部
◎图2-11 佉卢文木椟
还有一种书牍形式叫“囊”,所谓“囊”,即书囊,用于盛狭检。如遇书文繁多不能尽书于单牍时,则将所书数简用牛皮带子或绳子编联成册(或称为“策”)盛入帛囊之中,并用布贴封住布囊的囊缝然后封缄,以防人启拆。《汉官仪》说皇帝六玺,就是以“青布囊白素裹,两端无缝,尺一板中约署”。王献唐在《临淄封泥文字叙》中对书囊封缄方法说得更细:“将囊两端裹叠,加以检,适压囊之两端,再束绳着泥封。”
书囊封缄所用之检,通常分成两个部件:一为凹形的木块,凹处的尺寸取决于简牍的长短,此即所谓“方底”。《汉书·赵皇后传》:“中黄门田客持诏记盛绿绨方底,封御史中丞印。”用一刻有与束绳直径粗细相当的槽口和封存绳结的方孔盖板,其尺寸与简牍等同。然后将盛有简牍的布囊装进凹处,盖上盖板,用绳子绑扎结实,并用黏泥封住绳结头,将印钤盖在黏泥上,然后将黏泥烘烤干硬,即可传送(图2-12)。这块钤有印章并经烘烤的黏泥,称为“封泥”或者“泥封”。
◎图2-12 书囊封缄示意图
当然,也有不用书囊而径直束绳封泥于卷叠之书简之上的。传世封泥中有不少背面留有简痕,说明是直接封印所致。上述数式虽各有所宜,但都可达到防止辄自开启并表明封发之人的目的。
至于封检束绳之法,诚如王国维《简牍检署考》所说:“有纵有横,有十字形,而以横者为多。其迹自一周以至五周,皆有之。”《后汉书·祭祀志》载封禅用玉石检,“以金缕五周”,但从古代封泥实物来看,一般官民封泥背面绳迹有一周至八周以上不等,其式亦有纵有横,有交叉形,而以横者居多,规范又不同于帝王的祭祀之礼。
古代物件的属封方式,粗略而言,即以绳捆束所需护封的物件,于结扎处加捺泥团,再钤以印记。为防止封泥碎脱,于绳系结之处安放一斗(封泥匣),将封泥封置于斗内,然后钤印。1972年,湖南省博物馆发掘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陶罐、竹笥上,较好地保存着三十余件封泥及封泥匣,足以为其形制之征。如“轪侯家丞”所封藏之物(图2-13)。
◎图2-13 “轪侯家丞”封泥所封之物
也有直接在属封容器时填泥于器口并加抑印章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只盛物的陶罐,口部用草填塞,草外涂敷泥,泥中有绳子,缚住一斗,斗上有封泥,上钤有“轪侯家丞”四字印痕(图2-14),并系有墨书竹签,写明罐内存贮物品的名目,尽管这是一件明器,但应该与墓主生前用品装置相同,这是至今见到的采用封泥封藏物件形式的第一件实物资料。
◎图2-14 “轪侯家丞”封泥所封陶罐
封物以表明信守,也是古代封泥的重要作用之一。《封泥考略》中著录的传世“严道橘丞”(图2-15)、“严道橘园”(图2-16)一类封泥,数量甚多。清陈簠斋、吴式芬两家藏有“严道橘园”封泥22枚,为当时园署公章;“严道橘丞”封泥16枚,为掌管橘园之官印。“橘园”,以今视之,即专门种植柑橘的果园。“严道”在今四川荥经县境,汉代属蜀郡,以橘为盛。从其职掌来看,这两种封泥,应属于汉时蜀郡转输或贡奉柑橘时署封所用。
◎图2-15 严道橘丞(封泥)
◎图2-16 严道橘园(封泥)
封泥,是古代玺印使用的重要遗物。《吕氏春秋·适威篇》:“民之于上,若玺之于塗,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圆则圆。”玺,即玺印;塗,则是一种黏性的泥土,是说在纸广泛作为书写材料即魏晋之前,玺印都是抑印在泥上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民之于朝廷的关系,就像印章抑印于封泥一样,方形玺印抑印在泥上,印出的便是方形;而圆形玺印抑印在泥上,则会呈现圆形形状。
由上可知,当时无论简牍文书封缄,还是物件封藏,都离不开封泥。“封泥”这个名词,始见于《续汉书·百官志》。但其具体样式,后世知道的并不多。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四川、山东等处发现古代封泥遗物,然由于当时金石家对封泥知之甚少,赵之谦还曾在《补寰宇访碑录》中,将其误认为“印范”。直至陈介祺、吴式芬合辑的《封泥考略》出版面世,方为大家所认知。
古人封泥所用之泥,在古代文献中也有记载。东汉刘珍等人所撰《东观汉记·邓训传》:“黎阳营故吏……知训好以青泥封书,从黎阳步推鹿车于洛阳市药,还过赵国易阳,并载青泥一墣,至上谷遗训。”
古代人们的等级观念甚重,因此,不同阶层所用的封泥也有所不同。如《汉旧仪》载,皇帝的玺书用紫泥。《续汉书》载,皇帝举行封禅典礼时,还使用水银与金调和的金泥。一般人则用青泥。由于紫泥、金泥十分罕见,现在人们所能见到的封泥都是青泥。
马衡在《谈刻印·施用之方法》中谈及封泥时也说:“第一、第二时期,印以封检。其法已见上述。《汉旧仪》称天子六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东观记》谓邓训好以青泥封书,其故吏举国过赵国易阳,载青泥一墣遗之。《续汉书·百官志》载守宫令所主有封泥,皆指封书之泥。其实即是地下之黏土,或更加以胶质,亦未可知。武都易阳所产,或尤为适用也。平时搓作小团,临用时以水湿透,黏于检上,以印钤之,印文即现于泥上。”
由于经用封泥的表面,通常留有较深的印章钤痕,封泥的背面,一般也会残留着捆扎绳子的痕迹,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存世封泥的实物形态,考见当时采用何种泥斗及其具体结绳方法。一般而言,检上刻方斗者,封泥多呈方形,例如“楚相之印章”(图2-17)、“文阳大尹章”(图2-18)。泥斗两侧有边两侧无边者,则在捺入封泥时,有边两侧成齐平状,无边两侧则呈自然外延状,如“灵关道长”(图2-19)。由此便可推知,若封泥平圆如饼状,则乃未用泥斗直接施泥于检绳。最为苟简者,如“齐铁官印”(图2-20)、“杜丞”(图2-21)。
◎图2-17 楚相之印章(封泥)
◎图2-18 文阳大尹章
◎图2-19 灵关道长(封泥)
◎图2-20 齐铁官印(封泥)
图2-21 杜丞(封泥)
此外,还有以竹篾编为巢状,以供盛泥的。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枚“江关都尉章”封泥,形以团状,周边交错编织之篾痕历历可见,于上端平整处钤有印文。凡此又为就地取材而变化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