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
身在北大,买书自然得从燕园讲起。
位于学生宿舍区“三角地带”的新华书店,对北大师生颇有吸引力。不只是买书方便,随时可以把书包或饭盒往门口架子上一搁,进去溜一圈;而且这两年学术思潮进展很快,书店师傅注意学生阅读趣味的转移,不断调整进书布局,大体上学术界热什么,书店很快就能跟上。因此,热门书大都可在校内解决。当然,这得眼疾手快,看到书店门口有人排队,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上去再说,北大学生口味挺高的,一般不会瞎抢没用的书。
新华书店买不到的新书,还可到图书馆旁边的社会科学书店转转。这书店规模很小,也就二十几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主要出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等大社的新书,尤其注重传播新知识的丛书,如美学译文丛书、外国文学丛书、走向未来丛书、新知文库等。很少古典的东西,清一色的热门货。可热门货也很容易变成滞销货,有的丛书时过境迁也就成架成架地躺在那里睡大觉。这就逼得书店特别注重“窥测风向”,营业员会不时跟读者聊上几句,探探你喜欢哪一方面的书。据说有位颇负盛名的老学者还请营业员代为留意一下,学生们最喜欢哪些书,也给他买些。一来了解青年人思考些什么问题,二来青年人喜欢读的书准没错,说不定还代表以后学术发展的趋向。
北大出版社这几年出书不少,也颇有获得好评的。买它的书那就更容易,到读者服务部去一趟就是了。冯友兰的《三松堂学术论文集》、王瑶的《中古文学史论》,以及“文艺美学丛书”中的若干种,我都曾代友人采购过。服务部也卖一点其他出版社的书,但不多。午饭后随便走走,这也是个好去处。
至于外面各出版社到北大来“倾销”降价图书,每年总有好几次。规模小的,把车子开到图书馆前,随便吆喝几声就行了。规模大的,可就要预先贴出广告,届时定然人山人海。大都是在学三食堂前面,拉上几根绳子,隔成几摊,由着师生们翻检。其实书籍不见得好,只不过送上门来的降价书,不要似乎太可惜。大都嘴里埋怨没一本好的,可手上还是捏着好几本,舍不得空手而归。售货员一边喊着“别挤别挤”,一边盯着有没有人把书塞到自家书包里——大学生里照样有“孔乙己”,读书人的事嘛,很难说。
这两年除了书店售书外,还开始出现学生售书的新鲜事。所卖自然是抢手的西方哲学、美学、心理学译作,文学艺术不吃香,法律、经济更不用说了。书能否卖得出去,关键在抢在书店前头,这就必然形成一种竞争。北大师生很快就能买到最新出版的人文科学方面的热门书,奥秘就在这里。这些临时书摊,有学生团体组织的,也有自行组合的,反正照原价出售,赚的不是同学的钱,名声倒也不坏。不像外面书摊,往往奇货可居,私自提价或变相提价。我在海淀街上书摊买《第二性》中译本,摊主就一定要配搭《现代女性手册》和《国外妇女时装》。尽管三本书都跟妇女有关,可这种配搭着实令人不愉快。
每年五六月,北大还有一种小小的书市,毕业班的同学把不再需要的图书作价出售。地点一般也在学三食堂前面,规模不大,景致则颇为可观。胆子大的卖主学着街头小贩大声吆喝,还开着录音机助兴;腼腆的女同学则三五成群,把书籍摊在地上,用两张报纸垫着,并写明一律几折出售,买主尽可随意翻阅,但不必花口舌讨价还价。除了各科教科书外,所售多是文学方面的书刊,大概大学生们谁都做过几天作家梦。买主多为低年级学生;也有研究生和青年教师,那是去“瞄”外专业图书,以便扩大知识面,搞学科渗透的。比如我同宿舍学历史的同学,就在那儿买了好几本挺不错的社会学著作。
(原刊《中国文化报》1988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