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但对这些基本特征不要孤立地而应综合地加以考虑。

(一)有病原体(pathogen)

每一个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在历史上许多传染病(如霍乱、伤寒)都是先认识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然后认识其病原体的。目前还有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仍未能被充分认识。

(二)有传染性(infectivity)

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例如耳源性脑膜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临床上都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但前者无传染性,无须隔离,后者则有传染性,必须隔离。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传染病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在每一种传染病中都相对固定,可作为隔离病人的依据之一。

(三)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各种特征。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分,前者指在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而从国外或外地传入的传染病,如霍乱。后者指在某些特定的自然或社会条件下在某些地区中持续发生的传染病,如血吸虫病。在量的方面有散发性、流行和大流行之分。散发性(sporadic)是指某传染病在某地近年来发病率的一般水平,当其发病率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水平时称为流行(epidemic),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大流行(pandemic)。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称为暴发流行(epidemic outbreak)。传染病发病率在时间上(季节分布)、空间上(地区分布)、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中的分布,也是流行病学特征。

(四)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保护性免疫可通过抗体(抗毒素、中和抗体等)检测而获知。感染后免疫属于自动免疫,通过抗体转移而获得的免疫属于被动免疫。感染后免疫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病毒性传染病(如麻疹)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最长,往往保持终身,但有例外(如流感)。细菌、螺旋体、原虫性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的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仅为数月至数年,也有例外(如伤寒)。蠕虫病感染后通常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往往产生重复感染(如蛔虫病)。

二、临床特点
(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潜伏期。每一个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并呈常态分布,是检疫工作观察、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潜伏期通常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因此潜伏期的长短一般与病原体感染的量成反比。如果主要由毒素引起病理生理改变,则与毒素产生和播散所需时间有关。如细菌性食物中毒,毒素在食物中已预先生成,则潜伏期可短至数小时。狂犬病的潜伏期取决于病毒进入体内部位(伤口),与伤口至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成正比。

2.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在前驱期中的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如头痛、发热、疲乏、食欲缺乏、肌肉酸痛等,为许多传染病所共有,一般持续1~3日。起病急骤者,可无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

急性传染病患者度过前驱期后,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中,大部分患者随即转入恢复期,临床上称为顿挫型(abortive type),仅少部分转入症状明显期。某些传染病(如麻疹)患者则绝大多数转入症状明显期。在此期间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都获得充分表达,如具有特征性的皮疹、肝脾肿大和脑膜刺激征、黄疸等。

4.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

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在此期间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病理改变(如伤寒)或生化改变(如病毒性肝炎),病原体还未完全清除(如霍乱、痢疾),许多患者的传染性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食欲和体力均逐渐恢复,血清中的抗体效价亦逐渐上升至最高水平。

复发(relapse)与再燃(recrudescence) 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见于伤寒、疟疾、细菌性痢疾等。有些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发热时,称为再燃。

后遗症(sequela) 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长期未能复常者称为后遗症,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等。

(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1.发热

在感染性发热中,急性传染病占重要地位。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体温上升期(effervescence),体温可骤然上升至39℃以上,通常伴有寒战,见于疟疾、登革热等;亦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见于伤寒、副伤寒等;②极期(fastigium),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至数周;③体温下降期(defervescence),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如伤寒、副伤寒;亦可在一天之内降至正常,如间日疟和败血症,此时多伴有大量出汗。

热型是传染病重要特征之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常见热型有:①稽留热(sustained fever),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②弛张热(remittent fever),见于伤寒缓解期、流行性出血热等;③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见于疟疾、败血症等,又称为败血症型热(septic fever);④回归热(relapsing fever),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在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undulent fever);⑤马鞍热(saddle type fever),见于登革热。

2.发疹(rash,eruption)

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感染。发疹包括皮疹(外疹exanthem)和黏膜疹(内疹enanthem)两大类。疹子的出现时间和先后次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水痘、风疹多发生于起病第一日,猩红热于第二日,天花于第三日,斑疹伤寒于第五日,伤寒于第六日等,虽然都有例外。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天花的疹子多分布于面部及四肢;麻疹有黏膜疹(科普利克斑,Koplik spot),皮疹先出现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蔓延。疹子的形态可分为4大类:①斑丘疹(maculo-papular rash),多见于麻疹、风疹、科萨奇及埃可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等病毒性传染病和伤寒、猩红热等;②出血疹(petechia)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出血热等病毒性传染病,以及斑疹伤寒、恙虫病等立克次体病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细菌病;③疱疹或脓疱疹(vesiculo-pustular rash),多见于水痘、天花、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病毒性传染病,立克次痘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等;④荨麻疹(urticaria)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3.毒血症状(toxemic symptoms)

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骨骼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及外周循环衰竭(感染性休克)等表现,有时还可引起肝、肾损害,表现为肝、肾功能的改变。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在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出现充血、增生等反应,临床上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的肿大。

(三)临床类型

根据传染病临床过程的长短、轻重及临床特征,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典型及非典型等。典型相当于中型或普通型,非典型则可轻可重,极轻者可照常工作,又称逍遥型(ambulatory 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