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流行过程本身又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下列4个方面。
急性患者借助其症状(咳嗽、吐、泻)促进病原体的播散;慢性患者可长期污染环境;轻型患者数量多而不易被发现。在不同传染病中,不同类型患者的流行病学意义各异。
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中,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
慢性病原携带者不显出症状而长期排出病原体,在某些传染病(如伤寒、细菌性痢疾)中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某些动物间的传染病,如狂犬病、鼠疫等,也可传给人类,引起严重疾病。还有一些传染病如血吸虫病,动物储存宿主是传染源中的一部分。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传播途径由外界环境中各种因素所组成,从最简单的一个因素到包括许多因素的复杂传播途径。
主要见于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等。
主要见于以消化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等。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也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
又称虫媒传播,见于以吸血节肢动物(蚊子、跳蚤、白蛉、恙虫等)为中间宿主的传染病,如疟疾、斑疹伤寒等。
见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当病原体的芽孢(如破伤风、炭疽)或幼虫(如钩虫)、虫卵(如蛔虫)污染土壤时,则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如麻疹),经过一次流行之后,要等待几年直至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时,才发生另一次流行。这种现象称为流行的周期性。在普遍推行人工自动免疫的干预下,可把易感者水平降至最低,就能使流行不再发生。
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地理、气象和生态等条件对传染病流行的发生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寄生虫病和虫媒传染病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尤为明显。传染病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与自然因素有密切关系,如我国北方有黑热病地方性流行区,南方有血吸虫病地方性流行区,乙型脑炎严格的夏秋季发病分布,都与自然因素有关。自然因素可直接影响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如钩虫病少见于干旱地区;也可通过降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而促进流行过程的发展,如寒冷可减弱呼吸道的抵抗力,炎热可减少胃酸的分泌等。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如鼠疫、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可受感染,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畜共患病(zoonosis)。
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以及文化水平等,对传染病流行过程有很大的影响。社会因素对传播途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钉螺的消灭、饮水卫生、粪便处理的改善,使血吸虫病、霍乱、钩虫病等传染病得到控制就是明证。在经济建设中,开发边远地区、改造自然、改变有利于传染病流行的生态环境,有效地防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说明社会因素又作用于自然因素而影响流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