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医(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发展中医三大战略八大战术

时至今日,中医药的发展,既有极好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

《宪法》明确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正在实施。社会各界都在大声疾呼尽快出台《中医药法》,立法的筹备工作也在加紧进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重申坚定不移地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加快落实发展中医药的各项举措,力度空前加大,不仅发展中医药的财力投入成倍增长,而且国务院副总理亲自挂帅,由十六个部委协调一致,大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也已颁布实施。广东、四川、吉林、江苏等省在创建中医强省的浪潮中你追我赶,国内国外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空间加大,形势十分喜人,这一切都说明,中医药的发展确实面临着难得的大好机遇。与此同时,我们还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告别中医中药论”、“废医存药论”一唱一和,制造混乱,就是典型的表现。这些反面教材、反面教员的干扰误导,加之多年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淡化,以致人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医药的认知度也在下降。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深入地调查研究,冷静地认真思考,如何抓住机遇,怎样应对挑战。

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发展思路正确,中医药的发展才能走上正路。从战略上思考最为关键,与此同时,还必须多从战术上思考,只有战略正确,战术得当,举措得力,才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近些年来,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在中医药界讨论热烈,有很多真知灼见,启发良多,笔者在此不展开讨论,只抛出多年思考的一个提纲,权作抛砖引玉。概而言之,就是发展中医的三大战略、八大战术。

一、三大战略

1.中医药主体发展战略

中医药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当然应当吸收当代多学科也包括西医药学科的精华,借鉴、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然而,中医药学术发展、中医药科学研究,无论怎样创新,都不能背离中医药学术这个主体,都不能丢失本根。中医药医疗无论怎样与时俱进,都不能不以中医药防治为主体,都不能“进”到“弱中强西”,甚至成为“假中真西”,挂羊头,卖狗肉。中医院必须坚持以中医药为主体,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要做到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配合。

2.中医药市场开拓战略

开拓中医药市场,在战略上要明确治已病与治未病并举,中医药的服务受众,绝不仅仅是病人,而且要面向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群。实行这一战略,不仅能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而且中医药的市场前景也会更加广阔。

中医药的市场开拓,既要充分发挥各级中医院的主力军作用,也要注意发挥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的作用。据统计,在县以上综合医院中医科的中医药人员要占全国中医药人员的50%左右,对这中医机构的半壁江山切不可等闲视之。

3.中医药人才培养战略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人才。中医药人才培养,在战略上要明确两点:一是院校培养与师承培养并举,而以院校为主。二是培养临床人才与培养研究人才并举,而以临床人才为主,应以培养治病高手为第一要务。

二、八大战术

1.大力争取各级领导,实行加强行政扶持力度的战术。

2.大力发掘各种媒体,实行加强舆论宣传支撑的战术。

3.大力发展友军,实行加强统战协作推进的战术。

4.大力开发社区,实行加强城市基层中医阵地的战术。

5.大力开发乡镇,实行加强农村基层中医阵地的战术。

6.大力开发药店,推行坐堂行医,实行医药结合协调推进的战术。

7.大力开发家庭,通过中医药科普,实行中医药走进千家万户的战术。

8.大力开发中小学校,通过中医药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实行中医药渗入青少年心灵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