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处理(基层卫生培训“十三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四节 血尿

血尿(hematuria)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两种。前者是指尿色正常,经显微镜检查确诊,通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3个以上;后者是指肉眼见到红色或血样尿,甚至血凝块。

一、常见病因

血尿的常见病因见表1-14-1。

表1-14-1 血尿的常见病因

二、诊断要点

血尿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血尿的患者,首先应排除假性血尿,如服用药物(利福平、苯妥英钠等)引起的药物性红色尿;邻近器官出血(阴道出血、痔疮出血等)混进尿液造成的假性血尿等。排除假性血尿后再确定出血部位,可通过尿三杯试验来判断血尿的来源(表1-14-2);最后通过询问病史及检查确定血尿的病因。

表1-14-2 血尿出现时间与病变部位的关系

(一)病史

重点询问血尿发生前有无外伤、药物、呼吸道感染、运动等诱因;是初始血尿、终末血尿还是全程血尿;间歇性还是持续性血尿;既往有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等。还应注意有无伴随症状,如血尿伴有肾绞痛多见于肾脏和输尿管结石;血尿伴尿流中断多见于膀胱和尿道结石;血尿伴排尿困难可见于前列腺炎、前列腺肿瘤;血尿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可见于膀胱炎、尿道炎,而肾盂肾炎往往同时伴有畏寒、高热、腰痛等症状;肾小球肾炎除血尿外还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伴有皮肤黏膜或其他脏器出血则要考虑血液病和感染性疾病。

(二)体格检查

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对血尿的病因诊断至关重要。体格检查中应注意有无面部蝶形红斑、贫血、扁桃体炎症、皮肤紫癜、颜面部及下肢水肿;同时应重点进行腹部查体,注意有无肾脏肿大(多囊肾)、肾区叩痛及输尿管点压痛等。

(三)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

包括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及尿培养等。尿常规检查能明确有无血尿及泌尿系统感染;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可区分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血尿;而尿细菌培养可用于明确尿路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

2.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沉、肝肾功能、抗“O”、自身抗体检测等。

3.影像学检查

可选择性应用腹部超声、X线检查、腹部CT等。超声对肾脏大小、形态、位置、占位性病变、肾盂积水及肾囊肿等均有诊断意义;腹部X线平片可了解肾脏大小、轮廓、位置、不透光结石和钙化灶。

4.有创性检查

如膀胱镜、肾动静脉造影等,可明确有无膀胱肿瘤及肾血管疾病等。

三、治疗原则

血尿的处理原则主要是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避免或去除诱发因素,如感染、劳累等,药物性血尿应立即停止使用导致血尿的药物。

(二)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引起血尿的各种病因。

1.尿路感染

由尿路感染引起的血尿,应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如口服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0.2g/次,2次/日)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呋辛0.25g/次,2次/日),重症者应静脉抗感染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泌尿道感染,先行中段尿培养,针对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

2.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并且给予低盐(<3g/d)优质低蛋白饮食。如水肿严重者,可适当口服利尿剂(呋塞米20mg/次或双氢克尿噻25mg/次,1~3次/日)。经休息和利尿治疗后血压仍高者可加用降压药物治疗,通常选择血管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10mg/次或培哚普利4~8mg/次,1次/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Ⅱ Receptor Blocker,ARB)类药物,如缬沙坦40~80mg/次或氯沙坦钾50~100mg/次,1次/日。伴上呼吸道感染者,可选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治疗,青霉素过敏者可换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泌尿系统结石

肾绞痛剧烈者,可给予相应的止痛治疗,如肌注山莨菪碱10mg或哌替啶100mg。对于较小的结石,可口服排石冲剂促进结石的排出,而大的结石可能需行体外震波碎石或手术治疗。

4.运动性血尿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在停止运动及休息后血尿可消失。

四、转诊指征

1.反复发作且诊断不明的血尿患者。

2.怀疑泌尿系恶性肿瘤者,应转诊至上级医院行CT、膀胱镜等检查及治疗。

3.泌尿道结石较大伴尿路梗阻者,应至上级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4.怀疑肾小球源性血尿,必要时转至专科医院行肾穿刺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5.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血尿应转诊至上级医院治疗基础疾病。

(祝墡珠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