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身后器官捐献供体评估与维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供体的中国分类标准

国际马斯特里赫特分类标准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因此2011年2月,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制定DCD分类标准,分以下3类:①中国一类(C-Ⅰ),国际标准化DBD,即脑死亡,经过严格医学检查后,各项指标符合脑死亡国际现行标准和国内最新标准,由通过卫计委委托机构培训认证的脑死亡专家明确判定为脑死亡,家属完全理解并选择按脑死亡标准终止治疗、捐献器官,同时获得案例所在医院和相关领导部门的同意和支持;②中国二类(C-Ⅱ):国际标准化DCD,即包括Maastricht标准分类中的M-Ⅰ~M-Ⅴ类;③中国三类(C-Ⅲ):中国过渡时期脑-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 plus cardiac death,DBCD),即虽已完全符合DBD标准,但鉴于对脑死亡的法律支持框架缺位,现按DCD程序实施。
一、中国一类(C-Ⅰ)及判定标准
中国一类(C-Ⅰ):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即脑死亡案例。
国家卫计委制定了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2009年版及2013年版) [1]
(一)判定的先决条件
1.昏迷原因明确
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
2.排除了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包括各种急性中毒、低温(肛温低于32℃)、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的代谢及内分泌障碍等。
(二)临床判定
1.深昏迷
压眶或针刺面部,不应有任何面部肌肉活动;格拉斯哥评分(GCS)3分。
2.所有脑干反射消失
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头眼反射、前庭眼反射、咳嗽反射等。
3.自主呼吸消失
自主呼吸消失靠呼吸机维持呼吸24小时以上,自主呼吸激发试验阳性。
以上三项全部具备。
(三)确认试验
1.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显示
N9和(或)N13存在,P14、N18和N20消失。
2.脑电图(EEG)显示
静息电位,即未出现大于2μV的脑电波。
3.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显示
颅内前循环和后循环呈振荡波、尖小收缩波或血流信号消失。
以上三项2项或以上阳性。
(四)判定时间
临床判定和确认试验结果均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者可首次判定脑死亡。首次判定后12小时再次复查仍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者可确认脑死亡。
(五)判定步骤
脑死亡判定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进行脑死亡临床判定,符合判定标准(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符合标准者进入下一步;第二步进行脑死亡确认试验,至少22项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的进入下一步。第三步进行脑死亡自主呼吸激发试验,验证自主呼吸消失。以上3个步骤均符合脑死亡判定标准时确认为脑死亡。
2013年我国卫计委又制定了新的成人脑死亡判定标准,与2009版的不同之处是:三项确认试验必须有一项以上阳性 [3-4]
二、中国二类(C-Ⅱ)及判定标准
中国二类(C-Ⅱ):国际标准化心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即包括Maastricht标准分类中的M(Ⅰ~Ⅴ类)案例;其中,M-Ⅰ、M-Ⅱ、M-Ⅳ、M-Ⅴ几乎没有争议,但它们属于不可控型DCD,成功几率较小,获取的器官对医疗技术、组织结构及运作效率的依赖性极强,供体器官质量不如中国一类(C-Ⅰ),移植术后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
M-Ⅲ是可控型DCD,供体器官质量好,移植疗效佳,但是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抢救与放弃”之间的医学及伦理学争论,需要用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威性的医学标准、共识或指南来保证其规范化实施,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此类标准或规范,所以西班牙等国家至今尚未采纳M-Ⅲ供体,从长远出发,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顺利发展,在我国更应谨慎开展M-Ⅲ供体或积极制定M-Ⅲ规范指南等。由于M-Ⅰ、M-Ⅱ、M-Ⅳ、M-Ⅴ的不可控性及M-Ⅲ的法律和伦理问题,目前我国真正的DCD供体比例较低。
三、中国三类(C-Ⅲ)及判定标准
中国三类(C-Ⅲ):中国过渡时期脑-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 plus cardiac death,DBCD),即:虽已完全符合DBD标准,但鉴于对脑死亡法律支持框架缺位,现依严格程序按DCD实施,换言之,在脑死亡确诊及捐献手续完善后,再撤除生命支持,待供体心跳停止2~5分钟后再行器官获取;这样做实际上是将C-Ⅰ类案例按C-Ⅱ类处理,既类似M-Ⅳ类,又不同于M-Ⅳ类(M-Ⅳ为非计划性、非预见性脑死亡后心脏停搏)。中国三类(C-Ⅲ)是目前我国器官捐献开展最多的一类。

(丁小明 田晓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移植学分会.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第2版).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1,32(12):756-758.
[2]卫生部脑死亡判定标准起草小组,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修订稿).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4):220-224.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损伤质控评价中心.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成人质控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6(9):637-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