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科)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决定分娩的因素

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是决定分娩的因素。只有各因素间相互适应协调,胎儿才可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为正常分娩。
(一)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及膈肌收缩力(简称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
1.子宫收缩力
贯穿整个分娩过程,是临产后的主要力量,能使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部下降、胎儿和胎盘娩出。具有以下特点:
(1)节律性:
宫缩的节律性是临产的标志。每次宫缩开始都是由弱至强(进行期),保持一定时间恒定强度(极期)(一般30~40秒),随后从强逐渐减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歇期一般5~6分钟),宫口开全时,间歇期1~2分钟,宫缩可持续达60秒,如此反复出现,直至分娩全过程结束(图6-1)。在分娩的过程中,子宫收缩频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加强,宫腔内压力逐渐加大。
(2)对称性和极性:
正常宫缩的起搏点对称的起自两侧子宫角部,迅速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再向子宫下段扩散,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此为宫缩的对称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宫底部收缩力的强度是子宫下段的两倍,此为宫缩的极性(图6-2)。
图6-1 临产后正常宫缩节律性示意图
图6-2 子宫收缩力的对称性与极性
(3)缩复作用:
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短缩变宽,间歇期肌纤维松弛变长变窄,但不能恢复到原来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称缩复(retraction)。缩复作用使宫腔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部下降、宫颈管消失及宫口扩张。
2.腹肌及膈肌收缩力
简称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宫口开全后,先露部下降至盆底,宫缩时,前羊水囊和胎先露部压迫骨盆底组织和直肠,反射性引起排便动作,产妇屏气向下用力,使腹压增高,配以宫缩运用最有效,在第二产程末期迫使胎儿娩出,第三产程迫使胎盘娩出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3.肛提肌收缩力
有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当胎头枕部位于耻骨弓下时,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当胎盘降至阴道时,能协助胎盘娩出。
(二)产道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
1.骨产道
指真骨盆,其大小、形态与分娩密切相关,骨盆腔可分3个平面。
(1)骨盆入口平面(pelvic inlet plane):
呈横椭圆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上缘。有4条径线(图6-3)。
图6-3 骨盆入口平面各径线
1)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为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平均长为11cm,与分娩关系密切。
2)入口横径:
两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平均长为13cm。
3)入口斜径:
左右各一。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右斜径,平均长约为12.75cm。
(2)中骨盆平面(mid plane of pelvis):
呈前后径长而横径短的纵椭圆形,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为骨盆最小平面。有两条径线(图6-4)。
图6-4 中骨盆平面各径线
1)中骨盆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平均长为11.5cm。
2)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为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长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与分娩有重要关系,其长短与胎先露内旋转有关。
(3)骨盆出口平面(pelvic outlet plane):
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所组成,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有4条径线(图6-5)。
1)出口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长为11.5cm。
2)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为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平均长为9cm。是胎先露部通过骨盆出口的径线,与分娩关系密切。
3)出口前矢状径: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长约为6cm。
4)出口后矢状径:
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长约为8.5cm。出口横径和后矢状径之和> 15cm时,正常大小胎儿可以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4)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1)骨盆轴(pelvic axis):
是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曲线。其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胎儿沿此轴娩出(图6-6)。
图6-5 骨盆出口各径线
图6-6 骨盆轴
2)骨盆倾斜度(inclination of pelvis):
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倾斜度过大会影响胎头衔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体位对骨盆的倾斜度会产生影响(图6-7)。
图6-7 骨盆倾斜度
2.软产道
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组成的弯曲管道。
(1)子宫下段的形成:
子宫下段由子宫峡部伸展形成。于妊娠12周子宫峡部逐渐扩展成为宫腔的一部分,至妊娠末期逐渐被拉长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子宫下段进一步拉长达7~10cm,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使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下段肌壁越来越薄,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生理缩复环(physiologic retraction ring)。正常情况下,此环不易于腹部见到。
(2)宫颈的变化:
①宫颈管消失(eあacement of cervix):规律宫缩牵拉宫颈内口的子宫肌纤维及周围韧带,前羊水囊及胎先露部直接压迫宫颈,致使宫颈向上向外扩张,宫颈管变短消失;②宫口扩张(dilatation of cervix):临产后,宫颈口逐渐开大,当宫口开大10cm时,妊娠足月胎头可以通过。初产妇宫颈管先消失,随后宫颈口扩张,经产妇则宫颈管消失与宫颈口扩张同时进行。
(3)阴道、骨盆底及会阴的变化:
前羊水及胎先露部先将阴道上部撑开,破膜后胎先露部下降压迫盆底,使软产道下段呈向前弯的长筒形,阴道黏膜皱襞展平,阴道扩张。肛提肌向下及向两侧扩展,肌纤维拉长,会阴体变薄。
(三)胎儿
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还取决于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
1.胎儿大小
是决定能否顺利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
(1)胎头颅骨:
由两块顶骨、额骨、颞骨及一块枕骨构成,颅骨间缝隙称颅缝,顶骨与额骨间为冠状缝,顶骨与枕骨间为人字缝,两顶骨间为矢状缝,颞骨与顶骨间为颞缝。两颅缝交界空隙较大处称囟门,位于胎头前方菱形称前囟(大囟门),位于胎头后方三角形称后囟(小囟门)(图6-8)。胎头是胎儿最大、可塑性最小、最难通过骨盆的部分。
图6-8 胎儿颅骨、颅缝、囟门及径线
(2)胎头径线:
①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妊娠足月时平均约9.3cm,可根据此值判断胎儿大小;②枕额径:鼻根上方至枕骨隆突间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11.3cm,胎头以此径衔接;③枕下前囟径: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9.5cm,胎头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④枕颏径: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囟顶部间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13.3cm。
2.胎位
胎位异常,如臀先露、复合先露、肩先露、额先露等均可致难产。
3.胎儿畸形
胎儿发育异常,如脑积水、连体儿等,可致胎儿不能通过产道,造成难产。
(四)精神心理因素
产妇的情绪变化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受阻、产程延长、胎儿窘迫等,因此消除产妇焦虑和恐惧心理,有利于顺利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