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问题与思考
请以心搏骤停的表现为切入点,思考如何对患者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是针对心搏骤停患者所采取的使其恢复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并尽早加强脑保护措施,从而保存和促进脑有效功能恢复的急救技术。
心搏骤停后,血液循环终止,由于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10秒左右意识丧失,4~6分钟大脑即可发生严重损害,因此,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实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可分为三阶段:①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指在心肺脑复苏初期所采取的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措施;②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CLS):指有一定的设备条件及专业医务人员行静脉输液,给予各种药物,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ECG监测及除颤等措施;③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监护及相应的去病因和对症治疗。
一、基础生命支持
BLS是心搏骤停后抢救的基础,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BLS的基本内容包括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早期心肺复苏(CPR),即按照C-A-B顺序,建立有效循环(circulation,C)、开放气道(airway,A)、人工呼吸(breathing,B)、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除颤。
案例4-2
赵某,女性,71岁,因“心前区不适伴气促10小时。”由家人陪送至急诊。就诊时神志清楚,自诉心前区不适,采血时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喘息样呼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思考:该患者发生了什么情况?作为值班护士如何进行初步处理?
(一)基础生命支持程序
1.识别心搏骤停
施救者到达现场后,在确保现场对患者和施救员均为安全前提下,迅速判断患者的反应,检查是否为无呼吸或仅是叹气样呼吸,同时判断有无脉搏(5~10秒完成)。
2.呼救和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一旦判定患者意识丧失,无论能否判定有无循环,施救者都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同时呼救,呼喊附近的人参与急救,或帮助拨打急救电话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3.建立有效循环(circulation,C)
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将人工呼吸后带有新鲜氧气的血液从肺部血管流向心脏,再供给全身重要脏器。
(1)检查脉搏:
施救者一只手按住患者的前额使其头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找到气管,男性可先触到喉结,两指沿甲状软骨向侧下方滑动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凹陷处,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
注意事项:①严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免造成头部供血中断;②触摸颈动脉时切忌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加重循环不畅;③不要压迫气管,避免加重呼吸道阻塞;④检查脉搏的时间5~10秒,以不延误胸外按压为宜;⑤同时检查患者脉搏和呼吸,以缩短检查心搏骤停时间,尽快开始心肺复苏。
(2)胸外心脏按压(图4-3)和早期除颤:
对于未受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鼓励其进行单纯胸外按压。
图4-3 成人胸外按压姿势
1)患者体位:
将患者平卧在平地或硬板上,头部不得高于胸部平面。如果患者面朝下时,应将患者的头、肩和躯干作为一个整体同步翻转成仰卧位,避免躯干扭曲,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解开衣扣和腰带。
2)胸外按压部位:
两侧乳头连线中点或双手放在胸骨下半部。
3)胸外按压姿势:
成人双手平行重叠,保证手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按压时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以保证每次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根据2015新指南,儿童按压可用单手按压胸骨中下1/3;婴儿用2根手指或双拇指环抱法按压两乳头连线的正下方。
4)胸外按压速率:
无论成人、儿童、婴儿,按压速率均为100~120次/分钟。每分钟胸外按压的次数是自主循环恢复和无神经功能障碍存活的重要决定因素。
5)胸外按压深度:
成人按压深度至少达到5cm,而不超过6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cm,儿童大约为5cm)。
6)按压与通气比:
对于成人,无论是单人施救还是双人施救,均采用30∶2按压-通气比。儿童和婴儿单人施救采用30∶2按压-通气比,双人施救时采用15∶2按压-通气比。
注意事项:①检查脉搏的时间5~10秒,如果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有条件时尽快使用AED;②按压过程应该是有节律的、连续的,尽量减少中断;按压和松弛时间应该相等,让胸廓完全回弹;③避免过度通气,心脏按压和人工通气按30∶2进行5个循环后再检查患者的颈动脉搏动和呼吸,如没有恢复则继续按压;④如果旁观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应进行单纯的胸外按压行心肺复苏,即仅进行胸外按压,或者按照急救调度员的指示操作;如果旁观者经过培训,有能力进行人工呼吸,应按照30∶2的比率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⑤为保证按压质量,防止施救者因疲劳可能导致胸外按压过浅或过慢,建议在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后更换按压者,更换时间尽量在5秒内完成;⑥对于心脏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与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比较,存活率相近,因此,除非患者有可能发生窒息性骤停,例如溺水,否则更强调给予单纯胸外按压。
4.开放气道(airway,A)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进行有效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开放气道后有助于患者自主呼吸,同时便于CPR时进行人工通气。在开放气道之前应先清除口腔内异物,如有义齿应取下,以防脱落阻塞气道。
开放气道的手法常见以下两种:
(1)仰头提颏法:
适用于没有头或颈部创伤患者。一只手以小鱼际侧下按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颏骨处,使颏上抬。注意勿用力压迫颏下软组织,否则可能堵塞气道。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图4-4)。
(2)推举下颌法:
适用于怀疑有头或颈部创伤患者。施救者位于患者头侧,将两只手分别置于患者的头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仰卧的平面上,手指置于下颌角下方,向上提起下颌。如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推开下唇,使嘴张开。如需要行口对口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再进行口对口呼吸。此法效果肯定,但有一定技术难度(见图4-5)。
图4-4 仰头提颏法
图4-5 推举下颌法
注意事项:①当没有证据表明患者头或颈部受伤时,专业救护者可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②对于怀疑有脊柱损伤的患者,因脊柱固定装置可能会影响气道通畅,因此应使用人工脊髓制动而不是使用制动装置,即施救者将手放在患者头部的一侧并保持不动即可。
5.人工呼吸(breathing,B)
是指用人工方法借外力使气体进入肺脏并排出,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现场急救主要采取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面罩、简易球囊面罩通气等方法。
(1)口对口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孔,施救者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部罩住,然后正常吸一口气而非深吸气,缓慢吹气,每次吹气持续1秒,确保呼吸时胸廓起伏,并同样进行第二次人工呼吸。该方法是一种快捷有效的通气方法,但公众普遍不接受或不愿意做,故应用较少。
(2)口对鼻人工呼吸:
若患者牙关紧闭不能打开、口唇创伤、口对口人工呼吸难以实施时,应推荐口对鼻通气。
(3)口对面罩通气:
对训练有素的急救人员来说,一个适合的面罩可有效、简便地进行人工通气。单人施救者需位于在患者身体一侧,使用靠近患者头侧的手,将拇指和食指置于面罩的边缘,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面罩的边缘,其余手指放在下颌骨缘,提起下颌,通过仰头提颏法开放其气道。用口对面罩通气,推荐采用单向阀装置,可阻止患者的呼出气体、血液或者体液进入施救者口腔。应用透明面罩便于观察到有无胃液反流(见图4-6)。
(4)简易球囊面罩通气:
简易球囊面罩装置是紧急通气的主要工具,是提供正压通气的最快捷简单的方法。操作时患者仰卧位,施救者站于患者头部的正上方位置,以鼻梁作参照,把面罩用“EC”手法固定于患者口鼻处,即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形成“C”形,将面罩边缘压到患者面部,其他3个手指形成“E”提起下颌角开放气道,另一只手挤压球囊给予人工呼吸(每次1秒),同时观察胸廓是否抬起。每次挤入500~600ml的气体,即球囊容量的1/3~1/2,使得胸廓扩张1秒,该通气量可使胃胀气的风险最小化。当松开球囊时,患者肺脏被动回缩而将肺内气体“呼”出。
注意事项:①人工通气有效的标志是吹气时可见胸廓抬高,呼气时复原;施救者吹气时可感到患者气道阻力规律性升高,听到及感觉到呼出气流;②注意过度通气可能加重心搏骤停的后果,减少胸外按压过程中血液的流动,减少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因此,吹气速度和压力均不宜过大,对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年人,推荐500~600ml的潮气量,建立人工气道者则为400ml潮气量,吹气频率成人10次/分钟,婴儿、儿童为12~20次/分钟。
6.早期除颤(defibrillation,D)
院外目击的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初始心律是心室颤动,因此早期除颤对于心搏骤停的存活极其关键,在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后,如条件允许可获得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图4-7),应先开始CPR,然后尽早使用AED;如为院内心搏骤停,从出现心室颤动到进行除颤,要在3min内完成。在准备除颤过程中,要持续进行CPR,直至进行除颤。
(1)自动体外电除颤:
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即能熟练使用,且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当患者的心律经AED内置电脑分析和确定可进行电击治疗时,按照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操作即可。
1)操作步骤:
图4-6 口对面罩人工呼吸
①打开电源开关;②如果患者前胸部有水或汗应迅速擦拭,将两个电极片贴在患者裸露的胸部;③将AED的连接电缆接到AED盒上;④AED内置电脑自动采集和分析心律失常,在分析过程中注意不可接触患者,操作者可获得机器提供的语音或屏幕信息;⑤一经明确为致命性心律失常(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语音即提示施救者按除颤键钮,如不经判断并按除颤键钮,机器不会自行除颤,以免误电击;⑥在除颤前施救者应确保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SHOCK”(电击)按钮;⑦电击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进行2分钟心肺复苏后,AED将提示操作者离开患者,分析心律,重复步骤④~⑥。
图4-7 AED
2)注意事项:
①在院外心搏骤停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区域,如机场、体育场馆等,建议推广AED项目,普及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技术,以提高院外心搏骤停存活率;②在医院内目击心搏骤停的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尽早使用可获得的AED或除颤器;③如果尝试使用AED为1至8岁儿童除颤,施救者应使用儿科型剂量衰减AED,如没有也可使用普通AED;④对于婴儿(1岁以下),建议使用手动除颤器,如没有手动除颤器,需要儿科剂量衰减型AED,如果二者均没有,可使用普通AED,剂量是>4J/kg(不超过10J/kg);⑤如果患者的胸毛浓密,AED电极片将难以粘到皮肤上,AED将不能分析患者的心律,此时,AED将给出“检查电极”或“检查电极片”的信息,建议剃除该部位毛发,更换新电极片;⑥发生心搏骤停危险性高的患者可能已植入直接对心肌进行电击的除颤器/起搏器,作为医务人员,应马上识别这些装置(它们在上胸部或腹部的皮肤下形成硬块,表面有一道很小的瘢痕),将AED电极片放在植入式装置旁边至少2.5cm处,以免该装置妨碍对心脏进行电击。
(2)非同步电除颤:
非同步电除颤已作为基本生命支持的一部分,能否成功除颤,使其存活,取决于从室颤发生到行首次除颤治疗的时间。而对于心室静止和电-机械分离患者,如果除颤时心肌活动正好处在心动周期的相对不应期,则可能形成室颤,因此必须避免除颤。值得注意的是,在室速时同步除颤非常困难,因为综合波的形态和心律失常的变化很大。因此,无脉性室速应立即行非同步电除颤,避免因试图用同步方式而延误救治时机。
1)操作方法:
①患者平卧位,充分暴露胸部(必要时抹汗、剃毛);②选择非同步除颤模式,能量选择为双相波200J,单相波360J;③在电极板表面涂以导电凝胶;④将除颤电极放在患者心尖部和右锁骨下第二肋间,即正确放置电极板于患者胸壁,左手持STERNUM电极板置于患者胸骨右缘第2至第3肋间(心底部),右手持APEX电极板置于患者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再次观察心电监测,证实为室颤;⑤按下除颤电极上或控制版面上的充电按钮进行充电,等待除颤仪提示充电完成;⑥确认没有其他人员与患者有身体接触,高声提醒所有人员注意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⑦同时按下两个“放电”按钮。除颤仪见图4-8。
2)注意事项:
①除颤时两电极必须紧压于胸壁且必须分开,导电凝胶不能涂到两电极之间的患者胸壁上、施救者手上或除颤电极手柄上;②电击板的放置位置除传统的前-左侧位置外,其他位置也可以考虑,包括前-后、前-左肩胛骨下和前-右肩胛骨下;但要防止把电极板放置在植入物上(如永久性起搏器);③放电之前确认患者身体与其他导体绝缘,提醒其他抢救人员与患者脱离接触;④如抢救现场有高浓度氧、吸入性麻醉药,须立即关闭并打开门窗通风,以防引起爆炸或火灾;⑤为心搏骤停患者除颤后无需判断是否恢复心律,应立即进行持续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⑥除颤一次后立即做5个循环30∶2的心肺复苏,若仍是室颤,再除颤一次,若仍无效,则可考虑给予肾上腺素、胺碘酮等药物,必要时再除颤;⑦电击部位皮肤可有轻度红斑、疼痛,也可出现肌肉痛,约3~5天后可自行缓解。
图4-8 除颤仪
(二)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
1.可触摸到大动脉搏动;
2.散大的瞳孔缩小;
3.末梢循环改善,皮肤、口唇转红润;
4.可测量到血压;
5.吹气时可听到肺泡呼吸音或自主呼吸恢复;
6.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眼球开始活动,睫毛反射出现;
7.导尿可见尿液不断滴出;
8.心电图有改善。
二、高级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CLS)是在BLS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及急救药物,建立和维持有效循环和通气,并强调要找出导致心搏骤停可逆转的原因。应尽早开始,有条件者可与基础生命支持同时进行。ACLS流程包括:①首先呼叫求助及通知急救中心;②开始施行CAB的急救,吸氧并连接AED;③经AED检查心律后,按AED的语音指令进行除颤、CPR或终止急救。在施行ACLS前,要确保能够提供高质量的CPR,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 2)≥40mmHg及主动脉压波形。建议采用ETCO 2监测,ETCO 2 <10mmHg提示心排血量不足。如条件允许,也可监测主动脉内血压,舒张期血压(DBP)<20mmHg提示冠心灌注不足,提示要提高CPR的质量。
1.畅通气道
心肺复苏时急救人员可采用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气管内导管等辅助气道,以保证气道通畅。
(1)口咽通气管:
口咽通气管适用于有舌或上呼吸道肌肉松弛造成气道梗阻风险者。注意不应用于清醒或半清醒患者,因患者有咳嗽反射或呕吐反射,口咽通气管可能会诱发恶心和喉痉挛。正确的方法是应选择大小适宜的口咽通气管(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把口咽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将其旋转180°,在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
(2)鼻咽通气管:
鼻咽通气管适用于牙关紧闭、咬伤、颞颌关节紧闭、妨碍口咽通气管置入的患者。对于非深度意识障碍患者,鼻咽气道比口咽气道的耐受性更好。注意鼻咽通气管置入有引起鼻黏膜损伤而致出血的风险,如果导管过长,有刺激声门反射引起喉痉挛、恶心及呕吐风险。
(3)食道-气管联合导管:
食道气管联合导管可隔离气道,降低误吸风险并提供更为可靠的通气。对有些患者不宜行气管插管或施救者经验少时,可选择联合导管。但如果导管末端在食道或气道的位置识别错误,会导致致命后果,因此插管后确认导管位置至关重要。使用该导管的并发症有食管损伤,包括穿孔、擦伤和皮下气肿。
(4)喉罩:
喉罩有充气密闭罩和通气导管组成,喉罩比面罩密闭性好,通气效果可靠,放置喉罩不需要喉镜和暴露声带,更易操作,发生反流误吸的概率少于球囊面罩通气。该方法可用于颈部创伤、不能施行气管插管以及气管插管不能达到合适位置者。
(5)气管插管:
包括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患者的首选。气管插管利于清除气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调节潮气量和使用气囊保护防止误吸。行气管插管人员必须是接受过培训有经验的医务人员,以免因技术问题导致插管时间长,而使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过久错过最佳救治时机。插管后应立即全面评估导管位置,除临床评估外,建议将持续二氧化碳波形图作为确认气管插管正确位置的可靠方法。插管后气道管理至关重要。
(6)气管切开术:
对于心肺复苏术后仍需要长期建立人工气道者,行气管切开术易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呼吸阻力和呼吸无效腔。
2.机械通气与氧供
如果患者自主呼吸未恢复应尽早行气管插管,院外患者通常应用简易球囊面罩维持通气,院内患者可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以达到最佳通气和氧合效果。
3.循环支持
在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前提下,应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心电监护以确认心律失常类型,以便正确实施救治。
(1)电除颤:
建议在医院范围内广泛应用AED,尤其是在某些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往往不擅长分析心电图。双相波形相对于单相波形更能有效消除室颤,成人双相波电除颤可选择200J;儿童首剂量为2J/kg,随后的剂量为4J/kg(不超过10J/kg),最后可选择相等或加大剂量;对双相波除颤而言,随后的剂量应该≥首剂量。单相波除颤剂量为360J。
(2)紧急起搏:
心脏起搏器是利用电子装置节律性地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其发生节律性收缩。一些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发生宽大逸搏可突发室速甚至室颤,当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抑制这些逸搏时,通过起搏增加固有心率可消除这些逸搏。在心搏完全停止时,包括心室静止和电-机械分离,起搏通常无效。
(3)开胸心脏按压:
直接心脏按压是一种特殊的复苏方法,可能会为脑和心脏提供接近正常的血流灌注。实验研究表明,心搏骤停早期,经短期体外CPR无效后,患者直接心脏按压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但是如果时间延迟(心搏骤停25分钟以后),再使用本方法并不会改善抢救结果。
1)适应证:
①胸部穿透伤引起的心搏骤停;②体温过低,肺栓塞或心包填塞;③胸廓畸形,体外CPR无效;④穿透性腹部损伤,病情恶化并发生心搏骤停。
2)方法:
于左前外侧第4肋间切口,以右手进胸,大鱼际肌和拇指置于心脏前面,另外四个手指和手掌放在心脏后面,以80次/分的速度有节律地挤压心脏。
4.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增加心肌血液灌注量、脑血流量;提高室颤阈或心肌收缩力,为除颤创造条件;减轻酸中毒,使血管活性药物更好发挥作用。
(1)给药途径:
以静脉途径为主,心搏骤停时应首先至少开通两条外周静脉通路,因为建立颈内或锁骨下静脉通路会受胸外按压的干扰。如果在静脉建立之前已完成气管插管,可采用气管给药但不推荐首选。若未建立静脉途径也可采用骨内给药,但所需药物剂量稍大,特别是肾上腺素,主要适用于小儿。至于心内给药,因需终止CPR和通气,或增加冠脉损害、心包堵塞和气胸的危险,故目前已基本不采用。
1)中心静脉与外周静脉用药:
为保证复苏用药准确并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及重要脏器,必须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心搏骤停前,如无静脉通路,应首选建立周围静脉(肘前或颈外静脉)通路,或经肘静脉插管到中心静脉。因为虽然外周静脉用药较中心静脉给药的药物峰值浓度低、起效循环时间较长(外周静脉给药到达中央循环时间需1~2分钟),但建立颈内或锁骨下等中心静脉通路往往会受胸外按压术的干扰,而外周静脉穿刺易操作,并发症少,且不受心肺复苏术的干扰。而且如果外周静脉给药时在10~20秒内快速推注20ml液体,往往可使末梢血管迅速充盈,缩短起效时间。如果电除颤、周围静脉给药均未能使自主循环恢复,在急救人员有足够经验的前提下,可考虑建立中心静脉。
2)气管给药:
如在静脉建立之前已完成气管插管,某些药物可经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注入气管,可迅速通过气管、支气管黏膜吸收进入血循环。但药物可被气管内分泌物稀释或因气管黏膜血循环不足而吸收减慢,需用大剂量,因此不作为给药的首选。
(2)常用复苏药物
1)盐酸肾上腺素(epinephrine Hydrochloride)
适应证:适用于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F)、心室颤动、无脉心电活动(pulse ecg activities,PEA)及心脏停搏所引起的心搏骤停。用药方法:多采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即1mg)静脉推注或骨髓腔内注射,每3~5分钟重复一次,如果没有静脉和骨髓腔内通道,气管内给药的剂量为2~2.5mg,并用10ml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
2)阿托品(atropine)
适应证:适用于不稳定有症状的心动过缓,但已不再用于无脉性心电活动或心搏骤停时。
用药方法:静脉注射0.5~1mg,按需可1~2小时一次,最大用量为每次2mg。
3)胺碘酮(amiodarone)
适应证:折返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对电除颤、CPR和血管收缩药物无反应的VF和无脉性VT,可能改善对除颤的反应;异位房性节律经旁路引起的快速心室率。
用药方法:150mg静脉注射(按3mg/kg计算),无效可再次予150mg重复用药;如果需要静脉滴注维持,则开始用药后的前6小时以1.0mg/min速度静滴,6小时后以0.5mg/min速度维持。
4)盐酸利多卡因(lidocaine hydrochloride)
适应证:利多卡因在心搏骤停时可作为胺碘酮的替代药物。用于VF或无脉性VT。
用药方法:静脉注射,起始剂量为1.0~1.5mg/kg,如VF或无脉性VT仍持续,可考虑每隔5~10分钟追加0.5~0.75mg/kg,直至最大量3mg/kg。
5)镁剂(magnesium)
适应证:如心律为扭转性型室速或疑似低镁血症时,可应用镁剂。
用药方法:1~2g镁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GS)10ml液体中,于5~20分钟内静脉或骨髓腔内注射;如果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脉搏存在,可将1~2g镁加入5%GS50~100ml液体中,于5~60分钟内缓慢静脉滴注。
6)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
适应证:非一线药物,适用于原有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抗抑郁药物过量等;用胸外按压、除颤、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血管收缩剂无效,且抢救10分钟后,才考虑应用碳酸氢钠。
用药方法:1mmol/kg起始量,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碳酸氢钠的用量。
5.心电监护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CPR开始后,应进行心电监护和必要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尽快明确引起心搏骤停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可判断药物及电击除颤治疗的效果。
三、延续生命支持
案例4-3
李某,男,22岁,因“梅毒”在门诊注射室肌肉注射青霉素2g,分两次注射(皮试阴性)。肌注青霉素1g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冷汗,立即安置患者入抢救室抢救,护士给患者吸氧时,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发绀、心跳呼吸骤停,医生立即给予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护士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建立静脉通路,予以静注地塞米松及其他抢救药物,2分钟后患者心跳呼吸恢复,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11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98/63mmHg,意识恢复。
思考:导致该患者出现上述异常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一)多器官功能支持
1.维持循环功能
心搏恢复后,往往伴有血压不稳定或低血压状态。因此应严密监测心率、血压、ECG、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等,可将CVP、动脉压和尿量三者结合起来分析指导输液治疗。根据情况对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外周血管阻力等进行监测。循环停止后,脑血流的自主调节功能丧失,脑血流量依赖于脑灌注压,故应维持平均动脉血压正常或稍高于正常水平,在整个昏迷期间维持于12kPa,以恢复脑循环和改善全身组织灌注。同时血压过高加重脑水肿,血压过低加重脑及其他组织缺血缺氧。
2.维持呼吸功能
心脏复跳后,自主呼吸可以恢复,也可能暂时没有恢复。若自主呼吸恢复较早,则表明脑功能愈易于恢复。无论自主呼吸是否恢复,都要给予呼吸支持直到呼吸恢复正常。维持呼吸道通畅、充分通气和供氧才能保证全身脏器,尤其是脑的氧供。患者恢复循环以后,应监测其SaO 2,调节吸氧浓度(FiO 2),以确保SaO 2≥94%,部分患者需要机械通气和高浓度氧疗,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应维持PaCO 2 35~45mmHg。注意防治肺部并发症,如肺炎、肺水肿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
3.防治肾功能衰竭
心脏停搏时缺氧,复苏时的低灌流、循环血量不足、肾血管痉挛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均将加重肾脏负荷及肾损害,而发生肾功能不全。主要措施:①补足血容量,保证肾脏灌注,及时纠正缺氧和酸中毒;②留置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定时监测血尿、尿素氮和肌酐浓度,血、尿电解质浓度,鉴别肾功能衰竭的原因,给予相应处理;③当出现少尿或无尿肾衰时,甘露醇要慎用,建议选用速尿,可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率过滤。
4.防治胃肠道出血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复苏后胃肠道的主要并发症。对肠鸣音未恢复的患者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和监测胃液pH值。为防止应激性溃疡发生,常规使用抗酸药和保护胃黏膜制剂。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按消化道出血处理。
5.维持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维持正常的血液成分、血液电解质浓度、血浆渗透压以及正常的酸碱平衡,对重要脏器特别是脑的恢复和保证机体的正常代谢是必不可少的。注意纠正血浆胶体渗透压在2kPa以上,血清渗透压在280~330mOsm/L之间;血糖宜控制在5.5~16mmol/L之间。
6.预防感染
心搏骤停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诱发全身性感染。复苏后意识尚未恢复的患者,或由于抽搐、较长时间处于镇静和肌松药等作用下,患者易发生反流、误吸而导致肺部感染;长期留置尿管易致尿道感染等,患者一旦感染,将会加重脑缺氧,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因此,应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加强基础护理。
(二)脑复苏措施
脑复苏措施包括降低脑代谢、改善脑供血、防止钙内流、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及清除等。
1.低温治疗
低温可降低脑代谢,减轻脑水肿,稳定细胞膜,维持离子内环境稳定,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与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抑制破坏性酶反应等,从多方面对脑缺氧起到保护作用。在缺氧的最初10分钟内是降温的关键时间。
(1)降温:
以头部冰帽降温配合体表物理降温。当体温达到预期温度后,可仅用头部冰帽维持低温状态。采用头部冰帽降温,脑温比直肠温低2~4℃;体表降温可采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垫以冰毯。冬眠药物有助于降温及防止物理降温进程中的寒战反应,但需注意氯丙嗪有增加心率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哌替啶可抑制呼吸,要慎用。
(2)降温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及早降温:
自主循环恢复后实施越早越好。力争在抢救开始5分钟内使用冰帽头部降温,30分钟内将体温降至37℃以下,在数小时内逐步降至所需温度。
2)深度降温:
以头部降温为主。患者头部戴冰帽,配合腹股沟、腋窝部放置冰袋,以尽快降低脑温。用4℃冰生理盐水1000ml快速滴注,维持体温32~34℃,持续24~48小时。
3)持续降温:
坚持降温至皮层功能恢复,其标志是听觉恢复。持续时间根据病情而定,一般需要2~3天,严重者需一周以上。
4)缓慢升温:
待四肢协调活动和听觉等大脑皮层功能开始恢复后才进行复温,以每24小时温度回升1℃为宜。
2.脱水综合疗法
利尿脱水是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循环的重要措施,甘露醇是高渗性脱水药,它不通过血脑屏障,可将脑内水分吸入血管内,经肾排出而产生明显脱水效果。甘露醇用量为每次0.5g/kg,2~3次/天,快速静滴后30分钟作用最强,可持续4~6小时,对怀疑颅内出血、脑血管瘤或畸形者慎用或不用甘露醇。除甘露醇外,还可利用呋塞米和地塞米松加强利尿脱水作用。临床上利尿脱水应达到:①最初72小时争取摄入量小于尿量500~1000ml;②两眼球稍凹陷,眼球张力降低;③皮肤弹性降低,但血压仍能维持;④中心静脉压正常,血红蛋白及血球压积不过高。
3.促进脑内血流再灌注
复苏早期维持血压正常或稍高于正常,可促进脑内血流量。血液稀释可降低血液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及血小板凝聚性,使心排出量增加,末梢血管阻力下降,从而使脑血流量增加。临床上可用平衡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作适当的血液稀释。
4.控制抽搐
心跳恢复后由于脑损害、脑水肿,可出现抽搐。抽搐会增高机体代谢率、增加氧耗量,并影响呼吸,升高体温,从而加重脑损害,因此,必须使用药物制止抽搐。临床上可选安定、硫喷妥钠或苯妥英钠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对于顽固发作者,必要时可用非去极化类肌松剂。
5.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稳定生物膜,清除自由基,促进利尿,使脑脊液形成减少,从而减轻脑水肿等作用。临床上一般短时间内大剂量应用,通常选择地塞米松,也可选用短效的甲泼尼龙,一般应用3~4天。注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如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等。
6.脑保护药物的应用
(1)促进代谢药物:
ATP、精氨酸能增加钾离子内流,促进钠离子流出细胞,ATP与精氨酸配合使用作用更好。其他药物如辅酶A、辅酶Q 10、细胞色素C等也可配合使用。尽管脑内葡萄糖浓度增高虽可提供更多的代谢底物,但可引起严重脑内乳酸蓄积,加重脑水肿及神经细胞死亡,故在治疗时,尽量少用葡萄糖液,同时监测血糖,保持血糖处于正常水平。
(2)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由于脑缺血再灌注损害主要是由于细胞内钙离子增高触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所致。钙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维拉帕米、利多氟嗪等对缺血再灌注的脑损伤有脑保护作用。
(3)氧自由基清除剂:
由于氧自由基及其触发的生物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在缺血性脑损害中起重要作用,所以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与铁离子螯合剂可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扩散,中和氧自由基,阻抑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进行,从而减轻缺血后脑损害。甘露醇、维生素E、维生素C有自由基清除作用。
7.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可明显升高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和氧弥散能力,使全脑组织与脑脊液氧分压显著增高;高压氧还可使脑血管收缩,降低颅内压。应在复苏早期尽快使用。
(三)ICU 监护
对于心搏骤停后的患者,应持续性地给予综合的、整体的、多学科的系统性治疗。心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和后期的关键目标包括:使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心肺功能和其他重要器官的灌注最优化。转运到综合性的具有心搏骤停后系统治疗能力的医院或重症监护中心。
(吴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