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通过自我觉察和收摄身心来陪伴自己
自我觉察可以帮助我们和这些庞杂的信息保持一个距离,收摄身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聚焦于自己的内在需求,让我们不容易被外界的信息牵着走,从而防止引起内在的巨大动荡。
自我觉察
当我们在进行“主动而有意识的观察”时,会开启对感官的训练,同时也会让我们有机会进行自我观察,在这个过程里不由自主地就能实现陪伴自己的目的。
我们生活在物质过多、选择过多、资讯过多、速度过快的环境里,时间久了,容易被裹挟着往前走,内心难以清明,就会比较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感觉生活没有意义等问题。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慢下来,会帮助我们在庞大、繁杂的信息系统里做出明快的选择。
自我觉察可以用到“说听同时、做看同时、想观同时”这样“如是观”的方法,就好像有另外一个自己一直陪伴着我们,她在不断地观察我们是怎么说话的,怎么做事的,怎么思考的。
每天让自己用3~5分钟,分多次进行这样的自我观察训练,将会对我们特别有帮助,做得久了,就会发现自己的模式,进而全方面地了解自己,从而有力地支持我们做出选择。
收摄身心
收摄身心需要学习将我们的精气神内收,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安静地坐一会儿,每天也是三五分钟,有任何的念头和身体层面的感受出来时,任由它们发生,不去评价和分析。就像坐在阳台上看窗外的风景一样,任由它们来去,不做任何的干预。
不带手机,慢慢散步也是一个好方法。
静坐、散步都是可以帮助我们安静下来的方法。当周围的信息得到清理,我们内在的整合工作也会自然发生。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说“心手相应、知行合一、内外一致”,谈的其实就是形与神俱和当下的真心,即把你的心放进你正在做的事情里来。
如果我们可以经常用以上的方法练习,将会获得一个很大的空间来陪伴自己,我们的情绪、身体也都会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这个部分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地去体验。这是经过中国古人几千年验证的智慧,我选择相信并且身体力行,然后就获得了非常多的内在支持,而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只要你愿意,它就可以发生并且于无形中成为你的强大支持。
·实践分享:在一首歌的时间里静待花开
因为,一件事就够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够听得见内心花开的声音。
某天晚上,孩子睡下了,先生出差不在家。我在卧室里,戴上耳机,打开手机点开乐库,随机播放一首歌。我就那么站在书架前,立在黑夜里,闭上眼睛,安安静静地听完了那首歌。然后我取下耳机,放下手机,走到书房取出一本书来读。在忙碌的间隙,一首歌就可以成为一个分隔符,让我能够在几分钟的停歇里,滋养自己,获取能量。
这是我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做的事,只是沉浸在一首歌里,保持清醒的状态,不做任何其他的事,听歌也不为放松,不为进入睡眠,就是为了听一首歌。
我常常把这样的体验运用在我的培训课堂里。通常培训结束时,我会邀请学员闭上眼睛,用舒服的方式去听一首歌或者一支曲子。接着我可能会询问他们这样几个问题:
1.首先进入头脑的画面是什么;
2.身体的感受是怎样的;
3.有没有什么声音在和自己说话;
4.全然和自己在一起是什么感受。
有的学员会因为首先跳出的画面而和我分享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是关于某个人,有的是一段记忆,有的是一件物品;有的人会在那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什么对自己才是无比重要的;也有的人告诉我,居然就在一首歌的时间里突然知道了之前纠结的事情的答案;还有的人说自己以为忘记的一些往事居然就在那一刻横冲直撞地跑了出来。
无论是什么,那些讲出来的和没有讲出来的故事都成为一种解读和诠释,成为我们联结自己内心深处的按钮,成为通往我们内心那扇门的把手,或许只需轻轻一按或一拉,便可进入。
还有的学员则很难安坐欣赏,无法进入内在,总是有非常多的杂念。音乐?音乐有播放吗?我怎么没有感受到呢?我在一旁,可以看到她眼球在不停滚动,眉头微锁,双手局促得不知怎么放才好。突然闭上眼睛,什么都不做,只是去听音乐,这个经验太陌生了!陌生到她无法适应,也无法享受。当然这也成为一种全新的体验,陌生却刺激。当她睁开眼睛开始分享的时候,她说居然连几分钟的时间都无法和自己相处。一种深深的悲哀突然袭击了她:“我一直那么忙,原来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活在家人的需要里,我居然从来没有一刻是为自己而活!”
还有的学员关注点在身体上。疲倦,原来我那么疲倦,我怎么都不知道呢?一个深深的哈欠,似乎想要入睡。待睁开眼睛,却又觉得满血复活。这种有音乐陪伴的关于身体疲倦的觉察,带给她的体验是:“我有多久没有照过镜子了?好像我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自己的身体,我应该多多爱自己。”
我曾在一个非常小型且私密的工作坊里邀请四位女士在听乐曲的时候尝试去看见丈夫的脸,如果看见,去感受一下他想要对自己说什么。
分享的时候,一位女士感觉开心又幸福,因为她可以清晰地看见丈夫的脸,并回忆起两个人无比幸福的时光。而其余三位全都哭了:一位可以看见丈夫没有表情的脸;一位刚开始完全看不见,到后面有了丈夫非常模糊的影子;最后一位看见了,却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表情。我没有深入询问,只是在工作坊的后续跟进中才知道,在后来一年的时间里,她们开始有意识地经营婚姻。生活中开始发生很多积极的改变,对伴侣的感知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婚姻的活力也开始涌现。
在与生活真实的触摸中,我体验到,不只是一首歌可以让我与自己联结,还有许多微小的时刻也都可以。
比如,给金钱草浇水,静静等待柔弱的叶子慢慢地舒展开来。那是和植物对话的时间,没有语言,没有思绪,就是和它美好地在一起,去感受生命的悄然改变。
比如,烘焙的时候,把爱一点点在阳光里揉进面里去,不听音乐,不想其他,只是揉面,然后慢慢等待烘焙的香味满溢在整个房间。
比如,泡脚的时候,让热水一点点注入脚盆,看脚背脚踝慢慢发红。不看电视,不看手机,不看书,只是泡脚,五脏百骸一点点热起来的感觉让我觉得活着很美好,也很实在。
比如,不听音乐,只是闭上眼睛,安坐在那里,任由思绪纷飞,看着它们起来,看着它们溜走。慢慢地,开始断舍离,开始更多地在一个时间里就只做一件事。因为,一件事就够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能够听得见内心花开的声音。
回到生活本身
生活中有大美,如果我们带着觉知和观察进入生活,就更容易回到生活本身,与日常发生最深刻的联结,进而滋养到我们的身心。
·实践分享:生活美育之回到生活本身
我曾和微信群友们做过一个主题分享——生活中的美育。分享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谈美的无目的的功能和定义;二是谈如何在衣食住行层面进行美育。2016年我连续做了20多场以“母亲在美育中的自我滋养”为主题的线下沙龙,主要就是从打开五感,在生活中感受、发现和表达美的角度来谈母亲的自我成长与滋养的。
这两个主题都和美育有关,和生活美学相关。
我的体验是生活中处处有大美,这些大美往往来源于生活中的小细节,来自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非常小的、细碎的、不容易注意到的事情里。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说“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当我们可以进入生活,活在当下,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存在都像是一件作品,是一种生命状态的时候,生活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就能够被解除,快乐将变得临在,变得毫无目的,因而美感丛生,妙不可言。
然而,我们现在的环境普遍存在着“三多一快”的现状,人在其中被裹挟着前进,变得很忙,焦虑丛生。人一忙起来,就很难有机会去暂停,不大容易感知到周围环境的变化。行色匆匆之间,审美的空间被挤压殆尽。
当很多东西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自己的节制力和选择力又可以怎样体现出来呢?
在众多的选择中进行有节制的选择,体现的其实就是观察的能力、审美的能力、选择的能力,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美育和生活美学,必得先回到我们自身,必得从生活中来,从自然中来。回到生活本身,回到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是进行美育的必经之路。当美落实在生活当中时,就会比较具体,不会空洞,美就不会漂浮在半空中,而是可以脚踏实地,落叶生根,身体力行,让人自然而然就形与神俱、身心合一。
生活处处有大美,当我们有意识地通过自我觉察和收摄身心,在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层面引入美,改善审美的水平,必然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当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美、如何创造美的时候,待到他们成年,自然也就会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伴侣,如何管理自己的生命关系。人生重要的选择题都带着审美的意味,这也是生活美育的终极目标之一。
蒋勋说:“要让孩子从小积累美的库存。文学也好,语言也好,声音也好,视觉也好,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积累。应该为孩子留下一些美的库存,给他们许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美的库存犹如幸福的篮子。”
让我们从生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里去感受生活的过程、细节,慢下来,不要那么忙,留给自己和家人一点点空间,去享受生命,享受生活,从而爱我们的生活。
我在这里分享一些关于衣食住行的审美内容,这个命题值得深入解读。
·衣:呈现自身界限和自我身份认同
我们通过穿衣了解身体的界限,这也是我们对外呈现自身风貌和自我身份认同的途径之一。打开我们的衣橱,去感受一下自己的选择对应着自己什么样的喜好,我们是如何选择这些衣物的?买回来之后,我们穿得舒适、美丽吗?我们又是如何整理它们的呢?通过衣物去了解自己的喜好、习性,去关注自己和衣物的关系,这不仅可以再一次让我们审视自己的身体,也能看到我们接纳自己和喜欢自己的程度,以及我们和衣物的关系等这些与内在需求、审美、选择相关的“自己”。
我们对孩子的衣物可以进行同样的审视,可能会发现更多: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衣服是怎么进入这个家庭的?我们允许孩子说“不”吗?孩子能对自己的衣物说“不”吗?孩子的衣服合身吗?色彩、款式由谁来决定?
首先,对于年幼的孩子,不建议总给他们穿不合身的衣服,这对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审美都会有影响。生活不该只是基于功能的呈现,除了实用之外,还应有美感。这样的审美,孩子自小就会吸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关于衣物的选择和表达通常会和他们幼年的穿衣习惯有所关联。
其次,当孩子具备选择意识的时候,支持孩子进行衣物的选择和搭配,给孩子提供合体、舒适的衣物是父母应该做的。衣物的选择其实来自于对自己身份的理解和对身体的熟悉程度。衣物可以帮助我们回归身体,而身体是最诚实的。合体、舒适的选择也能提升孩子的资格感和值得感,另外,通过节省数量而提升质量,也能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去学习真正的“品位”。若家庭条件有限,至少让孩子衣着整洁朴素而非凑合将就,这也是帮助孩子在有限的资源中提升优化整合能力的方法。
再则,衣物具有象征意义,结合春节、生日等特殊的日子,引入穿衣的仪式,会带给孩子特殊的美学体验。
同时,让孩子学习手洗并晾晒衣物,可以增强孩子和衣服之间的“友谊”。这些衣物为我们提供温暖,让我们保持美好,可以看作是我们的好朋友。物我之间的关系也是自我关系的呈现,孩子也能从中学习到审美。
·食:食物也是品格,食育也是美育
食物是天地的馈赠,充满能量。单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认识美的起点。
食物通常会承载人的美好情感,认真做食物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过程。如果可以邀请孩子参与其中,就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进入生活,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良方。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人可以从中获得安全感。同时,如果一个人可以决定自己吃什么、怎么吃,其背后的自信和选择的能力也能得到培养。现在的养育环境中,孩子通常是不能做这样的决定的。那么多孩子出现吃饭和发育的问题,不得不说和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力被剥夺有关。
将吃饭的权利还给孩子,同时,邀请孩子参与饭食的准备,然后慢慢地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融入家庭的氛围,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提供给孩子的关于饮食方面的美育。
更不用说,若每天多花三五分钟的心思,将饭食做得美味又好看所能带给自己和孩子的美好体验了。现在有很多APP或者微信公众号,都在教我们如何简单、快速地做出好看又美味的食物来。我们尝试学习的态度,本身也是热爱生活的表现。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下厨,不下厨也行,至少要和食物建立美好的关系,从心里尊敬食物,感激天地的馈赠。孩子会吸收这样的态度,取自己所需,而不会在未来贪婪无度或者奢侈挥霍,从这一点上说,食物也是品格。
食物也可以和仪式结合在一起,每餐饭之前的感恩,饭后的清洁,重大节日准备特殊食物等,都可以成为美育的方式。
·住:让房子变成家
我曾经在自主设计的课程“育儿中的断舍离”中邀请所有学员用一周的时间来整理家务,让房子变成家。
我做过很多家访,进入一个家庭,站在玄关或者门口的时候,对这个家的整体能量基本就能感知一二了。这样的影响,对生活其中的家人就更不用说了。努力让自己的家在进入的时候呈现欢迎敞开的状态,让每一个家人都愿意回家,这是家所需要的基础。
“让房子成为家”有很多小技巧,比如每周更换鲜花,玄关处保持整洁,家里的空气干净流通,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喜爱的物品,等等。
我们可以打开自己的感官,在家中每个角落待一待,和这个家对话,感受它的存在,去和它做好朋友,从“眼耳鼻舌身意”这几个层面来让家成为家人的宜居场所,成为大家放松而舒适的能量修复之地。
·行:向外的探索拓展我们的格局
出行或者旅行不一定要去远方,可以变成对生活场景的不断探索,比如地下停车场、小区的角落、不同方向的徒步计划,等等,远行可以去不熟悉的城市,进行陌生的生活场景探索。
我更推荐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卸载过多的资讯和能量带给孩子的侵扰,让他们能够在大自然中得到滋养。
通过行万里路,让孩子看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不一样的人、事、物,他们和我们如此不同,但一样值得尊重。这样的多元拓展可以帮助孩子的格局变得远大而开阔,对未来的人生必然是好处多多。
我相信,愿意自我觉察、收摄身心、打开感官、进入生活的你,一定可以发现,当你能够进入生活,回到生活本身,心手相应、知行合一、内外一致、形与神俱之时,生活就会教给我们所有。
希望大家可以对自己持续好奇,更加懂得自己,保持持续的成长,进而可以在时间规划、体能管理、情感管理中爱自己,如此,得到滋养的自我就能进入更高层级的思维管理和关系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