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编写指南(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设施与环境管理

1.实验室应进行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应该按照风险等级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及合适的警告。

(a)检验科的安全有物品资源安全和生物危害安全。在设计实验室时,应当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

(b)如果相邻实验室之间有不相容的业务活动,采取有效分隔,并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各隔离区域须加以明确标识。如细菌室、HIV初筛实验室、基因诊断室、细胞室等。

(c)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凭刷门卡进出实验室。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或使用会影响检验质量的区域。建立外来人员进出制度,设立出入登记本以控制人员进出。

(d)危险物品的存放及处理应当安全,并遵守相关法规。

(e)检验科应有消防安全紧急预案,并指定专人为消防安全管理员专门负责消防安全具体事务,并维持定期培训记录。

(f)实验室须严格按生物安全要求,在需要的地方配备生物安全柜和冲眼器等防护设备。

2.实验室应依据所用分析设备和实验过程对环境温湿度的设定相应要求。每个仪器或试剂说明书都会有详细的温湿度要求,各实验室应根据所有在用仪器、试剂盒的温湿度要求建立相应的环境温湿度控制要求。建议在设置温度控制界限时一定要把范围设为能满足所有的仪器及试剂盒的说明书要求。尤其是某些手工操作的试剂盒如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是有专门的室内反应控制温度。请在编写时加以注意。

3.工作人员在每个检测日按要求记录室内温度和湿度是否满足检测条件。当条件不在检测要求范围时,应采取调节中央空调或利用加热器/除湿器/电风扇等相应措施进行帮助纠正。当环境条件无法纠正时,组长必须协助检验科主任尽快向医院有关部门报告处理。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4.实验室所使用水源的水质也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故应对实验用水制定相应的标准并定期检测,如电导率、微生物含量等指标。

5.实验室用以保存样品、试剂的储存空间,如冰箱、水浴箱、恒温箱和培养箱等设备要求放置经校准过的温度计,并按要求记录温度。如不符合样品或试剂贮存的温度要求时,需立即查明原因,必要时将冰箱内物品转移到符合要求的冰箱内,并通知医院维修班进行处理,同时做好相应记录。此外,实验室应建立样品或试剂在不符合要求的环境下保存后产生的影响的评估方案。

6.以上所述的温度、湿度、电导率等需要监测的指标所使用的监测工具必须进行定期的校准或检定,必要时送去相关检定部门,如实验室所在地方计量检测技术研究所,此类检定中心必须是有相应的校准或检定资质。实验室还应关注对所校准或检定的监测工具开具的校准或检定报告中所提及的相关校准因子或赋值,实验室在日后使用这些经校准或检定后的工具监测温度、湿度时,必须能在相关记录中体现上述校准因子或赋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