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出版产业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和竞争环境
任何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都包括政策环境、资源环境和竞争环境。政策环境决定产业的性质和本质属性,资源环境决定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前景,竞争环境由政策环境和资源环境决定并极大地影响产业的发展状况,这三个方面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本文拟就出版产业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和竞争环境进行简要论述。
一、中国出版产业的政策环境:主管主办的特色
中国出版产业的政策环境,由中国的政治制度决定,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定。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定了中国的出版产业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出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这就有别于西方完全自由化和私有化的出版。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出版产业也由特殊年代和特殊时期的封闭、限制走向了适度的放开,并实现了巨大的繁荣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版产业已经实现了全面转企改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和管理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出版单位实现了由传统的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经营单位转变的历史性跨越,一批大型出版传媒集团成立并上市经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经济全球化并隐含着西方自由化、信仰多元化的背景下,出版业依据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宣传中国精神、走好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仁不让、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本职工作。
我国出版产业政策环境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主管主办的模式。所谓主管主办,就是出版企业的主管单位主办出版社,实际控制或者遥控出版社的管理、财务支出与分配、经营规模和经营模式等。这样,主管单位既是出版企业政策、制度规划的设计者,又是出版企业的主办者和经营者,很多出版企业的最大出资人,就是自己的主管单位。我们对主管主办的形象比喻就是,我国出版业的规则制定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某种程度上既是监管者又是经营者。
主管主办的模式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不足。
主管主办的合理性由中国的政治制度、国情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
第一,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加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版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最为紧密,出版业的主管主办模式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政治控制力、政治向心力和政治凝聚力。
第二,中国最大的国情之一是人口众多、民族众多,这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也是必须处理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之一。人口众多和民族众多决定了我们国家对待任何问题都是想法多、看法多、意见多。正如有人调侃说,在中国,任何问题都会有人反对,唯独对于多读书,大家似乎没有反对的。人口众多和民族众多决定了中国的出版产业采取主管主办是其历史与现实的合理选择,这样做有利于出版产业的凝心聚力,有利于形成共同的声音,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作为出版企业来讲,接受主管主办单位的领导、指导和监控,显然有许多实际的利好:对于大学社而言,可以得到大学母体的资源支持,这是其他行业出版社所不具有的独特资源,任何一家大学社的社长、总编都不能无视这一宝贵的蓄水池资源;对于部委主管主办的出版社而言,它们也不会放弃自己所属部委的政府资源,部委是它们最可靠的经营资源,如何轻言放弃?
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个方面。主管主办模式的不足之处或者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管主办导致管理审批环节复杂,影响整体效益和效率的提高。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在主管主办的情况下,我国的出版企业目前很难完全符合上述定位。以大学出版社为例,在选题备案方面,出版社每年和每年当中各季度的备案,都必须经过大学主管领导签字之后,上报教育部;教育部批准之后,再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相比之下,部委出版社和国家级出版社就不存在学校或者教育部这样的中间环节,因而也就提高了经营效率,减少了成本支出。
第二,主管主办影响企业用人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发展。
以北京地区的大学社为例。在出版业转企改制之前,大学社招聘的新员工,学校一般都能够给予留京指标,也就是能够解决北京户口,这对于应聘者来讲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出版业转企改制之后,作为主管单位的大学,几乎不再给予出版社新招聘人员留京指标,这就使得大学社很难招聘到优秀的从业人员,显然影响大学社的发展。
第三,主管主办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培育公平健康的出版竞争环境。
在各出版企业归属各自主管主办单位的情况下,出版社与主管主办单位形成千丝万缕的关系,很难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运作经营,很难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发行壁垒和地方保护,这些情形在我国出版业是存在的。
总之,主管主办的出版政策环境,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并将是长期的客观存在。出版企业对此不必过分纠结,而应该不断调适自己在此环境下的经营,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通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二、中国出版产业的资源环境:层次众多,人才济济,大有可为
出版业的资源环境包括作者环境、出版人才环境和政府资源环境三个方面。资源环境需要涵养和培育,以保证出版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一,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数量,高等教育不断普及,能够胜任各种写作任务和创作任务的作者群、学者专家群数量众多,应有尽有。但是,如何培养并调动作者群的创作热情、编写热情、研究热情和传播热情,引领作者们书写主旋律、抒发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我国创作和出版有高原无高峰、有数量无质量的问题,是一个大课题。
从出版的角度和作者的切身利益出发,我们认为培育涵养作者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提高版税标准,同时降低稿酬税负。
(1)合理支付稿酬,降低稿酬税负,激发作者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稿酬标准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挫伤作者、创作者的积极性,压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热情。作为对社会广泛呼吁的回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时度势,于2013年9月23日推出提高稿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并修改之后,于2014年11月1日起执行。相对于以前的标准,此次征求意见稿提高了稿酬的上限,具体如下:
(一)原创作品:版税3%~10%。
(二)演绎作品:版税1%~7%。
(三)原创作品:每千字80~300元,注释部分参照该标准执行。
(四)演绎作品:1.改编:每千字20~100元;2.汇编:每千字10~20元;3.翻译:每千字50~200元。
上述标准公布之后,公众对此的反应是平静的,这说明还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值。尤其是翻译标准,我们认为依然偏低。因为翻译是高强度的智力劳动,需要综合的素质和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够译出高质量的作品。可以预料,这个标准会成为一个参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版社会灵活掌握。
总的来讲,我们认为适当提高稿酬标准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作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作者更加积极地创造和生产一流的、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教育和精神产品,有利于培育高峰,产生精品力作,有利于为出版业提供持续的源头活水,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提高稿酬的所得税起征点,减轻作者税负。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执行1980年制定的稿酬所得税起征点为800元的政策,而工资薪金个税起征点目前已提高至3500元/月。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工资收入标准的提高,这一标准已经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而应与时俱进,及时修改,将稿酬所得税起征点适当提高,以提高广大作者创作的积极性,鼓励多出文化精品。
也有人认为,稿酬所得按次纳税,享受减征30%的优惠,实际税率为14%,与工资薪金税负和演出、表演等劳务报酬的所得税相比,稿酬所得税负是相对较低的。
我们认为,作者的稿酬税负与工资薪金的税负、演出和表演的税负不具有本质的可比性。三者是独立的系统。如果说稿酬所得税负相对较低的话,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位教授、作家、作者、译者、专家学者拥有高级别墅、私人飞机、豪华游艇或者能够大手一挥就是几十个亿投入阿里巴巴,具备这种实力的人,在影视界倒是大有人在。教授、作家、作者、译者、专家学者是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声音的传承者、传播者,他们所做的是最基础的工作,充分尊重并物化、体现他们的智力成果,是国家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时代的需要。
第二,与其他行业一样,出版产业也需要专门和专业的人才,需要培育并形成出版人才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加大政府层面组织的出版专业培训、加强持证上岗培训,加大力度培养专家学者型的出版人才。
第三,出版业的政府资源环境,是指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出版资金、出版资助、出版项目以及与之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科学基金等,这些项目、基金和资助,是国家主权意志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现,能够争取到这些方面有关项目和成果的出版,是各出版社态度、立场、实力和形象的充分体现。从行政层面讲,需要政府行政部门为各出版社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
三、中国出版产业的竞争环境:努力实现公平公正
任何行业的竞争都至少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即资源竞争和市场竞争。当然这两个方面还可以继续细分。比如资源竞争还可以分为人力资源(人才)竞争、物质资源竞争和政府资源竞争;市场竞争还可以分为国际与国内市场的竞争、国内区域市场和全国市场的竞争以及行业专业学科领域的竞争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上述市场竞争环境的主要方面做简要探讨。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出版市场竞争环境的主要问题是:条块分割、区域保护、地区封锁和垄断经营;出版社“绑架”行业学会、协会、作者甚至学校;盗版和复印侵权的情况还比较普遍等。
上述市场竞争环境的结果,是造成市场规范失效、出版资源浪费、市场流通受阻,全国出版物市场容量受到限制,出版社全行业运营成本增高,严重制约全行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状况,特提出以下想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加强诚信经营、合法和守法经营的教育,加强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合作、联合、整合。各出版单位在大是大非和利益面前,应当经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决不越红线。努力自觉地打造和谐、合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努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出版物市场体系。
第二,加强对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学会的指导,使各类行业协会和学会健康发展,既充分发挥它们在学术发展、教材研发出版方面的独特作用,又防止这些单位被不自觉地包办、独办和垄断,防止这些单位偏离学术的尊严而沦为利益的工具。同时,出版单位在与各类行业协会和学会的合作中,更应当努力维护行业的利益和尊严,避免过度竞争。
第三,从源头上打击盗版复印,维护知识产权,保护正版图书,保护作者、出版者的正当权益。
盗版盗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与中国梦背道而驰。
笔者曾经持续在一些高校调研后发现,每当新学期开始,在高校的食堂附近、学生宿舍门口,都有一些专门从事盗版复印书的商贩,在批量地兜售各种盗版复印书(主要是教材)。一本盗版复印书的价格,是正版图书价格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对于经济相对拮据的大学生而言,极具诱惑力。而且,这些商贩还把印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名片,大量分发给学生,只要有复印的需要,商贩随时提供服务。商贩在高校兜售盗版复印书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是监管和管理的盲区。另外,有些高校在校园还经常组织各种书商、零售商到校园举行书展,并进行销售。笔者也对此进行过认真观察,发现这类书展的书内容十分庞杂,而价格大部分相当便宜,明显存在盗版复印书。对于这类活动,组织者可能只对书商收取一定的摊位费,而不问图书的质量和来源,这方面同样存在监管缺失。
另外据一些多年从事图书发行的人讲,在一些大城市还存在一些固定的销售盗版复印书的批发市场和窝点。笔者没有确证这一说法是否属实。建议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查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纸介质图书出版与数字出版竞争激烈的今天,盗版复印对纸介质出版的打击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是颠覆性的。对于以教材为主的出版社而言,尤其如此。
我们认为解决盗版复印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难题。
(1)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常抓不懈,真正形成常态化的运作机制。(2)各出版社密切配合,作为一个整体维护行业的生存和利益,不是单打独斗,不是各自为战。出版行业要真正认识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3)高校、出版社、作者之间形成联动机制,全社会养成读正版图书,用正版教材,尊重知识、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措施,鼓励和奖励公众举报盗版复印的有效线索,从源头上打击、消除盗版复印的窝点和场所,要从校园(尤其是大学校园)和书籍批发市场抓起。
总之,出版产业在我国具有其独特性,在新时期新常态的形势下,认真研究出版产业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和竞争环境,并据此建设公平公正、和谐健康的出版业发展环境,对于政府主管行政部门和出版单位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阎晓宏.关于版权经济价值的三个认识.现代出版,2014(5).
2.杨亮.稿酬税负,是高还是低.光明日报,2015-01-12.
3.陈香.出版巨变:大学社应战市场化、集团化、国际化.中华读书报,2014-11-09.
4.柳斌杰.出版研究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下功夫//周蔚华.出版产业散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