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探索与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

赵汇


马克思的最伟大贡献,迄今流行的说法是: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论。这固然不错,但并不准确。黑格尔有句名言,“熟知并不等于真知”。对于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正是应了黑格尔的这句话。长期以来“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是剩余价值论”,这几乎成为我们熟知的常识。然而,在经典原著中,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重要贡献的总结与概括,并非是我们当今所熟知的“常识”。

一、向恩格斯求真知

在经典原著中,恩格斯在1877年6月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马克思的贡献,他清楚地告知世人:“在马克思使自己的名字永垂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中,这里我们只能谈两点。

第一点就是他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揭示了在现代社会内,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这两个发现以及有关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其他同样重要的科学发现,将得到进一步的阐述,从而政治经济学中那些在第一卷还没有涉及到的方面,也会发生根本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版,第3卷,722~72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显然,恩格斯明确告知我们,“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

我们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中可以看到他们反复强调,没有资本同劳动对立的生产关系,就不可能生产出剩余价值。他们始终认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繁殖,比研究剩余价值本身的意义更为重要。马克思认为:“从整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就可以得出结论:作为这个过程的真正产品,应考察的不只是商品(尤其不只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产品);也不只是剩余价值;虽然剩余价值是结果,它表现为整个生产过程的目的并决定着这个过程的性质。不仅是生产一个东西——商品,即比原来预付的资本具有更大价值的商品,而且是生产资本和雇佣劳动;换言之,是再生产[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并使之永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32卷,1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所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中,“资本的增殖”总是用繁殖的“殖”字,而不是用价值的“值”,其意义正在于此。尽管资本家组织生产的主观目的是赚取剩余价值,但我们要明确资本主义的生产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更重要的是劳动和资本对立关系的生产,而且是这一对立关系在日益扩大规模上的再生产。

在迄今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中,无论国际、国内,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历史已很悠久并且成果丰富,但对于恩格斯关于“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这一句话,长期以来人们就把它简单地等同于剩余价值,从而忽视了对资本同劳动对立关系的研究。

二、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关系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社会的本质是由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就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本身,就是本质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30卷,40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马克思从方方面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关系,这就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的本质关系是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以往的一切生产方式的本质差别,在于资本同劳动的对立。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与基础,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是社会表面的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特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根本的对立。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关系“决定着这种生产方式的全部性质。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9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内在矛盾的对立,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对抗性,诸如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对立,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的对立,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与实现条件的对立,以及生产的社会性与私人占有形式的对立,等等,这些矛盾不断地被克服,但又不断地产生出来。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只能是在对立的矛盾中运动。由于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无所不在地充满了对抗和矛盾,这些矛盾的生生灭灭使资本主义尽其一切可能而变化。而各种变化的目的则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进而维持建立在资本与劳动对立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也就是说,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作为资本主义内在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的对立,是伴随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始终的、与资本主义社会共存亡的。

第二,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方面,揭示了资本同劳动对立的历史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人类历史以往的一切生产方式一样,既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绝对永恒的,而只能是以先行的历史过程为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封建社会中产生,建立在这种历史基础上的生产方式,与以往的奴隶制、封建制一样具有同样的暂时性与历史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资本同劳动的对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资本同劳动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内在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特征。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始终处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对立中。如上文中已经提到的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对立、财富积累与贫困积累的矛盾对立等。因此,资本同劳动的对立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不在一系列的矛盾中进行,这些矛盾本身就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还鲜明地表现在它自身无法克服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失业者不断增加、人为限制与破坏生产力等社会弊病上。

在矛盾对立中运动的资本主义必须不断变革,以期增加对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驾驭能力,消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若不这样,资本主义就无法继续生存。生产的社会化迫使资产阶级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愈来愈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来看待,从而不断进行调整,不断提高资本社会化的水平。然而,资本与劳动相对立的矛盾运动总有一天会达到顶点,资本的外壳总有一天会被冲破,人类终将扬弃资本与劳动对立的生产形式。资本主义社会是从封建社会中产生,建立在这种历史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以往的奴隶制、封建制一样具有同样的暂时性与历史过渡性。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作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必然有其产生、发展、变化与走向自身否定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由以往的社会历史发展而来,也必然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去。历史终将扬弃资本同劳动的对立。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同劳动对立的历史性的理论,是我们批判形形色色“资本主义永恒论”的锐利理论武器。

第三,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在本性方面,揭示了资本同劳动对立的两极性。资本和劳动对立的两极性,是指资本与劳动是同一经济关系的两极。资本同劳动的这种两极性对立,不只是社会表面的有产与无产的对立,而是既互为前提又相互制约的矛盾的对立。资本和劳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两极对立的因素,这两个因素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中最根本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内在矛盾的对立。

在马克思的资本与劳动对立的两极性理论中,资产阶级的财富是指能够增殖的资本。从生产关系的意义上来说,财富只能归结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被资本家所垄断了的资本,能够增殖的资本正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代表。而工人的客观劳动条件,即工人从事劳动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与工人的主观劳动条件,即工人从事劳动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是作为资本、作为被资本家所垄断的东西与工人相对立。由此,工人陷入绝对贫困的境地。资本与劳动对立的两极性,体现的正是作为财富的资本与工人的绝对贫困的劳动之间的两极对立。资本家的资本与工人的绝对贫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不容割裂的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矛盾对立的两极。

在资本主义社会整个历史过程之中,资本同劳动的对立随着资本主义历史的发展不断地展开,两极的对立不断扩大,这由资本积累规律充分地体现出来。资本积累规律表现为资本与劳动在两极的积累,一极是作为资本的财富积累,一极是作为劳动的贫困积累;资本这一极财富的积累是通过剥夺劳动、通过另一极劳动的贫困积累才得以实现的;两极的贫富分化是资本主义必然贯彻到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总是在不断扩大的规模上再生产出资本同劳动的两极对立。

资本同劳动的对立既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根本的特征。没有资本同劳动的对立,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基础、特征与结果,并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过程之中。两极的贫富分化是资本主义必然贯彻到底的客观规律。二者是同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两极之间辩证对立,也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彼此互为前提,在共存的对立运动中发展,直至矛盾的转化与灭亡。马克思关于资本同劳动对立的两极性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社会现实、考察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等重大实际问题的理论指南。

第四,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内在机制与自我运动的源泉方面,揭示了资本同劳动对立的辩证性。资本同劳动对立的辩证性,充分体现在劳动向资本的转化上。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关系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劳动向资本的转化。劳动向资本的转化,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自我运动,也是资本主义本质矛盾运动的辩证方式。劳动与资本的分离与对立,是劳动向资本转化的前提。劳动的物质条件与工人相分离、相对立,工人若要进行劳动,扬弃自身劳动力与劳动条件的分离,只有把自己的劳动力转让给资本家。劳动与资本交换的结果是劳动从属于资本。这就决定了随后的生产过程,是劳动向资本的转化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是为消费劳动的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从属于资本,工人的劳动被资本吸取。劳动向资本的转化过程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自我运动过程,这种自我运动的结果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本身的再生产和新生产,这种社会关系是这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结果。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关系,通过劳动不断地转化为资本的运动方式,在越来越大的规模上被生产出来。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史,也就是劳动不断地转化为资本的历史。劳动转化为资本是资本主义本质自身中矛盾运动的辩证方式,它展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部秘密。无论资本以任何形式组织的生产过程,都是劳动向资本转化的过程。诸如,手工工场、家族独资工厂、合伙投资的公司以及当今盛行的股份公司,都不会改变劳动向资本转化的这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属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与变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属性的保留始终是统一的,这正是资本同劳动对立的辩证性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体现。劳动向资本的转化,实际上是不断扩展的辩证运动,是在规模上日益扩大的运动。正是这种日益扩大规模的运动,使资本成为统治一切的社会力量,资本日益加剧自身与劳动的对立,并在越来越大的规模上被生产出来。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史,也就是劳动不断地转化为资本的历史。

第五,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整体结构方面,揭示了资本同劳动对立的总体性。如果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社会整体来考察,亦即把总资本与总劳动对立起来,我们就能够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一个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都是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关系。马克思阐明的资本同劳动对立的总体性理论观点,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阶级在竞争中总是表现为彼此都是虚伪的兄弟,而面对整个工人就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团体。

马克思认为,考察总资本,就是考察“资本一般”,而资本一般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论是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地产资本家乃至寄生的食利者,他们作为总体资本家的组成部分,都具有剥削工人阶级的共同本质,这不受单个资本家的易逝性影响。同样道理,作为总体工人的组成部分,不论劳动者在哪个行业,从事什么性质的劳动,总是作为同资本相对立的劳动,处于受资本剥削、压迫的地位。

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考察,只要我们不是仅限于单个的资本家及其工人,而是从社会整体的宏观角度来考察资本同劳动对立的总体性,那些资本主义社会中被物与物关系掩盖了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就清晰易见了。资本家占有社会的生产资料,而无产者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对立的这一社会经济根源,强制着工人去为资本家创造财富,保证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对于工人来说,他的个人消费是生产出创造资本的财富的力量,而他的生产消费,即他的劳动是直接为资本家创造财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了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经济性质是从属于资本的劳动工具,是资本用以增加自身价值的手段。

资本同劳动对立的总体性,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无论资本家生产或经营什么商品,其目的都是追逐剩余价值。而工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劳动,都是工人换取生活资料的手段,都是从属于资本的雇佣劳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资本积累规律的必然贯彻,总资本集中在越来越少的人手中,总劳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担,劳动者人数的日益增多,使总体工人的范围不断扩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不仅不会消失,只能是日益增多,这既是由资本同劳动对立的总体性这一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也是资本积累规律贯彻到底的必然体现。

第六,从资本主义发展的未来趋势方面,揭示了资本同劳动对立形式转化的必然性,亦即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这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理论的总结论。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一切空想社会主义,它不是从伦理原则、正义观念出发,而是从客观的社会现实出发,是植根于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科学论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不是以抽象的哲学原则为基础,而是深深植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寓于资本的内在本性之中,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自身的矛盾之中。

资本作为无限的贪欲决定了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实际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正是资本主义这一绝对规律以铁的必然性坚定不移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使自己发生作用的必然趋势与结果。

资本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资本本身就是质的无限性与量的有限性的矛盾。资本的无限贪欲,实际上就是一种不断要超出自己的量的界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过程。资本的本性与资本对自身的限制,决定了资本只能在对立的矛盾中运动。诸如,在生产过程中,资本是对剩余劳动的肯定,又不得不肯定必要劳动,同时又是对必要劳动的否定;流通过程既是价值增殖的必要条件,又是对价值增殖的限制;资本既要在空间上扩大流通,又要在时间上消灭流通;在流通中,资本还遇到现有消费量的限制,以及现有等价物的限制。总之,资本只有不停顿地运动才能追逐到剩余价值,并实现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资本的本性与资本对自身的限制,决定了资本只能在对立的矛盾中运动,资本克服、解决矛盾的途径只能是在更大的范围上重新产生与扩大矛盾。资本的内在本性决定了资本终将否定自身。

资本同劳动的对立运动在形成伊始就孕育了导致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寓于资本同劳动相对立的资本主义本质之中。正是资本同劳动相对立的本质关系,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是对抗性矛盾的发展。由于任何矛盾的事物一经产生,它的发展趋势只能决定于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一种历史生产形式的矛盾的发展,是这种形式瓦解和新形式形成的唯一的历史道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版,第2卷,2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瓦解的唯一历史道路,只能是遵循资本同劳动相对立的运动方式而发展,一旦资本同劳动的对立达到极限,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到顶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会瓦解与灭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是资本主义本质自身中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本质之所以是本质的,只是因为它具有它自己的否定物在自身之内。资本同劳动对立的资本主义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对抗性的剥削社会,它内在地含有自身的对立物,资本主义本质决定了自身只能向与它相对立的他物转化。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转化同样也不能超脱这一宇宙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转化为自身的对立面——社会主义。这也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新世界必然要取代旧世界”的客观依据。

三、从资本主义本质理论看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理论高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性,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的有机整体性。例如,资本同劳动对立的历史性观点体现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又反映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基础、资本主义的历史特征和其应有的历史命运;资本同劳动对立的两极性观点既体现了哲学中本质理论的深邃性,又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关系的内在规定性,这将高度抽象的哲学本质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现实性有机融合;资本同劳动对立的辩证性观点既体现了辩证法关于事物自我运动的实质,又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劳动向资本转化的运动机制,这是把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运动学说运用于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机制的科学典范;资本同劳动对立的总体性观点体现的是唯物辩证法的全面联系的观点与有机整体的研究视角,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以及两大阶级的对立根源在社会总体这一视角下显现得无比清晰;而资本同劳动对立形式转化的必然性观点,亦即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观点,是从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高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的历史命运。

研究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解读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理论,可以使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其理论内在原生性固有的,亦即是其内在原本意义上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方法和理论体系中。因此,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仅仅理解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不同学科划分之后,不同原理又重新组合而成的那种机械相加、外在拼凑的“整体性”。

研究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这一理论,我们从理论上明确了资本主义的生产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更重要的是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对于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例如,在引进外资时,我们不能仅仅注重外资带来的资金数量,同时还要看到他们在投入资本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生产关系。在我国,虽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但大量的外资引进,劳动同资本对立关系的侵入,已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与这种生产关系的扩张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冲击,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只有从理论上明确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实际中采取正确的措施,以确保我们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关系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作者简介:赵汇,女,1957年生,安徽合肥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