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和谐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非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
摘要: “和谐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课堂因注重细节而和谐,因讲究和谐而精彩。在非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探求和谐教育之真;实践和谐教育之善,注重教位、眼神、教态、手势和表情五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才能关注细节,成就和谐教育之美。
关键词: 和谐、教学、细节
一、引言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真谛。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英国政府有意在中小学引入教育家孔子的思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1988年欧洲有75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在宣言中预言,未来500年人类要活得有尊严,就必须回归到2500年前东方孔子的文化教育。目前仅在美国,孔子学院就已经近60所。在日本,学儒家、尊孔子的传统一直保留至今。我国知识资源总库显示,目前摘要中含有“孔子和谐教育思想”精确字眼的文章共有7篇,而模糊查询的结果则有256篇。笔者对其归类后发现,这些论文大多集中在孔子和谐教育思想本身的探讨(易永平,2003:183-185;皮江红:2008:5-6;李英华,郭嘉:2008:34-36;朱小曼,1999:5-7;燕国材,1998:1-6),以及和谐教育对于语文教学的启示(郭淑霞,2007:13-14;刘世团,2008)和对于德育教育的启示(刘宏伟,高美庚,2009:74-75;童娟,2011:172-173)等,并没有专门针对非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探讨。本文结合笔者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从教位、眼神、教态、手势、表情五个细节入手,探求孔子和谐教育之真,倡导和谐教育之善,论证孔子和谐教育思想对教学过程诸多环节的具体指导,探索教学过程中如何达成就和谐教育之美。
二、和谐教育之真
早在2500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倡阴阳调和,宇宙万物调和,人类个体身心调和,并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方面都非常注重和谐教育,关注学习者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战国时期的荀子提出培养“成人”的教育目的,并主张通过全(指人的知识、才智、品质等发展完全、全面)、尽(指发展彻底、极度)、粹(指发展精粹、完美)之学予以实现。西汉董仲舒继承孔子思想,强调仁智统一。魏晋时期通过才性关系问题的争论,使仁智关系的问题得到深化与具体化。三国魏人刘劭在其《人物志》中主张才性虽然“可离可合”,但更强调才性的协调统一。宋朝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中曾说:“成人,犹言全人。”到明代,王守仁颇为明确地提出和谐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就要“开其知觉”、“调理其性情”、“发其志意”或“顺导其志意”、“导之以礼”,使受教育者在知、情、意、行四方面得到协调统一发展。不仅如此,还要“动荡其血脉”、“固束其筋骸”,使其身心处于和谐发展之中,最终“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
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国维继承发展孔子儒家思想,1906年在其《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认为教育的宗旨在于使人为完全之人物,实现智力、感情及意志三者和谐统一的“真美善”理想,使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欲)三者协调发展。此外,蔡元培的五育并举(即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陶行知的手脑结合等主张,都寓有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现代学者认为,“和谐教育”既完善个人,也完善个人与群体、社会的和谐。20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和谐教育贯穿于教育的目标,提倡学生学会“四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交往,实现和谐氛围中的和谐成长。
事实上,和谐教育本质上就是从同时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双重需要出发,协调处理教育过程中诸多要素(包括教学细节)之间的关系,使教育全过程的不同节奏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全面推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在非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以和谐教育理念作指导,就是要注重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的教学细节,关注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微、关键之处。认真对待这种外显教学行为中的最小单位,充分关注其多样的形式和复杂的结构的重要意义。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觑。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转引自张少斌,2008)。
三、和谐处理非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细节
在非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以和谐教育理念作指导,倡导和谐教育之善,和谐处理好五个教学细节,成就和谐教育之美。
1.教位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就要注意其上课过程中位置的选择。要使每位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在我的身边”。老师写的字,“我能看得见”;老师说的话,我能听得见;“白板上展示的内容”,我能看得见,能听得清;我要回答问题,老师也能听得清。老师不应该总站在或坐在电脑前,让学生看到一个模糊的头像;也不应该总站在讲台前,使坐在后排的学生有一种“不受关注,远离老师”的感觉。学生在心理上长期的类似感觉,会使思维活动不自觉受到抑制,造成吸收知识和接受技能训练中的间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实际的研究生教学中,常常是大班上课,而教师如果没有切换页面的电子笔,则往往被锁定在电脑前,随时操控授课内容的切换;而更有甚者,因体力有限或因身高原因导致,最佳体位是坐在电脑桌前掌控课堂。日久天长,学生与教师之间始终因“一机”之隔,而拉大了距离,淡化了情感,教学效果受损。
面对高科技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大学讲台要注意白板悬挂的位置,有条件的可以两侧和中间都挂,也可以在一侧或黑板正中间悬挂,但一定要给教师留出一个合理的位置,给教师订制高脚凳,让教师即使是坐着也同样“凸显”,同样“形象高大”;给教师配置电子翻页笔,让他们摆脱切换屏幕的束缚,自由驰骋于教师的广阔天地。
2.眼神
心灵之窗的眼睛,眉目传情的眼神在研究生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前,总是要先环视全班同学,学生数十双眼睛与教师目光的“相遇”,是无声宣布上课的开始。
教师在以和谐理念为指导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眼神来明察秋毫,以把控课堂节奏,提升教学效果。课堂上看到有个别学生在接听电话时,可以凝视他片刻,降低语速,帮助该同学意识到老师理解他,全班同学都在等待他;提问学生在特定语境下某单词的具体含义时,要注意查看学生是否利用手中的高科技产品(iPad、手机、快译通等)主动查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面子,观察到哪个学生已经胸有成竹,就提问哪个同学,并请周围同学及时补充不同意见,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同学感受到老师很重视,很尊重他,很信任他,同时也非常理解他。正是基于这样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等具体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前分工合作查阅拓展进行的单词学习,课堂上针对类似《研究生英语阅读教程(基础级/第二版)》第五课“基因组是否应该改进”展开的讨论,甚至经常性请学生在讲台上就课文部分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英语课程产生了热爱,感受到责任,能够在和谐的目光交流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3.教态
研究生英语教学中,面对相对成熟、注重形象的青年学生,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讲台形象,即教态。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与演员的台风。欣赏过传统戏剧中演员“沉稳”台风的读者,再看现代影视,常常感慨于当代一些青年演员在剧目中的“浮躁”,这如同新旧版本的《红楼梦》,正如一些观众所评价的那样,头戴古典佩饰,却依然压不住那“匆促”的脚步,这些不和场景的欠考究的举止,使观众感叹“台风”不行。身为教授研究生课程的外语教师,大多人到中年,应该努力以文雅、得体的教态去感染、教育学生。面对诸多的教学介质,课本、讲台、黑板、板擦、粉笔、白版、电脑、教案、翻页笔、学生名册,甚至老师自己的水杯等,教师要合理布局讲桌上的小环境,养成规范管理的良好习惯。黑板擦尽量不用;粉笔一般一小节课有一支也就够了;水杯尽量选在让学生讨论或是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活动的时候再用;课本可以放在查阅时使用,因为其内容已经大部分在白板上展示了;教案主要是提示,课前尽量熟悉,携带只是备用;学生名册课堂提问,作为形成性评估的重要手段,经常会用,可把笔随时和花名册卡在一起便于使用。如此剖析发现,实际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翻页笔和花名册。
教师在讲台上下都应该步履平稳,帮助学生以平和的节奏、平稳的心态来接受知识;使用白板时切忌“照本宣科”,切忌不小心自己站在白板前,留个大影子让学生“观瞻”;不要习惯于两手交叉,或是把双臂摆成八字撑在讲台上,或是低着头看着学生名册,给人以“算账先生”的感觉。教师要站立姿势稳,不前倾,不后仰。包括衣着,个人的卫生、修饰,都要大方、得体、端庄,尤其是女教师,不要习惯性地在讲台上摆弄头发,也不要经常换发型,或者选用味道浓郁的香水,穿过于低领的外衣,穿特别高的嘎嘎作响的高跟鞋等,所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实际教学中,随着当今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艺术类院校中的研究生群体,追求品牌、追求服饰时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定势。此时的教师既要理解学生,也要注意自己的着装风格与特色;同时还要以和谐的心态,在讲台上下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得体的举止、稳重的台风,协调把控好非专业研究生教学中将近百名学生的大课堂。
4.手势
和谐教育不仅表现在课堂内外注重吸引、指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还要注意尊重学生,在尊重的基础上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学有所获。手势在课堂上可以成为对讲授重点内容的提醒,尽管翻页笔的亮点能帮助学生聚焦某关键点,但是手势的指点、朗读时的断句、节奏的调整,包括走到讲台下请同学回答问题,请同学坐下,配合所讲内容进行的手势表达,都要自然得体,有效帮助师生之间的和谐沟通。相反,如果用某食指来指点学生,则有悖师德,特别是面对年龄相对较大的研究生而言,沟通的前提是尊重,手势的合理、大方、优雅、得体的使用值得关注。
同时,正如前面在“教态”中提到的那样,讲台上诸多物品,教师一定要提前整理归位,切忌在讲台上手忙脚乱地找东西。现代教学模式下,左手拿翻页笔,右手空着,随时准备在黑板上补充个别单词,但是不必要时刻将粉笔拿在手里摆弄,甚至不断搓捏弄碎。
实际上,教师在提问学生问题、用手势给予指导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给学生留出适当时间独立思考和整理思路。注意如何打破课堂沉默,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保持沉默(张慧琴,张琨,2009:28),巧用手势语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条理清楚地回答问题。
5.表情
类似演员的教师在三尺讲坛上的表情要有亲和力和凝聚力。要自然、和善、慈爱,但又不能无原则地永远“微笑”服务。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配合眼神、抑扬顿挫的声音,运用表情来和学生进行无声沟通。如在教授《研究生英语阅读教程(基础级/第二版)》第三课的B篇(《呼叫卡森医生》)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体味课文中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情,以及决定采取措施改变命运的斩钉截铁。甚至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电影《妙手仁医》,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电影改编版本,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充满表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在表情投入的过程中,体会品味篇章、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母亲最初对卡森学习的焦虑,到卡森对母亲驱车到市图书馆的不解,再到读书后的欣喜与激动,直至命运的彻底改变之后的自豪以及对母亲的感恩。每个段落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复杂的情感,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感动,一起分享、体验作者的情怀。
同时,教师在启发诱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注意观察学生表情的变化,学生想回答问题,老师能从脸上读得出;学生回答问题有误,老师要用遗憾但不失望的表情传递鼓励和谅解,时刻面带微笑,关注每位同学,关心他们的表现,换位思考地调整表情来适应学生成长中的多元要求。
四、结语
精彩源于细节。在以协调教育理念为指导的非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教学中,正是通过细节体现教学理念、折射教学功力、体现教学境界、彰显文化内涵、展示教学魅力。鉴于篇幅有限,文中只提到教位、眼神、教态、手势和表情五个细节。这些细节既是师生之间课堂有效和谐沟通的前提,也是课堂内外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保障。学生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多元需求,个性化需要,都对教师的教学细节做出要求,提出挑战。如何在三尺讲台上做好演员,使教学艺术化,展示和谐教育之魅力,是每位教师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Ho, J. & D. Grookall. 1995. Breaking with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Learner Autonomy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 System.23(2):236-243.
2.Nunan, D. 1988. 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Susan Sheerin,S. 1991.Self-Access [J]. Language Teaching.24(3):143-157.
4.Wenden, A. 1991. Learner-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 [M].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5.戴炜栋,刘春燕.2004.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式的嬗变 [J].外国语(6):14.
6.何晓东.2004.国内自主英语学习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J].外国语(4):10-14.
7.李德凤,胡牧.2006.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置 [J].外国语(2):62.
8.张少斌.2008.教师走向卓越的黄金培训课程——课堂因细节而精彩[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9.张慧琴,张琨.2009.课堂沉默探究 [J].中国外语教学(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