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贤篇
一、风温犯肺(腺病毒肺炎)
张某,男,2岁,1959年3月10日因发热三天住某医院。住院检查摘要:血常规:白细胞总数27400/mm3,中性76%,淋巴24%,体温39.9℃,听诊两肺水泡音。诊断:腺病毒肺炎。病程与治疗:住院后,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合霉素治疗。会诊时仍高热无汗,神昏嗜睡,咳嗽,微喘,口渴,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乃风温上受,肺气郁闭,宜辛凉轻剂,宣肺透卫,方用桑菊饮加味。处方:
桑叶一钱,菊花二钱,连翘一钱五分,杏仁一钱五分,桔梗五分,甘草五分,牛蒡子一钱五分,薄荷八分,苇根五钱,竹叶二钱,葱白三寸。共进两剂。
药后得微汗,身热略降,咳嗽有痰,舌质正红,苔薄黄,脉滑数,表闭已开,余热未彻,宜予清疏利痰之剂。处方:
苏子一钱,前胡一钱,桔梗八分,桑皮一钱,黄芩八分,天花粉二钱,竹叶一钱五分,橘红一钱,枇杷叶二钱。再服一剂。
微汗续出而身热已退,亦不神昏嗜睡,咳嗽不显,唯大便两日未解,舌红减退,苔微黄腻,脉沉数,乃表解里未和之候,宜原方去苏叶,加枳实一钱,莱菔子一钱,麦芽二钱。
服后体温正常,咳嗽已止,仍未大便,舌中心有腻苔未退,脉滑数,乃肺胃未和,拟调和肺胃,利湿消滞。处方:
冬瓜仁四钱,杏仁二钱,苡仁四钱,苇根四钱,炒枳实一钱五分,莱菔子一钱五分,麦芽一钱,焦山楂二钱,建曲二钱。
服两剂诸症悉平,食、眠、二便俱正常,停药食养痊愈出院。(选自《蒲辅周医案》)
【教材按】本例系小儿风温,初诊时辨证为肺气郁闭而以辛凉轻剂宣肺透卫为治。患者临床表现既有高热、咳喘、口渴、舌红、苔微黄等肺热内郁表现,又因小儿体弱神怯,在痰热内郁侵扰心神情况下,同时出现神昏、嗜睡。蒲氏根据小儿稚阴稚阳特点,药用轻清宣肺透卫,以桑菊饮加牛蒡子、竹叶、葱白为治,意在辛透凉泄,冀表邪解而里热清。服药后微汗出,郁表之邪随汗出而解,同时肺气被宣,里热渐清,热势渐退,唯余热痰邪未彻,故再予以清疏利痰之剂则热退、咳止、神苏。但热退之后,患儿大便多日未行,且苔腻、脉滑数,说明胃肠有湿热及饮食积滞,故转以消食、化积、和胃、渗湿而痊愈。该案说明,小儿邪热壅肺,不以大剂清热平喘,而重在辛凉轻透,仍可达到热退、咳止、神苏之治疗效果。此例还说明,气分邪热壅肺,灼津为痰,痰热侵扰心神,也可出现神志异常,不用开窍苏神,施以辛凉轻透仍可使邪热透达,痰热清化,而神志自然得苏。对于后期食积湿滞胃肠,出现大便多日不行,食少,苔腻等症,不以消导攻下为治,而是用杏仁肃降肺气于上,用枳实、莱菔子、麦芽、山楂、建曲健胃、消积于中,以苡仁、冬瓜仁渗湿于下,使湿化积消,气机通调,则大便通行正常。
【作者按】温病的治疗原则,强调“透”和“泄”二字。温病性质属热,泄热之法当然重要;而“透”法更是体现了外感病的治疗特点,由里达表为顺,由表入里为逆。对此外感病与内伤杂病治疗原则上的区别,应该注意领会。“在卫汗之可也”,讲的是“透”;“到气才可清气”,说明不要太早使用过于寒凉的药物,故用“才”字,其中的白虎汤等方剂能辛寒透泄,也体现“透”法;“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还是要“透”;后期的青蒿鳖甲汤等方剂也同样强调透法。简单而重要的道理,却会在临床工作中屡屡被忽视。特别是许多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品种上市后,有些医生把它们当作抗生素或抗病毒药来使用。苦寒清热解毒的中药,被现代药理证明能抗菌、抗病毒,当然能治疗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所以,不需要考虑中医辨证,就可以使用清热解毒中药治疗这些疾病,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都重视“因势利导”。大禹的父亲叫鲧,鲧治水用的是“息壤”。息壤应该也是一种土,一种神奇的土,放在哪里,立刻就会膨胀生长,把水堵住,但是他最终治水失败了。于是,大禹子承父业,去治理水患,但他改变了策略,用疏导的方法,把洪水都引到大海里去,终于获得了成功,成了英雄。古代神话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中医学的许多道理与之相通。病在上者,可用吐法;病在下者,可用下法;病在表者,当用汗法,伤寒用辛温发汗,风温用辛凉透解。总之,应该因势利导。蒲辅周先生此案,患儿高热神昏,病情严重,蒲老使用辛凉轻剂桑菊饮治疗,可谓举重若轻,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对于这个病案,可能存在一个疑问:患儿高热神昏,为何不从营分证“逆传心包”来论治呢?心包未必属营分。教材“湿热类温病”一章中的“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一证,就是属于气分的,用菖蒲郁金汤来治疗。本案属于卫分,无汗而且脉浮数便是明证,故用桑菊饮辛凉宣肺,获得良效。
这就带来下一个问题:蒲老先生的高招是否很难效仿呢?在本案中,他从卫分辨治此高热神昏病例,那么,教材中讲过卫分证出现神昏吗?答案是肯定的。心主血属营,神昏谵语当然最常见于营血分证候,在教材“温病的诊法”一章中,讲“神昏谵语”常出现于五种情况:第一是邪热夹痰内闭心包;第二是营热扰心;第三是血热扰心;第四是热结肠腑,胃中浊热,上熏神明;第五便是小儿脑髓未充,感受风热病邪,肺经郁热,热迫心包,此种情形,一般仅见于小儿,是由其“脏腑娇嫩,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