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温病学派古今验案发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病案对于学习中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自1997年至今,我一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和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工作。初上讲台之时,即深感《温病学》课堂教学的压力,要将这样深奥、枯涩的中医经典知识让学生理解,实在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病案能够提供最好的帮助。所以,我多年来一直重视病案的收集,通过病案学习让学生领悟中医。

中医病案可谓“汗牛充栋”,其筛选工作极具难度。精彩的中医病案往往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用统计学的方法去评判疗效,而表面上的疗效也未必反映真理。例如,“风”是善行而数变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但会在短期内自愈;再比如良性位置性眩晕的症状极为强烈,但常可自愈。这些情况就如俗话所言,“鸡叫,天明;鸡不叫,天也明”。更不必说许多医院中多为中西医并用,分不清哪些是中医的疗效,哪些又是西医的疗效。

多年来,我在教学及临床工作中收集了大量的病案,并努力对其评价筛选,尽我的所知所学,选其精华,辑为此书。

本书所载的病案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来源于典籍、跟师学习和我的临证实践:“昔贤篇”收载古代温病名家医案,多选自林培政教授主编的《温病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本书中所言“教材”均指该书);“彭师篇”是我跟随彭胜权教授学习所得;“力行篇”为本人医案。

“今方”部分收载了本教研室多位教授的经验方剂,他们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这些方剂是他们的“实战”经验总结。该部分内容严格忠实于原创者本人的学术思想,除了刘老之外,写作内容均得到了原创者本人的审阅和认可。写作提纲挈领,文辞简要,便于读者学习掌握。

虽名为“编”书,但本书具有较强的原创性。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时代性和岭南温病学派特色。即使是古代病案,也根据今日之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和发挥,以今日之思维为其撰写按语,表达今日之观点。由于个人的学习工作经历,这些病案中不难发现岭南温病学派思想的痕迹。

本书具有一定的深度,特别适合温病学专业的教师、医师和研究生用以学习提高,也适合广大中医师和学有余力的同学们深造,用心去体味其中的温病学经典思想,了解今日中医的新特点。为了更好地读懂本书,推荐读者首先应掌握《温病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

全书经过数次认真校对,也逐一核实了所有的古文。如果还存在百密一疏的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感谢吴智兵教授对本书的审阅,感谢彭胜权、林培政、钟嘉熙教授对本书提出的宝贵意见。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妻子陈晶博士对于写作和校对本书的倾力帮助。

于征淼

2018年03月01日 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