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的史与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2015年5月,上海成功获得2020年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4)主办权,ICME是国际数学教育界最高水平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指导每四年召开一次。成功申报ICME-14对于上海,乃至全国数学教育界都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数学教育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国内外众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将目光聚焦在我国数学教育领域,研究我国数学教学特色已然成为时代要求。

我国数学教学特色是什么?张奠宙在《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绪论开篇提及“我国数学教育有许多特点,但是以双基教学为主要特征”。涂荣豹、杨骞、王光明等在《中国数学教学研究30年》中也指出:“数学双基教学是我国数学教育的特色,也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诚然,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学者对我国数学教学特色的内涵理解在不断丰富和拓展,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数学双基教学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领域关注和争鸣的焦点。尤其在当下,我国数学教学重视“四基”,强调“核心素养”,有学者认为数学双基教学仍是我国数学教学的精髓,也有学者认为“双基”的提法不能与时俱进……

本书作者对此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基于历史研究视角,客观梳理我国数学双基教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理性总结演进规律,并深入剖析演进原因,以回应当前我国数学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本书将“数学双基教学”看作一个教学系统,主要包含数学双基教学师生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五要素,认为该系统存在于一定环境中,系统各要素互相作用,形成稳定结构。同时,本书也将“数学双基教学”看作一种教学理论,认为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本书依据政治史时间维度和教育史学体系进行分期,将我国数学双基教学发展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数学双基教学思想萌芽期,数学双基教学体系创立期,数学双基教学制度成型期,以及新时代背景下数学双基教学创新期。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数学双基教学思想萌芽的追溯有重大突破,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讲究“正名”教学,为“重视基础知识”思想打下基础;汉代强调“术”的教学,为“重视基本技能”思想奠定基础,此后,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数学双基教学思想出现萌芽。本书对我国数学双基教学体系的创立也有明确说明,认为隋唐时期重视“明数造术,详明术理”,算学教学体系的形成意味着数学双基教学体系的创立,该体系包括数学双基教学师生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要素。

本书在梳理数学双基教学历史轨迹的基础上,依据路径依赖分析法,探寻数学双基教学演进规律及其原因。本书采用的路径依赖分析法在方法论层面有创新意义,其基于路径依赖理论,运用其相应的分析框架来解释事物历史变迁动态过程,该法将事物的演进过程看作是路径选择、路径依赖及路径创造过程,强调路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惯性”(路径依赖性),并重视解释事物演进过程的因果关系。本书将数学双基教学路径发展分为“路径发生—路径强化—路径依赖—路径创造”等四个阶段;认为我国传统价值取向、传统精耕农业和传统文化路向等三个“初始条件”促动数学双基教学的路径发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网络结构”,推动数学双基教学路径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新时代背景下“内外因素”则成为数学双基教学路径创造的主要动力,促使双基教学基于原有路径形成新的“良性路径依赖”。纵观数学双基教学演进过程,存在明显的“惯性”(路径依赖性),并正在通过路径突破实现路径创造。

“历史的眼光”从哲学层面上来讲,就是唯物辩证的眼光,要求人们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认识和把握事物,不能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来看待,而必须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中去分析,这样才能看得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入。当前,数学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应该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双基教学”,形成对待数学双基教学之正确态度,指导我国当前数学教学实践。一方面,应理性继承双基教学的优良传统,不全盘否定“双基教学”;另一方面,应客观面对双基教学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发展并超越双基教学,走出一条“基于双基,且超越双基”的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学新道路。

孔企平

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