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改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
施德法,钱俭,郭莉,黄扬飞,吴德刚
摘要:建设怎么样的专业,才能满足社会、市场需要,实现育人单位与用人单位的双赢,以便用人单位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样,用人单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也必须促使育人单位调整培养计划,及时修改育人思路和对策,才能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适合人才,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主动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育人单位必须有自己的培养特色,因而,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应用型专业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建设重心的转移,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尤其是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确定,我国的城市建设方向将发生重大转变,新一轮的建设重点必将从城市逐渐向广大城镇及乡村地区转移。基于这一宏观背景的转变,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应积极应对;总结过去几年的经验,更好地指导城乡规划的发展;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内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层次、计划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1 专业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总结
1.1 专业建设情况
本专业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城镇历史文化保护和风景园林为特色的专业建设为引领,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
(1)实现了本专业四年制到五年制的转变与升级。
(2)调整城市规划(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培养模式的改革。
(3)探索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通过增加现场实训教学、请专家名家开设讲座教学、建立实习基地并形成网络化、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采用丰富多样的互动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改革,较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改革及其成就
1.2.1 教学改革
为改变应用型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实习实践教学,重命题设计轻实战设计的老式教学模式,我们大胆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体系。合并、取消有关课程,大量补充新课程,使之与形势发展相适应;
(2)压缩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减少理论教学课时,提高教学效果,大量增加实习实践课时,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
(3)改进教学方法,扩充教学内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扩大学生学习视野,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4)参与社会实践,参加科技竞赛和岗训考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专题调研,提倡学生参加有关科技竞赛及岗训考证活动,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1.2.2 具体方法
(1)增加现场实训教学;
(2)请专家名家开设讲座教学;
(3)建立实习基地并形成网络化;
(4)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采用丰富多样的互动讨论式教学。
1.2.3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
改革教育方式和方法,采用多种方式、灵活机动、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案例分析式、网络式等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习实践课时,强化实践环节,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贴近社会。改革成绩评价体系评定方式,尤其是设计课、实践课,必须强化过程成绩,化整为零,突出个性,注重创新,同时要让学生参与成绩评定,确保成绩公正合理,使学习成绩与设计能力相一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有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先在专业设计课搞试点进行摸索,成熟之后逐渐推开,扩大覆盖面,并及时进行总结和推广。
1.2.4 改革的主要成效
城市规划系花四年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交流考察,在广泛听取城市规划单位、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城乡建设单位等意见的基础上,调整城市规划(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培养模式的改革,最终制定出了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满足专业需要的人才培养计划及其培养模式,经过六年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经有五届毕业生,从他们毕业后就业、工资待遇、承担任务、技术水平、社会影响、第三方测评反馈等情况来看,效果良好,深受用人单位认可和好评。
2 专业优势与标志
经过多年改革与实践,本专业已具备以下几个优势:
(1)本专业形成以城乡规划为基础,又融合其他学科特色的优势专业群。与建筑学、文学院有较好的学科交叉,具有形成旅游与文化专业群的条件和优势。
(2)城乡规划与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本专业在城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乡村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方面均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和实践基础,曾主持“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十三五保护规划”“浙北历史文化村落研究”,是全省唯一主持“十三五”保护规划的高等院校。
(3)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塞浦路斯大学合作办学、负责组织和规划国外(希腊)游学、参与申报欧盟课题。
3 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
3.1 指导思想
以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名城、绿色城镇、美丽城乡及低碳环保城镇等先进的理念为指导,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为原则,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布局为目标,充实相关学科内容,夯实学科基础,培养各类高素质的规划人才,引领城乡建设快速、有序、健康、良好发展,构筑良好的城乡一体、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生活舒适、交通便捷的信息、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3.2 培养目标
以“宽知识、重实践、厚基础、强技能”为本专业的发展目标;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培养计划和人才标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多种职业适应能力,能在城乡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及规划管理、风景旅游区管理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3.3 培养标准
在系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强化工程实践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挥个性、鼓励专长。
3.4 知识构架
(1)知识学习——六大板块(公共基础、建筑学、美学、规划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
(2)实践能力——七次实践调研(认识城市、了解城市、调查城市、分析城市、研究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
(3)动手能力——六个强化(城市总规、城市详规、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景观规划、建筑设计)
(4)综合训练——四次实习(美术实习、课程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3.5 规划理念
规划层次:区域规划——大地景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
规划目标:生态城市、园林城镇、美丽乡村
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历史街区保护——历史建筑保护等
规划重点:小城镇和乡村
3.6 师资队伍建设
改革用人制度,打破常规,大胆启用有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热心教学,爱岗敬业的人才;把学历高、年纪轻、有热心、肯努力的教师送到规划管理部门、设计研究院、建设单位去锻炼,他们增加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了解社会需要和对人才的要求,工作几年后他们再回教师岗位从教,就会大大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要注重教师队伍的梯队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此外,还要有适量的储备教师,以便不断充实师资队伍,形成合理的立体教师队伍结构。
4 具体做法与思路
重点阐述“十二五”期间的本专业建设情况;阐述“十三五”建设目标,建设的重要工作及举措,预期达成的成果,学院支持与保障政策措施(含经费投入)。篇幅至多不超过5000字。
4.1 明确建设目标
以特色学科为目标,抓住学校重点建设优势与特色专业群的契机,强化“文化&旅游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实现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4.2 形成专业优势特色
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本专业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七”:
一个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城乡风貌为指导;
二个目标——城乡发展(生态城市)、历史保护(名城名镇);
三大方向——都市、城镇、乡村;
四大内容——城市规划、乡镇规划、乡村规划、保护规划;
五个重点——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规划、旅游规划、交通道路规划、工程规划;
六大板块——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
七大实习——认识城市、了解城市、体验城市、调研城市、分析城市、研究城市、规划城市。
4.3 具体举措与重要工作
(1)对学科进行调整与整合,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现有学科专业中提炼特色方向,将其做优。今后城乡规划将向以下三个方面做强做大:一是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二是美丽乡村建设,三是旅游规划(含各类旅游风景区、村镇旅游规划)。
(2)抓好作为学科建设重要环节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了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本专业实际,要加大村镇规划、旅游规划等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在保证主干课程开出率达100%的基础上,按照目标明确、改革创新、成果突出、讲求实效的总体要求,分期分批建设,力争到2019年,使专业精品课程在数量上有所突破,使校级精品课程数量达到2~3门。
(3)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更新实验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美丽乡村、旅游规划等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强美丽乡村、旅游规划等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既要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要考虑基地的科研功能的,建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保持1~2个相对稳定、联系密切的实习、实训基地,满足本学科教学实践需要。要对基地建设进行大力的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保证基地建设质量,提高基地建设品位,建成一批满足教学实习、实训需要的优秀实践基地。
4.4 预期的成果
(1)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成果。
预期能建立一套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及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教学基本文件、教材建设成果。按照一个指导、二个目标、三大方向、四大内容、五个重点、六大板块、七大实习的专业特色建设方向,加强城乡规划(尤其是村镇规划)、风景园林规划、旅游规划、交通道路规划、工程规划这五大核心主干课程的课程建设,从而强化村镇规划、旅游规划、保护规划的专业特色。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基本文件内容,使得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将其做优。
学院将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学风建设、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
(2)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的成果。
开展关于村镇规划、旅游规划、保护规划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特别是要针对办学中的薄弱环节积极开展研究与探索。要加强对教学改革的总结,形成一些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指导意义重大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改革成果,发挥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以推进优秀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