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话龙灯
舞龙灯在元宵节最为闹猛,不过在浙江民间舞龙活动几乎一年四季都有。
“舞龙”与“龙舞”不太一样。舞龙多在各地民俗活动中自发性地体现。只有自当代的舞龙人和舞蹈家将舞龙进行整理改编,造就了围绕着“龙”的种种舞蹈节目,笔者方谓之“龙舞”。
闹元宵是呈现“非遗”的重头时节,尤以民间表演艺术中的舞龙灯为最。其闹猛程度,有史有诗为证。《浙江风俗志》等多部卷帙有载,南宋年间的临安“元宵灯火以龙灯最闹”,“大街小巷,人山人海,通夜灯火辉煌,歌舞不绝,在灯夕的舞队中,最为蔚观者曰龙灯”。清代同治年间《温州竹枝词》中有:“篝车岁岁乐丰收,竹马儿童竞笑讴。擎出光明灯万盏,河乡争赛大龙头。”元宵之夜,各乡各寨的老百姓往往擎举出他们精心扎制的龙灯,怀着祈求平安吉祥的愿望,迸发出满腔热情,奔腾着、呼啸着汇聚在乡间村落最为宽阔热闹的地方,欢庆着一年四季蓄之既久的喜悦。是夜,被汗涔涔村民把握着的龙灯与万家灯火相呼相生,时而龙节的光彩蜿蜒移动在纵横阡陌,时而陡然变幻成腾空翻卷的光影向着久候的观者扑面而来……元宵夜,人们只要面对着龙灯,就不能不被这呐喊着、奔泻着的原始图腾激动得战栗不止,而引发久久的留恋。故而,直至正月十六子夜收灯,龙头上架,龙身进柴门,元宵的龙灯似乎仍在眼前不住地晃动,闹元宵还是映衬在窗棂前家人交头接耳的不尽话题……
当然,不仅元宵,民间舞龙灯的活动是一年四季都有的。
记得那是好几年前,在火红的枫林染入黛青色群峦而斑驳多姿的仲秋,我们一行数人到达了浙西开化。白光接火光之际,忽然山风中飘来一阵低沉的“嘟嘟嘟嘟”的先锋号声,只见依山错落的村寨瓦背的袅袅炊烟间,一条团团卷卷的烟火穿隙奔来,鼓乐渐至,扑入眼帘的是一条稻秆捆扎而成的草龙,上面插满了点燃的香。草龙随风舞动时,香烟缭绕,香头火星点点闪亮,游弋过来好似一条腾云驾雾的香火龙在起伏翻卷……我们不由得被眼前村民舞动的如此奇妙的香火草龙的魅力所征服,大家跳跃着,呼喊着,似乎成了当年村头蹦跳着的顽童。听说当地的香火草龙活跃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在元朝末年已经盛行。相传古时开化后山乡白崖洞里有修炼千年的白崖龙,因触怒玉帝被截而无法入海。白崖龙托梦给知县,让其中秋夜扎一草龙,点燃香火,敲锣打鼓投入河中,它即能回东海作法重新显灵。后知县照办,果然应验,白崖龙常为当地降雨消旱。从此,当地村民每逢中秋之夜就要起迎草龙。至于迎神赛会中的“火龙双舞”在宁波、余姚一带大多出现在农历三月初六、初七两天。蜚声大江南北的奉化布龙以前并不定期,当地若遇大旱,必定结群赴滩“请龙”,祈求降雨水、保丰收。各地不同的舞龙有不同的时间。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就载有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可观场面,可谓春夏秋冬四季皆有舞龙,东西南北长年出动。
龙与中华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古代的图腾,一直延续至今。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民间风俗及由此而产生舞龙灯的种种影响也是千姿百态的。
早在七八千年前,龙已是一种氏族或部族的标志,已作为祭祀的对象和祖先的象征。如“越人断发文身以像龙子”“以避蛟龙之害”等记载。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在河南省濮阳县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形象。龙的造型在墓主人的右侧,长1.78米,高0.67米,昂首、张口、有角、曲颈、弓身,有前后腿和四爪,尾甚长且后翘。此蚌壳龙的时代距今约640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龙”。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玉龙,其神情虽然略嫌拘谨,却十分质朴,似有准备扑腾翻飞之状。应该说众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龙图腾样式并不一致,有的似龟、有的如鹿、有的像猪……这些不同氏族图腾在不同信仰视角中的差异,随着氏族部落的分解组合,最后渐生变异、交融、综合,到后来基本定型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状态,因而在人们心目中成了能遨游四极、俯瞰八荒,能降云播雨、救涝抗旱的神化了的龙图腾,并逐步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崇拜物。
由于各个地方的民间习俗不同,舞龙之龙又有大不同的形态。“打结龙”流传在宁波象山县。打结龙在舞动过程中将龙身打成各种“结”,又以巧妙的办法一一解开。“龙吸水”流传在湖州市长兴县,该龙舞至高潮时,舞龙人站到长板凳上舞蹈,并表演龙头从一水桶中吸水喷水的特技。“碇步龙”以能在溪水中的碇步上进退舞龙著称。“华盖龙”则源出于富阳的一个民间故事,因而富阳大多龙舞头上都饰有一个美丽的华盖。“绣花龙”流传在宁波慈溪,龙头上扎有三层高的亭台楼阁,龙头和龙尾饰有许多珠彩,龙身由丝绸制成并刺绣五彩龙鳞花纹,此龙出巡时龙头须由几个人抬扶着。“花龙灯”“折鳞龙”流传在湖州安吉县,“花龙灯”由各种花灯组合而成,连接起来后也作游龙舞蹈。“折鳞龙”由竹扎成一段段龙身,在每节筒形龙身上平扎一片片龙鳞,节内点灯。“纸龙”流传在金华一带,龙身由一百三十只竹圈用绳相连,圈上用纸贴成须毛,龙身形象饱满,多为白龙。“篾龙”流传在衢州,用竹篾扎成圆筒形龙身,贴上棉纸,内点蜡烛,各节分离,舞时可分可连,夜晚舞动时,灯火相连犹如身首连贯一般。浙江的舞龙中还有唱舞相配合的龙叫“猜龙”和“赞龙”,其流传在温州、台州地区沿海一带。“猜龙”是召龙的意思。神龙即将出游,须经“猜师”为之“猜龙”,赐龙以魂,龙有了灵性,便能造福于民。“赞龙”是龙舞出巡时随舞演唱的一种形式,舞龙一段,演唱一段,唱舞相间,舞唱分离,唱词都是祈求人寿年丰,因景而异。在东阳山区,舞龙还有爬山的习俗。龙舞汇集,各显技艺,舞至高潮时,各种龙舞首尾相连,自山脚向山顶边舞边爬山,远处望去犹如从山顶挂下一条长龙,蔚为壮观,俗称“挂山龙”……
几乎每一种舞龙都伴随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如兰溪市的“断头龙”之所以龙头与龙身相断,是来源于民间这样的一种说法:唐朝贞观年间,连年大旱,百姓纷纷求告龙王。龙王启奏天庭,但玉帝却令“城内降雨七分,城外降雨三分”。龙王领旨后心想,如此城内要遭水灾,城外农田却无济于事,害了百姓,于是斗胆倒三七行雨。百姓喜得甘露,欢欣鼓舞,玉帝却大发雷霆,并严令人间宰相魏徵行刑将龙王处斩。斩龙之日,太宗因同持恻隐之心,特邀魏徵弈棋,以延误时辰免龙死罪。下棋不久,魏徵昏昏入睡,满头大汗,太宗心想,让魏徵多睡一会,即可误过斩期,因此为其打扇取凉。却不料这时正是魏徵追杀老龙之时,太宗助他三阵清风,反倒杀了老龙。百姓为此扎成龙头,供于庙堂,焚香礼拜,并扛断头之龙头,后随相隔之龙身,沿村走乡舞动遨游,以寄哀思。
据澳门中华教育会的胡国年先生与唐思先生讲,闻名遐迩的“澳门醉龙”其中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几百年前中山一带发生瘟疫,乡民认为是妖魔作祟,于是求助佛祖,在“浴佛节”那天抬着佛像游行。路经河边时,突然从河中跃出一条大蛇,即遭乡民砍断,扔回河中,蛇血染红河水。乡民喝了这带蛇血的水后,竟除疾病祛瘟疫。大家认为这条大蛇是仙龙降凡,由此,就出现了“舞醉龙”,以示对龙的崇敬。醉龙舞时,以“醉”为最大特色。舞者先要灌米酒,在半醉半醒时仪态万方。巡游时,一边有舞者手握龙角舞动,另一边却有数名大汉拿酒坛在“虎视眈眈”,一见舞者稍微清醒,就立刻上前灌饮,被灌者在饮酒后再度投入其中,翩翩起舞。据闻,舞者在整个巡游共约10个小时的活动中平均每人约饮5千克酒,酒量惊人。醉龙在澳门出动一般都在农历四月,澳门平时坊间说起的“四月八”,其实就是舞醉龙,“醉龙节”已成为澳门人的民间习俗了。
临安水龙(杭州临安区非遗中心供稿)
笔者以为“舞龙”与“龙舞”不太一样。当代的舞龙人和舞蹈家往往将舞龙整理改编,造就了围绕着“龙”的种种舞蹈节目,谓之龙舞。“舞龙”所以能嬗变成“龙舞”,是因为如今的一些舞龙人是这样明晰地宣示:以传统“迎龙灯”为素材的种种创造也可以有握拨一弹的主题,心弦为之一震的精巧结构和令人回味良久的弦外之音……一种别具样式的舞蹈作品——如浙江的《长兴百叶龙》、平湖的《九彩龙》、临安的《临安水龙》等就是这种样式的佼佼者。
《长兴百叶龙》原名《花龙灯》,在“进门是花灯,出门变龙灯”的基础上,虽历经几代改造,但百变不离其宗,它紧紧抓住了百叶龙是由美丽的荷花变成的龙,又是由一个意想不到的绝技突然变成的龙这两个基本因素,然后强化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念,美化了舞龙人的形体变化与构图造型,让百叶龙在江南一片翠绿的十里荷塘中时翔时潜,或卷或溜。浙江平湖的《九彩龙》,也创造了和以往不同的“九龙呈祥”的形象,舞龙人不拘泥于传统中固定在肩头上的九条小龙,让九条小龙“活”了、翻飞了起来,并与一条大金龙交融编织成多彩的画面,组成字样。他们还博采众长,发扬个性,巧妙地运用了烟花技术,让金色大龙能够喷云驾雾。此外,重庆市的《铜梁大龙》吸取了火龙、正龙和彩龙之长,运用了精湛的传统纸扎工艺,飞鬃龙彩,通体闪亮,动势沉稳徐缓而又不失灵动鲜活,因此,在国庆50周年大典时在天安门广场上大放异彩。
(原载浙江省文联《品位》杂志2005年3月,文/吴露生 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