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稿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让古老的远行抵达如今

——2015年12月27日在浙江大学“第二届艺术大师讲座”上的演讲

如果我们将古老的远行比喻为纵向奔来的经度,那么横空出世的就是时代因素的辐射。从时代的维度去把握古老远行纵向而来正确交融的结合点,这样的“经纬之交”大概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传承发展的大致定位。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及其相互辉映的民间祥瑞文化为主体的。诚然还有与此互为勾连、相互浸润的衍生性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祥瑞观念及其行为体现了广大民众借助了“天命”的力量,力图凝聚民心,从消极客观的被动,移位至积极主观的主动,从而生发出千百年来广大民间众善奉行、诸恶莫做、祈福驱邪、除凶险保太平的信念。民间祥瑞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时间跨度最久、影响最为广大的一种民间信仰。

任何生命体的生命密码是生存所必需——如果将传统文化作此比喻,那么寻觅到它的生存密码才有可能在当代存活、让后代承续。传统文化中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生存到今天,也必然有它的生命密码——这就是基因、代谢、适应。

今天我有幸来到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名校浙江大学,面对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莘莘学子,以及一双双有所探求的眼光,真感到虽窗外寒风凛冽,屋内却温暖如春。

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共同交流的机会。

一首诗,频频叩击着心扉

你们学校为今天的演讲在一些新媒体上做了些预热,其中有一首大学生的诗写得很贴切也很美: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遗忘了什么?

是否曾停下奔走的脚步回忆?

是否因一支歌、一支舞而泪目?

遗忘的、错过的、过去的都永存在时间长河里,

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寒冷冬季,

让我们静下心,

回忆最初,

了解原始的美。

让古老的远行抵达至今,

抵达心灵。

正如诗中所说,因为岁月漫长,所以容易遗忘,因为有所遗忘,所以要让我们静下心,去回忆最初,特别是“让古老的远行抵达至今,抵达心灵”这句,握拨一弹,心弦为之一振,令人低回良久……

“古老的远行”在这里是指远古奔来的传统文化,就是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诗句中所说的“原始的美”。这原始初民创造的原始的、原生性的美,如果在悠长历史的薪火相传中,虽有数点不尽的岁月印记,但还是承续到了今天,那就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倘若“古老的远行”并没有抵达如今,而是停留在历史文物文献上,那就是文化传承断裂现象的种种记忆碎片。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与民间祥瑞文化为主体及其衍生组成的

古代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是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在独立起源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历经五千余年沧桑巨变而从未中断的,唯有中华文明。我们中华文明古老的远行是辛苦万分、坚韧不拔但又是光辉璀璨的。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我固执地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与民间祥瑞文化为主体及其衍生组成的。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又称儒学思想,是以信奉者以孔子为先师。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学是一种“人学”,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的学问。儒学有丰富的思想,在许多方面能给人以智慧和启迪。释,用作名词时泛指佛教。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尚无定论,异说颇多,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年间。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家,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

我并不赞成民间祥瑞文化观念是人类面对自然的强大而无能为力的产物的说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祥瑞观念及其行为化恰恰体现了广大民众借助天命的力量,力图凝聚民心,从消极客观移位至积极主观上的主动,去祈福驱邪,除凶险,保太平。民间祥瑞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时间跨度最久、影响最为广大的一种民间信仰。西方文明中的民间信仰,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都有不尽相同的文化指向,但是在中华文明中,春节、元宵、端午等民俗节日,或是衍生文化中的舞龙、舞狮等,都离不开祈福驱邪这一文化内核。追求美好幸福,祈望祥瑞平安的祥瑞意识产生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祥瑞意识又决定了古人对祥瑞符号的选择,如福、禄、寿、喜就是中华历代子民的祥瑞观念。“福”的含义几乎覆盖了世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愿望与目标。福气来临代表着物质生活的顺利和精神生活的满足。“福”的谐言为“蝠”,故民间常以“蝙蝠”作为福的象征符号。蝙蝠生活形态的倒挂,也寓意为“福到了”。“禄”代表着财富和功名利禄,禄为养命之源,命中逢上,“一生衣禄不愁”是由古至今人们追求的幸福生活之一。传统中常以“鹿”谐“禄”之音。鹿口中衔一根灵芝草,意指吉祥如意,加官晋爵。长寿安康是古往今来人们最大的心愿。自古以来,安康长寿、永享天年是百姓们与生俱来的追求。在民间信仰中,祈寿、祝寿的礼俗反映了民间对长寿的祈望。古代纹样中常以“寿星(南极仙翁)”“鹤”“蟠桃”“松树”来代表“寿”。古纹样中又常以“喜鹊”寓意“喜”,以喜鹊登枝来表达喜上眉梢的含义。因此,那些倒挂的蝙蝠、口衔灵芝草的麋鹿、手捧蟠桃的南极仙翁、登梅的喜鹊等祥瑞文化中的图腾、纹饰就不时地出现在历朝历代建筑或衣食住行的物件间,信俗活动的礼仪娱乐中,节令市日的标识上。

丰亨豫大的儒、释、道和民间祥瑞文化的互相影响与渗透,在历史的过滤及代代相传中成就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的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它是“非物质”的,而不是物质的。非物质应是人类相对于物质的一种思维及其结果。然后,它属于“文化”。对于文化的界定林林总总,但各种学派都会将它归结到意识形态上去。再有,它必须是“遗产”。对于文化遗产,著名史前史学家毛昭晰与我讨论时曾有很不错的说法:“目前不少地方对文化遗产的认定太过轻率。所谓遗产,必须是前好几代祖宗留传下来的。譬如一宅房屋起码是爷爷手上置的,传给了父亲,父亲又遗存于儿子,这才是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我们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则可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我们不必对这大体相仿的两种说法咬文嚼字,重要的是要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在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到今天,它会不会、应不应该起什么变化呢?我们说物质或是非物质的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倘若有些地方或单位将普查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冷冻”在档案库里,看起来没变,但实际上这些存在于社会上、民众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在起着悄然的变化。关键是不应让它自生自灭地、被动地变,而是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我们时代特征地变化,这里就需要我们要有个“经纬之交”的追求。

接触过地球仪的人们都知道,横纬竖经的经纬度是经度与纬度组成的一个坐标系统,又称为地理坐标系统。如果我们将古老的远行比喻为纵向而来的经度,那么横向而出的就是时代因素的辐射,从时代的维度去触碰古老远行纵向而来的正确而交融的结合点,这样的“经纬之交”大概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发展的大致定位。例如,在浙江有一个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嘉善田歌》,其曲调清亮优美,极富江南水乡韵味,是一份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一种独特的歌谣形式。早在宋代《乐府诗选》“吴声歌曲”中就有其名,历史可谓悠久。当代艺术家在打造原创音乐剧《五姑娘》时,嘉善田歌贯穿始终,落秧歌、急急歌、平调等田歌曲调的旋律在音乐歌舞中不时萦绕;充满水乡风情的牧牛会、踏白船、荷花灯会、轧蚕花、烧窑场这些民俗风情也得到了恰好的展现。特别可取的是,新编的音乐剧《五姑娘》匠心独运地将百年前的民间故事与现代时尚相结合,以一种现代艺术形式去诠释一个乡土味很浓的民间爱情故事。在运用音乐剧这种流行的艺术形式时,该剧让歌唱如泣如诉,音乐形象栩栩如生,既不乏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又具有浓郁的民俗气息,终于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成了专家和观众首肯的金牌节目,后又连连获得了国家文华大奖等殊荣。

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浙江大学教授、民俗学家童芍素在一次学术会上曾提出:传统文化要有现代表达。我很同意她的看法,2010年6月15日去“文澜讲坛”开讲之前我征得她同意,讲演主旨就定为“传统舞蹈的现代表达”。

作为再次抛砖引玉,在此我对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实在地有现代表达也简略地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当代性是指现代文明体在当代的性格和风貌。当代是一个变动的概念,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当代艺术”。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作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就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的当代艺术。就中国古代乐舞而言,无论是民间歌舞还是宫廷宴乐也都有其当代——当年时代的印记。例如在中国舞蹈史上享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前溪舞”就具有魏晋南北朝期间江南民间歌舞情调缠绵、舞态柔婉的特色;宋代宫廷的“队舞”较前朝更趋成熟与完备而自成体系。

古老的远行抵达如今,它在今天的表达如何才有当代性?活跃在我的思路上的有这么三个方面。

一是必须了解当地当代人的审美观照与理想。审美观照,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所发生的最为直接的联系。观照是以一种视觉直观的方式,对于具有表象形式的客体进行意向性的投射,从而生成具有审美价值的意象。观照不能没有视觉方式。我们说民俗具有地域性特性,正如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风习俗的地域差异是划分文化区域的主要指标,也是构成一个地区直观和特色文化的因素。假如我们站在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坡,面对着高山沟壑一个人扭扭捏捏地用吴侬软语哼唱着评弹小调,或是站在杨柳微澜的西子湖畔吼着激越、悲壮、高亢的大秦腔,人们就会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辽阔的北部草原使该处蒙古族人民在舞蹈时分外矫健舒展,舞蹈形态常如雄鹰翻飞、长风裹挟,时常出现的抖动双肩的动作使人联想起马背上的草原主人;上山下坡是西南山区寨人劳动与生活的必需,因而那里的舞蹈双腿与躯干有着下沉和含胸的韵律。

二是在现代表达时,要运用好创造性思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建议你们第一要加强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对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我不提倡学生总是做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培养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对于把自己培养成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来说,是必需的。“‘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华罗庚语)大凡有所成就的创造、创新者都有着活跃的思维。作为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人也应与尖端科学家一样,同样具有创造性思维。所不同的是: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指向探索人类的未知,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人的创造性思维指向的是继承与更新人类的已知。

三是在传统的本真性中去积极寻觅传统文化的生命生存密码。有生命的万物在对于命运的把握中,都知道自己的生存安全是最首要的。没有生存的安全,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任何生命体来说生命密码是生存必需的。如果将传统文化作此比喻,那么寻觅到它的生命生存密码才能在当代存活和在后代繁衍。传统文化中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生存到今天,也必然有它的生命生存密码——这就是基因、代谢、适应。

基因:基因就是遗传因子。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舞蹈《长兴百叶龙》从诞生起至今,一是荷花组成的龙,二是在舞动中将朵朵荷花巧妙勾连,突然拔地而起变成翱翔翻卷苍龙的绝招,始终未变,也不可能变,因为这是《长兴百叶龙》的遗传因子,如果变了,就不是《长兴百叶龙》而成了其他什么龙舞了。

代谢:借用生物学的概念,代谢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这些反应进程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到了现今,为了承续和继续发展,我们应该对其注入时代因素,让传统与现今产生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从而使其与当代融合。

适应: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合的现象。就一个地域的大多数居住民来说,他们往往对已经熟悉的审美对象表现出一种恋域情结,比较依恋与偏爱他们所熟悉的审美对象,他们较易参与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当古老的文化经过远行抵达如今,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是在某一个地域或什么地方一带流传的,故而这种抵达乃是地域性的嬗变,这就要求传统文化的当代性必须要具有对地域、乡土的适应性。

我曾多次说过,一次学术会议如果只有一种论调,不会是富有成果的学术会议;一个理论家若只能包容一种观点,不会是成熟的理论家。我们的理论家应该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全人类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对传统化当代性的探索中,我们应多多注重自己的独立思辨,哪怕一时有较多的不成熟与不完整,也一定会出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三春景象。如有研究非遗的青年学者在电视媒体的访谈节目中多次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性这一话题。其所表述的非遗当代性似乎是意图将非遗研究进入另一个交叉学科中探究,认为当非遗存活到“后非遗时代”时,其承续方式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父子(家庭)、师徒、学堂等形式的传承固然是一种途径,但当代人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诚然,传统方式的传承从我们这一代上溯多是人们之间的口口相传,但当社会形态自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自我们这一代后续的,就应该形成新的格局。不仅面对面的传承方式要突破,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当代方式更要跨越式进入新媒体。“后非遗时代”的传承谱系并不可能完全是线性的,更大可能是网格型的、放射性的。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的当代传承谱系的建立应思考如何更有创意地面向新媒体,去基于新的数字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IPTV等或更为先进的科技手段而更趋精准化与辐射性。


记得有位伟人说过,你们青年人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充满创造活力,就像青年学者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性敏锐、睿智的探索发人深省,这也引起了我,并建议在座的大家也在熟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去深思,去追索。

我们中华古老文明的远行是辛苦万分、坚韧不拔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它抵达至今,希望它更是光辉璀璨、延绵永远的。

再过几天就是2016年新年了,在这里向大家拜过公历早年,衷心祝福各位!


(根据2015年12月27日晚演讲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