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计划”的中国情结
——在中国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与法国艺术家对话性演讲摘要
本书作者(左二)与阿诺(左一)、达欧(右一)在中国美院学术报告厅门外合影(图片由关芳提供)
2015年4月27日经杭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推荐,受浙江工商大学法语联盟邀请,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特邀研究员、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会长吴露生(Wu Lusheng)在中国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与法国青年艺术家、策展人阿诺(Arnaud Iprex)、达欧(Théo Guerre-Cano)就有关世界性的面具文化现象的研究和“面具计划”进行了对话性、学术交流性的共同演讲。演讲及相关学术活动和展示活动得到了专家学者与大学生们的热情欢迎、高度评价。
——浙江工商大学法语联盟
阿诺、达欧交替介绍:
我们是“面具计划”的成员,今天会给大家讲一讲西非的面具文化。
在讲座之前,我们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研究方法。我们并没有选取传统的直接向当地人提问的方式,而是向他们展示一种他们没有见过的面具——数字面具。通过这个方法,让他们有自己的回答方式,而我们也读懂了面具在西非文化中的重要性。
本次的中国之旅,也是为新项目——“面具计划—中国”收集各地的中国特色文化,其中包括:京剧脸谱——脸谱是京剧所特有的,通过美学上的夸张、扮演和符号化,它分别展现出了角色的外貌、性情和道德品质;川剧变脸——专业的川剧演员能在短短20秒的时间里变换10张脸谱。
在杭州,我们很想要了解的传统文化就是舞狮。舞狮表演是中国和亚洲文化中的传统舞蹈,演员们身披狮子模样的戏服,惟妙惟肖地模仿狮子的举动。通常,舞狮表演是中国春节和其他传统文化、宗教节日中必不可少的节目。当然,它也常出现在其他的重要场合,比如商业开幕式、特殊的庆典或是结婚典礼,或是在中国集体文化中用于欢迎尊贵的客人。
今天我们很荣幸见到了吴露生教授,希望能在这方面与他一起探讨,并向今天的听众做出介绍与学术分析。
(讲座前后与演讲期间有系列纪录片片断的放映。这些视频呈现了阿诺、达欧赴世界多地采风时实地拍摄的面具作品,尤其是在西班牙和非洲西部的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日。音频语音还讲述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数字面具的反响。)
阿诺、达欧边播放“面具计划”里的部分音像资料,边做简单介绍。
阿诺、达欧介绍西非的面具文化:
[视频一]布基纳法索展览会上展示的戏剧和舞蹈中的面具艺术
首先,要请大家明确一点:西非的面具文化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很多种不同的面具文化。每一个村落都有自己的面具和相应的服饰,而且面具在不同的人文环境中演变的方式也不同。
面具在西非文化中不仅仅是一个面具,它其实是一整套的服饰。
在当地的概念中,面具不是由人创造的,而是由部落的神灵创造的,面具是介于人和神之间的沟通媒介,是一种精灵。面具是神圣的,当我们戴上面具的时候,就不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代表了面具中的灵体。
面具舞是一种仪式,所以要有专门的人组织和发起。它绝对不是一种大众娱乐活动。它有一套严格的规则,面具的制作,搭配的服饰、音乐、舞蹈都有严格规定,并且非常有仪式感。
面具是一种权威的表达。面具要让大人、孩子都害怕,因为面具代表着一种权威,它可以惩罚那些犯错的人。
[视频二]关于对塞尔维拉巨人协会主席的采访以及本土巨人文化起源至今的纪录片
“神圣面具”对比“娱乐性面具”——
神圣面具:我们可以在乡下看到这些面具。它们是由神灵创造的,有的时候当地人称其为“面具之母”,非常神圣。它们通常被秘密地保存在部族里。
在有的部族,有人过世的时候,就会看到有人带着这种面具以舞蹈的仪式来宣布一个人的死亡。
娱乐性面具:它是人做的,这些面具可以被带出部族,在一些部族中,人们可以带着这种面具配合那些具有神圣性的面具来完成仪式。
面具具有集会功能。
面具的第一个功能是召集人们。面具最常出现的场合其实是葬礼,它召集来自不同家庭和部族的人去参加葬礼
不同的面具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有孩子的面具、年轻人的面具(比如牛代表着力量)、一家之主的面具、妇女的面具。穆斯林是不可以戴面具的。另外,面具不是只针对部分人,面具是对每一个人都有意义的。
娱乐性面具产生的一些活动有助于神圣面具被更多人熟知。现在有很非洲的部族戴着面具文化去欧洲参加艺术节,让更多人了解了神圣面具的作用。
[视频三]伏都教面具
伏都是一种宗教,其中的面具有十几种之多,并且样子各异。比如,le Guélédé 面具代表女性而le Zambeto面具有保护村庄的作用。因为面具被视作神灵力量的实体化,从而具有保护村庄的作用。
伏都教还有一个独特性,它的传播方式很特别,它可以买卖。村落可以通过交税来获得一个le Zambeto面具,从20世纪50年代起,村落就通过交税的形式来获得持有le Zambeto面具的资质。
[视频四]科特迪瓦的ZAOULI面具
这是一种带有神圣性的面具,它代表了女性、美丽。这种面具的仪式舞蹈像极了真正的演出。
其实在今天这个时代,这种面具已经慢慢丧失了它曾经的神圣性,慢慢出现在一些大众活动场合。比如在足球赛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面具舞蹈仪式,它变成了一种官方性活动。现在戴面具表演的人,越来越多的是一些还信仰面具的人或是一些演出团体。
吴露生:
今天能在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艺术学府——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报告厅里,与极为用心的、为人类面具文化付出艰辛工作和智慧,并且卓有建树的两位法兰西艺术家一起交流、演讲,深感荣幸。
非常感谢两位来自法国的朋友给我们讲解了那么多的面具文化。阿诺、达欧先生提到了面具文化在西非文化中所指的不只是一个面具,更是包括面具在内的一整套服饰。那么,按照这个角度去理解,法国的朋友感兴趣的,对我今天演讲具有一定指向性的,我们中国的舞狮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面具文化。尽管在此之前我并不这么认为。
本书作者(右起第4人)与阿诺)、达欧在建德乡间向面具舞《跳净童》传承人采访。(朱建霞摄影)
面具文化,在中国主要是以人为选择的、有强烈视觉符号的、物质化了的面具为载体,向受众传播的传统文化。面具又称假面、戏脸壳、脸子或鬼脸。面具文化的生发轨迹,或见诸文献典籍,承载于建筑器物,或展现于傩仪、戏剧中,至今仍在中国民间大量流传。从遍及全国许多民族和地区的跳神面具、傩戏面具、社火面具、悬挂面具与戏曲面具之中等都会看到中国古老面具文化精彩的当代存活。在浙江,民间祈禳“踏八仙”中的“跳魁星”就是典型的面具文化。跳魁星又称魁星点斗、魁星踢斗、魁星揭斗。“魁星”是“奎星”的俗称,是神话传说中的“奎宿”之神。传说古代有一幸女,满腹经纶,但因相貌丑陋,虽中状元仍不得重用,终于抑郁而死。死后,玉皇大帝封其为主持文运的“魁星菩萨”。魁星分文、武两种,文魁星点文状元,武魁星点武状元。魁星,一般由男性演员扮演,戴着无发有角,面形奇特,额头、眉鼻间、下额三部分能随情感表现活动的面具,身着绿衣红裤的“田鸡衣”,衣上饰有双乳和肚脐,意为女神之体。左手拿墨斗,右手执朱笔。在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以及台后的“魁星出华堂,提笔做文章,麒麟生贵子,必中状元郎”“一点状元、二点榜眼、三点探花”等喊声中翩翩出场舞蹈。魁星本身无一句唱或白,但始终手舞足蹈。乡间每逢庙会“开光”之日,或在婺剧戏班“过场”(更换演出场地)的头、末场,大凡要演踏八仙,演踏八仙必演跳魁星。届时,地方乡民常以神龛抬扛佛像至戏台前“接佛看戏”。邻近村庄百姓亦结队前来,香火缭绕,火铳齐鸣,热闹非凡。跳魁星又与古代傩舞、傩戏有关。老戏班中的《傩神曲本》《傩神古调》的戏文抄本《跳魁星》为其中的常见剧目。文、武魁星的舞蹈动律大体相似,只是前者的动作幅度较小,而后者则变化较多。全舞以跳为主,步法轻捷跳跃,四肢、躯干动作牵引感较强,“晃头、摆手、步履轻;屈膝、踢脚、身微仰;气韵牵得通身动,戏面壳上还动三分”是跳魁星的主要动律特征。
至于戏曲脸谱,我虽然不认为是一种面具,但也不可否认与面具有关系。面具在中国已有4000年的历史,而脸谱源于我国南北朝的北齐,兴盛于唐代的歌舞戏,也叫“大面”或“代面”,也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当时有个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的“大面”舞蹈,其中兰陵王高长恭这一角色勇猛善战,但貌若妇人,于是就戴了凶猛的面具。但发展到现在的戏曲脸谱是于演员脸上的绘画,是汉族传统戏曲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过川剧变脸有面具,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有物化、固定了的特点的面具文化。
阿诺:
刚才吴先生的讲话中提到了“傩”,我们在中国安徽等地方看到了傩戏。傩戏面具——骇人的面具,使用独特的服装和饰品,表演时使用奇怪的语言以及神秘的布景。傩戏源自傩教文化中的宗教祭祀表演,其作用是驱逐魔鬼和疾病,祈求神的眷顾。
吴露生:
是的,傩文化在中国源流久远,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傩祭风习,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至明、清两代,傩舞虽古意犹存,但如今多已发展成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向戏曲发展,成为一些地区的“傩堂戏”“地戏”。傩舞、傩戏表演时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都要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是流传至今、中国活态存续构成最为庞大、也最有面具文化特点的傩神谱系。
现在我们来说说中国的舞狮文化。首先我以为“舞狮”与“狮舞”不同。古老的舞狮,是人的灵魂或是思想的主导和主动,多借助“狮头面具”与狮身服装去驱邪祈福;而狮舞,则多是指在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文化创作活动中对舞狮改造后的舞蹈形式。狮舞的指向性是多元和多变的。
(吴露生展示了包括南狮、北狮、貔貅的多种舞狮图片。)
吴露生:
中国并不是狮子这一动物的故乡,但由于狮子被人称为万兽之王,其图腾在人们的心目中是雄伟与驱邪的吉瑞象征,故而其灵动的外化娱乐形态——舞狮成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舞狮与狮舞有“南狮”和“北狮”之别,在造型上有区别。北狮以写实为基础,它的造型、结构、色彩、装饰和表演以模仿狮子为主。北狮表现的动作主要是以扑、跌、翻、滚、跳跃、蹭痒等为主,甚至利用台凳、踩球、摇摇板等道具。手持绣球逗引狮子的人称引狮郎。引狮郎在整个舞狮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引狮郎与狮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狮的一个重要特征。南狮又称醒狮。醒狮主要是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形态,一般两人舞一头。狮头制造考究,眼帘、嘴巴都可动。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来舞动。在表演上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狮、高竿狮,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增加了走钢丝、腾空跳等表演类。目前,最高的桩接近3米,跨度最大达3.7米,充分体现了“新、高、难、险”的特色。舞狮与狮舞还都有文武之分。武狮表演狮子的勇猛性情,如跳跃、跌打、登高、腾转、翻滚等;文狮多彰显狮子的温驯神态,动作较为斯文而细腻,如表现狮子的挠痒、舔毛、抖毛、望月、翻滚等;也有文武结合,把文狮的温驯与武狮的勇猛融为一体的狮舞。
流传在浙江衢州龙游县一带的舞狮还有一种别具一格的《貔貅》,又称《软头狮子》。貔貅别称“辟邪”“天禄”,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此外是龙、凤、龟、麒麟),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汉族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的瑞兽。民俗文化中奉貔貅为招财神兽。
(其间,阿诺、达欧先生对《貔貅》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不时地插话、问话)
吴露生:
貔貅舞蹈和狮子舞蹈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又因其吞万物而从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人们仿照其形制作道具,编成舞蹈,是为了达到心理上的驱邪、求吉的满足。《貔貅》是男子的舞蹈。舞头者双手握住道具,即貔貅的上下颌,按规定套路走,头不断按顺时针方向绕动,双脚碎步、跨步相结合,有“走”“跳”“蹦”“蹲”“滚”等步法,并不时夹动嘴巴;舞尾者弯腰反剪双手,不断左右摆动,幅度大的时候,两脚轮次往斜方向展腿,有甩尾、撒衣等动作。貔貅的形象和狮子相似,嘴呈扁方形,舞蹈时嘴张嘴合啪啪作响,显得比一般文狮古朴。该舞蹈有几个特色动作,如两个貔貅面对面竖立的“树牌坊”、面对墙壁竖立的“爬板壁”和一只貔貅爬在另一只貔貅身上的“打雌雄”。
两位法兰西的同行不远万里来到美丽的人间天堂杭州。因身处杭城,今天我还想向你们介绍一下杭州的舞狮民俗和一些狮舞艺术。号陶庵的明末清初史学家张岱曾多年侨寓杭州。他在《陶庵梦忆》中就记述了所见灯节中大街小巷,锣鼓声声,处处有人围簇观看狮舞时的盛况。如今仍流传在杭州临安昌北地区新桥、仁里、上溪等乡的《桥川青狮》是很有特点、别具一格的狮舞。百姓舞《桥川青狮》时不但有戴鬼形面具的引狮人同舞,而且狮皮道具不像其他舞狮那样是披在舞狮人的身上的,而是如青蛙皮,全部穿在舞狮人身上,人从狮肚皮开口处钻入,用纽扣扣住。舞头者双手握狮头的上下两颚和牵眼线,使狮眼可转动。随着强烈的舞狮动作,舞头者口含竹哨,发出“吱吱”的狮子叫声,增加了情趣和真实感。当地群众不仅喜爱而且十分崇拜青狮。因桥川村后有一座狮形山,头在村口,尾在村梢,还有一座石塔形如小鬼,众称其为狮形山和小鬼塔,引狮人所戴面具,正是石塔的象征。当地人民把自然景物和他们的舞狮联系起来,认为本村青狮有灵气,能消灾驱邪。如青狮在舞蹈中有吐小孩帽子情节,人们将狮子吐出的帽子给小孩头上戴一戴,意即给小孩壮胆。
就如西非的面具舞蹈仪式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演出团体在表演;中国的舞狮也是这样,它不仅参加各种艺术节和民俗活动,还有专门的比赛。这种情况也属正常,毕竟古老的传统文化,到了近现代人群之中,一定会产生时代的表达方式。当然,其中的关键是要在了解过去、把握过去的基础上保护好人类的文化遗存,并合理、科学地为今天的文化发展服务。也由于此,我对同台演讲的、尊敬的法国青年艺术家、策展人阿诺、达欧先生如此努力地、用心地以数字面具的方式,收集、传承和整合面具文化,从而为丰富世界文化遗产宝库献上自己一份力量的行动表示由衷的尊敬与祝愿!
但愿在不太长远的将来,在你们“面具计划”终将实现的那天,能看到你们中国之行、杭州之行“面具计划”中国情结的完美呈现。
(演讲结束。吴露生、阿诺、达欧相互友好致意,并向中国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的听众表示谢意。)
(浙江工商大学法语联盟文化主管 关芳女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