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体育产业为什么容易被互联网侵袭
(一)巨大的商业市场
从产业角度来说,互联网所要进入的市场一定是“商业帝国”式的市场:市场规模大、利润丰厚,服务面广、受众人群多,对经济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体育产业存在大的市场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以46号文件为代表的体育产业新政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第二,2014—2016年,随着创业大潮的兴起,设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的风潮也开启。先后成立了近30家体育专项基金,总规模超过200亿元。创投公司对“互联网+体育”的投资热度持续增高,资本市场的投资拉动为“互联网+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基础。第三,“互联网+体育”消费需求不断上涨。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7485美元(约合人民币465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人民币2.9万元。根据国外经验,一般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将转向以精神文化消费为主,对体育健身消费需求迅速上升。
(二)体育产业落后,互联网改造空间大
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呈现三大特征:体育产业规模在不断增加,但产业总体规模依然小;体育产业逐步转型升级,但结构依然不合理;体育产业预期盈利大,但目前核心产业链依然处于亏损。
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显示(参见图2-1),2013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91%,实现增加值3563亿元,同比增长10.82%,增加值占GDP比重0.63%。而同年美国体育产业占其GDP比重已接近3%,事实上,一般国际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都有2%(见图2-2)。其差距之大不言而喻,但是差距亦代表着潜力,说明我国体育产业亦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2014年我国体育产业的总值约为4000亿元,而预计在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将达到3.55万亿元,与目前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图2-1 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
注:资料来源于各年份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体育产业产值和GDP数据。
图2-2 2013年全球各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注:资料来源于易观智库《体育产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
同时,我国体育产业虽然在转型升级,但是我国体育产业中占主要支撑的依旧是体育用品和体育衍生品产业,占80%以上,本应作为主体产业体育服务业却占比不到20%。这表明了我国体育产业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衡。
最后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依然处于投入期,核心产业链依然亏损。但是根据互联网与其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越是落后的行业,留给互联网的改造空间就越大。在中国,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为互联网市场留下了大量的商业机会。
(三)互联网与体育产业的本质是统一的
互联网技术在攻克了一个个传统产业后,攻克体育产业只是时间问题。体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时间和空间。除了时空约束之外,体育行业之所以会受到互联网冲击,还因为时空资源的枯竭。比如说,一个再大的健身俱乐部,若好的私教有限、器械有限、受欢迎的课程数量有限,往往就不能在固定的营业时间内满足所有的健身需求。此外,传统的体育场馆还会出现时空闲置,上午跟下午的时间段运动健身的人群往往十分稀疏。因此,当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渗透到体育行业中,会迅速跟体育产业产生化学反应,让传统体育行业已经形成的结构发生改变与再造,从而萌生出一种全新的产物,即“互联网+体育”。目前大量的体育类APP都能实时匹配最近距离的场馆、实时查看场馆空余容量、实时预约最近距离的教练、线上观看视频教学,借助智能硬件能够监测运动能耗、心率、睡眠质量,甚至已经具备判断运动模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以及疲劳提醒和根据之前的运动量与身体状况调整运动计划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