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关于“伤寒学与《伤寒论》学”的评阅意见
(一)本文作为中医文献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在选题、研究方法、形成结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1.选题立题,提出上述两个基本概念,作为两个学术范畴,认为:
伤寒学是以急性外感热病为研究对象,阐发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规律的一门专学。《伤寒论》学以仲景《伤寒论》为研究对象,通过注疏训解编次整理专题发挥,考据校勘等文献学方法,结合以经释论、以论证经,阐发《伤寒论》中蕴有的辨证论治一般规律的一门专学。
2.研究方法上,能够从总体的学术发展高度,和而不同,努力发掘历代医家的各种文献,指出伤寒学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在实践基础上的几度争鸣和几度融合的进程。指出今天提出的“寒温统一”,可视为当代对伤寒学证治体系的系统化努力,面临又一次的融合。
3.结论认为:温病学是伤寒学发展总体的必然结果,不是形成与伤寒学相对立的另一学科。《伤寒论》对中医学的最大贡献是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伤寒论》学的研究,各家争鸣均集中对六经证治的阐发,相应进行对《伤寒论》内容的重新编次,以经释论,以论证经,促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这比近年一些研究生论文中以“批判”为主调的研究方法及其结论,在学术成就上要高出一筹。科学史表明,一味批判的“病理学”研究方法,并不能导致确切的科学进步。需要的确是努力发掘积极因素的“生理学”研究方法,揭示自身运动发展的动力和规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和而不同地融合创新,文献学研究才能为“古为今用”推动学术发展作出贡献。
(二)人们只能在时代条件下进行认识,也要努力站在时代高度科学前沿对历史文献进行现代阐释。
1.伤寒学这一概念,指为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专学。伤寒二字指什么?“伤于寒则为病热”,是指季节和病因;“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伤寒有五……”则是病类的概念。且与温病相对应,或包涵,则伤寒是指病,因此称“伤寒病学”是否更妥。
2.“伤寒病学”,对象是外感热病。当代病理学中区分传染病病理学和器官病理学,前者相当于中医的外感(热病),后者相当于内伤(杂病)。达维多夫斯基指出:“传染病病理学的发展,不在于去发现更多的病原体,而是就已知的,甚至更少的病原体,机体对它的典型性反应”,这也就是人作为主体性开放系统对感染源的典型免疫反应演变过程。近年关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研究成为热门,成为感染病理学研究的前沿。中医“伤寒病学”中强调以内因为主的(文中列举庞安时、吴澄、陈修园、陈伯坛)——实则刘完素已正确指出:“掉眩收引,闷郁肿胀,诸痛痒疮,皆根于内”——事实上在《内经》中已揭示,从“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变也”的外因决定论,转变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为生”的主体反应决定论。从“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的针对病因病理的对抗疗法,转变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动员疗法。原因是对抗疗法导致药物病:“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医药手段转化为致病因素,医药制造疾病的错误教训,促使中医更多地转向内因论,不仅表现在“伤寒病学”的发展上,也表现为《伤寒论》学研究的发展上。
3.本文用很大篇幅论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问题,但存在着病和证概念的混淆,如:
(1)根据发病季节,四时主气和病候特点所确定的一系列病名,反映了不同季节发生不同种类的疾病过程。
(2)所谓六经证治体系,实际是风寒暑湿热的病因辨病与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的结合。
(3)卫气营血辨证突出病理演变过程,三焦辨证则反映疾病的脏腑定位,而六经辨证,既是病理演变的不同阶段的概括,又是脏腑经络病位的确定。
(4)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病因、病位、病性、正邪消长的基本概括。
(5)证候是一组相关联的症状所组成。
(6)通过阴阳表里之分部,寒热虚实之属性辨别,阐明同一症状在不同证候中,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联系和本质的区别。
(7)上述病名仅仅是作为发病的证候类型。
(8)伤寒学发展的早期疾病的命名,大多以初发的证候为依据。
(9)六经辨病与六经辨证相结合。
(10)历代医家在病名概念的运用上存在主观随意性,造成病名概念的不统一。
证候,究竟是症状组合的诊察对象,还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病因病理病位的基本概括的诊断性结论。辨证也是辨病因病理病位吗?若然还要病名干什么?还要什么辨证和辨病的结合。
4.本文举出伤寒学与《伤寒论》学的学术范畴概念,主旨在于揭示中医外感热病证治发展脉络及探索揭示中医辨证论治一般规律的发展脉络,可惜由于在病与证的关系上,用了很大篇幅,而囿于病证概念的混淆,内容就显得单薄,例如所举:
(1)从以证名病,发展为对病理演变过程的系统认识:举薛生白《湿热条辨》。
(2)在对疾病的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新的病名:为秋燥。
(3)从症状和证候演变为病名:烂喉痧、白喉、大头瘟。
(4)病名向证候的转化:痉病,钱乙揭示其热极伤筋、肝风内动的病理机制。
(5)关于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意义一节等内容均显单薄。
问题在于虽举出:伤寒学与《伤寒论》学的学术范畴,由于对“证与病”、“证与辨证”这两对基本概念因循习俗,未能下功夫专注于“证和辨证”这个方面的“正名”工作。可以把与辨病相结合这部分割弃,而代之以辨证论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史的勾画。原因在于:近代史上由于西方医学在疾病认识的进步,导致中医界误认为辨病诊断是医学认识的最高要求,总是不能从“单纯的疾病”的医学观中解放出来,以致使专门研究辨证论治发展规律的课题,未能从“疾病模型”的膜拜下解脱出来。医学的对象不只是疾病,而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健康和疾病互相转化过程。医学的实践不只是治病,对于健康者如何帮助其保持健康是中医的养生之道,对于疾病者如何帮助其实现向健康转化是中医的治病之道,中医治病不只是压制疾病或对抗病因病理。中医学理论要回答中医学对象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中医学诊断认识的任务不只是回答:病是什么病从何来的“识病求本”,不是进行溯因分析地发现病因病理定位。本文中所举的病因辨病六淫辨病或用初发证候命名为病名等,这是历史早期的现象。中医诊断认识和理论回答更注意于:养生莫若知本,发现发掘保持健康的内在动力机制——人体正气。治病必求于本,发现发掘由疾病向健康转化的内在动力——病人的正气。
中医学在辨病认识上,由于历史条件,更由于医学错误(药物病和医源性疾病)的教训,也由于中医学不像西方科学以认识论为要务,主要是实践规定认识的任务在于指出和指导行动的目标、动力和选择条件的价值标准。中医医史及文献和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不是揭露中医识病的本领,而是养生治病实践规定的认识任务的发展脉络。中医辨病认识相对于西医是落后的,因而成为近百年中西医关系中的主要因素。中医辨证求本找出的是“正”和“症”,关于保持健康的动力模型和抗病反应传变调节的愈病模型。正因为此,中医被称为不识病而能治病。
本文主题,研究方法都是很好的,可惜被“病”这个问题牵扯,而对“证”的把握误与“病”相类,未能更明白无误地把“伤寒病学”关于外感热病证治规律的认识发展,《伤寒论》学研究在对揭示辨证论治一般规律上,点明主题,这样本文的学术成就会更大些。诚然关于病证问题,当代学术界多数也存在类似情况,对作者不能过于苛求,从中也可以得出一些教益。从事文献研究,使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自己民族传统的基础越雄厚,吸取利用外来成就的能力越强。越站在当代科学前沿时代高度,越能发现和发掘历史文献中的精华。本文作者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成就是可喜的,博士生的质量是可以信赖的,中医学事业的振兴有望!
(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