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振兴中医之道,贵在自知之明
近代中医学困境是后继乏人乏术,表现为中医队伍萎缩,社会地位低下和学科信念危机,以及中医实践领域的局限和实践方法发展的停滞,其根源由于中医理论整体性的离散和中医科学主体性地位的丧失,从而被沦为辅助疗法的从属地位。
医学既是科学又是技术,医学的技术就是诊疗技术,它是在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的,不学则无术,乏术正是由于乏学。因此,“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医学理论是主体。“每一门科学都要以思想和概念的形式来表述自己的对象”,中医学理论就是它表述医学对象的思想观点的概念体系,其核心就是中医学关于目标对象的理论模型。因为理论模型一旦建立,就决定了实践的方向和目标的追求,决定自己的价值观,决定自己的方法论和对实践技术方法的选择。
“中医中药是门科学,门门科学都无止境。”每一门科学都必须沿着自身矛盾的主要方向前进,才能有对外部的相互作用。“欲求融合,必先求我之卓然自立”,振兴中医的关键,是建立和健全中医学的科学规范。振兴中医,就要加强中医学的主体性;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中医学理论的整体性,整体性就是中医学自身的特色。
研究中医,要强调“有的放矢、实事求是、扬中医之优势”;要求中医研究,能“卓然自立、融会新知、撷天下之精华”。为此,必须要背靠自己的历史,接受哲学的指导,汲取先进的技术,在自知之明的基础上自信和自强。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科学,振兴中医应当与振兴中华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起来。对中医学的自知、自信、自强,是中华民族对中国传统科学自身力量再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中医决不只是中医界的事。
《中医报》1986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