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赵炳南通晓中医经典著作,精读中医外科医籍,擅治外科痈疽恶疮、皮肤疮疡、痰核瘰疬、术后瘘管以及全身感染等急慢性病证。对于中医皮外科理论及内用外用药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并多有创新。他的成功是和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学术思想分不开的。
赵炳南常说:“勤能补拙。”勤奋是他的一大特点。
从早年行医起,赵炳南就精力过人。他上午门诊,下午制作膏药,晚上睡在医馆,一生别无特殊嗜好,也无过多应酬交际。新中国成立后,赵炳南先后担负着二十余项的社会工作,但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临床,终年奔波劳碌,扑在门诊第一线,为患者解除病痛。即使晚年,体弱多病,也坚持会诊,从不脱离临床。
长期的实践,使他见症多,认症准,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因而对疑难大症能做到胸中有数,辨析识病严谨,立法遣药切中。他认为,书不可不读,对于中医的一些精典医籍,有的不但要读,甚至还要会背,但并不意味着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这是激励他深入临床的古训。
勤,还表现在他勤于思考。
赵炳南从不满足已有的经验,敢于否定自己,开拓新的思路。如早年学徒期间,他观察说书人休息时,嚼黑豆而不觉口渴,朗若洪钟而毫无倦意。从中悟出:黑豆色黑,入肾经,有强筋壮骨、滋阴益肾之功效。又如,他听老人讲,挖井见水,边淘水,边砌砖的道理,联想到治疗瘘管,窄道要内服托里生肌,外用化腐提毒的药物。像这种勤于思考、推陈出新的例子,在赵炳南一生的行医生涯中是屡见不鲜的。
对于传统的疗法,赵炳南有很厚的根基,就他的学术成果而言,某些虽源于古训,但超过古人。他常说:“十精不如一熟。”熟能出专,熟能生巧,这正是他学习的方法。他能从熟悉的传统疗法中,取其精华,融合自己的经验,形成别具风格的变法。如他认为,白塞病相当于古代文献记载的“狐惑”,但不能按《金匮要略》中清热、化湿解毒的甘草泻心汤主治,而应该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症状不同,抓住本病肝肾阴虚、湿热蕴毒的本质辨证施治。
赵炳南的善于学习,还表现在认能为师方面。他不仅向老师学,向书本学,还向病人学,向民间学。在他的经验中,有很多是向别人学来的。如熏药疗法是在他早年行医时,看见一位老太太用草纸燃烟熏治顽疾(神经性皮炎)引起注意,以后查阅古代文献,也有类似记载。于是加以改进,配成回阳熏药、三方熏药、子油熏药等多种配方,治疗皮外科疾患,取得很好疗效。又如,一位头面部白驳风(白癜风)的患者,同时伴有头皮瘙痒,脱屑,头油多。赵炳南让他用透骨草煎水洗疗。数天后,白驳风如旧,但用来洗头,却收到意想不到的去油止痒效果。他从病人主诉中受到启发,以后拟定了透骨草洗方,专以治疗发蛀脱发病(脂溢性脱发)。
学习时,赵炳南注意记住传授者的姓名,在介绍经验或著书立说时,特意说明某个方子是学来的。学他人之长,但绝不据为己有。新中国成立后,赵炳南在和西医同道以及助手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中医也要进步,西医也有很多长处,他虚心学习西医有关病因病理及化验检验方面的知识,并能熟练地说出常见皮外科病种的西医诊断。对于一些古代文献并无记载的病种,如红斑狼疮等少见病、危重病,也敢于摸索,探讨中医辨证施治的新路子。
赵炳南的记忆力好,但他从不满足于此。善于保存资料是他的一大长处。有些资料虽说是只言片语,也舍不得丢掉。他常说“千年的字会说话”。
在给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成立的贺词中,他语重心长地亲笔写下了:“学习贵在专,师古更创新。取长补己短,持恒至耄耋。宁要会不用,不要用不会。”的题词,这或许是他治学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