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胸痛
101.什么是胸痛
胸部大体指从与颈部相连的胸廓上口至最下一根肋骨之间的范围,其间任何部位的疼痛统称为胸痛。胸痛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少数由其他部位的病变导致,各种刺激因子如缺氧、炎症、肌肉张力改变、癌细胞浸润等都可引起。

102.胸痛离我们有多远
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在某个时候出现胸痛。中年人和老年人出现胸痛较为常见,但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能有胸痛。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在急诊科因胸痛就诊的患者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有资料显示,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患者占急诊内科患者的5%~20%,在三级医院里更是占了20%~30%。
103.出现胸痛就说明有严重心脏病吗
不一定。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有油才能启动,心脏的动力则来自血液。对于汽车来说,一旦油路堵塞,就会熄火;对于人来讲,一旦给心脏供应养分和动力的管道——冠状动脉被堵塞,心脏就会出现严重问题,发生冠心病,甚至出现心脏停止跳动(即常说的心源性猝死)。心脏病的主要症状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憋气、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人们都知道心脏病的可怕,所以出现这些症状时,人们多会马上去医院就诊。部分患者由于能够及早发现疾病,及时接受治疗,避免了悲剧发生。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经过细致的检查,并没有发现“心脏病”的证据。
胸痛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发作时的一种常见表现。很多人认为胸痛是冠心病、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引起的,所以一出现胸痛就认为心脏出了问题。这个认识是相当片面的。据统计,在2009年有超过600万的美国人由于胸部疼痛被急诊送到医院,其中只有20%的人患心脏病或不稳定心绞痛。另外,只有肺动脉栓塞或主动脉夹层等原因引起的胸痛可能提示有生命危险,而其所占比例很小。
104.胸痛症状越明显疾病就越严重吗
胸痛作为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可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其中可能隐匿着一些致命性疾病,除最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外,还有近几年被逐步重视的急性肺栓塞(PE)、主动脉夹层等,它们都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早期快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但出现胸痛的原因颇多,且胸痛的严重程度因个体痛阈(每个人对痛的耐受程度)的差异有关,因此胸痛程度有时并不一定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由于解剖、生理和心理因素的相互影响,牵扯痛、应激反应及心理暗示等机制的作用,使得许多普通疾病被误以为严重疾病,如胸部带状疱疹可产生剧烈胸痛,但这种疾病并不致命。相反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有时并不很严重,但其危害无需赘述大家也很清楚。因此,胸痛患者应及时就医,认真检查,尽可能找到引起胸痛的原因。
105.胸痛的原因有哪些
广义上看,胸壁组织结构和胸腔内脏器、组织以及膈肌、膈下部脏器在炎症、缺血、外伤、肿瘤、机械压迫、理化刺激等因素作用下都会引起胸痛。
目前,临床上按病因可以将胸痛分为心血管源性胸痛和非心血管源性胸痛。
106.心血管源性胸痛主要由哪些疾病引起
心血管源性胸痛的病因主要包括:
(1)心脏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心肌炎及心肌病、急性心包炎等。
(2)血管疾病:
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
107.非心血管源性胸痛主要由哪些疾病引起
非心血管源性胸痛是在缺乏明显的活动性冠状动脉性疾病证据的情况下,反复发生的心绞痛样胸骨后疼痛的症状。在一般人群中,其平均年发病率约为25%。我国一项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非心血管源性胸痛年发病率为19%,男女性均可发生,没有性别差异。年龄小于25岁和40~55岁的女性的发病率较高,之后随年龄的增长,年发病率降低。在一项关于对非心血管源性胸痛患者11年的随访研究中显示,只有4.3%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相关事件,大多数非心血管源性胸痛患者表现为长期胸痛,生活质量下降。
非心血管源性胸痛的主要病因包括:
(1)肺及纵隔疾病:
肺、纵隔的肿瘤,胸膜炎,气胸,血胸,纵隔炎,纵隔气肿等。
(2)消化系统疾病:
食管反流、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裂孔疝、消化性溃疡、胃炎、胰腺炎、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胆结石、胆囊炎等。
(3)肌肉骨骼疾病:
肋软骨炎、外伤或劳损、胸壁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对神经的压迫或浸润。
(4)神经系统疾病:
肋间神经炎和其他压迫性神经病变。
(5)感染性疾病:
带状疱疹、胸壁软组织炎、流行性胸痛。
(6)心理疾病:
焦虑或抑郁、惊恐发作或癔症、心脏神经官能症、过度通气综合征。
108.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胸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据美国MIRNET的资料,在青壮年患者发生的胸痛中,神经肌肉源性疼痛(包括肋软骨炎)占36%,胃肠源性疼痛占19%,心源性疼痛仅占16%。在年轻人和更年期女性出现的胸痛中,功能性胸痛占有相当比例,常见的有心脏神经官能症、过度通气综合征等。女性绝经期前,如无危险因素(如家族史、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很少发生冠心病;但是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心血管源性胸痛所占比例远高于50%。
109.“疼起来能要命”的疾病有哪些
大家可能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名中年男子手捂胸口,痛苦不堪,不久便倒地,接下来的画面要么是躺在医院病床上,要么是儿女们围着遗体悲痛不已。名人猝死的例子也不少,央视著名足球评论员陶伟在山东济南突然去世,医生初步判断为心肌梗死;出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2005年因突发心肌梗死去世;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2005年因心脏病突发,在长春辞世;著名相声演员马季2006年因高血压引起的突发心肌梗死离世……
胸痛是众多疾病的先发症状,其中致死性疾病并不多,但这类疾病一旦发作就十分凶险,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急性肺栓塞等。这三种疾病中,最常见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约占50%,也有专家把不稳定型心绞痛列入其中),其表现为胸部或心前区、胸骨后突发性剧烈疼痛(闷痛),可向肩、背部甚至颈部放射,可能伴有心慌、气短、大汗、濒死感、脸色苍白、咽部紧缩感等,患者被迫停止一切活动,处于静息体位。主动脉夹层是胸痛为主要症状的威胁患者生命的第二大疾病,多由高血压引起,因主动脉内外膜出现剥离,形成假腔,一旦破裂大出血,死亡率极高。第三大威胁生命的有胸痛症状的疾病是急性肺栓塞,由肺动脉堵塞导致,患者严重缺氧、心力衰竭,易致休克甚至死亡。
110.人体感受胸痛由哪几条神经负责传导
胸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包括:①肋间神经感觉纤维;②支配心脏和主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③支配气管与支气管的迷走神经纤维;④膈神经的感觉纤维。
111.什么是胸部的躯体性疼痛,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胸部躯体性疼痛是指来自胸膜壁层及胸壁的痛觉信号经体神经传至脊神经根,反映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是人们常常感觉到的疼痛。其特点是:①定位准确,可在胸部一侧;②程度剧烈而持续;③胸痛可因咳嗽、体位变化而加重。
胸壁包括壁层胸膜在内,其痛觉都属于躯体性疼痛,由胸2~12脊神经传导。这个部位受刺激时,痛觉冲动经脊神经纤维到达脊神经神经节(第一级神经元),沿后根进入脊髓后角的后角细胞(第二级神经元)中,后角细胞发出许多像电线一样的轴索纤维,经脊髓前连合到达对侧侧束的前外侧,构成脊髓丘脑束,向更高一级神经中枢——丘脑的侧后外核(第三级神经元)继续传导痛觉,丘脑细胞发出神经纤维通过内囊后肢的后1/3到达中央后回及顶叶的大脑皮质,机体便感受到了躯体性胸痛。
112.什么是胸部的内脏性疼痛
相对于躯体性疼痛,内脏性疼痛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疼痛部位含糊,往往不能准确定位;②疼痛感觉模糊,多为隐约不适、钝痛、灼痛。胸腔内器官如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胸痛多属于内脏性疼痛。
113.胸部以外内脏的病变也会引起胸痛吗
人体是很奇妙的,有时候胸部以外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引起胸痛。这是由于内脏器官与分布在身体表面的感觉神经在脊髓的同一节段互相关联,上行到大脑皮质,这样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也可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称之为放射痛或牵涉痛。例如,心绞痛可通过相应的神经通路引起神经分布区(即胸前区、左肩、左手尺侧区)疼痛。又如,胆囊炎、胆石症时,痛觉冲动通过内脏大神经,引起右上腹而牵涉右胸或右肩部的疼痛。
114.如何识别和描述胸痛症状
一般而言,胸痛的特征主要包括五方面,即疼痛部位与放射部位、疼痛性质、疼痛时限、诱发和缓解因素、伴随症状。这些特征中往往隐含着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的线索。
(1)疼痛部位和放射部位:
胸壁的疼痛往往定位明确,而胸腔内脏器病变引起的疼痛多无法清楚定位。一般,位于胸骨后的胸痛常提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食管疾病以及纵隔疾病等;以心前区为主要疼痛部位的胸痛主要见于心绞痛、急性心包炎、左侧肋间神经炎、肋软骨炎、带状疱疹等;胸部侧面的疼痛往往发生于急性胸膜炎、急性肺栓塞、肋间肌炎;肝脏或膈下病变可以表现为右侧胸痛;局限于心尖区或左乳头下方的胸痛多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引起的功能性胸痛,也可以是结肠脾曲综合征等。
与胸痛部位一样,放射部位也是提示胸痛病因的重要线索。例如,放射到颈部、下颌、左臂尺侧的胸痛往往是心脏缺血性胸痛的典型症状,也可见于急性心包炎;放射到背部的胸痛可见于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放射到右肩的右胸痛常提示可能为肝胆或是膈下病变。
(2)疼痛性质:
相当一部分疾病引起的胸痛在疼痛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比如心肌缺血性胸痛,患者常有压迫、压榨、闷胀感或“带子捆紧感”等不适,可表现为胸前紧紧握拳;心包炎、胸膜炎和肺栓塞时常为刀割样锐痛;主动脉夹层发生时多表现为突发的撕裂样剧痛;功能性胸痛、肋间神经炎、带状疱疹、食管裂孔疝则可表现为针扎样或电击样瞬间性疼痛。
(3)疼痛时限:
疼痛持续的时限对胸痛具有较强的鉴别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于心肌缺血性胸痛和非心肌缺血性胸痛的鉴别。只是一瞬间或不超过15秒的胸痛,不支持心肌缺血性胸痛,而更可能为肌肉、骨骼神经性疼痛、食管裂孔疝的疼痛或功能性疼痛;持续2~10分钟的胸痛,多为稳定型心绞痛;而持续10~30分钟的则多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持续30分钟以上甚至数小时的胸痛可以是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主动脉夹层、带状疱疹、骨骼疼痛,这些疾病的疼痛持续时间长,不易在短时间内缓解。
(4)诱发和缓解因素:
了解胸痛的诱发和缓解因素有助于分析可能的病因。心肌缺血性胸痛,特别是劳力型心绞痛多由劳力或情绪激动诱发,而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由于心脏氧耗需求的减少,胸痛可缓解。大多数心绞痛患者在含服硝酸甘油后3~5分钟内即可以明显缓解,15分钟以上不缓解者可能是心肌梗死或非心肌缺血性胸痛。食管痉挛造成的胸痛多在进食冷液体时诱发,有时也可以自行发作,含服硝酸甘油后可以部分缓解,但起效较心绞痛要慢。除食管痉挛所致的胸痛外,其他非心肌缺血性胸痛都无法用硝酸甘油缓解。急性胸膜炎引起的胸痛常与呼吸和胸部运动有关,深呼吸可以诱发其加重,屏气时可以减轻。肌肉、骨骼和神经性胸痛往往在触摸或胸部运动时加重。而功能性胸痛多与情绪低落有关,过度通气性胸痛则由呼吸过快诱发。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综合征)往往在剧烈呕吐后发生。
(5)伴随症状:
不同病因引起的胸痛可有不同的伴随症状。
胸痛伴有皮肤苍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
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窦瘤破裂或急性肺栓塞。
胸痛伴有咯血:
提示可能是肺栓塞、支气管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
胸痛伴有发热:
可见于大叶性肺炎、急性胸膜炎、急性心包炎等急性感染性疾病。
胸痛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往往提示病变严重,累及心肺功能,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等多种情况。
胸痛伴有吞咽困难:
提示有食管疾病。
胸痛伴随明显的焦虑、抑郁、唉声叹气症状:
此时应该想到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功能性胸痛的可能。
115.诊断胸痛病因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随着科技进步,辅助检查手段越来越多。对于胸痛患者,可以根据病史、初步体格检查结果,有的放矢地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主要用于判断胸痛是否是由感染引起的,如肺炎、肺脓肿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可能会增加;血清学中的肌钙蛋白、心肌酶学(如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等)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胸痛是否由心肌梗死引起;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患者D-二聚体可升高,临床上常用500微克/升作为临界值,当检测实际结果小于此值时基本可除外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动脉血气分析用于判断呼吸衰竭。
(2)胸部影像学检查:
是胸痛病因诊断的主要方法。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肺炎、肋骨骨折等都有各自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胸部CT在肺癌、纵隔肿瘤、肺梗死的诊断价值很高。
(3)心电图检查:
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心脏疾病引起的胸痛有较强的诊断意义。
(4)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对判断肝脏、胆囊和膈下等处是否存在病变很有帮助;心脏超声对主动脉夹层有很高的检出率;超声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及穿刺抽液治疗前定位也同样不可或缺。
(5)其他:
胸部CT肺动脉造影(CTPA)可用于诊断肺栓塞;冠状动脉造影对反复胸痛而心电图正常的可疑冠心病患者是项有价值的诊断手段;痰的细菌学检查能确定肺炎、肺结核的病原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116.肺癌引起的胸痛有什么特点
胸痛可以由肿瘤直接侵犯胸膜、胸壁、肋骨所引起,也可由肿瘤转移到胸壁骨支架所引起,约30%肺癌患者有不同程度胸痛。若肿瘤位于胸膜附近,产生随呼吸、咳嗽而加重的钝痛或隐痛;若肿瘤侵犯或转移至肋骨或脊柱,可出现压痛点较为明确的胸痛;若为肺尖部发生肿瘤,又称为肺尖肿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胸痛,呈火灼样,夜间尤甚,以肩部及腋下部位疼痛为主,向上肢内侧放射。胸部X线片、CT检查、痰液或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117.胸壁非肿瘤性疾病引起的胸痛有什么特点
这些疾病包括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组织炎、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带状疱疹和肋骨骨刺等。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疼痛部位局限,炎症性疾病的疼痛通常伴有局部红、肿、热的表现。非化脓性肋骨软骨炎多侵犯第一、二肋软骨,呈对称性或非对称性(单个或多个肿胀隆起),局部皮肤颜色正常,有压痛;肋间神经炎沿着肋间神经走向呈放射样刺痛,局部无明显红、肿、热表现;带状疱疹表现为水泡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不超过体中线,伴有剧痛;肋骨骨折者有明显外伤病史,局部疼痛明显伴固定压痛,有时伴有外伤和胸壁隆起变形等。
118.呼吸系统非肿瘤疾病引起的胸痛有什么特点
这些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胸膜炎、肺炎、急性气管和支气管炎等。自发性气胸引起的胸痛多见于青壮年,多位于腋前线与腋中线附近,严重者会产生呼吸困难。胸膜炎也多见于青壮年,以结核性为多见,胸痛部位多位于腋前和腋中线附近,病变累及膈底和肺底,胸痛可向肩部放射。干性胸膜炎常呈尖锐刺痛或撕裂痛,并与呼吸有关,即在呼吸时疼痛,屏气时不痛。若患者出现胸腔积液,胸壁疼痛反而减轻,但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
肺炎所引起的胸痛多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等引发免疫力下降的病史,胸痛发生在患侧,可放射到肩部、腹部,咳嗽或呼吸时加剧。患者常有急性发作病史伴有高热、乏力、食欲不振、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也可引起胸痛,常表现为胸前区钝痛,伴有咳嗽、咳痰,咳嗽加剧时痰中可带血。
119.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痛有什么特点
心脏和大血管的疾病均可引起胸痛,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心包炎、瓣膜病变、主动脉瘤、肺梗死等。心绞痛呈绞痛性并有严重窒息感,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心肌梗死所引起的胸痛更为剧烈,患者可有恐惧、濒死感,多发生于清晨,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生于安静时,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心肌炎引起的胸痛多为胸前区不适和胸闷痛,伴有明显心悸和呼吸困难等。急性心包炎引起胸痛,轻者仅为胸闷,重者呈缩窄性或尖锐样痛,疼痛部位在心前区或胸骨后,可放射至颈、左肩、左臂等,吸气和咳嗽时疼痛加重。夹层动脉瘤疼痛位于胸背部,向下放射至下腹、腹部与两侧腹股沟和下肢。若夹层动脉瘤破裂,可在胸痛同时伴苍白、大汗、血压下降或休克表现。肺梗死所引起胸痛为突然剧烈的刺痛或绞痛,常伴有呼吸困难与发绀,严重大面积肺梗死者也会出现面色苍白、大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120.纵隔疾病引起的胸痛有什么特点
这类疾病包括纵隔炎、纵隔脓肿、食管炎、食管裂孔疝以及纵隔肿瘤、食管癌等。食管及纵隔病变所引起的胸痛多位于胸骨后,进食或吞咽时加重。食管炎则为烧灼痛。反流性食管炎的胸骨后灼痛在饱餐后出现,仰卧或俯卧时加重,应用抗酸剂或促动力药可减轻症状。食管癌所引起胸痛为胸骨后灼痛、钝痛,在摄入过热或酸性食物后更为明显,片刻后自行缓解。晚期食管癌因纵隔被侵犯则呈持续性胸背疼痛。纵隔肿瘤所引起胸痛多发生在局部肿块较大时,疼痛为钝痛,部位不十分明确,有时伴有胸闷和气急。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可帮助诊断。
121.功能性或精神障碍性胸痛有什么特点
它是焦虑状态的一种表现。疼痛可位于心尖部,为持续时间达数小时的隐痛,常加重或转变为1~2秒时限的乳腺下尖锐刀刺样痛,多发生在情绪紧张和疲劳时,与运动关系不大,可伴有心前区压痛。发作时可伴有心悸、过度通气、四肢麻木和刺痛、叹气、头晕、呼吸困难、全身无力和情绪不稳或压抑等征象。除镇痛剂外其他药物不能使之缓解,但休息、劳动、服用安定药和安慰剂等干预可减轻症状。与心肌缺血性疼痛相反,功能性疼痛更易显示出对不同的干预方法产生不同的反应。由于功能性疼痛常发生在过度通气后,后者可引起肌肉张力增高,产生弥漫性胸部紧压感。有些所谓的功能性胸痛其实可能有器质性疾病的基础,如二尖瓣脱垂。其胸痛的性质在患者之间的差异很大,可出现类似典型心绞痛等不同程度的胸痛。
122.胸痛突然袭来怎么办
不管是年轻人或老年人,都有可能发生突然而来的胸痛或不舒服。此时,很多人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其实,对于胸痛的处理有一个基本原则:成年人突然感觉胸部不舒服时,一定要想到可能与心脏问题有关,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果症状不是心脏病发作所致,就当是虚惊一场,没有什损失;如果真的是心脏病,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就可挽救回生命。因此,一旦发生胸痛,除非确定出现症状的原因,否则还须谨慎对待,立刻到最近的医院急诊室求诊。
123.胸痛十分严重了才需要去医院就诊吗
胸痛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是不能画等号的,所以不能因为胸痛不严重就不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半数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发作前仅有轻微的胸痛或者毫无先兆,而且在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中,半数以上是因为没能赶到医院及时治疗而失去了生命。
一些老年人在后半夜和凌晨发病时,不愿惊扰子女或者周围家属,尤其在严冬季节,更担心家人呼叫急救不方便,等到天亮才叫醒家人,结果使得病情急剧恶化。另外,北京人民医院最新统计表明,30~4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已占同类疾病住院总数的20%~30%。这些“没有得过大病”的人健康知识相对匮乏,胸痛发作想不到心肌梗死,时常以为是胃痛或者其他疾病,自行采取一些缓解疼痛的措施,如喝些热粥或热茶,这给挽救心肌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一般来说,心肌梗死治疗的黄金时间是1小时。因此,发生胸痛时,不管是否知道原因,最好及时去医院就诊。
124.心脏病突发胸痛该怎么处理
心脏病突发胸痛一般有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两种情况。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绞痛发作。如果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人发生胸闷、气短或胸部压榨性疼痛等症状,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应先让患者保持舒服的体位(如半卧位),不要乱动。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其吸氧。
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可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一般30秒~1分钟见效。如果无效,3~5分钟后可再含服1片,每次最多3片。若心绞痛在15分钟以上仍不减轻,就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了,为了预防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排除消化道溃疡和其他出血情况后,可一次口服阿司匹林3片(150~300毫克)。
在等待急救车时,如果患者突然倒地,意识不清,面部、四肢抽搐,脸色难看,说明可能要发生心脏骤停了。此时,电击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如果没有专业的除颤器,家属可以迅速让患者仰卧,给其进行一次胸部叩击(拳头距胸部正中上方二三十厘米,用力向下叩击一次)。接着进行心肺复苏,先做心脏按压,再做人工呼吸。
125.癌性胸痛怎么治疗
癌性疼痛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课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估计每年约有癌症患者约900万人,到2015年将新增1500万人,3000万人将会因癌症而死亡。晚期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痛苦的首要的因素。晚期癌症患者中约80%发生疼痛,其中50%属于剧烈的疼痛,30%为难忍的剧痛。
各种癌症转移到椎骨或肋骨,压迫神经根或肋间神经可引起胸痛;浸润到胸膜、胸壁时可产生顽固的胸痛。临床上常以神经痛形式表现,疼痛性质为锐痛,患者描述为刀割样、针刺样剧痛,通常向体表神经分布范围分散。
治疗癌性胸痛,多需采取阶梯式治疗。
第一阶梯:
轻度至中度癌痛患者可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如果有特殊指征,可合并应用辅助镇痛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醋氨酚)、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对骨转移性癌痛常能止痛。这是因为骨转移处癌细胞产生大量前列腺素,而非甾体类、抗炎药能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同时有解热抗炎等作用。上述药物对骨膜受肿瘤机械性牵拉、肌肉或皮下等软组织受压或胸膜腹膜受压产生的疼痛也有效。
第二阶梯:
当非阿片类药物不能满意止痛时,应用弱阿片类止痛药,如可待因、右旋丙氧酚。
第三阶梯:
中度和重度癌痛可选用强阿片类止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等。在弱阿片类药与非阿片类药或并用辅助药止痛作用差时可选用强阿片类止痛药。用此类药后,大多数患者止痛满意,但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药性。即连续用药后不能停药,若迅速停药会产生戒断症状;重复用药的效果逐渐降低,需不断增加剂量才能维持止痛作用。应用强阿片类止痛药需考虑年龄、性别、全身情况、癌类型及疼痛重症度和广泛程度等因素,通常由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增加到恰当的剂量。
126.反酸、胃灼热合并胸痛该怎么治
这种情况多见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胸痛。食管源性胸痛的发病率比较高。根据有关报道,约40%的非心源性胸痛源于此类疾病,其疼痛呈绞痛或烧灼样,可放射到颈部、颌部、背部和臂部,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有时与心绞痛症状难以分辨,甚至部分患者服用治心绞痛的硝酸甘油也可缓解症状。其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可能与心脏和食管由同一神经支配有关。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内镜或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食管疾病。一般,在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的对因治疗措施,胸痛便可自行缓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目前首选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也就是常说的奥美拉唑等。

127.反复胸痛查不出原因,该怎么办
“我最近经常莫名其妙地感觉不舒服,突然觉得心慌,胸部也一阵一阵地疼,但疼得不是很厉害,有时深深叹口气,能缓解一些,做了很多检查,什么问题都没查出来,这到底是什么毛病?”可能有很多读者和这位患者有着同样的苦恼。如果确实任何一项检查都没有查出器质性疾病,那么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它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与压力过大、情绪抑郁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心脏神经官能症引起的胸痛有以下特点:胸痛为短暂或持久的隐痛,有时自觉有些气闷或呼吸不畅;胸痛常发生在左侧乳房下方,而不是在胸骨后,疼痛部位易游走;还有心慌、容易激动、失眠、多梦、出汗、爱出长气等症状;这种胸痛的发生一般与体力活动没有关系。
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引起的胸痛,首先应该从生活调理入手,根据发病诱因,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放松心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一些业余爱好。如果通过生活调理症状改善不明显,必要时可以适当服用一些调节药物,如谷维素等,或者小剂量的镇静药物,如地西泮(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
128.怎样预防胸痛
要预防引起急性胸痛的疾病,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体检:
大于35岁的人每年都要做体检,特别是心电图、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至关重要。早发现疾病就能早治疗,避免引发严重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引起冠心病,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猝死等。心电图检查也能发现早期无症状的心肌缺血,进一步检查可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
(2)调理生活:
要注意劳逸结合、量力而行,适当运动(如游泳、骑单车散步等),多参加社会活动,保持心情开朗。
(3)控制肥胖:
平时少吃快餐和含脂肪、糖分多的食物,只吃八分饱最好。
(4)戒烟限酒:
这点对预防急性胸痛类疾病很重要,因为烟酒对动脉血管健康威胁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