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呼吸系统疾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咯血

73.什么是咯血
咯血是指喉以下部位的呼吸道出血,具体可表现为痰中带血丝、血块或鲜血,咯血的量可表现为少许、少量或大量(400毫升以上)。其病因复杂,常见的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此外还有炎症、寄生虫、肿瘤等。
74.咯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
咯血可以合并许多并发症,如肺不张、出血性休克、感染播散和继发感染等,但要问起咯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答案是——窒息,即由咯血引起气道堵塞。这种窒息来势凶猛,不及时抢救往往数分钟即可造成死亡。
咯血并发窒息与许多因素有关,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1)反复咯血,咽喉部受血液的刺激,加上情绪紧张,易引起支气管痉挛,血块容易存积在气道引起阻塞、窒息。
(2)长期慢性咯血导致混合慢性感染,破坏了肺组织本身结构的完整性。
(3)不恰当地应用镇咳药或者因害怕咯血而憋气使血液不能咯出。
(4)老年或体质虚弱导致咳嗽无力、咳嗽反射减弱等。
(5)反复咯血者发生休克时,若再次咯血,不管咯血量多少,都会因无力咯血而造成窒息。
75.血液从口腔排出就是咯血吗
从对咯血的定义上来看,咯血的部位被严格限制在喉部以下的下呼吸道。所以要知道是不是咯血,需要明确病变的部位。那么,怎么区分出血部位呢?
(1)口腔或牙龈出血:
人将血液咯出势必合并咳嗽的动作,但来自口腔或牙龈的出血则不会引起咳嗽动作,血常为鲜红色且与口水混合,不会有血凝块。
(2)鼻咽部出血:
鼻出血可以从前鼻孔流出,也可以经过缩鼻动作从口腔排出,出血量少时,并不引起咳嗽动作,比较容易区别。但有时鼻腔咽后部出血量大,过度刺激咽喉黏膜处的咳嗽感受器时可以有咳嗽的动作,容易误诊为咯血。此时可以借助鼻咽镜检查确定出血部位。
(3)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发生量较大的出血时,血液也可经口腔而出,发生呕血。呕血与咯血的鉴别可参照表2。
表2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76.哪些疾病可以引起咯血
咯血的病因十分复杂。据不完全统计,能够引起咯血的疾病多达100余种,通过系统检查后仍不能明确原因者可达30%。咯血的病因以呼吸系统疾病占多数,包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支气管肺癌等。
(1)气管与支气管疾病:
良性和恶性的原发或转移肿瘤、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囊肿、支气管结石、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动脉瘤、主动脉瘤侵蚀、重度急性出血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隔离、支气管胸膜瘘、创伤等。
(2)肺实质疾病:
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肺结核、肺梗死、肺脓肿、活动性肉芽肿性疾病(包括结核性、真菌性、寄生虫性、梅毒性)、肺曲霉菌病、肺炎、先天性肺囊肿并发感染、尘肺、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大疱、肺部异物、创伤等。
(3)心肺血管疾病:
左心功能衰竭、二尖瓣狭窄、肺栓塞或梗死、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静脉瘘、主动脉瘤破溃入肺实质、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心房黏液瘤、纤维性纵隔炎伴肺静脉阻塞、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征(Osler-weber-Rendu病)、三尖瓣心内膜炎、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综合征)、阻塞性肺血管病。
(4)血液病及凝血机制缺陷:
出血性紫癜、白血病、再障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友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因子异常以及各种先天性凝血缺陷等。
(5)自身免疫性疾病: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肾小球肾炎伴肺出血(Goodpasture综合征)、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Behcet’s disease)、伴有肺血管炎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引起的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青霉胺引起的肺出血和肾小球肾炎、三苯六羧酐引起的肺出血。
(6)急性传染病:
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7)其他原因:
有些医疗操作如漂浮导管、气管插管、经皮和经气管镜活检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也会引起咯血。
77.各年龄层最常见的引起咯血的疾病有哪些
在我国,引起咯血的最常见原因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肺癌。在不同年龄段,引起咯血的主要病因有所不同。据统计,青年人出现咯血,由肺结核或者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可能性比较大;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卷烟20支/日×20年或以上)者出现痰中带血等咯血症状时,应高度注意支气管肺癌;儿童慢性咳嗽伴少量咯血与低血红蛋白贫血,须注意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可能。
78.哪些疾病可以引起大咯血
大咯血对人体危害巨大,因此,引起大咯血的疾病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肺的血液循环由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血管供应。
肺动脉及其分支供应肺中约95%的血液。肺动脉的出血量一般很少,发生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肺静脉高压(特别是左心衰竭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有关。此外,当外伤、肉芽肿、钙化的淋巴结或肿瘤破坏了较大的肺动脉时,也会发生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来源于主动脉,提供肺约5%的血供(主要向气道及支撑结构供血)。支气管动脉压力较高,是肺动脉系统的6倍,但一旦被侵犯(如支气管扩张、空洞型肺结核),很容易发生大咯血。
79.支气管疾病是怎样引起咯血的
支气管引起咯血的机制有如下几点:
(1)病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支气管炎,由于支气管炎症及剧烈咳嗽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表现为血丝痰。
(2)损伤支气管黏膜内血管。
(3)黏膜下血管破裂:如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内膜结核咯血,是因为支气管黏膜反复发生炎症累及黏膜表面的肉芽组织创面小血管或管壁扩张的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4)血管遭机械性破坏:如外伤或肺结核钙化灶、支气管结石对血管造成机械性损伤引起咯血。
一般说来,一种支气管疾病引起的咯血可能涉及上述多种导致出血的机制。
80.肺部疾病是怎样引起咯血的
肺部疾病引起咯血的机制有如下几点:
(1)血管通透性增加:
由于肺部感染、中毒或血管栓塞时,病原体及其他代谢产物可对微血管产生直接损害或通过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使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红细胞自扩张的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进入肺泡而造小量咯血。
(2)血管壁侵蚀和破裂:
肺部慢性感染使血管壁弹性纤维受损,局部形成小动脉血管瘤。在剧烈咳嗽或动作时,血管瘤破裂而大量出血,常造成窒息,甚至突然死亡。此种血管瘤多见于空洞性肺结核。
81.心和肺的血管疾病是怎样引起咯血的
心和肺的血管疾病引起咯血可有如下3种情况:
(1)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心脏病等情况下,肺血管内压力增高,可造成血液外渗或小血管破裂而引起咯血。
(2)静脉或右心房内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引起肺动脉供应的肺组织缺氧、坏死从而引起出血。
(3)胸、肺血管发育障碍时可发生先天性肺血管畸形,如肋间-肺动脉瘘、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此时发生的咯血多由于畸形的肺血管血管瘘破裂或者肺血管高压动脉增宽破坏出血所致。
82.血液系统疾病是怎样引起咯血的
血液系统疾病影响的是造血功能,而造血系统产生与凝血有关的主要是血小板,所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血友病等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的疾病患者会因凝血功能障碍而出现咯血,但是这些疾病很少以咯血为单发症状,多合并全身其他系统出血,如齿龈出血、皮下出血等。
83.血管炎是怎样引起咯血的
血管炎多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如非特异性系统坏死性小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等,它们均可以直接破坏血管结构,如果累及支气管-肺血管就会出现咯血。
84.发生咯血时应该留意哪些表现
(1)咯血量:
一般认为每日咯血量在100毫升以内为小量,100~500毫升为中等量,500毫升以上或一次咯血100~500毫升为大量。不同的疾病呈现出的咯血量是不同的,仔细区分有助于判断病情。大量咯血主要见于空洞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慢性肺脓肿。支气管肺癌少有大咯血,主要表现为痰中带血,呈持续或间断性。慢性支气管炎和支原体肺炎也可出现痰中带血或血性痰,但常伴有剧烈咳嗽。
(2)颜色和性状:
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出血性疾病所致咯血,其颜色为鲜红色;铁锈色血痰可见于典型的肺炎球菌肺炎,也可见于肺吸虫病和肺泡出血;砖红色胶冻样痰见于典型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二尖瓣狭窄所致咯血多为暗红色;左心衰竭所致咯血表现为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肺栓塞引起咯血表现为为黏稠的暗红色血痰。
(3)伴随症状:
除了观察咯血本身,还应注意咯血时的伴随症状。
发热:
多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支气管肺癌等。
胸痛:
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肺结核、肺栓塞、支气管肺癌等。
呛咳:
多见于支气管肺癌、支原体肺炎等。
脓痰:
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空洞性肺结核继发细菌感染等,其中干性支气管扩张仅表现为反复咯血而无脓痰。
皮肤黏膜出血:
可见于血液病、风湿病及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等。
杵状指:
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支气管肺癌等。
黄疸:
须注意钩端螺旋体病、肺炎球菌肺炎、肺栓塞等。
85.诊断咯血病因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要明确咯血的病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法入手:
(1)痰检查:
有助于发现结核杆菌、真菌、细菌、癌细胞、寄生虫卵、心力衰竭细胞等。
(2)血液检查:
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检查有助于出血性疾病诊断,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有助于推断出血程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病的可能性。
(3)影像学检查:
咯血患者均应做胸部X线检查,胸片可以作为一种筛查手段,胸部CT则有助于发现细小的出血病灶。
(4)支气管镜检查:
原因不明的咯血或支气管阻塞肺不张的患者应考虑支气管镜检查,如肿瘤、结核、异物等,同时在直视下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或异物取出和痰液吸出检查等。
86.肺癌引起的咯血有什么特点
肺癌的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多见,主要表现为持续或间断痰中带血,少有大咯血。血以陈旧性或暗红色为多见,有时血中伴有坏死物。常见的伴随症状有咳嗽和胸痛,伴有肺炎或阻塞性肺炎时,有发热症状。有长期吸烟史、年龄在40岁以上者,需高度警惕支气管肺癌。
87.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有什么特点
主要见于青壮年,咯血量多、色红,反复发作。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时不一致。咯血后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多数患者在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的病史,以后常有呼吸道反复发作的感染,在咳嗽、咳痰时伴有反复咯血。X线和CT检查可帮助诊断,支气管造影能确诊。
88.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咯血有什么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咳嗽剧烈时可偶有痰中带血或血性痰。开始时,症状轻微,有明显季节性,到夏天气候转暖时可自然缓解。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啰音,多在背部及肺底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一般不引起咯血,若在此类疾病患者发生了严重的反复咯血,提示肺部疾病严重。
89.肺结核引起的咯血有什么特点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渐,病程较长,常伴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中毒症状。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咯血可由炎症病灶的毛细血管扩张或小血管损伤而引起。肺结核可引起大咯血,甚至导致失血性休克,若血块阻塞大气道则可引起窒息。
90.肺脓肿引起的咯血有什么特点
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有急、慢性之分,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慢性肺脓肿是由于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支气管引流不畅所致。患者常有反复咳嗽、咳脓痰和发热症状。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偶有中、大量咯血而导致突然窒息。慢性肺脓肿的咯血常反复发作,严重者可伴有贫血。
急性肺脓肿患者,有70%~90%为急性起病,出现畏寒、高热(体温高达39~40℃),伴有咳嗽、咳黏液性脓痰,可咳出大量脓臭痰及坏死组织。X线胸片可见含气液平的空腔。
91.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咯血有什么特点
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咯血有下列几种表现:①突然大咯血,血量鲜红,这是由于支气管静脉回流入肺静脉,当肺静脉压升高,可致黏膜下已淤血、扩大的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②咳嗽时痰中带血或血丝;③急性肺水肿患者可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④肺梗死伴咯血。
二尖瓣狭窄几乎均为风湿性,2/3患者为女性,多有反复链球菌扁桃体炎或咽峡炎史。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常双颧呈绀红色,俗称“二尖瓣面容”。心尖区有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伴X线胸片或心电图示左心房增大,超声心动图检查能确诊。
92.发生小量咯血时该怎么办
一个人在突然发现自己或者家人、同事咯血时,第一反应肯定是很不安,甚至于惊恐,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下面的内容会对您有一些帮助。
(1)注意休息:
痰中带血或小量咯血者要尽量减少活动,以卧床休息为主。
(2)常备药物:
正所谓有备无患,经常咯血者家中要备有止血口服药,如云南白药等,咯血时先自行服用。
(3)注意饮食:
食管是气管“邻居”,所以进食也会对呼吸道有一定的影响。咯血患者要减少呼吸道刺激,就得注意饮食,进食易消化的温凉食物,避免进热食刺激咳嗽,尽量少食多餐,避免食用速度过快。
(4)预防便秘:
人在排便的时候往往会屏息用力以达到增加腹压、促进排便的目的,所以人在便秘的时候呼吸道受到的刺激会加大。因此,咯血患者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用力加剧咯血,可进食香蕉、蜂蜜等,必要时可使用一些缓泻药物。
(5)有血就咳:
咯血时一定不要紧张,做到有血就咳,不要咽下或憋住不咳,以免血块阻塞导致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6)巧用镇咳药:
咯血时尽量不要使用强镇咳药或镇静药,否则会抑制咳嗽反射,抑制呼吸,容易造成咯血后肺不张等。但如果咳嗽十分剧烈,为了避免新的血管破裂损伤,可适当给予止咳药。
(7)治疗原发病:
合并高血压的咯血患者,若咯血时血压较高容易加剧咯血,此时可以适当服用降压药,尽量使血压恢复正常。
93.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咯血时有什么家庭急救措施吗
大咯血最终能否成功得到救治固然离不开专业医务人员的抢救,但是正确的家庭急救措施也是成功的关键,它可以为进一步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那么,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咯血时,有哪些家庭急救措施呢?
首先,突发大量咯血时,应该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进一步活动可能带来的再次咯血的风险。
其次,采取患侧卧位(身体偏向病变部位那一边),也就是说右边的肺有问题人就向右边躺着,左边的肺有问题就向左边躺着。这样的体位可以尽量避免血液溢入健侧肺造成病灶扩散,保留健侧肺的呼吸功能,也可减少患病那一侧的活动度,避免进一步出血。如不能明确出血部位,可暂取平卧位。
再次,如果明确知晓病变的部位在哪里,可以在患侧可放置冰袋。这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冰袋的冷感由外向里传导,可以使出血的血管收缩达到间接止血的目的。
最后,就是要在咳嗽不是十分剧烈的情况下,尽量把血咯出来,不要咽下或憋住不咳,以免血块阻塞导致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94.咯血时发生窒息可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患者在咯血过程中如果突然停止或血液流出不畅,并伴有突发胸闷难忍、呼吸困难、烦躁紧张、颜面唇甲青紫、呼吸频率及深度改变、神志改变、二便失禁等,就说明可能发生了窒息,必须及时救治。在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可以紧急采取如下措施清除集聚在气道的血块,为入院后的抢救争取时间:
(1)体位引流:
立即让患者取头低脚高45°的俯卧位,用手轻拍患者的背部,帮助积血排出。
(2)清除积血:
将患者的舌头拽出,清除口、咽、鼻内积血,用手指深入患者咽喉部抠出积血。
95.自己在药店买的止血药能治咯血吗
有资料显示,现在我国每年使用止血药物的患者有900多万人,其中包括进行手术的患者、有外伤的患者以及出血性疾病患者。虽然止血药物的使用十分广泛,效果也确切,但由于大多数人不熟悉药物的性能,常以为在药店买点止血药就能应付咯血,殊不知止血药必须有针对性地使用才行。
止血药是通过收缩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或增强血小板功能,或加速、加强血液凝固过程,或抑制血块溶解过程来达到止血目的的。而人体内的正常血液循环主要是靠凝血与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的,这种平衡又需要依赖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纤溶系统、血小板等各相关系统的正常功能来维持。如果使用止血药不当而增强或减弱了其中某一环节的作用,就会破坏这种平衡,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造成血栓形成或加重出血现象。因此,使用止血药应由医生根据不同的药物作用机制和出血原因,选择适当的止血药。患者不能病急乱投医,胡乱自行吃药。
96.哪些药物可以用于咯血的止血
咯血患者可适当使用止血药。止血药按照其作用机制不同分为如下几类:
(1)促凝血药:
主要有维生素K和酚磺乙胺。
维生素K:
主要用于治疗凝血障碍性疾病引起的咯血。维生素K是参与肝内合成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的重要物质。当人体内缺乏维生素K时,便会引起凝血障碍而导致出血。
酚磺乙胺(止血敏、止血定):
是一种止血迅速且作用持久的促进血液凝固的药物。该药可通过促使血小板数目增加、增强血小板的功能和血小板的黏合力而有效地缩短凝血时间。同时,该药还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所以,临床上主要将酚磺乙胺用于治疗各种血管因素导致的咯血症状,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其他因血管脆弱而引发的咯血。
(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主要有氨甲苯酸(止血芳酸)、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凝血酸、抗血纤溶环酸)、6-氨基己酸等。该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并保护纤维蛋白不被纤溶酶降解而发挥止血作用。但该类药物对严重大出血无效,且不适用于非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遗传性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血友病等。
(3)促血管收缩药:
主要有卡巴克洛(安络血)和垂体后叶素等。
卡巴克洛:
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能缩短凝血时间。
垂体后叶素:
是一种收缩血管作用较强的止血药,被誉为“内科止血钳”。它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减少内脏血流量,促进血管破损处的血凝过程并形成凝块,从而起到止血作用。使用缩血管药物有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如面色苍白、心悸、出汗、恶心、腹痛等),因此静脉滴注此类药物时滴速宜慢,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禁用此类药物。
(4)血管扩张剂:
如酚妥拉明(α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等。可能有人会问,发生咯血时都希望血管收缩止血,怎么还要用血管扩张剂呢?会不会加重咯血?其实不然。血管扩张剂可选择性地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内的压力及肺楔压及肺楔嵌压,降低肺循环压力;同时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肺内血液分流到四肢及内脏循环,起到“内放血”的作用,造成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压力降低,间接达到止血目的。该方法目前只适用于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咯血。
(5)其他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休克、抗过敏、抗毒素的作用,可以减轻局部炎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心脏排血量,降低周围循环阻力,从而减轻出血。这种方法对浸润型肺结核咯血疗效较好,在其他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应用,但需同时应用抗结核药。
云南白药:
是一种中成药,虽然其止血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在实际使用中它对咯血的疗效还是十分确切的。
97.发生咯血时怎样选择止血药
对于小量咯血患者,选用一般止血药,如:卡巴克洛(安络血)、酚磺乙胺(止血敏)、6-氨基己酸等即可。但是对于大咯血患者,应首选垂体后叶素,若效果欠佳或有禁忌证,可选用酚妥拉明等。
98.咯血可以做手术根治吗
对于疾病,人们总希望有一种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除了吃药,剩下的能想到的就是手术了。在治疗咯血方面,确有对应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但需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咯血患者手术适应证是:①大咯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止血趋势者;②反复大咯血,有发生窒息以及休克可能者;③出血部位明确且为不可逆病变,健侧肺无活动性病变,肺功能储备以及全身其他器官功能状况可耐受手术者。
咯血患者手术禁忌证是:①两肺广泛的弥漫性病变,如两肺广泛支气管扩张、多发性支气管肺囊肿等;②全身情况差,心、肺功能代偿不全;③非原发性肺部病变所引起的咯血。
在明确了是否可以手术后,还得挑一个好的手术时机,不能在发生了咯血以后,就立刻进行手术。手术时机以选择在咯血的间隙期为好。此期手术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据国外的一组资料显示,在活动性大咯血期间施行手术,死亡率可高达37%,其中绝大部分患者的直接死亡是由于手术期间的血液吸入所致。在咯血间隙期手术,则死亡率仅为8%。
99.吃药没效果又没法做手术,还有什么治疗咯血的办法
有少数患者试过几乎所有止血药却都无法控制咯血症状的反复发作,又不符合做手术的条件。此时该怎么办呢?
对药物治疗无效又不宜进行手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可以选择一种新型的介入治疗方法——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肺部受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的双重血供,两套循环系统间常存在潜在交通管道,并具有时相调节或相互补偿的功能。当支气管动脉栓塞后,一般不会引起支气管与肺组织的坏死。这就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提供了客观依据。近20年来,动脉栓塞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咯血患者的治疗。尤其是对于双侧病变或多部位出血;心、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晚期肺癌侵犯纵隔和大血管者,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手术治疗的方法。
栓塞治疗通常在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的同时进行。但X线胸片阴性、双侧均有病变或一侧病变不能解释出血来源时,不能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这时,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常有助于明确大咯血的原因及出血部位,从而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创造条件。一旦出血部位明确,即可采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聚氨基甲酸乙酯或无水酒精等栓塞材料,将可疑病变的动脉尽可能全部栓塞。如果在支气管及附属系统动脉栓塞以后出血仍持续存在,需考虑到肺动脉出血的可能。最多见的是侵蚀性假性动脉瘤、肺脓肿、肺动脉畸形和肺动脉破裂。此时,还应对肺动脉进行血管造影检查,一旦明确病变存在,可同时做相应的肺动脉栓塞。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近期效果肯定,一般文献报道有效率可达80%左右。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姑息疗法,不能代替手术、抗感染、抗结核等病因治疗。但如果造影显示脊髓动脉是从出血的支气管动脉发出的,则禁忌进行栓塞,否则会造成脊髓损伤和截瘫。
100.怎样预防咯血
(1)预防感冒:
外出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服,防止受寒感冒。
(2)注意饮食:
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首选。
(3)管理空气:
房间经常通风,保持适宜温度(一般18~25℃)和湿度(一般40%~70%),尽量减少过脏或过冷的空气加剧对呼吸道的刺激。
(4)锻炼身体: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
(5)备急救药:
①止咳药物,如治疗干咳为主的喷托维林(咳必清)片和糖浆等;②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等;③镇静的药物,如安定等。注意,要及时更换过期药物。
(6)戒烟限酒: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一定要戒烟、限酒,以减少发生咯血的诱因。
(7)修身养性:
中医认为,情志变化和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如“喜伤心”、“忧伤肺”。像《红楼梦》中患有肺结核的林黛玉平时忧虑过度,对花落泪,悲天悯人,最后因咯血而死。所以,预防咯血还要注意修身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