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常见广播节目形态解析
一、基本节目形态
目前,我国现行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没有对广播节目类型的限定。因此,为了对广播节目的类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依据目前广播电台节目的表现方式、播出性质以及制作方式,进行多角度的分类。
李岩在《广播学导论》中,依据传统的“四分法”,将广播节目分为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注]。
也有学者提出按节目表现方式分为新闻节目、谈话节目、戏剧节目、娱乐节目、音乐节目、对象性节目、广告节目、信息服务类节目和网络广播节目;同时,依据播出性质分为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性节目和商业性节目[注]。
然而,广播节目的历史经验耐人寻味:尽管在广播鼎盛时期出现过多种节目形态,诸如“广播播报(News casting)”“广播表演(News acting)”等;在我国还有独具特色的“广播大会”“广播体操”,但媒体发展的历史表明,“音乐+新闻+谈话”的节目形态是广播最基本也是最具生命力的节目形态[注]。
音乐节目是广播最初的节目类型。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每天播出音乐、谈话、新闻三类节目,其创办者工程师康拉德自己介绍唱片,播送新闻。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随着调频广播的兴起,一度受到电视冲击的广播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对文化事务与古典音乐喜爱的人们成为调频广播最重要的受众群体。无论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还是90年代的中国,音乐和娱乐始终是最重要的广播节目。
在广播鼎盛时期,“音乐+喜剧”的娱乐性节目一直最受听众喜欢。1929年,对许多行业带来致命打击的“全球经济危机”却给广播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契机:经济大萧条,人们需要娱乐来宣泄愤怒与不满,打发多余的空闲时间。1928年到1929年间,收音机和备件的销售额从6.5亿美元上升到8.42亿美元。广播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盛况:为了适应喜剧《阿莫斯与安迪》的播出,全美国改变了作息时间。工厂早早收工,在东部时间7时到7时15分之间出租汽车司机拒载乘客。
新闻节目的兴起与战争和危机传播紧密相连。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广播是世界各国人民获知战事的最重要的媒介。后来,随着流动装备的发展和磁带录音机的使用,电台新闻报道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战场、轰炸机和作战中心都可直接发回报道,重大战事的即时播报是电台在竞争中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此外,每每危机时刻,广播播报重要新闻的功能都异常突出。比如,1998年抗洪期间,广播除了及时通报最新汛情之外,还担负着现场动员的作用;在汶川地震之时,广播凭借其特殊优势,成为关键媒体,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谈话节目是一类较为古老的广播节目。广播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谈话节目,可能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炉边谈话”,他使广播成为了当时美国人最信赖的伙伴。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广播媒介是一种“危机媒介”,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在危机时刻不可替代的地位。
由于一些广播节目形态与电视大同小异,本章我们将主要立足广播的个性化特点,着重探讨音乐节目、新闻节目、谈话节目和广播剧等节目形态。
二、广播音乐节目
音乐是“听”的艺术。与新闻可以读,戏剧可以看,谈话可以亲身参与不同,音乐几乎唯一的欣赏方式就是“听”。虽然演唱会、音乐剧等音乐类型,因为融合了其他艺术元素,强调视觉效果和现场体验,但“听”仍是最重要的欣赏方式。正因为此,音乐与同样强调“听”的广播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在广播业中,音乐节目的发展十分活跃,音乐节目和音乐频率的附加价值也在逐步提升。拥有了广大热爱音乐的群体,广播经营者就有了更多“出卖”音乐的机会,就能赢取更多的广告商,音乐频率的听众也更愿意购买电台出版的附属媒介产品,如音乐杂志、音乐在线广播等。音乐公司与音乐电台为了宣传和取得效益也达成了更多双赢的合作项目。
对于音乐广播来说,音乐就是介质,始终贯穿于节目类型选择、创意与编排之中。音乐节目的常见类型有:①音乐报道;②音乐专题;③音乐知识;④音乐欣赏;⑤音乐剧[注]。
此外,在流行音乐节目中,还有两个常见的内容元素,一是排行榜和数据统计(唱片销量、下载量、转发量等);二是音乐明星的“八卦”轶闻。
(一)欣赏类音乐节目
从各音乐栏目和音乐频率的播出情况看,音乐欣赏无疑是最重要的节目类型,其有两种常见形态——纯音乐形态与综合形态。
1.纯音乐形态
纯音乐形态的广播节目常见于类型化编排的音乐频率。当然,虽然称之为“纯”音乐,但并非没有人声,只是尽可能减少主持人的评论和串联,尽可能地完整播放歌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节目以2小时为一个段落,音乐和主持人语言有严格的比例限制。主持人在节目中每小时评论时间限定在7分钟,同时要求主持人在每首歌间隔之间插入的话语是具有衔接性和整体性的。这种限定时间注重质量的方式使得“音乐之声”节奏快且内容丰富。主持人在节目中对音乐的评论通常是点到即止,主持人的作用更多的是根据听众的要求来安排音乐播出,带动气氛。这样操作,使主持人的工作职能回归到了原始的DJ状态。
与此类似的有湖北电台音乐频率。考虑到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听众不喜欢听主持人说太多话,主持人的语言每小时限定在5分钟内。各节目虽然标称为“音乐放清新”“音乐放经典”“音乐放流行”“音乐放精彩”等名目,但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不同,只是在不同的时间选择了不同的歌曲作为区分。频道的宣传广告是:“FUN MUSIC RADIO……音乐放不停、音乐不归零”,就是让音乐与听众随时相伴。
在美国的广播电台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就是类型化的音乐台,大约有9000多家,其中乡村音乐台数量最多,有2134家,其他还有各种抒情音乐、摇滚音乐、福音、蓝调音乐台,其中有不少是无主持人的音乐台[注]。美国流行音乐台常见的运作方式是循环播出,也就是将最热门的流行歌曲,按排行榜位次的高低决定其播出的频率。最流行的歌曲在最短的时间内回放,位次靠后的歌曲回放的频率降低,间隔时间拉长;歌曲依排行位次递减且回放次数递减。流行榜每天在打,音乐根据排行榜不断改变,今天和昨天是不一样的格局。
2.综合形态
综合形态的音乐节目构成元素较为丰富。除了音乐,还为主持人预留了较多空间。从内容上看,普遍融入音乐知识、音乐报道等;或与时令话题相结合,以一定的时令主题统领音乐的编排,如“情人节专题”“毕业生专题”等,主持人有较多的评论与串联。综合形态的音乐节目常融主持人脱口秀、情感交流、文学欣赏、讲故事、资讯播报、听众互动等于一体,在“大板块”编排的广播节目中较为常见。在音乐节目中,听众互动的最主要方式是“点播”歌曲,这一方式已有较长历史,从最初的热线电话点播,到时下流行的短信平台留言、网络讨论版留言等,点播内容以“送祝福”为主。其他的互动方式还有幸运抽奖、趣味竞猜、音乐相关知识答题等。
综合形态的音乐节目与纯音乐节目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主持人作用的不同定位。由此带来主持人在音乐节目中是“多说”还是“少说”,有声语言和音乐在节目中各自的比例如何确定等一系列问题。从国际经验看,类型化编排的纯音乐频率更符合广播节目生产的通行标准,但从其在中国的实践看,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其中,“江苏音乐台现象”值得关注。
20世纪90年代,大板块热线直播开启了江苏广播的黄金岁月,深具个性色彩的主持人,至今仍令听众难忘。2005年“类型化”改版之后,原来拥有多位知名主持人的FM89.7改为CITY FM城市之音,以打碟方式连续播出流行歌曲,主持人作用被严重削弱。几年下来,忠实听众渐渐减少。不少听众认为,类型化电台功能与一个随机播放的MP3无异,“它让人能听,但是没有牵挂,不会上瘾。”2010年年初,江苏音乐台再次改版,把已经实践了约5年的“类型台”风格彻底颠覆,重返“古典主义”,全天提倡主持人“有个性,有态度,有引导”。结果仅一个月,收听率跃升两级。类型化编排的音乐节目缺乏人性化、个性化元素,也失去了DJ的灵性与魅力,对于听众来说,虽多了音乐欣赏的空间,但少了人际交流的快感。可见,“类型化”并非中国音乐电台的唯一模式。在竞争条件下,差异化乃是胜出之道。
大项音乐活动节目是综合类音乐节目的重要子形态,其策划与组织也是各种专业音乐媒体创新内容、提升影响、塑造品牌的重要方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旗下两大品质节目《中国TOP排行榜》《全球流行音乐金榜》已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风向标。年度的“Music Radio中国TOP排行榜颁奖盛典”成为全国唯一经中宣部批准的国家级流行音乐颁奖典礼。“中国TOP排行榜”2004年推出,颁奖晚会2005年举办,经过多年的完善已成为中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品质节目与品牌活动。创办于2003年的一年一度的大型公益助学行动“我要上学”,10多年来已累计动员近500名歌手加入其中,发动社会各界募集资金超过5000万元,捐助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超过4.3万名,成为我国大型公益知名品牌,获得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颁发的多项奖项。再如上海东广“音乐动感101”以其时尚、专业的音乐节目为依托,成功策划运营“东方风云榜颁奖典礼”等活动,给频率带来近千万元的广告收益。
(二)参与类音乐节目
除音乐欣赏类节目外,另有一种特殊的音乐节目——听众唱歌节目。这类节目属于参与类音乐节目,带有比较明显的娱乐节目色彩。根据参与方式的差异,又可分为“录音唱歌”和“热线唱歌”两种。
1.“录音唱歌”
对于广播来说,制作某些以声音见长的受众参与节目,可以发挥广播的独特优势。早在1986年,“全国越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就引发轰动。广播界正是从自己的特点出发,一开始就把注意力放在演唱质量和录音质量上,从十多个省市初选出来的50名参赛演员的唱段,全部采用立体声录音,用一个多月时间在7家电台反复播放,最后根据10万多张选票决出优胜者。这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听众参与节目。由于注重演唱质量,节目办得精美,既充分发挥了参赛者水平,又满足了人们高标准的欣赏要求。
目前,一些电台策划的“校园歌手海选”“楼道歌手”“的哥唱歌比赛”等,由参与者自己提供歌唱录音,如上传至指定网站;有时也邀请其中的优秀者进台录音。
2.“热线唱歌”
“热线唱歌”节目融合了热线直播、平民化唱歌、“海选”、真人秀、网络互动等元素,是一种新型的广播音乐节目样式。台湾飞碟电台的夜话节目《夜光家族》拥有稳定的高收听率。其中“在线家族KTV”单元,就是由听众通过热线参加歌唱比赛,透过话筒,尽情展现歌喉。比赛方式比较周密详细,借用了电视真人秀的元素,任何听众均可以传真或热线形式推荐身边会唱歌的高手。目前,类似形态的音乐节目还有山东广播娱乐调频的《幸福放声唱》、深圳广电集团音乐频率的《K歌我最红》、福建经济广播电台的《醉想听你唱》等。
“热线唱歌”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电视歌唱类选秀节目的形态元素,由于广播具有匿名、隐身等特点,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平民化的角度看,广播唱歌节目更具草根精神,也更加原生态。但由于电话传输本身的局限,演唱的专业性受到一定影响,加上节目元素相比电视唱歌节目单一,制约了此类节目的发展。目前,不少“热线唱歌”节目选择与组织群众参与性歌唱活动相结合,或邀请草根歌手走进直播间,或参与网络歌唱选秀,辅以短信或网络互动,以提高节目质量,扩大影响力。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听众唱歌”形态在技术层面已被进一步“激活”。这种形态的出现,意味着广播音乐节目发生了从“听歌”—“点歌”—“唱歌”的转变。尽管在未来的节目生态中,“听歌”仍将占据主导,但随着互动的增加,听众的主体意识已经觉醒,参与性音乐节目将越来越多。
三、广播新闻节目
新闻性节目是指“以传播新闻、报道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的节目的总称。广播新闻以播出消息为主,同时也播出通讯、特写、评论、广播讲话等。”[注] 在综合频率中,新闻节目常以栏目或板块的形态出现;在类型化频率中,新闻则呈滚动刷新状态。
(一)形态表征
1.快闻速递窗口
由于制播技术更为简单,发稿流程更为便捷,不受发排、印刷的限制,“快”成为广播新闻最大的优势和魅力。美国传播学者雪莉·贝尔吉谈到,广播这一起居室中心的媒体,已经被移入了卧室、汽车,甚至浴室。美国90%的家庭有收音机,每5个成年人里有4位每星期至少听一次广播。40%的美国人在上午6点到午夜12点之间的某个时候听广播。电视发展以来,广播并没有消亡,在快速的新闻发布和最新热点报道方面,没有什么能够与广播匹敌。
一般情况下,广播新闻多为编排播出;在特殊情况下,单条消息也可以以插播的形式在其他类型的节目中出现。2003年3月20日10时40分30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突然中断正在播出的老年节目《桑榆情》,插播了一条仅有20个字的快讯,在国内首先发布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消息。这条消息领先了央视国际频道11秒,领先了新华社大约3分钟,领先了央视一套8分钟。
在互联网条件下,广播的“快闻”优势得以进一步强化。例如,“中国之声”便运用新媒体手段改进时政报道工作,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微博播发国家领导人在考察、出访活动中的现场讲话音频,并配发文字说明和图片等,开创了广播时政报道新方式,提升了主流媒体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赢得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2.要闻资讯总汇
传统广播新闻有录音新闻、录音通讯等体裁,长消息、新闻专题、社教节目一度成为广播记者精心打磨的对象。然而,研究发现,人们如今收听广播新闻更多地是为了获知信息,而非长篇大论,在某种程度上,“深度报道”“调查报道”“解释报道”“精确新闻”等新闻报道形式已不能构成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广播新闻节目在与报纸、电视、网络对弈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定位,“简明新闻”“信息集纳”因其“即时、简短”的优势,逐渐成为广播受众的新宠。尽管我们仍能听到《新闻纵横》这样体现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的新闻节目,但“短”“快”“活”的新闻定位正不断得到强化。事实上,老牌新闻栏目《新闻与报纸摘要》中的“简讯”单元和“报摘”(媒体报道介绍)单元就一直以“言简意赅、大信息量、汇天下精华”的编排,备受听众瞩目。
要闻总汇的形态特征在类型化新闻频率中体现得十分明显。最典型的类型化新闻电台当属已经运作了40年的纽约“1010WINS”。这个台的节目构成为每20分钟一个组合体,新闻都是提要式的,每条长度不超过40秒。它的广告词是:“给我们20分钟,我们给你整个世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05年开播的环球资讯广播(CRI NewsRadio)以小时为单位,每小时又细分为若干个板块,涵盖国际、国内、财经、科技、体育、文化、娱乐、媒体浏览、天气资讯、新闻英语等内容。听众想变换听觉感受,等待时间不会超过三分钟,此即欧美流行的“24小时资讯便利店”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为广播资讯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例如,浙江之声在2010年秋季改版时推出《方雨大搜索》,节目的口号是“你还在路上,我已为你翻开今天的世界”,节目定位清晰,主持人点评有节制,信息量大而有序,赢得了听众的青睐。为提升信息容量,该节目还设立“联通微世界”“微信动起来”“人物微语录”等小插件,与网络紧密联动,做到第一时间呈现网上最新热议话题。
3.生活服务平台
现代广播强调信息服务的功能。广播信息服务可以囊括经济、科技、市场、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从具体的节目内容看,路况信息、天气预报、证券行情、彩票信息、演出动态等,是近年来出现的最主要的信息服务节目类型。新闻信息服务的兴起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比如,城市汽车拥有量的增加、交通问题的凸显使得路况信息炙手可热;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使得天气预报成为收听率最高的节目。
信息服务类节目依据具体类型的不同,或“插播”,或以独立节目的方式呈现。比如,北京交通广播的路况信息播报覆盖每天的7:00~23:00时段,并贯穿各个节目。交通平峰时段平均15~20分钟定时播报,交通高峰时段随时插播,每30分钟由交通民警直播全市范围的路况,做出提示,或指导司机绕行。天气预报则是逢整点、半点各播报一次。路况信息、天气预报最短只有几十秒。
4.直播连线中枢
传统广播新闻节目制作比较繁琐,记者从采访到成稿再到录音制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记者的连线报道能使其采访到的新闻在第一时间播出。同时,由于单纯的音频连线较电视的音视频连线更加方便,使用移动电话进行连线已成为广播新闻发挥时效性优势的“法宝”。电话连线的新闻传播方式,能将各方面信息进行整合、过渡、衔接,在直播状态下,主持人与前线记者随时连线,记者以第一人称,通过声音展现新闻第一现场,发布最新的现场新闻,充分体现了电子媒体的时效性和传真性优势。在一些电台,连线报道不仅仅用于突发事件报道,异地连线直播节目已趋于常态化,新闻直播间成为了连线八方的信息中枢。
随着手机的使用,外派记者几乎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发回报道。在2008年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报道中,广播传播方便快捷的优势充分得到体现。2月2日,在前往重灾区湖南郴州的列车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听众、向灾区的群众拜年。随团记者在信号微弱的情况下通过手机连线将这个消息告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本部的导播,很快在第一时间播出,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温暖传向四面八方。
(二)典型形态与非典型形态
1.典型形态
传统的广播稿新闻、录音新闻、报摘新闻(或“网摘”新闻),以及新近流行的现场新闻、连线新闻,加上滚动直播条件下简讯与深度报道、新闻分析相互穿插,以强调信息量为主的编排模式,构成了当前广播新闻节目的典型形态。
2.非典型形态
强调广播“更适合做资讯服务,不代表广播媒体就不可以解读新闻,也不意味着广播媒体就不能做深度报道,关键在于能否消除节目的单调、乏味感,让听众在一种相对轻松的状态下收听节目。因此,以强化听众收听兴趣,消除听众收听疲劳为旨归的新闻节目碎片化追求,成了广播节目形态变革的主要内容”[注]。有学者据此提出,可以“通过信息的分解与组合解读新闻”,还可以通过“说”和“聊”的形式报道新闻,以实现新闻的“碎片化”。这就涉及广播新闻的一些非典型形态,如植入式新闻。一些媒体在专题节目、娱乐节目、脱口秀的直播过程中,可以随时插播“交通信息”,连线路况记者,念读短信平台或微博平台上的“新鲜事儿”……这类植入非新闻板块或栏目的“新闻信息”,散布面广,随机性强,十分快捷机动。例如,《小新的一家》是黑龙江广播电台都市女性频率的一档民生资讯节目。其宗旨是“给听众带来实用的信息,给听众带来好听的故事”,节目以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呈现,主要关注民生、养生、教育、科普等方面内容。主持人均以角色化身份出现,以演绎的语言样态表达;人物角色设置为爸爸、妈妈、小英及小新姐妹俩,人物血型、星座、性格都不相同,因而形成了人物间冲突,产生了故事剧情,节目时长为1~3分钟。这种单元小、信息量大、节奏感强的节目类型,不仅符合听众碎片化的审美,还易于吸引广告商的投资。
广播新闻节目在表现形式上也可以尝试与“音乐”“谈话”节目融合,“嫁接”这两类节目的优势,创造独特的新闻播报方式。比方说,可以“音乐+新闻”,在背景音乐映衬下播报新闻,江苏文艺台名牌栏目《音乐早报》几个板块的新闻内容就分别辅之以不同风格的音乐;还可以“新闻+谈话”,既然广播是“贴身媒介”,娓娓道来当然比高高在上亲切自然。
3.与电视联姻
广播新闻的另一种节目形态源于与电视的联姻。我国各地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合并之后,一些广播电视台的采编力量被整合为一体,节目制播方面的合作得到深化。如我国第一家省级广播新闻类型台——江苏新闻广播(FM93.7)就是一家由广播电视资源共享、联合打造的电台。江苏新闻广播与同集团内部的强势电视媒体——江苏城市频道强强联合,除品牌、线索、人力、宣传推广等领域的协同外,还同步直播知名电视新闻栏目《零距离》,录播《绝对现场》。但是,从传播符号系统、主持人语体、节目形式等方面看,电视新闻的音频版毕竟不能等同于广播新闻节目。“音频版电视”只能作为一种非主流广播新闻形态出现,而更为符合广播规律的做法是:其一,对电视播出的重要新闻加工后再度使用;其二,深化采编领域合作,充分利用类型广播滚动刷新新闻的直播优势,第一时间消化新闻线索和资源,弥补电视栏目在规定时段播出的局限。
四、广播谈话节目
谈话节目在国外被称为“脱口秀”(Talk show),自广播诞生开始,这种形式就被视为广播的宠儿。192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WBZ电台播放的“为农村听众讲解农场经营”的脱口秀节目,被认为是广播谈话节目的起点。但当时的节目形态多为一个人唱“独角戏”,没有主持人与听众的互动交流。1933年,广播谈话节目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听众开始出现在节目中,而这种节目也越来越吸引听众的注意,因为大家都想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由此,谈话节目的内容也开始向广大听众关心的热点靠拢,如热点时事、公共事务、家庭生活等。
从内容角度划分,广播谈话节目可分为新闻性谈话节目、教育性谈话节目、娱乐性谈话节目以及商业性谈话节目;从谈话者的角度划分,又可分为一人直述式、两人对话式、圆桌座谈式以及听众参与式[注]。也有学者认为,谈话节目可分为:①有话题节目,即根据栏目定位,每次设置一个中心话题;②无明确话题的节目,但栏目本身有主旨范围和指向,如《往事回忆》《你好,老爸》等;③无话题节目,即以热线为主的无主题交谈节目,如情感类的《孤山夜话》《今夜不设防》《伴你到黎明》等[注]。此外,根据美国学者吉妮·格拉汉姆·斯克特的分析,谈话节目有四大类型:新闻—信息节目;杂耍—喜剧—访谈节目;人际关系、自助、心理和日常生活节目;以及为特殊受众服务的特别谈话节目[注]。
谈话节目的优势在于扩大参与面,网聚人气;同时这也是一种制作成本相对低廉的广播节目类型。从节目形态的角度看,以“热线直播谈话”为代表的广播谈话节目较具特色。
1.以“双向交流”彰显沟通力量
谈话是一种交流。把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和团体互动引入广播,是谈话节目的核心理念。谈话一般都会有一个操持者(如家庭主人或会议主持等),广播谈话追求“双向交流”的传播效果,是典型的主持人节目。主持人节目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其一,传播者以个人身份出现;其二,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是朋友式的[注]。传播实践表明,要使传播内容作用于受众,使受众、主持人展开积极的思想交流,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缩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个性化、人格化的表达无疑有利于拉近这种距离。日本民间放送联盟编写的《日本广播电视手册》认为:广播节目个性的好坏取决于个性化的主持人、信息和音乐这三方面因素。他们用“Personality”(“个性”“人格”)来注释广播中长时间直播节目的主持人,因为其作用不单纯是进行节目的播出,正确地传达信息,而且还要以自身的人格和个性与听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广播谈话节目主持人和听众之间利用人际通信媒介——电话,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再通过大众媒介把人际间的这种真情实感广泛渗透、深入人心。调查发现,参与广播谈话的听众消除了披露个人隐私的顾虑,从而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同时它又有助于听众克服孤独感,与社会保持联系。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喂!玛霞》节目,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主持人玛霞·贝朗治女士每天深夜1点到3点,在电台播出听众与她通话的实况,她把普通的谈话化为倾诉衷曲的谈心,她热心为听众服务,甚至成全了21桩姻缘……由于电话产生的双向交流更加直接、便捷,使得广播谈话节目愈兴愈盛,其社会影响不容低估。
总之,主持人、“热线”等元素,使谈话节目区别于传统的“单向广播”模式。主持人在双向沟通中营造出“交流情境”,以人格魅力和个性化的真实,满足多样化的听众需求。
2.以“舆论领袖”实现引导功能
谈话节目包含访谈、聊天、对话、辩论、交谈等多种元素,是聚合舆论的场所,不同观点特别是对立观点常常在节目中汇集。一般来说,谈话节目中的嘉宾、听众总会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从而形成矛盾冲突,而展开矛盾并疏导众人意见,最后形成意向性结论,则是这类节目的突出特点和一般性程序。
节目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灵魂和核心。主持人起着控制整个节目节奏的作用。在谈话节目传播群体中,主持人是唯一固定的,嘉宾和现场观众则是流动的。主持人对节目的进程、节奏、内容、格调甚至节目的整体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是引言人,中间是串联人,结尾是总结人,全程节奏是控制人。当然,强调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核心作用,并不意味着节目可以变为主持人个人发表意见、自说自话的园地。在我国,谈话主持人实际充当着舆论领袖角色。
在国外,访谈节目主持人(Talk-master)、热线电话节目主持人(Hot-liner)被视为能够阐释各类社会问题、公共关系问题或心理问题的专家,他们在构建“谈话场”,引导谈话方向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美国知名谈话电台WOR710HD的《乔伊·布朗博士秀》(The Dr.Joy Browne Show)栏目,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心理谈话节目。在20世纪80年代,主持人乔伊·布朗是全美第一位做广播节目且有行医执照的心理学家,今天,她的节目是美国本土电话交谈治疗类节目中经营时间最长的节目之一。节目由数段听众热线电话组成,在对话过程中,主持人帮助听众找到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家庭伦理、性、子女教育、工作关系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建议和行为引导。
在谈话节目中,“热线”是实现听众参与、开展双向交流的一个最为直接也较为有效的方式。通过广播热线,让听众的声音直接在电波中流淌,多种声音的汇集、碰撞使“广播是声音的媒介”这一基本特征得到进一步体现。但正是由于“热线直播”的存在,给主持人驾驭谈话节目带来了一定的“风险”,2003年湖南电台经济频率的“罗刚事件”便颇具代表性。
3.以“广播对话”构建公众论坛
广播谈话节目的参与性,又称介入性,不仅仅是指听众打入“热线”,或作为来宾参加演播现场的互动,更主要是引发受众心理上的参与感受。谈话的参与者多是普通群众,不受思想、文化、表达能力限制,大家可以实话实说,畅所欲言。这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群众的自主意识,调动起公众民主参与的热情,构建起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话语平台。从更加积极的层面来理解,它对推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现代的“广播对话”节目,它给广播事业注入了活力,而且形成一支社会政治力量。1989年,美国国会企图给自己加薪51%,全美国成千上万的听众打电话给节目主持人,表达他们的愤慨,并让主持人将电话信息转达给国会办公室,迫使国会让步。众议院在1990年提高了薪金,但远远低于原先设想的标准。纽约杂志分析家形容谈话节目主持人是“20世纪90年代的政治组织家”[注]。著名广播节目主持人布鲁斯·杜经常通过节目影响公众意见,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政治决策。他说:“我认为广播谈话就是一个会发声的公告牌。但是以我做这种节目25年来的经验,我强烈地感到美国的选民并不仅仅把它作为一种指桑骂槐、责骂当选官员的游戏。我认为美国人民期望解决问题,也期望能从民选官员那里听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他们已经完全厌烦了只是反复地摆出问题,他们在寻找答案,他们在寻找新的主张,他们在寻找那些努力解决问题的人,这也正是我在自己节目中想做的事情之一——为人们提供一个讲台,使大家可以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得到回答。”
在我国,1992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市民与社会》节目,把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普通市民都邀请到广播中来,相互对话,共同讨论。在传播方式上改变了“你播我听”的单向模式,建立起在同一时间里有来有往,有问必答,此呼彼应,平等讨论的双向和多向交流模式,国外传媒称这个节目为中国独特的“公众论坛”。从节目构成的角度看,不少公众谈话节目都是“新闻话题+嘉宾访谈+热线电话(或网络互动)”的模式。
近年兴起的“行风政风热线”和“广播问政”节目,延续了“广播对话”的形态定位,由于听众的参与和互动,在广播中形成了一个个“舆论场”或“民主论坛”。以河北台《阳光热线》为例,节目每天邀请参加行风评议的省直51个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和有关处的负责人轮流走进直播室,通过“热线”与听众对话,或围绕某个主题,解答听众的政策咨询,受理听众对相关部门的投诉。与此同时,《阳光热线》的记者现场追踪,即时采访,在第二天的节目中通报问题的处理结果。自开播以来,该节目每期都有一万多人(次)拨打热线,被业界和学界称为“《阳光热线》现象”。“行风政风热线”为政府职能部门开辟了以人为本的“政务公开窗口”,实现了专门机关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合三为一”。这种形式有利于延伸和保障广播的舆论监督功能,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促进了舆论的充分表达。目前,不少电台都办有类似节目,如河南电台的《政府在线》、江苏电台的《政风热线》、新疆电台的《新广行风热线》等。
五、广播剧
广播剧(Broadcasting Play或Radio Drama)是指在广播播送,主要为播音员或配音演员所演出的戏剧,也称为放送剧、音效剧、声剧。1924年1月,伦敦广播电台播出的理查德·休斯的广播剧《煤矿之中》(《危险》)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中国第一部广播剧剧本《恐怖的回忆》发表于1933年1月20日。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广播剧已遍及欧美。1938年10月30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的《星际大战》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造成了全国性恐慌。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广播剧的魅力和影响。
1.纯声音的艺术
广播剧是广播节目的最高艺术形式,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语言是广播剧的第一媒介,“凡是思维能达到的语言就能达到。加之声音语言中的音色、音高、力度、节奏更可以传达人物的情感、性格和气质,更能为听众所感知所理解。音乐、音响不仅有配合语言抒发感情,渲染戏剧气氛,营造典型环境,推动情节转换和发展等作用,而且它是剧情中的音乐、音响,具有‘语言的性质’,以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隐秘或更激烈的思想意态。”[注]
以经典广播剧《杜十娘》为例,在杜十娘得知李甲又把她转卖给盐商孙富以后,悲愤难抑,将自己多年积攒的珠宝投入江中:
(珠宝落水声)
孙富:哎、哎、哎、哎——呀!娘子,不要再扔了,不要再扔了。你不要理会,不要理会李甲那小人。
李甲:十娘,十娘,是我对你不起,我实在是错了。
杜十娘(呼喊):苍天哪,苍天!让我杜十娘这一片真心、满腔痴情和我这无价的百宝箱,都随着这滚滚的江流一起去吧!
(浊浪滔天声,悲壮的音乐扬起)
解说(浑沉地):恶风恶雨紧相逼,人世艰险少真情。十娘抱恨投江死,留得清白万世名。
(剧终)
根据听众只能凭听觉进行欣赏的特点,此剧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加强气氛。解说、人物语言、音乐和音响共同呈现了一个动人的情节,给听众带来无限的想象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广播剧的制作是把广播剧本声音化的过程,它考验制作者对故事情节、感情的理解及对声音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失去视觉手段乃是广播剧的弱点,但是,听觉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使之直接参加创造,从而获得特殊的艺术享受。在国外,不少广播剧尝试表现梦境、幻觉、回忆等题材,并且获得了成功。
2.广播剧的栏目化生存
在西方,一些公共媒体办有主打广播剧的频率,如BBC的Radio 4。其典型栏目包括名著改编系列(Classic serial,每集大约1小时)、女性剧场(Woman’s Hour Drama,每集十五分钟,大多由经典剧目、名人故事或重要事件改编);此外还有以紧张、神秘著称的“周六剧”,情节美丽动人的“周五剧”,以及每天下午固定播出的广播剧栏目。
1950年,为纪念“二七”铁路大罢工,中央台制作了反映铁路工人修复铁路支援国家建设的广播剧《一万块夹板》,标志着新中国广播剧的诞生。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广播剧院》(后改称《广播剧》)一度是中央台最受欢迎的文艺广播栏目,曾经位居听众收听排行榜第二名,仅次于《新闻和报纸摘要》。由上海电台推出的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803》也可谓家喻户晓。这个系列从1990年8月播到1995年7月,共39部208集。其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均创中国广播剧之最,全国有33家电台先后播放,掀起了经久不衰的收听热。2001年,上海台文艺频率推出新版《刑警803》,取材近年来有影响的真实案件,再度受到欢迎。截至2015年,累计播出剧集超过1000集,成为广播剧界的常青树。不过,随着新的文艺和娱乐形式的普及,一段时期以来,广播剧创作出现低谷。不少电台对于投入大、效益低的广播剧不甚感冒,广播剧栏目逐渐淡出频率,取而代之的是形态更为简单的小说连播、“主持人讲故事”节目,有的电台则直接剪辑播放热门的影视剧录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曾专门开办过广播剧栏目《黎明剧场》。
在节目交易市场,目前小说类广播节目价格相对较低,而广播剧单期价格较高,需要有剧本、音效,角色扮演以及后期录音师的剪辑制作,技术含量也相对较高。但从节目形态角度看,广播剧有其局限性。一是互动性弱。广播与其他媒介相比,重要的优势就是它能和听众之间构成即时互动,广播剧则几乎没有互动,所有节目都是演播。二是时效性差。因为录播,与当下社会的许多热点话题多少处于脱节状态。三是缺少“有用”性,难以长时间有效吸引听众。四是对听众的卷入度要求高。广播剧不仅要求听众投入时间,还要求听众投入情感,甚至投入智力,并且是长时间的投入。这么强的卷入度要求,不太符合当下听众的收听心理。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更注重广播的伴随性。高卷入度使广播剧流失了大批活跃的年轻听众,一些年龄偏大、收入偏低的听众成为广播剧的主体听众群。
3.从广播剧栏目到广播栏目剧
任何事物都会在自我扬弃和脱胎换骨中获得新生。广播栏目剧即为一种新兴的节目形态,由于通常每一集都较为短小,因此也被称为“微型剧”或“广播小品”。与传统广播剧相比,在形式上它借鉴了小品的艺术元素,有规定的情景、相对固定的人物和一些简单的情节。内容上则更加灵活,无论是评议时事、服务生活还是娱乐大众都可以;风格上则贴近普通听众生活,讲求时效;由于基本上是日播,因此制作上相对于传统广播剧要简单得多。
《阿亮的烦恼生活》是浙江电台的一档广播情景剧。节目紧扣时事新闻,演绎百姓生活。主持人阿亮在节目里扮演各种角色,既是主持人又是主人公。有时候还添加一些额外的角色,由工作人员客串。通过角色的生动幽默,富有时代气息的对白,演绎现实生活中百姓对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看法。目前,北京电台的《都市人》、山东电台的《老鲁一家亲》等都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在珠三角地区,粤语广播小品更是深得当地听众青睐,几乎每家电台有类似栏目。《老友鬼鬼》是广东电台城市之声的一档广播新闻评论剧。剧中角色都由主持人扮演,情景设定在一家甜品店。节目借用小吃店员工和食客之口,对社会热点进行点评,嬉笑怒骂,针砭时弊,将市民心声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山电台的《庆记茶寮》则已持续播出10多年,累计3000多集,可谓长盛不衰。
近些年,一些广播电视台都在尝试推动广播剧的产业化运作,并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如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下属的龙脉影艺公司成立于2007年,经过几年发展,成为年产2000部(集)、广播长书8000余小时的音频生产类文化企业。成立于2005年的湖南金鹰之声传媒有限公司近些年开发和制作了广播剧《青瓷》《长沙、长沙》《三十,而立》等,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经济效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广播栏目剧“短小集中”“注重矛盾冲突”“情感冲击力强”“语言智慧幽默”等特征决定了它的风靡流行。《的哥哈喜喜》是宁夏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一个午间方言类广播情景系列剧,2006年推出至今已十多年,累计播出2000多集,成为当地老百姓非常喜欢的广播品牌节目。值得注意的是,该剧的演播采用了无剧本现场演播的方式,主创人员在录制时依照前期设计好的故事大纲和主题在演播室内即兴表演。两位主创人员“哈喜喜”的演播者江涛和“夏莉莉”的演播者马茵现场编排主体情节线索,边录制,边创作,一个小时内完成18分钟左右的剧集录制。究其优势,一是现场感强。无剧本演出使得戏剧演员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性加强,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性;二是时效性强,通过即兴的评述和表演,将新闻性事件带入戏剧情境中,使得戏剧内容有了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快速录制可以缩短新剧与听众见面的时间,将生活中发生的新事件及时纳入广播剧进行演播,以此拉近与听众的时间距离。此外,无剧本创作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为广播剧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4.微剧时代
2012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浙江交通广播、宁波鄞州广播电台联合举办首届中国广播剧微剧大赛,以“畅想未来”为主题,通过微型(每个作品时长3分钟至8分钟)广播剧的制作、选评、展播,促进中国广播剧事业的创新发展。该项赛事已连续举办四届,这种新型的广播艺术形式充分适应了现代人在网络时代碎片化、自主性阅读和收听的习惯,通过广播电台播送、微博和微信转发、网站手机在线或下载收听等方式推动,为内容产品影响力实现最大化。
例如,获金奖的作品《爸爸》累计点击率达到300万人次,参赛作品在网络展播期内仅10天时间点击量和手机分享量便超过50万人次。分析此类广播微剧节目,可以发现其本身也是为手机终端用户精心制作的音频节目。移动网络用户在短暂的时间里,快速地听到专业的广播剧艺术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诸如此类的节目样式成功探索了广播文艺类节目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推送,也提升了广播媒体的品牌传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