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节目形态解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广播节目形态的发展与创新

一、广播改革与广播节目形态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界多次吹响改革号角,每次改革都是广播节目形态演进的契机。可以说,广播节目形态的每次创新,都与中国广播改革的大潮相生相伴。

1.“珠江模式”

1986年,广播界以“珠江广播模式”拉开改革大幕。珠江台一反传统的“录播”和“分割式”节目编排,采用“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主持人节目为肌体”的形式,每逢半点播出新闻,逢正点播出经济信息,按听众的收听习惯和需要安排内容,通过主持人灵活地将新闻、资讯、服务、娱乐等各种内容熔于一炉,开通热线电话与听众即时交流、实时直播,实现了听众的直接参与,展示了广播的大众性、信息性、服务性和娱乐性等崭新面貌,赢得了听众。

2.“东广模式”

1992年,以东方广播电台成立为标志的“东广模式”为广播第二次裂变的标志。他们倡导以提高节目信息量为标志的开放型改革思路:新闻编排上打破了先本地、后国内、国际的陈旧模式,根据新闻本身的重要性“排座次”;不“画地为牢”,请进各方代表人物进直播室,将各方面新闻媒介的最新消息尽快提供给听众;努力开发节目资源和频率潜力,实现24小时直播。东方广播电台的做法,深化了大板块直播节目的内涵,实现了广播节目与社会活动的内外联动,树立了电台的品牌形象。

3.专业化实践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以全国各地频率专业化探索和建设为广播第三次改革的标志。90年代以后,广播的核心受众群正在由乡村转向城市;随着私家车数量的迅猛增加,受众由固定收听转向移动收听;由收听调幅广播转向收听调频广播甚至数字音频广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率先建立了诸如文艺频率、新闻频率、音乐频率、交通频率等专业化频率,我国广播开始了“窄播”和频道类型化的探索实践。

4.融合化探索

媒介融合正不断催生新的媒介形式。这些新的媒介形式融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色和优势,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最终通过各类不同多媒体终端呈现出来。近10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汹涌澎湃,传统广播媒体纷纷“上网冲浪”,展开了融合化、新媒体化的大胆探索。由于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自发传播、感染力强、参与性高等特性,传统广播媒体需针对融合化平台的传播特点,为用户“量身打造”节目样式,形成与传统节目形态的差异化传播,使其各具特色,相辅相成。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例,目前,其新闻内容不仅在传统广播中播出,还会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央广网以及各类商业网站同时呈现。打开“中国之声”官方微信公众号,页面不仅设有“收听直播”“节目单”“主持人”“电台简介”等菜单,还设置了“新闻调査”专属互动平台,平台上的内容每日进行更新,话题互动性很强。其官方微博,改变了主流媒体应对网络热点时迟缓和失语的状态,截至2017年年底粉丝已达2068万,成为广播媒体微博中粉丝数量、影响力指标均排名第一的官方微博。“中国之声”微电台一直位列微电台收听榜新闻类第一名。目前,“中国之声”还和新浪、腾讯、百度等多家商业网站开展了密切的合作,网友评价其“敢说、真说、不胡说”。

二、嫁接与融合:广播节目的新形态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广播形态,具有许多区别于传统广播的新特点。

1.“全媒体广播”:广播与互联网的嫁接

从世界范围看,广播与互联网的嫁接基本都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的“嫁接”即简单地将传统广播节目“照搬”上网,将网络视为传统广播的扩展和补充,但这种方式并没有获得普遍成功,互联网用户对此并不“买账”。当前,这种嫁接进入了“互联网+广播”的新阶段,即认为“新终端上的内容产品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产品,照搬传统广播的内容是行不通的,必须跳脱传统广播的理念、流程和生产方式,把优质的、用户最感兴趣的音频产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位置推送给用户。”[注]基于此种认识,在传统广播生产和经营的具体实践中,经营者除了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在创新与融合中变革节目形态、丰富节目内容、进一步凸显广播的功能和优势外,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推送一些具有新媒体特色音频及衍生产品。2013年4月雅安地震,国家应急广播运用多媒体传播,第一时间开通微博、微信等在内的社交媒体,很多用户在最快时间里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受灾图片,在社交群里互相问询情况,还在朋友圈里发布地震后的自救措施,或等待四川的朋友报平安,迅速扩大了突发性事件的传播影响。2014年3月8日8点45分,“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发出第一条关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飞机失联”的图文微博,短短15分钟内,用户评论和转发累计次数达到2500次以上。此后的半个多月,“中国之声”持续跟进的报道,用户参与的频次累计达到几万次。

2013年以后,在广播与移动互联网嫁接的过程中,蜻蜓FM、考拉FM、喜马拉雅电台等手机广播软件和音频聚合平台相继出现,成为广播节目创新的新平台。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海阳现场秀》脱口秀节目,将广播的一小时节目长度拆分成五分钟左右的小制作音频,放在蜻蜓FM、喜马拉雅等App。辽宁电台还推出“广播级故事音频聚合平台”,用户通过手机登录腾讯微博就可听到“瓢虫”网络广播,并在24小时内不间断地收听广播故事。可以认为,在全媒体时代,必须站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IT产业链上来实现传统广播与新媒体之间的创新、融合、发展,而不能简单地把传统广播节目移植到新媒体上,一定要研究新媒体用户的体验和需求,把以往对“听众”的认识对接到“用户”的理念上来,树立开放、分享的互联网意识,以全新的多媒体、全媒体产品形态来迎接新媒体,迎接新媒体用户,迎接广播的新机遇。

2.“播客广播”:广播与UGC的嫁接

所谓UGC,即User Generated Content,意为“用户原创内容”。以UGC为特色的网站如各大论坛、博客和微博站点,其内容主要由用户自行创作,管理人员只是协调和维护秩序。不过,相较纯文字或图片内容而言,广播内容生产始终存在一定的专业门槛,这导致互联网上的原生音频一度显得相对“业余”,不过,视角独到、选题精到、贴近草根的UGC视频内容仍具有传播优势。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与网络相互融合的广播节目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网络播客、博客、微博的兴起对广播节目影响很大。播客和博客是“自媒体时代”到来的标志。它们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介时代大众传播的“传受模式”,使大众传播的主体从“专业化媒介组织”变为个体的人。为顺应这一趋势,江苏电台则基于微信平台通过“微应用”产品为邓煌、成杰思、阿束等知名主持人开办“自媒体网络电台”。

传统广播利用热线电话等形式和听众发生互动,但听众对电台节目选择、编排的影响较小,听众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较少。而依托网络形态的广播则不同,强互动性使个性化的收听成为现实,听众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内容。更重要的是,听众变成用户,在一定程度上获取了传播者能力,听众可以通过上传自己制作节目(即UGC内容)和与其他听众进行交流等方式,在内容选择方面获得自主权,并能通过便捷的双向互动和交流,直接影响电台节目的选择和编排。由此,广播的传播模式变为电台与用户之间的“多点对多点”的网状传播。

《net仔net女k时代》是佛山电台知名度最高的节目之一。节目特点在于广播同网络的结合,通过广播给青年人制造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具体的操作方式是:佛山电台同广州日报网站合作,共同建立了一个网站。音乐爱好者注册为网站会员后,可以将自己唱的歌曲(原创、翻唱均可)通过特殊软件上传到网站。网民登录网站便可以收听这些歌曲,并对歌曲的优劣进行评判。主持人根据网民给出的分数将歌曲排定次序,形成榜单,在节目中播放。在周六的特别节目中,主持人还将歌手请到户外直播间为现场听众演唱。节目还不定期的举办演唱会,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收益。

《波哥播客秀》是上海东广都市792频率2005年8月推出的一档广播节目。众多的“播客”将其音频作品发送到“新广播网”参赛,入围作品可在节目中播出;播出的作品将进一步通过广播和网络接受网友、听众、手机用户的评选、投票、评价。经过初赛、复赛、决赛,选出最后的优胜者。《波哥播客秀》节目也同时在“新广播网”播出。《波哥播客秀》不仅播出“播客”作品,还报道“播客”生活;《新广播网》不仅是参赛和非参赛“播客”作品的集散地,同时也成为电台专业DJ的“播客”作品展示平台。《波哥播客秀》是全国第一档反映“播客”内容的广播节目,主办者想“实现传统广播媒体新的互动参与方式”“实现传统广播跨媒体多平台的新的运作方式”“把广播业与IT业嫁接起来”。

3.“可视广播”:广播与视频的嫁接

虽同为Broadcast,广播与电视的媒体形态有所差异。广播的“单信道”特点使广播成为“想象力媒介”,听众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弥补图像缺失的遗憾。以广播节目主持人为例,不同听众“心中”的主持人形象必然有所差异,这反而给广播主持人披上了神秘的外衣,愈发吸引听众的好奇。然而,百闻终究不如一见。一些媒体开始尝试使广播可视化,以满足听众对主持人及其工作状态的好奇。

2006年7月10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推出了全新的午夜谈话节目《万峰时间》,将浙江广播电台文艺台的著名节目《伊甸园信箱》搬上了荧屏,每晚23:45~00:30播出。这是广播与电视结合的一种尝试。广播谈话节目主要依靠人物的有声语言传播,谈话内容的质量是节目的关键。电视媒体由视觉和听觉语言系统构成,具有传播符号的综合性、事实氛围的传真性和深度涉入的参与性等特征,偏重于动态的视觉效果。因此,广播形态的节目要转化为电视形态,必须要制造出画面元素。

钱江频道的做法是,将镜头对准在电台直播间的主持人万峰,真实记录万峰主持节目的原生态场面,经过剪辑后以录像形式在电视台播出,中间插播广告。《万峰时间》的主画面为主持人近景,下方以滚动字幕播放经过编辑的观众评论,这不仅丰富了画面元素,更增加了节目的参与感。由于《伊甸园信箱》是直播节目,在一个半小时里,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没有听众打进热线电话,节目就显得不够饱满、连贯;而《万峰时间》经过剪辑播出,有效地控制了节目时间,使受众能最大程度地欣赏到精彩的内容,可以说是《伊甸园信箱》的浓缩版。《万峰时间》无疑是电视节目,但也是广播节目《伊甸园信箱》的衍生产品。通过记录万峰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很好地展示了万峰的神态,保留了广播节目原汁原味的精华,满足了受众对主持人工作的好奇心。

与此类似的嫁接是江苏电台的“播ing网”。江苏台通过一个具有直播和点播功能的音视频网站,将《男生宿舍》《股市直通车》《梨园漫步》等主持人节目推至“幕前”,进行跨媒体互动视频实时播出。与直接嫁接电视有所不同,“播ing网”不受电视节目播出时段和容量的限制,能够提供更多的“可视化广播”节目,同时具有更好的时效性和即时互动性。然而,此类广播节目衍生产品出现的初衷,源于受众的好奇心,而非通过视觉通道传递的核心内容信息,因此,受众好奇心能维持多久,决定了节目的生命力,如“播ing网”就在开播两年后退出市场。如果节目长期保持以静为主、以听为主的画面,很容易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一旦融入更多的动态视觉内容,就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节目。事实上,由成功的广播谈话节目衍生出电视谈话节目,在一些地区并不鲜见。

4.“透明广播”:广播与户外展示的嫁接

通过户外直播形式,办“透明广播”,是加强与听众直接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电台节目推广的常用策略。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媒体进行过此种尝试。1987年5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在文化公园与听众联欢,蜂拥而至的人群将整个公园挤得水泄不通;几个月后,人民路高架建成的第一天,珠江台与有关部门发起“高架路上万人行”活动,记者站在附近高楼上的直播点发回直播报道。1992年10月,珠江经济台与南方大厦合办“南大直播室”,这是国内第一家看得见的直播室。直播室开播后,好奇的听众经常到“透明直播室”前观看主持人做节目。当前,在城市繁华地段的商场内开设户外直播室,把一些大众参与的节目搬到户外做,已成为不少电台的选择。2010年,为服务世界博览会,上海交通广播、东方都市广播,把电台直播间搬到世博园区,为听众提供了新鲜、全面的世博播报。可见,走到户外,走向听众,与户外展示媒体巧妙嫁接,能够让节目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此外,广播户外活动(节目)也是重要的媒体展示形式。广播媒体的户外活动主要有沟通型、服务型、晚会型、竞赛型等。活动策划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员、主题和流程五个要素。其中,人员包括活动主办、协办(联办)、承办、赞助等方面的相关机构与工作人员;主题包括该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中心任务和意义;流程则指按照日程顺序和人员分工来安排活动的分项目。通过这种形式,节目制作、电台推广和听众服务活动“三位一体”,广播办出了“形”,实现了与听众的“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