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节目形态解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广播传播与广播节目

一、广播的媒介特征

对广播媒介传播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广播节目的内在特点。吴缦、曹璐在《新闻广播研究》中提出广播传播具有“远距离”“线性”“非实体”“一对众”等原生性特征[注];李幸教授提出广播具有“点对面传播”“平民化传播”“便捷性传播”等特征[注];郝朴宁、陈路则认为广播传播的特点是“传播的快速性与声音的易逝性”“传播的广泛性与收听的随意性”“内容的丰富性与接收的被动性”“声音的传真性与信息的变异性”[注]。学界关于广播媒介传播特征的思考颇多,其中有两点共识值得关注。

1.广播是时间媒介

任何传播媒介都以一定的形态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并显示出自身独特的性质。书籍、杂志、报纸、照片、石碑等,是占有空间的媒介;广播、电话、对讲机、无线通讯等,是时间性的媒介;面对面交谈、面向公众演讲、电影、电视、电脑等,则是时空兼具的媒介。空间性媒介是以负载有序的线型的文字符号为主,因而较适宜用来传播高深的观念、复杂的思想、琐碎的情报和严谨的材料,也适合用于传播篇幅长的、准备作为证信的或不紧急的信息资料。时间性媒介是以负载有规律的诉诸听觉器官的声音符号为主,因此较适合用来传播悦耳的音乐、紧急的事情和短促的、无需留存或不准备作为证信的信息,也适合用来表述“弦外之音”和进行情感暗示。

广播节目以时间为“篇幅”。广播的时间性是指:广播不占据物理空间,而仅在时间中展开;广播的超距离、大范围传递信息的特性,大大延伸了耳朵的功能;广播传播稍纵即逝,其线性不可逆性质,使接受者在信息的选择上受到限制。还应该看到,广播能够吸引一定区域内大规模的不特定受众同时“在场”,并能够进行实时的直接互动。

2.广播是伴随性媒介

广播的伴随性是广播区别于其他电子媒体的重要属性。伴随性也称“伴侣性”(Companionship),是指人们在收听广播时,还可以从事其他工作,也就是说,收听广播可以只作为一个伴随行为[注]。这是广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其实,广播的伴随性有两层涵义:其一是说广播收听行为常常与人的其他活动同时进行;其二是说广播具有便携、移动的接收优势。众所周知,一定响度的声音传播距离是有限的,距离声源越远,清晰收听信息的难度也就越大。如果广播的接收终端无法便携,则必然导致听众只能在声源附近的有限距离内活动,其结果,不是广播伴随人,而是人伴随广播。早期的收音设备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人们只能围坐在收音机周围收听,或在有限范围内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街头巷尾的“大喇叭”和进村入户的“小喇叭”一度得到迅速发展,但直到便携式、移动式的收音设备普及,广播的伴随性才真正得以实现。“随身听”正是对这一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便携是广播最大的生存优势之一。美国广播界有句名言:“车轮子和干电池拯救了广播。”说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广播被电视逼到悬崖边缘时,车轮子和干电池赋予广播在移动领域的优势,使广播继续生存下来,并且有了今天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现如今,便携式电视接收机、便携式影像播放器、便携式电子书、便携式互联网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纷纷出现。但真正能在伴随性上达到广播程度的还没有,除了技术因素,广播仅借助声音进行信息传播的“单信道”优势也是重要原因。

二、广播的传播符号

声音是“构成广播的唯一的物质材料和运动形式,没有声音便没有广播。用声音传播信息是广播的主要特点,听觉感知是广播的本质属性”。声音性是广播传播的首要特征。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的最大区别也在于此,广播以创造声音形象为己任,而电视则给人们视听兼备的直观形象。声音形象是诉诸听觉的,通过听觉激发人的思维和想象,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从这个意义来说,广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心理能力来参与创作过程,而电视通过耳闻目睹,可以获得非常清晰、完整的印象,这种感觉比较直观、具体。广播和电视适应各种不同内容的表现,由此产生了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在形式方面的种种差异,如“夜话节目”“心理咨询”等需要保留受众部分隐私,就不适合在电视中暴露,而更适合在广播中交流,“热线电话”则更是广播的专利。

广播以声音为传播符号。“声音对人的依赖、声音的独特感染力、声音在时间中展开时具有的空间容量(多路声音同时混播)、声音的转瞬即逝等,是全部广播节目制作的根据。”[注]

(一)声音的特性

1.物理属性

声音在本质上是一种波动。人之所以感受到不同的声音,首先是因为传到人耳朵的声波存在差异,具体体现在音高(音调)、音强(响度)、音色(音质)和音长等几个方面。

2.知觉属性

按照知觉心理学理论,外界的声音刺激、人的知觉以及人的内在情感之间,存在着统一的联系;人常常对外界刺激(如声音)表现出一种“不由自主”的知觉反应。因此,声音响度、音调、音色的不同组合,能够作用于人的心理,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洪深在《洪深文集》第三卷中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位著名的波兰悲剧女演员,用波兰语念一段菜单,同样能让不懂波兰语的英国人潸然泪下。在广播中,口头语言的表现力,能够比文字语言对受众施加更大的影响,因为充满感情的人的话语往往比书面文字更能触动人心。

3.心理属性

同样的声音,在不同的人听来,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去听,都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是因为人们听到的声音,实际上掺杂了复杂的心理因素。声音会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思维或条件反射。人的生活经历、审美经验各不相同,也可导致人们对同一声音的不同反应。例如,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有人在教室里放音乐,干扰了讲课,这时音乐就不再是音乐,而是噪声;再比如,睡眠时的脚步声是噪声,但是当你听见你等待很久的朋友的脚步声时,这个脚步声就成了悦耳的声音。可见,对声音的感知包含了接受者的主观因素。

4.社会属性

声音在人脑中形成的形象,不但可以反映出声源的内容,还带有这个形象本身的环境和时代特点,这便是声音所具有的社会性。一些声音与特定的时空环境紧密相连。例如,“1231│1231│345—│345—”这个曲调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来说,其涵义是不同的。有的人想到“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的儿歌,有人说这是《闪闪的红星》里的“打倒土豪”,还有人说这是北伐军唱的“打倒列强,逐军阀”。事实上,这首歌曲是从日本传入我国的,而其本身则是法国19世纪作曲家古诺的歌剧《浮士德》的插曲。

(二)声音的要素

广播的声音符号包括语音、音乐、音响三大要素。其中,语音也称有声语言,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广播传情达意最主要的手段;音乐、音响则是渲染气氛、增强真实感、提高传播效果的辅助手段。由语音、音乐、音响等听觉讯息构成的节目内容,通过无线电发射、接收设备或导线传送转换成电波讯号,听众通过听觉器官感觉到声音讯息,通过对声音的感知、分析和理解,接受广播节目中加载的信息内容——这便是广播传播的全过程。

1.有声语言

语言是广播最基本、最直接、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在广播中,语言的含义是诉诸听觉的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广播中的语言都是依托声音进行传达的,主要是有声的口头语言,包括传情达意的言语,以及起辅助作用的类言语。言语是声音和语义的结合体,类言语则是声音和情态的结合体。在广播传播实践中,它们相类相从,不可或缺。

广播的形象主要凭借有声语言来塑造,广播的内容需要依托有声语言来传达。有声语言的主要功能在于,将大家共同会意的语音讯息通过修辞手段,传达出特定的含意,从而达到“信息交流与共享”的目的。在广播中,有声语言主要发挥以下作用:①传布信息;②整合节目;③制造情境;④描述情节。

2.音乐

音乐是通过一定的谐音曲调形式来表达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通过音乐旋律、节奏、和声、复调、音色、力度、速度等要素构成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延展声音旋律的动态艺术。当音乐经过电子技术处理,并列入广播节目序列时,就成为我们常说的广播音乐节目,包括声乐、器乐等演唱、演奏艺术,以及带有曲调特点的戏曲、说唱、曲艺等艺术形式。由于广播中的音乐表演自动失去了舞台上的视觉成分,所以实为“听感音乐”。广播中的音乐既可以成为独立的节目单元,也可以成为节目单元的一部分。前者称之为音乐节目,后者称之为节目音乐。

音乐节目是以主题音乐为结构的节目形式,其主要功能在于欣赏。节目编播人员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编辑、组合,形成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内容单元,这就是音乐节目。音乐广播是广播中播出时间最长、栏目最多的节目。在综合台中它的播出时间也会占到一半以上,更不要说专业的音乐频率了。

节目音乐是表现节目主题的音乐素材。它以节目的宗旨、结构和风格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与有声语言、自然音响有序组合,相互补衬,融为一体,以形成节目的整体效应,如节目的版头音乐、片花音乐、情境音乐、结束曲等。节目音乐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一是深化节目主题,产生渗透力;二是渲染环境氛围,增强感染力;三是协调节目要素,提高表现力。

3.音响

音响不同于音乐,它是客观环境中自然产生的,给人以真情实感的听觉效果。譬如:笑声、哭声、喧嚣声以及汽笛、喇叭、雷电等,音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力,比音乐具有更强的时空感和逼真性。

在现代广播节目的制作中,自然音响与人工拟音效果有所区别。前者是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原生音响,其获取的主要方式是现场采录,以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的效果。自然音响作为广播节目的构成要素,其准确运用能够起到叙事、表达情感和渲染情绪气氛的作用。拟音则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模拟出的音效。在数字技术条件下,拟音的逼真性大大提高,还可以“模拟”出一些并不存在的音响,比如科幻作品中的激光发射声等。在实际工作中,音效库中的音效种类繁多,其中不少是人工拟音,在强调真实性的记录形态的节目中,拟音是禁止使用的。如新闻性、专题性节目中所使用的音响都应是真实的自然音响,其目的是为了更真实地表现事物的自然状况,给人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受。尤其是新闻性节目,音响本身就是一种客观事实,不允许虚构、渲染。而文艺性节目的音响效果则可以虚构、模拟、制作、移植,以满足剧情发展的需要,达到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三、广播节目形态的构成

广播节目形态是广播媒体组织传播活动的基本形式和播出方式,它是与节目内容相对应的节目表现形式,是节目制作方式的核心。构成、影响和制约广播节目具体形态的因素很多,列举如下:

(一)声音要素的组合方式

广播的耳感性讯息主要通过有声语言、自然音响和音乐来传达和表现。它们是广播的三大要素,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广播节目,其常见组合方式有以下六类。

1.纯语言类组合

由于广播需要那种富有表现力、明白晓畅、悦耳动听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我们也称它为播音艺术语言。这种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性,所以很受听众的欢迎和肯定。除了消息、通讯、评论三大新闻性文体的朗读以外,还包括专题服务、文化教育、文学作品的播音及演播,在主持人节目中则主要是谈话类节目。

2.纯音乐类组合

主要是指“无主持人音乐节目”或“音乐频率”等,即确定某类音乐主题以后,不需要主持人串联,周而复始按节目单元自动播放,各音乐单元有机、自然过渡。但大多数广播音乐节目都少不了语言的编串,那种简单的报题、插报仅起整合节目的作用。所以我们仍认为这类节目为纯音乐类节目。

3.纯音响类组合

据说国外有专门播送自然音响的电台,整日播放海滨的浪声、森林中的林涛以及鸟鸣虫啾、微风阵阵的大自然音响。人们置身其中会排除喧嚣的城市噪声,得到一种静谧、和谐、温馨的环境氛围,从而放松紧张的身心,获得轻松自然的感受。这可能是广播功能的一种延伸,它满足了人们在烦嚣的都市生活中一种新的心理需求。

4.“有声语言+自然音响”组合

这类节目主要由有声语言和自然音响构成,常见于现场报道和录音报道。现场报道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拾取实况音响,其中,一种特殊的现场报道形式是现场直播。它所报道的事实是随发的、真实的,通过记者或主持人的解说,给人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如“二战”时美国著名记者爱德华·默罗在英国广播公司楼顶所做的现场报道《这里是伦敦》。

录音报道与现场报道的区别在于,它是非同步性的,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记者自己的描述语言和人物的讲话录音及客观事物的实况音响融汇于一体,形成完整的新闻报道。这种报道是在录音的基础上,经过编辑、剪接合成之后播出的,属于选择性报道,因此音响更精练也更有表现力。

5.“有声语言+节目音乐”组合

这类节目除了新闻中的配乐通讯以外,大多是文学类或文艺类节目。在这些节目中,由于主题内容不同,音乐素材的运用也不一样,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以音乐为主,语言为辅;另一种是以语言为主,音乐为辅。前者主要是指经过语言解说后合成的音乐节目,譬如主持人在播放一首新歌或一部音乐作品时,需要借助有声语言进行点评或介绍。后者主要是配乐故事、配乐小说、配乐散文、配乐诗朗诵等文学类的广播节目。

6.混成类组合

即“有声语言+音乐+音响”形态。常见于广播剧,此外有些专题性新闻报道也使用这种方式。

(二)广播节目的编播方式

所谓节目,其实是电台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是由多个具体的内容单元(如一条消息、一支歌曲、一次访谈等)组成的集合体,是一个经过编排的完整播出时段。编排方式、播出方式(录播或直播)直接影响了一档节目的具体形态。纵观中外不同时期的广播节目,我们发现,存在四种不同的方式。

1.“准节目”方式

早期广播节目没有专门的播音员,形式非常自由。比如前苏联中央台开播时,邦契·布鲁耶维奇教授自己说:“喂喂!请注意!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送广播音乐会……”[注]对于早期广播来说,“读报上的新闻,放几张唱片”,节目只是一个个界限并不清晰的内容单元,“没有用节目时间表的方式对外公布,既不是天天都有‘准节目’,也不是播准节目都在相同的时间,更没有什么确定的名称”[注],不少节目都是临时决定播出的,更谈不上给节目“挂牌”“命名”了。这种“原始状态”的节目主要在广播的初创期存在。

2.栏目化方式

栏目是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目的,把一些或一组题材内容、内容性质、功能目的或形态相近的小节目纳入一个定期、定时长的某时段中播出,并将这一定期、定时长播出的某时段冠以名称。这一冠名播出时段的节目我们习惯称之为栏目。栏目是格式化的播出产品,强调“定期”“定时”“定量”,即有固定的栏目头、播出时间,以及相对固定的节目长度和包装形式。栏目化形态有利于听众记忆和收听;有利于电台对节目的管理、运作和编排;有利于打造广播节目品牌。

早期的广播理论没有“栏目”的概念,不论是挂牌的名称还是播出的内容,统称为“节目”。经过多年栏目化运作,“栏目化形态”的广播节目在我国已经发展成熟。2005年,我国评出首届广播十佳栏目,《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台)、《阳光热线》(河北电台)、《焦点时刻》(湖北电台)、《直播南京》(江苏广电总台)等荣膺“新闻栏目十佳”。

3.板块化方式

板块与栏目代表着广播节目的不同结构形式和编排思路。在广播电视学中,“板块”是对集合式广播电视节目的一种形象性称呼。板块式节目是指具有基本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亦称“杂志型节目”。在我国,板块化形态源于1986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创的“大时段综合”节目。这个用全新方式广播的频率,一反传统的“录播”和“分割式”节目编排,采用“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主持人节目为肌体”的形式,按听众的收听习惯和需要安排内容,通过主持人灵活地将新闻、资讯、服务、娱乐等各种内容熔于一炉。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海东方电台开始推行24小时主持人直播板块节目。

板块式编排的优势在于,打通不同栏目的界限,在内容上做关联性处理,形成整体的节目布局,有利于发挥广播的整体传播优势;形式上以主持人串接,连贯性强;按受众接受习惯(主要是时段习惯)编排,选择性明确;集中满足目标受众的多种需要,使节目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受众群体,形成高收听率广告优势。

4.类型化方式

类型化电台,国际上称为Format radio,又被译为格式化、个性化、风格化电台。它淡化一个个节目,而凸现整个频率的面貌;听众不需要节目表,打开收音机随时收听所需内容。与此相对应的是栏目化电台,或称堆砌栏目的电台(Block programming radio),每个节目区别明显,听众必须依照节目表锁定特定时间收听特定节目。类型化意味着以一种时钟循环的概念运行和操作节目,广播节目成为一种“循环流动的内容”。美国纽约类型化新闻台880WCBS以一小时为一个组合体,逢整点为新闻网联播,4分为本地新闻,8分为天气、路况信息,12分为本地新闻,14分为最新要闻快览,15分为体育报道……如此循环往复。

按照类型化原则进行编播,事实上是淡化名牌栏目,转而以打造名牌频率为目标。我国第一个类型化电台是2002年推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这个开播第二年即在北京创下31.13%收听率的频率,却几乎没有一个知名主持人和品牌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足实际,对第三套节目调频立体声进行了彻底改革。这次改革打破了文艺综合频率的定位,精细定位于流行音乐的类型,颠覆了以往音乐广播板块型播出形态,大区块划分时段。18小时的音乐节目整体设计,统一风格呈现,以2~3小时为单位,将全天节目划分为“早安音乐”“中国Top排行榜”等8个栏目,并对语言与音乐的比例进行严格规定,给音乐广播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风格。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先后有近40家省市电台效仿“音乐之声”类型化的频率定位、独特的节目设置、独家的频率包装等特点,纷纷推出自己改革后的音乐广播。

经过2008年、2011年两次大改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已常态化采用“板块+轮盘”的播出方式。所谓“轮盘”,就是按类型化编排的时钟循环。相比传统编播方式,类型化形态更加符合听众收听习惯,尊重传播规律。对听众而言,则更容易记住电台特色,更容易形成高的忠诚度。

(三)播音主持的语体风格

一般认为,“语体是话语主体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象、内容等的需要而形成的语言运用的体系,是运用全民语言材料所形成的语言功能变体”[注]。与报刊杂志的书面语体相区别,广播语体属于口头语体。随着受众需求的变化,单一语体的播音状态不可能满足不同节目类型的需要,广播语体的多样化成为一种必然。作为广播中有声语言的主要使用者,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媒介的“界面人物”,担负着与听众沟通交流的中介作用,其语体风格决定和制约着广播节目的具体形态。

1.朗读语体

“有稿播音”即为典型的朗读语体。根据1994年出版的《中国播音学》关于“文体播音”的分类,“新闻播音”“评论播音”“通讯播音”以及“文艺播音”等都属于朗读语体。由于历史原因,“朗读”一度被异化,强调“爱憎分明、讲气势、重激情、求规范”,其结果是导致播音与日常口语分离。中国广播电视传统的“播音腔”即为这种风格的代表,“传统风格”不仅源自播音活动本身,更源于意识形态需要。过去,广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工具,是宣传新中国建设成就,同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进行斗争的工具。改革开放之后,播音语体逐渐由“精英”形态回归“世俗”。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播报状态、语气分量、速度节奏等方面做出调整,经过“降调—口语化—新风格”的转型,更加贴合受众心理。

目前,朗读语体主要出现在报道式节目和部分社教类、文学类节目形态中,以新闻播报最为常见。播音员、主持人将消息的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行传播时的语言样态,即为“新闻播音”或“播新闻”。在西方,此类主持人被称为Newscaster或Newsreader。

2.阐说语体

阐说实际上是一种演讲语体,通常认为,演讲就是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表示自己的意见或阐说某一事理。其基本特征是:面向大众,阐述己见;出口成章,言之成理。广播电视中主持人所进行的现场报道、现场直播、现场解说、新闻点评、广播讲话等,都带有明显“阐说”语体特征[注]

“说”有时会变形为“侃”或“聊”。与“播”不同,“说”是口语化色彩较浓的“告知”,而非“报告”。这种方式有助于缩短受传双方的距离,便于受众接受和理解,优化广播内容的有效传播。“说”通常在“无稿”状态下进行,或采取“提纲加资料”的方式,播音员、主持人因而有了一定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对广播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补充,并稍加评论,从而为受众的理解提供引导和服务。

3.谈话语体

“谈乃相语说之意”,谈话是双向的言语交流。当前,越来越多的广播节目致力于创造一种双向交流的情景。譬如:广播热线电话节目、信箱节目、对话节目等。当谈话情景出现时,必然要求使用交流性的谈话语体。谈话语体更为口语化,句式也较为简练、松散、灵活;由于句式结构比较自由,根据对象对语意的理解程度可以灵活调整,应对如流。谈话的双向性,使得反馈及时,可以不断矫正表意不足的缺陷,做出补充性说明。所以这种语体沟通及时,便于理解。

谈话语体将人际交流融入大众传播,以“一对一”式的交谈,实现“一对众”的沟通。在广播中,“主持人节目是指主持人主导、运用交谈方式进行双向传播的节目结构形态”[注]。主持人节目一般使用谈话语体,相对于播音员的朗读,主持人采取“交谈式播音,谈话体语言”。在广播节目中,谈话语体通常依托于“谈”“访”“评”“讲”“辩”“串”等主持业务,节目形式包括交谈式、访问式等。

4.演播语体

演播语体强调“演”,即运用文艺表演的形式来表达内容。除广播剧外,多用于知识性内容、文艺专题性内容和广告,一般是根据节目内容设计一定人物、情节和场景,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某种观念和感受。

一些新闻性节目也“跨界”使用演播语体。如辽宁电台的《新闻演播厅》,它把新闻演绎成故事,像是一个配乐广播剧。《新乌鸦与麻雀》节目的两位主持人则以动物角色出现,把自己比喻成乌鸦或麻雀,再由此就一些新闻性、社会性、娱乐性话题进行讨论、交锋。沈阳台的《叽喳姐妹》也是角色型的,两位主持人一位是成熟保守的姐姐,一位是聪明前卫的妹妹,两人在节目中以角色的性格特征主持节目、发表意见。再如,杭州交通经济广播《惊喜躲不开》节目,主持人与编辑会依据当天一些选题设置某种情景,通过饰演听众身边所熟悉的亲友、同学与听众连线互动。主持人在节目中具有一定的表演技艺,更具有按照预先设置驾驭整期节目的能力,在与听众互动中制造某些悬念,让听众不知不觉成为节目中的某种角色。类似的还有大连台的《HAHAHOHO》,长春台的《晓锌说吧》等。

(四)受众参与方式

受众参与节目是指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节目制作播出过程中来,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这就给受众更多的通过公众媒介直接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使传授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传统广播时代,听众只是被动接受者,广播是“我播你听”的单向传播。20世纪90年代以来,让受众更多地参与到节目中来,已成为广播业界的共识,也是广播节目发展的基本趋势。广播互动从听众信箱转为了热线电话,现在是短信平台、微博、QQ群、微信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可以说,技术的发展,给广播更多传播信息的新平台,也改变了广播节目的受众参与方式。

1.书信参与

“信箱节目”是主持人节目刚刚兴起时运用得比较多的一种节目形式。例如,198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对台部从对台湾同胞广播的实际需要出发,率先开办了由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节目,台湾同胞以来信的方式参与到节目中。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也在1981年4月开办了《大众信箱》。主持人李一萍、李东以“一对一”的方式和听众谈心,帮助青年人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广受好评。节目播出不到20天,就收到1800多封听众来信。这样的节目形式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各地纷纷效仿,四川台的《农村信箱》,上海台的《蔚兰信箱》、江苏台的《故乡与亲人》、武汉台的《听众信箱》等都在本地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由于来信都是由主持人代读,所以受众参与的程度是有限的。

2.电话(含手机)语音参与

借助电话与受众直接交流,这种节目形式在国外出现较早,这与电话的普及程度有关。率先改革开放的珠江经济台首先在“板块节目”中运用这种形式,仅1987年一年,就接到听众电话7万多个,其中有3000多个是直接与主持人在“热线”中交谈的。随后不久成立的南京经济台、杭州“西湖之声”电台则大量采用电话参与的节目形式,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1992年10月28日成立的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则把“热线电话”直播节目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全天候综合节目24小时由主持人直播,用热线电话随时与听众联系,包括热线点播、热线专访、热线谈话、热线投诉等。其中,5分钟的《东方大哥大》节目,每10秒钟就有800多个电话拨打“大哥大”热线,被学者们称为“东广效应”。电话参与具有对话性强,现场感强的优势,也存在内容难以编辑,可能有噪声等局限。

3.短信参与

与使用手机直接打进电话不同,手机短信参与节目属于一种“延时交流”,从短信发出到被念读存在一个时间差。此外,由于手机短信的内容需要通过主持人传达,听众听不到自己的说话声音,与直接语言对话的热线电话相比,现场气氛感比较淡。但是,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参与节目已经被许多电台用作听众参与的一种重要手段,大部分直播节目都开通了短信平台。短信参与和热线电话、互联网相比更加方便、快捷、便宜,同时规避了热线电话太“热”导致的“挤出效应”,也便于主持人编辑、把关。

4.网络参与

网络参与的形式包括网络直播、在线点播、在线互动、论坛留言点评等。广东人民广播电台1999年11月22日播出的主持人节目《评说“神舟”首航成功》,就曾运用网络、电话等手段把分散在各地的嘉宾、听众、网友联系在一起,互相促动、彼此交流。这个节目得到了高度评价,就因为创新性地运用了网络参与方式,拓展了广播的传播功能。

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粉丝”可以跨越真实与虚假,在网络空间建立自己的认同和迷文化(Fan culture),线上线下互动成为常态。主持人也以节目组的名义举办多样化的听众互动活动,派生出由节目“粉丝”组成的听友会、听众俱乐部等民间社群。在分众的背景下,那些拥有相似生活形态的网络受众重新聚集,形成各种不同的小群体。对广播的研究显示,“网络在模拟线下的生存格式,线上生存格式也会反作用于真实的人际圈子。广播的线下圈子体现为新媒体影响下的新型‘广播圈子’”[注],即那种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圈子”。也就是说,收听同一节目的人将形成新的关系社群,进而衍生出新的节目形态和广播营利模式,这是网络时代广播受众社群化的结果。

5.“两微一端”参与

随着移动互联终端的发展,近年来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迅速占领移动传播平台,成为受众接触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广播电视也纷纷借力微博、微信等强势移动互联平台进行传播,或通过微博、微信征求网友对热点新闻话题的意见、对节目的看法,从而使节目更有针对性。例如,全国广播创新创优栏目浙江之声的《方雨大搜索》便十分注重利用微信平台,提升听友参与度。为配合杭州整治交通大行动,栏目请网友发表如何劝阻那些不听指挥、乱闯红灯、横穿马路的行人,众多网友建言献策,一时成为城市热议话题。“两微一端”良好的交互性、便捷的伴随性和不断优化的用户体验,为“网播”状态下的广播更好地与受众互动提供了便利。从2013年年底开始,“中国之声”广播微信公众平台每天推出的《为你读诗》节目,诗歌简短隽永、音频制作精美,时长在3分钟以内,不仅有央广雅坤、凤凰卫视陈鲁豫等知名主持人读诗,也有大量普通诗歌和朗诵爱好者参与读诗。据统计,《为你读诗》节目的阅读用户每天平均超过六万以上。

6.现场参与

现场参与节目是沟通媒体内外联系渠道,密切受众关系的有效方法。在这样的传播活动中,要求主持人按照节目宗旨,组织协调群体关系,融洽场内气氛,调动场外受众参与。由于借助声音传播信息,广播节目演播的现场空间相对有限,因此,现场参与节目多是电视所为。但一些广播电台邀请热心听众走进直播间录节目,或将直播间搭建到公共场所,吸引普通群众参与,或组织主持人与听众的现场互动并进行报道,这也都是听众参与节目的具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