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灵性的小学语文教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语文教学新走向及其背后的理性思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探寻原点。所谓“回归语文”“本真语文”就是基于语文和“人”的发展之联系而言的。“立人”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学科无论古今,传达的更是做人做事的经验,而依托是一篇篇生动有趣的课文和一部部大部头的书籍。不管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素养是学习语文课程的目的。所谓语文就是学习母语的课程。母语虽然内化在人的精神和思维习惯中,但这需要过程,所以母语要长期不断学习,语文素养的提高是长远的事情。

1.站在新时代认识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基础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它的对象是全体受教育者,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基,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的确担负着为高一级教育和学校提供、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但基础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是育人,而不是选拔。

过去“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总跳不出知识的框架,致使师生在认知层面上下功夫太多,所以课堂上孩子的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分数,似乎只有分数能证明教学质量。而现在的我已不像过去那样单纯看重分数了,而是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次,一位大家公认为语文老前辈的著名特级教师问我:“一个学生的语文卷面分数高,能说明他的语文素养高吗?”这个问题很尖锐。我的回答:显然,不是的。语文分数高,不会与人相处,不会调整自己,不会热爱生活,等等,不能说明这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高。

语文属于母语的范畴,是具有无限魅力的课程。对老师而言,语文教不好,将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对学生而言,语文学不好,将制约其他课程的学习。一句话,语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学好语言(特别是母语)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学习语文,实际上是跟高尚的人学习做人与做事。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强调语文的重要性时谈道:人正是通过听说读写,不断丰富与发展自己的内在生活、心灵世界,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自我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与历史、文化(传统的、外来的)发生联系,与外部世界(他人、社会、自然、宇宙)进行交流。

现在,大中小学生的精神生活的粗糙化、粗鄙化,对真、善、美的东西越来越失去感觉,人就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在这个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时代,最容易形成人的精神的危机:年青一代心灵的缺失(空洞化,虚无化),美感的缺失,语言、文化的感悟力的缺失,所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危机。语文关系着我们年青一代的精神发展,是不可小觑的。

2.为我所用的语文教育观点

语文的任务是什么?语言学家陆俭明发表了看法: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

语文课不等于文学课,人文精神不等于文人精神。语文教学不能以培养文人、培养作家为目标,连大学中文系都不能以此为目标。学语文主要是要学会表达,学会熟练、准确、得体地使用汉语。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院语言学家王宁在《语言学和中学语文教学》中讲道:衡量一个语文教师的成绩,主要不是看他培养出了几个语言大师、文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而是看他的学生在各种场合对语言问题的敏锐和在社会实践、科学研究过程中语言能力提高的质量和速度。

语文老师应当通过语文教学养成学生从语料中发现语言现象、概括语言规律的敏锐性、兴趣和习惯;教给他们贮存语言材料的正确、有效方法,敦促他们通过自觉的积累,使自己的语言逐渐丰富起来;让他们体验观察、想象、分析、综合、推论等获得新知识的实践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训练他们把已加工成熟的思想用最得体、最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的能力;最后,还要以语言为桥梁,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意识、创造思维意识和文化修养意识。

语言学家张志公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思想内容,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不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办法必须是带领学生好好地读这篇文章,一字、一词、一句、一段的都读懂,把文章的安排都搞清楚,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院著名博士生导师、在写作教育研究方面颇有见地的大家刘锡庆先生说:记叙文是有形象的。老师们一定要讲出形象。即使是散文,也是有形象的。难怪《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教学目标和内容”明确表述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对于“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这段话实际上,是让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看来形象是很重要的。

形象来自于生活,读了文章,产生形象,就是回归生活,并用读中幻化出生活中的形象影响学生。这应该是阅读学习的关键。但是我们往往重视了读文读形象,忽视影响自己。这样的语文学习没有发挥很大效益。

3.培养读写能力最重要

温儒敏教授提道:课改的大方向没有错,是大趋势,应当积极推进。但局面打开了,步子不妨稳一些。随着课改深化,必然会出现许多原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进两步,退一步,也是必要的。

我们也要为语文课“减负”,减轻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不要把什么东西都交给语文课来承担。如果把人文性搞得很玄乎,工具性又不明确,不敢理直气壮抓基本训练,那么情况会很糟。把语文功能无限制地扩大,好像很重视语文了,到头来可能“掏空”了语文。

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享受语文激励心智发育的喜悦,同时又能够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底子。语文课程教学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大领域,都很重要,但最紧要的还是读写能力的培养。

翻开每一篇语文课文,都是鲜活的生活的再现。学习语文课程,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并进而发现生活,再赞美生活。我们小学课本大都是记叙文、说明文和散文,在课上,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让他们看到作者笔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真实的事情、常见的现象、优美的风景。阅读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习做人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

打开每一本经典读物,都是作家对生命的感悟。无论阅读课堂教学,还是课外经典阅读,应当强调在阅读中尊重孩子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读经典要沉下心来,有一分超越,有一分尊崇,调动感觉与灵性去接近、理解,深入探讨,高雅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出来。

习作应侧重考文字表达能力,文笔、文采并不是主要的,不应当侧重这些技术技巧性的训练。现在的语文教学过于偏重文学性,很在意文笔,所培养的学生思考力、分析力可能偏弱。以为文笔好就是语文好,这是误解。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习作课主要还是培养有比较通顺的文字表达能力,而要达到个性化写作,是高标准的习作要求,需要的因素很多,要逐步培养。

语文课要解决读写能力,实践性很强,必须有反复的训练和积累,训练的过程不可能都是快乐的,甚至也不可能都是个性化的。看来,面向全体的基础性的东西最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