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灵性的小学语文教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一 语文教学的动向

第一章 现行语文教学的弊端透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新的课堂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近年来,各地开展了重构课堂品质的教学改革实践,各种教学流派异彩纷呈,大有百花齐放的局面。各地持有观点的语文教育研究者、许多新生代优秀的语文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大家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不断进行语文教学的新尝试,摸索出了教育教学规律。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语文教学仍在不断争议,“高效语文”“回归语文”“本真语文”“大语文观”等,使得语文教学的研究更加充满活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谋求“发展性的课堂”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越来越感到,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究竟要改变什么”“要追求什么目标”等,仍是模糊不清的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课改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果停留于经验层面,光是靠观点加例子的争论,是解决不了多少问题的。我们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老师,长处可能在感性,会教点课,会写点文章,不足是缺少科学的方法训练和理性的思考。

有两个情节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一个是学生学完了一节语文课,操场上踢了10分钟球回来,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语文课学的内容是什么,孩子们大都没有反应,有的甚至全忘掉了。另一个情节是一天校园生活结束了,孩子回到家,家长总爱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都学了什么?孩子漫不经心地回答:别问了,烦不烦呀!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情况值得我们做教师的反思:可能是孩子淘气,不爱说;也有可能是老师讲的孩子根本不理解;还有可能是老师讲的内容留在教室里,没有讲到孩子心里……这都说明孩子的学习没有多大收获,折射出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实质问题。

梳理我听过的许多节语文课,看到目前的语文教学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文味道淡薄

一节课,老师搞了些和语文关联不大的内容,听起来索然无味。学生上不上语文课,有无老师教,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一句话,真正沉淀在学生脑中的语文类的东西不多。上课老师不敢触及语言文字,只是在不着边际地空读空感受。没有涉及多少语文的东西,根本看不到老师抓了多少语文的内容。听完课发现,没有接触几个字词,好的句子没有赏析,表达手法没有涉及。有一次,我在一个地区上展示课《威尼斯的小艇》,我按照语文素养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既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引领学生从多角度感悟“长、宽、深、软”的特点进行说明,以及“连用四个比喻来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表达欣赏,接着从阅读方法上重点教会学生把“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段话按照“一句话——一个四字词语——几个准确的字”顺序读懂,同时,进行全文“景——物——人——情”多元表达的写法渗透,等等。可以说,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课后,听课的老师都夸我上的课真扎实。这时,突然有个年轻老师说:老师,现在不是不让这样教吗?我明白这个老师的意思,她大概是被那些没有多少语文本质内容的煽情式的教学忽悠了。我引导说,谁说的不能这样教,应该怎样教?她哑然了。一个年轻教师追着时髦走,自己不清楚语文教学的实质,不知她的教学能走多远?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这件事情反映了有些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性质不明确,对语文教学的走向不清楚。我们不能轻易地将语文的工具性和基础训练一概说成是老掉牙的东西。我们的课堂不能离开语文教学规律和基本的要求,否则所谓素质教育也可能是虚的。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的话是有道理的:“守正出新”,考虑和以往教学的衔接,不搞颠覆性的大变动。既保证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发展的要求,利于个性化的学习。

2.追求热闹的轰动效应

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情感性较强,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分强调语文的情感,使得好多课听起来感性过盛,多了诗情画意,但是缺少理性,少些沉思。听过好多语文课,老师的语言华丽唯美,一个个都像电视台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话风一样。试想,我们是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不是渲染气氛的艺人!还有一些青年教师,上课形式很花哨,渲染的东西很多,音乐、美术的技巧全用上了,细细斟酌,没有多大必要。有一次,一个老师讲《成吉思汗和鹰》,当老师讲到成吉思汗狠心射杀宠鹰,致其惨死的内容时,老师真可谓用心,找了一段极其悲壮的音乐,加上老师煽情的语言,把听课老师和学生的眼泪都煽乎得流了出来。还有一节课是《丑小鸭》,当老师讲到丑小鸭“走啊,走啊”孤独寻觅时,老师也是煞费苦心地找了一段音乐,学生沉浸在音乐中了,有点体会出了丑小鸭的孤寂,但是没有充分体会语言文字的凄美。到了最后这位老师在板书总结时,更别出心裁,一边说,一边在黑板的左边画出了曾经又丑又小的鸭子,右边画出了大大的漂亮的天鹅。学生眼睛不在安徒生的优美朴素的语言上,全在看老师怎样画画上。有一个老师更逗,凭着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热爱,了解课文《夜莺之歌》取自小说《小夜莺》。为了讲好《夜莺之歌》,动员全家去淘宝网上搜索,费劲地淘出了书库里仅存的几本短篇小说《小夜莺》,而这样煞费苦心的目的是向学生显示自己上学的时候读过这本小说。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想想看,这些老师这样做的良苦用心,是在教学生学习语文吗?静下心再想想:这样的课,解决了什么语文教学的什么问题?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什么益处?上课可以拓展,允许跳出教材,让学生产生多元感受,但一堂课下来,必须让学生有所积淀,必须获得语文知识的一些“干货”。这就需要画龙点睛,找准知识训练点,研究读写教学过程的实质性东西,研究思想方法和学科能力,总结提炼学习的成果。

3.照搬理念的实践多

带着新的理念上课毋庸置疑,但是脱离语文本真教学,而一味为理念而理念,就不可取了。现在好多国外来的观念很多,充斥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必须要好好研究,哪些适合是我们国情的语文教学,哪些目前不太适合国情的,要经过实践辨认。一次,我在西部一个学校听语文四年级和五年级课,据说校长搞了一个模式,我看出来是体现“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的理念,本来是不错的。但是上课的老师不是教学指导者,看不出怎样引导学生读懂文章的过程,而是一位评判官,充当的是发“小花”的角色。提出问题者、回答问题者、读课文者,等等,就可以得到一朵“小花”,就为组争了光。一节课看上去很是热闹,学生抢着举手,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发了一把不够,又发了一把,对于学生的学习反馈质量很少评价,只是不断重复学生的发言,最后还评出了分数高的小组。课下,要我评课,我问老师发小花的依据是什么?老师说不出。第二个老师依然这样,全校一个模式。这样的课我不知道搞了些什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提高了多少?学生为了得到表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热闹得很。语文课堂是这样吗?就是其他学科的课,这样做就是以学生学习为本,发挥了主体性吗?还有两节课更有意思:看似也是鼓励学生学,自始至终,学生的发言很流利、深入。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学生观点不断,说得比北京的学生还要棒。我躬身向前,发现学生手里都有一本教材配套读物,是照着念的。而且更为有意思的是,老师为了组织教学,减少我们老师平时说的“大家都坐好了”“把书放下”等类的组织教学的语言,变成了古诗句的快板,老师说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齐诵“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会儿老师又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学生接一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我琢磨不透老师的教学,只感觉把我吓得一次次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评课时,我问为什么这样设计,老师说这是南方一个教授提倡的模式。我思考:老师上课组织教学怎么了?没有错呀!用古诗组织教学,是充分利用了课堂间隙,但是也让一些学生不断跳出课文,又不断进来,没有沉思深想的感悟,又有什么好处呢?这样不等于在玉米地里间种了蔬菜,什么都长不到最好吗?什么模式也得符合课堂教学和语文教学的规律。合作学习本身没有错,那也得看什么课了。我们的汉语言学习是需要学生沉下心来咀嚼语言文字的,是要做到“涵泳”的。靠形式上的热闹和精彩、靠拍脑袋来搞小学语文教育,非常危险。

4.学段层级不明晰

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学段特点。这是忽视学生认识事物规律的,是有违儿童心理特征的,足不可取。有的说,语文课标对于年段特点的教学制定不清楚,也有的说不能搞得过于细致,这都是认识片面的。现行教育大的环境是引导儿童多读书,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小学化”,这是发展的课程观的理解。但也不能无节制地没有层级地无限延展化。小学语文改革应该考虑“大多数人”的学习利益,首先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课标的不过度限制,就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去研究把握。课标这样做是避免统得过死,但并不是让大家随意教学。现在教学中出现的状况是第一学段(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和说写教学薄弱,阅读教学存在提前量(搞得过深)和滞后量(搞得过浅);第二学段(中年级)和第三学段(高年级)读写没有教学梯度,忽视段(尤其是逻辑段)的教学,这从许多地方的语文评价命题中也可以看出来;第三学段(高年级)语文教学不鲜活,分析过多,给的多是死的应付考试的东西,文学性欣赏的东西过少。考试练习的内容插进来太早、太深、太多,不是从学习梯度由浅入深不断积累提升,而是一开始就卷入题海战术,能不让学生反感、腻味?

5.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关系混乱

课堂教学的性质与品质是由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的价值追求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主体性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具有“主体间性”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对偶关系。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是不可对立、不可偏废、不可分离、不可割裂的。

作为一种“主体间性”关系、对偶关系,是在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科目和内容、不同的教学活动过程、不同的教学活动情境中动态生成的。如果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在时间的先后序列、活动时间数量上加以固化,势必导致师与生、教与学关系的机械化和对立化。极端地强调“以学为主”如同极端强调“以教为主”是不足取的。在当前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有的“先学后教”演变成了“只学不教”,“先学后教”赖以展开的根本手段“导学案”存在着被无限放大的趋势,在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导学案”逐步演变成了“导练案”“导考案”,呈现出用习题代替问题、用“导学案”代替教科书、漠视“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结构性沉默”等弊端。辩证地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真正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仍然是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

这些都是制约小学语文教学按照正规方向前行的元素。实际上,是大家对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还不很清楚。

我还是欣赏《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专家组讨论的召集人、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的文章《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请老师们读一读。

关于语文的讨论和批评太多了,但符合国情的科学的研究却少见,很多讨论都只是停留在经验层面。语文界门派林立,能否让论争消停一点,在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上互相关照,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我建议老师们认真体会一下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提法。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讲“双基”,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明显拓宽,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又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同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样说,有的老师可能感到“虚”。常听到有老师抱怨语文课负担太重,所谓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具体到教学,就老是怕照顾不周全。其实不必过虑,语文素养也好,人文性也好,都不应当是附加的,而应该是有机结合、自然而然展开的。比如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这里边就有语文素养,也有人文性了。所以语文素养的提出并没有增加负担,而是给大家一个新的更大的教育视野。

从语文素养这样的理念出发,看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确存在许多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认为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以下5种偏向。

第一种偏向是不注重教学的梯度,患上了急躁症,一切瞄准考试,都在搞提前量,随意增加教学难度。

第二种偏向是课堂教学“两多两少”,即教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默读少,涵泳少。教师讲得多,加上练习、做题和讨论又多,“读”就被挤压了。还有,就是讲课太琐碎,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本来语文阅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现在变成了苦差事。

第三种偏向是不让学生读“闲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光靠做题是不行的,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生学习的“胃口”,让他们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

第四种偏向是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过分重视文笔,使得作文命题大都偏于文学的感性的路子,这就影响和制约着语文教学。

第五种偏向是“宿构作文”成风。作文教学只考虑中考高考,主要是套路练习,当然也就败坏了文风,败坏了作文的兴趣。作文课和阅读课一样,需要气氛,需要熏陶,需要不断激发学生表达言说的欲望。无论什么教学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有了兴趣就好办。

既要应对高考中考,又不完全被其拖着走,既让学生考得好,又不至于败坏对语文的“胃口”,这能不能做到?着眼于语文素养,懂得一些必要的平衡,总是会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