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灵性的小学语文教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语文教师亟须扭转的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是经过课改10年基础上对课标的再次修订。它更加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以看出:关注学生发展,立足素养获得,提高课堂实效,是目前语文教学研究的立足点。

有时我总在思考:语文是“立人”的课程。小学教育阶段,每个学生课内阅读的文章不少于400篇,我们的语文老师课上也表现得慷慨激昂。语文老师又大都是班主任,为什么有的班级还乱糟糟的,为什么有的学生不辨真善美,为什么许多事情做得不到位……经过一番学习、课堂观察和思考,我逐渐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师讲课多是说教式的,我们的评价多是卷面的,我们的教学“文本”意识或缺乏,一句话,远离了按语文教育的规律办事。

比如,我听了好多课,没有紧扣文本特色设问,而是不着边际的无限扩散。如,学了三年级冰心的《一只小鸟》一课,很多老师在学完后很可能会设计:学了这篇课文,你有怎样的感想?孩子海阔天空地空洞说教一番。现在看,思想品德味浓了。比如,学完五年级林海音的《迟到》,便会给学生布置:课下读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比如,学了某一课后的课下仿写训练,现在看来是不能落实的“花瓶”作业。我们的教学说教多,学生靠听讲获取信息,看来是解决不了“会学”问题的。我们看世界阅读素养的测试题,便会明白,阅读引导的题目很少这样设计,他们的导向是带领学生在文中“扎猛子”,每一步引导,都是有目的地让学生在文中游泳。所以我们能不能这样设计:“假如你是在场的一个小朋友,看到那两个孩子用弹弓射鸟,你也会射杀小鸟吗?为什么?用读懂的内容试着回答。”这样的设计,在文中分析思考,利用文本信息解决问题,避免了跳出来随意感想,这是在学语文,在感受语文,是以书本之情育学生之心,这样的效果一定很佳。我们要按照语文的客观规律做事,还需扭转几个观念。

1.教师眼中要有“学生”,而不是“知识”

瞄准学生终身幸福,关注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是语文课程的目的。“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实际上是关注人的教育,是如何教学生做一个好公民的教育。一句话,是“培养塑造人”。

指导语文课程标准的依据是现当代经典理论,“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是其宗旨。请老师们注意对以下理论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强调课程的生成性,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友善用脑的理论、布鲁姆目标教学分类学(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里考纳的完善人格道德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主张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使我们突破了长期以来只重文理智力的狭小天地,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所有这一切理论,无不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合理内核,都是人类优秀的研究成果。

2.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到底指什么?现在很多老师印象模糊,以偏概全(如有的说是“听说读写”,有的说是“字词句段篇”……这都是不全面的说法)。建议老师们注意学习,加以明确。

《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我的理解至少是五个层次:一是情感“爱语文”(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自觉行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三是方法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是“五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五是迁移(优秀文化的熏陶、受到感染、影响自己)。

前面温儒敏教授的论述更为清晰,我们可以这样线条化:听说读写能力(基础层面)——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鉴赏层面)——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提升层面)。

目前实践中老师们缺少的是对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关注,希望大家加深理解,并引起实践上的思考。

3.对学段目标的新认识

整体思路:各阶段语文素养是呈阶梯性发展的,是不可分割的粘连体。要避免重复训练。

要严格按照语文课标要求,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周密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任何低于年段特点,或者超越年段特点,都是违背学习规律的教学,是徒劳无功的。

第一学段(低年级)要突出识字写字教学,同时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以识字写字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以阅读过程训练巩固识字写字能力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不可脱节。千万不要搞成高年级似的深究词句教学的训练,不要让识字教学成为阅读教学的附庸品。还要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说写话上少写多说,让学生不要感到说话是负担。

第二学段(中年级)阅读教学在整体着眼的基础上,要突出段的教学,突出关键词句教学,突出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突出读写结合训练,适当进行一些表达方法的训练。要重视自觉积累习惯的培养。习作要重视写实和写虚相结合,要抓内容具体的基本功。

第三学段(高年级)阅读教学要着眼篇章教学,以整体教学统率课堂,抓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抓段与篇的联系,抓概括能力的训练,抓欣赏语言文字的训练,加大文学欣赏力度。是森林中见树木,而不是“管中窥豹”的以偏概全。要加强诵读的引导,在读、诵、背中根据兴趣自觉积累。习作要训练抓细节描写、得体表述等基本功。

4.改变自己脑中固有的评价观念

目前的在职教师大都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多是强调甄别,接受的教育是强调“知识为本”的大量技能训练教育。现在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育人理念变了,评价观念也在发生改变。我们目前的语文课程评价还是旧的东西过多,重视课内,重视结果,重视笔答,重视分数。对于过程性评价不很重视,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测查不够,尤其是对于创造迁移关注不够。命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不敢越雷池半步,只为阅卷方便,不为学生的能力着想,导致对于语文素养测试内容单一、不全面。

教师要探讨“更加多元的评价方式”。尤其评价方面,值得我们思考。“多一项标准,就多一个人才,多一分激励,就多一分希望。”多元评价已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

对于学生的学习,除了评价成绩外,还重视评价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心理、学习的兴趣、特长发展、实践运用、日常交际、创造迁移等各个方面。评价的方式不仅包括用传统意义上的纸笔测验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包括学生作业、学生成长档案袋、教师日常观察、师生交流等多种方式。

在课改十年总结会上,教育部原基教司司长朱慕菊的讲话启迪了我们的思考:她用问卷调查反映全国中小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喜欢程度,诸如,学校生活的枯燥无味、分数排队等,仍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校,尤其她说道:不全是高考带来的,还有好多是领导、教师理念陈旧引来的。孩子们整天沉迷于做卷子的静态的陈旧式教学中,是使孩子牺牲终身的代价来换取成绩!

学习固然重要,难道只有做一个学习好的孩子,才有出息吗?刘翔、姚明、2015年的世锦赛游泳冠军宁泽涛等,是属于学习最好的学生吗?好多科学家小时候都是学习比较落后的孩子,那又能说明什么呢?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回忆:小时候在南京住在许府巷,住过两年,在南京时,在南昌路小学念书,当时他对念书毫无兴趣,常常到夫子庙听相声、听二胡。后来到了重庆,再后来到台湾念中学,之后就去了国外。“我每次考试都是倒数几名。我妈妈是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她从来没有批评责怪过我,而是鼓励我。”丁肇中挺乐于描述自己曾是“顽童”“差生”。“过去50年中,我所认识的拿诺奖的人,很少有人在学校考第一名。”

考试拿“A”“B”来分等,85分以上的就是“A”,那么84.5分、84分等就是“B”,差1分、2分的,能说明就比得“A”的差吗?这就引起我们看重的是什么?一个得“A”的学生,不会说话、不会合作、自私自利、不爱劳动、不孝敬父母、不尊重老师,又有什么出息?老师们要做一番思考。实际上是树立怎样的“学生观”的问题。

5.关注学生的差异

没有个别指导与关注的教学是缺乏灵气的教学,缺乏生命力的教学。目前,我们看到有的课堂,问题设计缺乏层次,一个问题统领全班。教学“一刀切”现象普遍,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还不够。同一内容的学习,全班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要通过比较科学的问题设计,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不同的问题。基础好的,要达到什么目标,基础一般的要引向哪里,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怎样帮助他们取得进步,等等,要心中有数。问题设计一定要有主问题,也要有次生问题,甚至更小的支撑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学而有获。只有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是真正装有“学”的设计,才能确定“面向全体”的教学目标。只有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令学生满意的课堂效果。

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上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教师的本分。如,课堂上仅看到少数学生发言,教师只关注少数学生的需求和表现,一节课只有五六个学生“捧老师的场”,60%左右的学生没有一次举手,老师不管不问。这实际上照顾的是少数,忽视的是多数。这种“少数代替多数”的现象,忽视了多数学生的学习,导致课堂低效。还有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后,不重视个性发言,而是全班一起乱说,“热闹”遮盖了“问题”。也有的老师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思考的间隙,没有接着启发学生、等待学生,直接把答案托给学生。这些教学现象,实际上都是“目中无生”的表现。

6.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智力水平高的学生不一定学业有成,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并不一定学业无成的事例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在其中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在教学目标上,不但要追求教学的认知功能,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如果对教学的情感功能重视不够,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掘,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如,关注一节课总是“观众”的学生学习情况,关注学生不同的答案,关注补充发言的创新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