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改变
一、单项选择题
1.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中不包括的要求是( )。[2013年11月三级真题]
A.传递者
B.障碍
C.沟通信息
D.目标
【答案】B
【解析】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的态度转变模型理论涉及四个要素: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和情境。
2.在态度量表中,主要测量的态度维度是( )。[2013年11月三级真题]
A.深度
B.方向
C.相中度
D.外显度
【答案】B
【解析】使用量表测量态度时,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与强度,前者是对态度对象的肯定和否定反应的测量,后者是对反应程度的测量。
3.态度转变的“认知失调论”的提出者是( )。[2013年11月二级真题]
A.詹姆士
B.海德
C.费斯廷格
D.凯利
【答案】C
【解析】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他认为认知失调是由于个体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4.信念属于态度的( )成分。[2013年5月三级真题]
A.行为
B.行为倾向
C.情感
D.认知
【答案】D
【解析】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包含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情感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行为倾向性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
5.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因素是( )。[2013年5月三级真题]
A.卷入程度
B.吸引力
C.注意分散
D.可信性
【答案】C
【解析】在说服的过程中,情境中的某些因素会引起被说服者分心,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说服的信息上,阻碍沟通,降低说服效果。
6.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是( )。[2013年5月三级真题]
A.认知失调论
B.角色理论
C.社会交换论
D.平衡理论
【答案】D
【解析】海德的平衡理论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那么就会倾向于朝平衡转化。人们在转变态度时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7.关于分心对说服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2012年11月二级真题]
A.分心削弱说服效果
B.分心促进态度转变
C.彼此没有影响
D.其影响很复杂
【答案】D
【解析】分心即注意分散,对说服有双重作用,体现在:①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那么将会减弱接受者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②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不能获得沟通信息,则削弱说服的效果。
8.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属于态度的( )。
A.深度
B.强度
C.向中度
D.外显度
【答案】A
【解析】态度有五个维度:方向、强度、向中度、外显度、深度。深度指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态度对象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的卷入程度越深。
9.(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答案】C
【解析】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10.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这属于态度的( )。
A.认知性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价值表达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
【答案】B
【解析】态度具有工具性功能,即实用性功能,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
11.“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他的这种负性态度实际上是在掩盖真正的原因”,这种现象体现出的是态度的( )功能。
A.效用
B.认知
C.自我防御
D.价值表达
【答案】C
【解析】态度的功能:效用功能、认知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以及价值表达功能。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能够使人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弗洛伊德提出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在本质上都是自我防御的态度。通过防御机制,人们能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12.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对待赡养老人问题上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 )。
A.文化的差异
B.家庭背景的差异
C.参照群体的差异
D.知识水平的差异
【答案】A
【解析】文化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参照群体的差异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异均可以导致态度的不同。中国人与美国人在态度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文化的差异。
13.态度的内化是指( )。
A.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
B.个体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出与他人一致
C.个体采用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D.个体以理智与情感,即认知和情感成分为基础习得一定的态度
【答案】A
【解析】态度的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14.一个人吸烟成瘾,但也知道“吸烟会导致肺癌,肺癌会危及生命”,为了减轻内心的矛盾,他搜集了很多有关“世界上吸烟而长寿的人很多”的例证,根据费斯廷格的理论,这属于通过何种方式保持自己的认知平衡状态?( )
A.改变认知
B.消除认知
C.增加新的认知
D.改变行为
【答案】C
【解析】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提出了三种方式保持主体的认知平衡:①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个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②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③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各方的强度。
15.测谎仪本质上属于一种( )。
A.心电图
B.生物反馈仪
C.行为反映测量仪
D.投射测量仪
【答案】C
【解析】测谎仪又称“多参量心理测试仪”,其工作原理是行为反应测量。其理论依据是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其生理体征和外在行为上,从而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个体的身体距离、生理指标等来推测其内在态度。
16.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 )。
A.回避动机
B.趋向动机
C.诱因的强度
D.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社会交换论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进行周密的计算。
17.通过角色扮演,让个体学习和建立新的( ),是转变态度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A.价值观
B.态度体系
C.评价体系
D.行为模式
【答案】D
【解析】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一个时期内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并按照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来生活,那么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就会最终固定到角色扮演者的身上,使扮演者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实现态度转变。通过角色扮演,让个体学习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是转变态度的一种很有效的办法。
18.对畏惧与态度转变的研究表明,( )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A.低程度畏惧
B.中等程度畏惧
C.高程度畏惧
D.任何程度畏惧
【答案】B
【解析】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会使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19.传播者的特性是影响劝说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同其他人取得一致性的看法,这突出表现了传播者哪种特性的作用( )。
A.专家身份
B.可信赖性
C.吸引力
D.相似性
【答案】D
【解析】相似性指传播者自身的身份、职业、背景及态度、观点等与被劝说者有相似或相近的特征。青年人容易接受青年人的劝说正是体现了相似性的作用。
20.社会心理学家为了避免社会赞许性的反应偏差对态度测量的干扰,发明了( )。
A.直接测量方法
B.间接测量方法
C.自然实验方法
D.实验室实验方法
【答案】B
【解析】态度的各种量表为直接测量一个人的态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但是直接测量容易受主体主观的自我呈现动机的影响,最为明显的反映在社会赞许性反应偏差上。为了克服这种反应倾向,研究者发展了态度的间接测量方法,主要是使用一些伪装的非言语的测量技术来测量人的态度,即态度的间接测量法,包括态度的行为反应测量、态度的生理反应测量和投射测验等。
21.在态度的ABC模式中,B是指( )。
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行为倾向
【答案】C
【解析】态度包括三个成分:①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②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③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种成分也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22.凯尔曼关于态度形成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服从→内化→认同
B.内化→服从→认同
C.服从→认同→内化
D.认同→服从→内化
【答案】C
【解析】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①服从,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②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个体虽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脱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③内化,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23.( )不是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中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A.传递者
B.反馈
C.情境
D.接受者
【答案】B
【解析】霍夫兰德等人提出态度转变模型,认为态度的转变包括四个因素:①传递者;②沟通信息;③接受者;④情境。
24.在态度转变模型中,沟通信息的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之间呈(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相互促进关系
D.倒U型(曲线)关系
【答案】D
【解析】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25.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
【答案】B
【解析】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研究表明,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6.态度对于心理和行为能够起到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这体现了态度的( )。
A.社会性
B.主观经验性
C.动力性
D.结构性
【答案】C
【解析】A项,态度的社会性是指态度不是生来就有,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B项,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是指态度与个体观念世界尤其是信仰和价值观密不可分同时又包含相当大的经验成分;D项,态度的结构性是指个体的态度通常不是孤立的单位,而是嵌套在包含多个其它态度的认知结构中。
27.关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完全一致
B.很不一致的
C.常常不一致
D.大多数时间一致,有时不一致
【答案】C
【解析】态度与行为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因此,态度和行为常常是不一致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说服,正确的说法包括( )。[2013年11月三级真题]
A.说服者的吸引力与说服力呈正相关
B.畏惧情绪一定会增强说服效果
C.预先警告有利于说服
D.自尊水平高的人不容易被说服
【答案】AD
【解析】影响说服的因素有:①说服者的个人特性,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容易接受他们的说服;②情景因素,一般来说,唤起人们畏惧的情绪能增强说服效果;但畏惧太强烈会使态度转变变得困难;③预先警告,预先警告有双重作用,如果接受者原有的态度不够坚定,那么警告可促使态度转变;如果态度与接受者的重要利益有关,那么预先警告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④被劝说者特性,自尊水平高、自信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2.态度具有( )等特性。[2013年5月三级真题]
A.社会性
B.内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
【答案】BCD
【解析】态度是个体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特定对象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态度的特点主要有:①内在性,是人内在的心理倾向;②对象性,态度有一定的指向;③稳定性,态度形成后会持续一段时间;④评价性,代表着对事物赞同与否的观点和立场。
3.测量态度的间接方法要素包括( )。[2012年11月三级真题]
A.内省法
B.投射法
C.行为反应测量法
D.量表法
【答案】BCD
【解析】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一般使用间接测量的方法,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A项,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是构造主义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它有两种方式:①自我内省法,是指个人凭着非感官的知觉审视其自身的某些状态和活动以认识自己;②实验内省法,是指要求被试者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的某种心理学结论。
4.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包括的要素有( )。[2012年11月三级真题]
A.情境
B.接受者
C.反馈
D.传递者
【答案】ABD
【解析】态度转变指个体形成一定的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的变化。霍夫兰德等人提出的态度转变模型,涉及四个要素:①传递者,传递者是沟通信息的提供者;②沟通信息,沟通信息是态度转变最直接的原因;③接受者,接受者是态度转变的主体;④情境,沟通和说服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的,个体所处的情境和情绪状态的差异都会影响态度转变的效果。
5.态度的成分包括( )。[2012年5月三级真题]
A.行为
B.情感
C.认知
D.行为倾向
【答案】BCD
【解析】态度的ABC模型是消费者行为学中关于态度的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分别以其英文单词首字母代称:认知C、行为倾向B、情感A。
6.大体说来,关于态度转变的理论包括( )。
A.海德的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论
C.社会交换论
D.本能论
【答案】ABC
【解析】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的理论包括:①海德的平衡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②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③社会交换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7.下列有关社会态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社会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B.社会态度的对象特指人,并不包括人类以外的非生命物
C.人们通常所表露于外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等只是态度的表达或态度外化的产物,而不是态度本身
D.态度具有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外显性、动力性等特征
【答案】AC
【解析】社会态度主要反映的是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态度本身无法直接测定,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推断出来,表露于外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等只是态度的表达或态度外化的产物,是我们了解态度的途径。B项,社会态度的对象既包括人,又包括人类以外的非生命物;D项,态度具有内隐性而不是外显性的特征。
8.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在于( )。
A.价值观更抽象
B.价值观更稳定和持久
C.态度具有间接性
D.价值观具有间接性
【答案】ABD
【解析】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①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②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9.态度的三成分说,认为态度包括的成分有( )。
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意志
【答案】ABC
【解析】三成分说认为态度包括感情、行为和认知,目前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三成分说。
10.下列有关费斯廷格对认知失调理论的阐述中,错误的有( )。
A.将个体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协调、不相干、不协调三种可能性
B.个体可以通过削减认知、改变行为、增加新的认知三种方式消除认知失调状态
C.认为认知不协调的状态受到个体自由选择度和外在压力的影响
D.与平衡理论相比,认知失调理论将认知失调视为人的认知系统的一种非正常状态
【答案】BCD
【解析】B项,费斯廷格认为,消除认知状态的方式包括改变认知、降低强度、增加新的认知三种,不包括削减认知;C项,有关个体自由度和外在压力对认知失调的影响不是费斯廷格提出的;D项,与平衡理论相比,认知失调理论将认知失调视为人的认知系统的一种正常状态,而不是非正常状态。
11.认知失调论认为,认知失调可能的原因有( )。
A.逻辑的矛盾
B.文化价值冲突
C.新旧经验相悖
D.观念的矛盾
【答案】ABCD
【解析】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4种原因:①逻辑的矛盾;②文化价值冲突;③观念的矛盾;④新旧经验相悖。
12.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 )。
A.认知反应论
B.预期价值论
C.强化过程论
D.条件反射论
【答案】AB
【解析】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方案。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①认知反应论,假设人们对某种报道可能产生正性或负性思考,这些思考决定了他是否会因这种报道而改变态度;②预期价值论,认为人们尽量从各种可能的预期结果中选择价值最大的一种态度。
13.直接测量态度的量表有( )。
A.瑟斯顿量表
B.利克特量表
C.语义区分量
D.人脸量表
【答案】ABC
【解析】态度量表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根据特定的态度对象,采取科学的设计程序加以编制而成的,通过被测量者的自陈报告来评定其对特定态度对象的态度。态度量表存在着不同的编制和使用程序,因此也就有许多种量表,包括瑟斯顿量表、利克特量表、语义区分量表。
14.瑟斯顿量表主要制作步骤包括( )。
A.收集相关题目
B.确定项目的等级
C.进行项目筛选
D.形成态度量表
【答案】ABCD
【解析】瑟斯顿量表是由一个11点量表组成的态度量表,被试在回答的时候用1-11来反应,一般情况下,瑟斯顿量表总题目数为25左右。一般来说,制作一张适合题目的瑟斯顿量表过程相当复杂,主要包括收集相关题目、确定项目的等级、进行项目筛选、形成态度量表四个步骤。
15.双重态度的特点是( )。
A.自动激活性
B.不同的双重态度自动程度不同
C.客观性
D.系统性
【答案】AB
【解析】双重态度的特点:①在内隐态度形成后,当人们一遇到态度客体时它就被自动激活,对于它的活动不需要心理能量与动机;外显态度是还没有成为自动化的态度,需要较多的能量和动机去检索;②在自动化的程度上,不同的双重态度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