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过关必做2000题(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一、单项选择题

1.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  )的趋势。[2014年5月三级真题]

A.逐渐降低

B.逐渐上升

C.迅速上升

D.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和个体侵犯之间的关系是(   )。[2014年5月三级真题]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零相关

D.无相关

【答案】A

【解析】去个性化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的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事情。心理学家认为,去个性化的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削弱,从而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

3.亲和动机起源于(  )。[2013年11月三级真题]

A.经验

B.教育

C.依恋

D.顿悟

【答案】C

【解析】亲和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和起源于依恋,依恋是在婴儿与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之间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逐渐形成的。

4.与利他行为呈负相关的是(  )。[2013年11月三级真题]

A.利他技能

B.自我监控能力

C.移情能力

D.自我意识下降程度

【答案】D

【解析】去个性化会导致个体的责任意识丧失,自我意识下降,利他发生的可能性会减小;移情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

4.个体感到焦虑的时候,亲和动机会(   )。[2013年5月二级真题]

A.下降

B.起伏不定

C.提高

D.彻底消失

【答案】A

【解析】亲和动机与人的情绪有密切的关系,高焦虑者的亲和倾向较低,因为在焦虑的状态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仅不能减少焦虑,反而可能增加焦虑;恐惧的情绪越强烈,亲和的倾向越明显。

5.(  )是指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

A.自然动机  

B.社会动机

C.未被满足的动机 

D.高级动机

【答案】B

【解析】动机分为社会动机和自然动机,自然动机由自然需要引起如饥、渴、性、睡眠、母性等动机,社会动机由社会需要引起,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是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

6.小明平时温文尔雅,但有一天大家都在乱“起哄”时,他也表现出粗鲁无礼,这是一种(  )。

A.从众现象  

B.服从现象

C.去个性化现象  

D.社会助长现象

【答案】C

【解析】去个性化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的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事情。

7.一个喝得醉醺醺、摇摇晃晃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一时爬不起来,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去帮助他。下列四个原因中哪个是最可能的原因?(  )

A.人们比较愿意帮助自己喜欢的人

B.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C.旁观者对别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D.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经过的路人不帮助摔倒的酗酒者,是因为他们觉得“摔倒爬不起来”这一困境是酗酒者自身(过量饮酒)造成的,他自己应承担主要责任。

8.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和倾向(   )。

A.较高  

B.较低

C.变化不大  

D.很难预测

【答案】B

【解析】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和倾向较低,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反而可能增加焦虑。

9.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部分相关

【答案】A

【解析】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

10.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称为(   )。

A.侵犯行为  

B.印象管理  

C.依恋行为  

D.权力动机

【答案】D

【解析】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A项,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B项,印象管理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C项,依恋行为指婴儿依附成人(通常是母亲)的情感行为。

11.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心理学研究表明(  )。

A.长子长女的合群倾向要比弟妹们更不明显

B.长子长女的合群倾向要比弟妹们无明显差别

C.长子长女的合群倾向与弟妹们一样

D.长子长女的合群倾向要比弟妹们更明显

【答案】D

【解析】西方心理学研究表明,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在同一家庭中,这种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的缘故。

12.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  )。

A.主观期望 

B.成就水平

C.抱负水平 

D.业绩要求

【答案】C

【解析】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主观愿望,它与个体的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

13.(  )是指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A.亲社会行为  

B.助人行为

C.社会回报行为 

D.利他行为

【答案】D

【解析】A项,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B项,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都是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但利他的层次更高,因为这种行为不求回报,利他者发自内心地认为帮助别人是其义务。

14.社会赞许动机对个体社会行为非常重要,主要因为(  )。

A.它对个体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  

B.它使个体获得周围人的积极关注

C.它给予个体积极的强化 

D.它使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

【答案】A

【解析】社会赞许动机指在工作上取得成绩以得到社会的鼓励和称赞,获得心理的满足的动机,其能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使个体产生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

15.下列哪种犯罪理论是把人类侵犯行为系统地定义为对环境条件的反应的第一次尝试(  )。

A.标签理论  

B.精神分析论

C.随异交往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答案】D

【解析】挫折一侵犯理论的观点是当个人动机、行为受到挫折时,攻击与侵犯就成为一种原始而普遍的反应。A项,标签理论的观点是社会和他人是否把一个人看作是越轨者,这对一个人是否产生越轨行为起着关键作用;B项,精神分析论认为犯罪行为是个体死亡本能指向自身外部的一种表现;C项,随异交往理论认为犯罪多是在诸如家庭、邻里同辈团体这些亲密的初级群体中和他人互动之后习得的行为。

16.(  )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A.侵犯  

B.羞耻  

C.内疚  

D.嫉妒

【答案】B

【解析】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什么都无能为力。A项,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C项,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像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D项,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向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17.动机的(   )是指,如果行为受阻,某一动机可能被其他动机所置换。

A.激活功能 

B.指向功能

C.调节功能 

D.定向功能

【答案】C

【解析】动机的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与调节功能。个体的社会行为在达到目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停止,它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比如由外显行为改为比较隐蔽的行为,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A项,激活功能指动机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B项,指向功能指个体的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动机使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18.(  )不是侵犯的构成因素。

A.侵犯动机

B.侵犯体验

C.侵犯行为

D.社会评价

【答案】B

【解析】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则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社会性质;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侵犯是亲社会性质的。

19.下图动机(A~E)中,哪个动机决定个体行为的性质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