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
第一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概述
1.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2.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与恶性式通货膨胀。
(2)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与隐蔽型通货膨胀。
(3)按能否被预期划分,分为预期性通货膨胀与非预期性通货膨胀。
一般认为,只有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才有真实效应,而预期性通货膨胀没有真实效应,因为经济主体已采取相应对策抵消其影响了。
(4)按成因进行划分,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供求混合推动型和结构型。
3.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即“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
(2)成本推进,“成本推进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
(3)供求混合作用,只有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作用下,才会导致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4)经济结构变化
【例1】成本推动说解释通货膨胀时的前提是( )给定。
A.总需求
B.总供给
C.货币需求
D.货币供给
【答案】A
【解析】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例2】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以理解为( )。
A.太少的货币太多的商品
B.太多的货币太少的商品
C.太多的货币太多的商品
D.太少的货币太少的商品
【答案】B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
1.治理通货膨胀的必要性
(1)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负面影响
①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的正常发展;
②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
③通货膨胀是一种强制性的国民收入再分配。
(2)通货膨胀对金融秩序的负面影响
①银行危机;②股票市场危机;③货币危机。
(3)通货膨胀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
①领取固定收入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失业者,在通货膨胀时期受到严重的打击,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
②通货膨胀有损政府的声誉和权威。
【例3】通货膨胀初期对生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这种刺激作用是( )。
A.递减的
B.递增的
C.无效的
D.有效的
【答案】A
【解析】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的正常发展。通货膨胀初期,产品的价格先于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上升,使得企业利润增加,扩大生产,因此对生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这种刺激作用是递减的,当人们预期到通货膨胀时,此时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上涨,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生产的破坏性影响。
2.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1)紧缩的需求政策
①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直接限制支出,减少需求等方面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概括地说就是增收节支、减少赤字。一般包括以下措施:a.减少政府支出;b.增加税收;c.发行公债。
②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主要有以下措施: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公开市场卖出业务;d.直接提高利率。
(2)积极的供给政策
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可以积极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倡导这种政策的学派被称为供给学派,其主要措施有:
a.减税;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c.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d.精简规章制度。
(3)从严的收入政策(工资—价格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工资—物价指导线;
②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③工资—价格管制及冻结。
(4)其他治理措施
为治理通货膨胀,在一些国家还采取了收入指数化、币制改革等政策措施。
【例4】(多项选择题)治理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一般有( )。
A.紧缩政府的支出
B.增加税收,提高税率或降低起征点
C.减少公共投资
D.减少有效需求
【答案】ABCD
【解析】在通货膨胀下,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应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提高税收,减少政府支出等手段限制消费和投资,从而达到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一方面通过提高税收,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削减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我国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1)2010年年出现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的原因是复杂的:
①货币超发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根本因素;
②重要农产品和关键生产或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
③成本推进型物价上涨是引发全面通胀风险的主要因素;
④通胀预期的形成放大通货膨胀效应。
(2)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是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政策措施主要在两方面:
①自2010年第三季度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等政策工具,逐步把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到合理水平,同时控制新增贷款规模;
②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引导并提升社会各界对通胀形势的判断能力,推动社会形成正确的“通胀心理预期”。
三、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1.通货紧缩的含义与标志
(1)通货紧缩的含义
通货紧缩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其含义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持续下跌,表明单位货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在增加,货币在不断地升值。
判断通货紧缩的标准是:
①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变负;
②这种下降是否持续了一定时限,通常以一年或半年为界。
(2)通货紧缩的标志
通货紧缩的基本标志应当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但由于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有一定时限(一年或半年以上),且通货紧缩还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因此,通货紧缩的标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①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这是通货紧缩的基本标志;
②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③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
2.通货紧缩的成因与危害
(1)通货紧缩的成因
①货币紧缩;②资产泡沫破灭;③多种结构性因素;④流动性陷阱。
(2)通货紧缩的危害
①加速经济衰退;②导致社会财富缩水;③分配负面效应显现;④可能引发银行危机。
【例5】通货紧缩有利于( )。
A.债权人
B.债务人
C.生产者
D.投资者
【答案】A
【解析】通货紧缩的影响表现在:①使得物价实物资产的持有者受损,现金资产将升值;②固定利率的债权者获利,而债务人受损;③使企业利润减少,一部分财富向居民转移;④通货紧缩使企业负债的实际利率上升,收入进一步向个人转移;⑤政府财富向公众转移。
【例6】通货紧缩的成因不包括( )。
A.货币供应量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D.成本上升
【答案】D
【解析】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等。成本上升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3.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4)其他措施:①对工资和物价的管制政策;②干预股票市场。
【例7】对通货紧缩的治理,通常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
A.刚性
B.弹性
C.扩张性
D.紧缩性
【答案】C
【解析】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当增加货币供应,促进信用的进一步扩张,从而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正常增长对货币的客观需求基本平衡。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一、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制度
(1)中央银行(货币当局)
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主要任务是:
①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②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2)中央银行制度
①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伴随资本主义银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是其产生的第一个标志,各国中央银行的产生有如下几种形式:
a.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
b.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
c.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
②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a.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
b.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
c.管理金融业的需要;
d.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
③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发展历程
中央银行经历了高度独立、基本不独立到相对独立的发展历程。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被公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
2.中央银行的职责和业务活动特征
(1)职责
利用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货币供应量、利率),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调节。
(2)业务活动特征
①不以盈利为目的;②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③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独立性。
3.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货币发行业务(发行的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法定的惟一货币发行机构,负责贯彻货币发行政策,组织人民币(法定货币)发行业务。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2)对银行的业务(银行的银行)
①集中准备金;
②最后贷款人:
a.接受商业银行提交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物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再抵押放款;
b.为商业银行贴现商业票据的再贴现和再贷款。
(3)全国清算
商业银行之间由于交换票据所产生的应收、应付款项,可以通过在中央银行的往来账户办理非现金结算。
全国清算构成中央银行主要的中间业务,并使中央银行成为全国金融业的清算中心。
(4)对政府的业务(国家的银行)
①代理国库;②代理国家债券发行;③对国家提供信贷支持;④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⑤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解析】发行货币属于中央银行的法定业务权力。
【例1】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充当( )。
A.最后贷款人
B.一般贷款人
C.最初贷款人
D.客户贷款人
【答案】A
【解析】中央银行的职责之一就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
4.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5-1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定义
货币政策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它并不等同于金融政策,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
2.货币政策内容
包括三个方面: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1)货币政策目标
①稳定物价;②经济增长;③充分就业;④平衡国际收支。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例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基本统一的是经济增长与( )。
A.稳定物价
B.供求平衡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A
【解析】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物价稳定的目的。
(2)货币政策工具
①一般性(传统)政策工具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再贴现;c.公开市场业务(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
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
③直接信用控制
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④间接信用指导
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例3】若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则货币供应量( )。
A.等量增加
B.等量减少
C.多倍增加
D.多倍减少
【答案】C
【解析】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增加,市场上的基础货币增加,通过货币乘数效应,货币供给量多倍增加。
【例4】(多项选择题)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 )。
A.利率最高限
B.窗口指导
C.信用配额
D.流动比率
E.直接干预
【答案】ACDE
【解析】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B项属于间接信用指导。
(3)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间目标、中间变量)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中央银行选择中介目标的原则: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
可以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指标有:①利率;②货币供应量;③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④通货膨胀率。
第三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一、金融风险
1.含义
指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2.一般特征
(1)不确定性;(2)相关性;(3)高杠杆性;(4)传染性。
【例1】下列各项中,属于金融风险基本特征的是( )。
A.隐蔽性
B.确定性
C.不相关性
D.主观性
【答案】A
【解析】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①不确定性;②相关性;③高杠杆性;④客观性;⑤隐蔽性。
3.金融风险的种类
(1)信用风险
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所有背信弃义、违反约定的风险。
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方在货币资金借贷中还款违约的风险。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源于市场中的金融市场。有关主体在金融市场上从事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品交易时,因金融市场价格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就是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等三种类型。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所掌握的现金资产,以合理价格变现资产所获得的资金,或以合理成本所筹集的资金不足以满足即时支付的需要,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4)操作风险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的定义:“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5)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金融机构与雇员或客户签署的合同等文件违反有关法律或法规,或有关条款在法律上不具备可实施性,或其未能适当地对客户履行法律或法规上的职责,因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6)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是与国际经济金融交易伴生的。包括主权风险、转移风险等。
(7)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受公众的负面评价,而出现客户流失、股东流失、业务机遇丧失、业务成本提高等情况,从而蒙受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8)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或交易所在的整个系统(机构系统或市场系统)因外部性因素的冲击或内部性因素的牵连而发生剧烈波动、危机或瘫痪,使单个金融机构不能幸免,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例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所承担的各类风险的全过程。这些风险不包括( )。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经营风险
D.流动性风险
【答案】C
【解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经营风险不属于商业银行中的风险管理内容。
4.金融风险的管理
(1)内部控制
①内部控制的含义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并实施系统化的政策、程序和方案,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改进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②内部控制的要素
COSO内部控制框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例3】(判断题)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风险控制的基础。( )
【答案】√
(2)金融风险管理的流程
①风险识别;②风险评估;③风险分类;④风险控制;⑤风险监控;⑥风险报告。
(3)信用风险的管理
①机制管理
对商业银行而言,信用风险的管理机制主要有:
a.审贷分离机制;b.授权管理机制;c.额度管理机制。
②过程管理
针对信用由提供到收回的全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a.事前管理
“5C”分析是分析借款人偿还能力、资本、品格、担保品和经营环境。“3C”分析是分析借款人的现金流、管理和事业的连续性。
b.事中管理
在事中管理阶段,商业银行要进行贷款风险分类。目前采用的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即把已经发放的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等五个等级。
c.事后管理
事后管理在于商业银行在贷款完全回收以后的管理。
(4)市场风险的管理
①利率风险的管理
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主要有:选择有利的利率;调整借贷期限;缺口管理;久期管理;利用利率衍生产品交易。
②汇率风险的管理
汇率风险的管理方法主要有:选择有利的货币;提前或推迟收付外币;进行结构性套期保值;做远期外汇交易;做货币衍生品交易。
③投资风险的管理
(5)操作风险的管理
①制度管理;②信息系统管理;③流程管理;④职员管理;⑤风险转移
5.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规则:“巴塞尔协议Ⅱ”与“巴塞尔协议Ⅲ”
巴塞尔协议的详细内容参见第一篇银行基础知识第三章。
二、金融危机
1.金融危机的含义
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金融资产、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的特点: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严重性。
金融危机的影响:影响实体经济,使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严重时会导致金融市场完全崩溃、国家破产。
2.金融危机的类型
(1)债务危机(支付能力危机)
指一国的债务结构不合理,无法按期偿还,最终引发的危机。
发生债务危机国家的特征:
①出口不断萎缩,外汇主要来源于举借外债;
②国际债务条件对债务国不利;
③缺乏外债管理经验,外债投资效益不高,创汇能力低。
(2)货币危机
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的国家,由于国内经济变化没有相应的汇率调整配合,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反映为本币汇率高估。由此引发投机,加大了外汇市场上本币的抛压,其结果要么是本币大幅度贬值,要么是该国金融当局为捍卫本币币值,动用大量国际储备干预市场,或大幅度提高国内利率。
(3)流动性危机
由流动性不足引起的危机。流动性危机又分为:①国内流动性危机;②国际流动性危机
(4)综合性金融危机
通常是几种危机的结合。现实中的金融危机都是综合性金融危机。综合性金融危机可分为:①外部综合性金融危机;②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③全面的综合性金融危机。
3.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指2007年末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1)次贷危机分为三个阶段:
①债务危机;②流动性危机;③信用危机。
(2)次贷危机的影响
4.金融危机的管理
(1)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建
相较于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更关注整个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将众多金融机构看作一个整体,避免金融机构之间的连锁反应对金融系统的冲击。
(2)金融安全网的构建
金融安全网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经营和市场退出的管制、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制度。
(3)金融危机管理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例4】(多项选择题)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举措包括( )。
A.构建健全、健康、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B.构建金融安全网
C.构建金融危机预警和处理机制
D.构建金融调控体系
E.进行金融危机管理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答案】ABCE
第四节 金融监管及其协调
一、金融监管
1.金融监管
(1)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指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为达到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正常秩序等目的,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外部监督、稽核、检查和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等一系列行为。
金融监管首先从银行监管开始,之后金融监管逐渐扩展到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最后到整个金融业。
【例1】传统金融监管的重点是( )。
A.商业银行
B.证券公司
C.保险公司
D.资本市场
【答案】A
【解析】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是传统监管的主要着力点,也是当今监管工作中的重点。
(2)金融监管的意义
①金融监管是维护正常金融秩序、保持良好金融环境的重要保证;
②金融监管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效果,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协调发展;
③金融监管是一国金融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例2】金融监督最根本的目标是( )。
A.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
B.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
C.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
D.维护金融业公平竞争
【答案】B
【解析】金融监管的最根本目标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
2.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
(1)公共利益论
该理论认为,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平、不公正和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种回应。政府可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来实施管制,以克服市场缺陷,由此带来的公共福利将大于管理的成本。
(2)特殊利益论
特殊利益论认为政府管制为被管制者留下了“猫鼠追逐”的余地,从而仅仅保护主宰了管制机关的一个或几个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对整个社会并无助益。政府在施行管制的过程中为特殊利益集团所“俘虏”了。
(3)社会选择论
社会选择论认为管制制度作为产品,同样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问题;但其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则只能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政府来供给和安排,各种利益主体则是管制制度的需求者。管制者并不只是被动地反映任何利益集团对管制的需求,它应该坚持独立性,努力使自己的目标促进一般社会福利。
(4)经济监管论
根据监管经济学的观点,之所以会存在着监管的需求,是因为国家可以通过监管使得利益集团的经济地位获得改善,因而接受监管的利益集团愿意承担相应的成本。监管就是这种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产品。
【例6】认为政府管制为被管制者留下了“猫鼠追逐”余地的理论是( )。
A.特殊利益论
B.经济监管论
C.公共利益论
D.社会选择论
【答案】A
二、金融监管体制
1.金融监管体制的含义与分类
(1)金融监管体制的含义
指一国金融管理部门的构成及其分工的有关安排。
(2)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
①从银行的监管主体以及中央银行的角色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监管体制和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
这是从银行的监管主体以及中央银行的角色来分类的。
a.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监管体制
典型代表:美国。此外,还有法国、印度、巴西等。
b.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
典型代表:德国。除德国外,实行这一体制的国家如英国、日本、韩国,近年来陆续建立了独立于中央银行或财政部的综合监管当局,但都存在中央银行的监管部门与独立的综合监管机构的协调问题。
②从监管客体的角度进行分类,可分为统一监管体制和分业监管体制。
a.综合监管体制
将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监管。
典型代表:英国。实行综合监管体制的主要目的是适应金融经营体制从分业转向混业的需要。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发展,实行综合监管体制的国家越来越多,如瑞士、日本和韩国等。
b.分业监管体制
指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设立不同的专门机构进行监管。
长期以来,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分业监管体制,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仍然实行分业监管体制。
【例7】(多项选择题)从世界各国的传统来看,金融监管模式主要有( )
A.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B.分业经营、集中监管
C.混业经营、集中监管
D.混业经营、分业监管
E.分业与混业相结合
【答案】AC
【解析】分业经营是指银、证、保、信托的经营相分离,并由不同的监管机构进行分业监管;在混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实施功能型监管,即由一个监管机构不同部门管理不同行业。
2.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演变
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1)1992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惟一的监管机构;
(2)1992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成立,证券委是中国证券业监管的最高领导机构,证监会是其监督管理执行机构,中国金融分业监管开始。
(3)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颁布,确定了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1998年,国务院确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和财务公司,同时确定证监会为全国证券期货业的主管部门,成立保监会主管全国保险业,至此,我国基本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组成的分业监管体制。
(4)2000年,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提高监管效率,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加强三大监管机构的协调。
(5)2003年,我国成立银监会,履行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审批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等职责和相关职责。同时,在新的监管体制中,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发挥独特作用:即根据2003年底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负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