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播与电视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章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

1.中国广播事业始于何时?其早期路径如何?

答:(1)中国广播事业开始时期

中国广播事业开始于北洋政府时期。1922年12月,美国商人奥斯邦与一位旅日华侨合作,开办了“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呼号是XRO,功率50瓦,这是我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中国广播事业早期路径

北洋政府时期的广播事业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广播事业只是初具雏形。当时总共约有电台10来座,发射功率一般较弱,收听范围限于电台所在地周围。没有全国性电台,出现了自办电台、民间办台、政府办台。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广播事业

国民党成立中央广播电台,电台设备技术相对提高不少,地方电台、民间电台大幅度增加,对外广播电台开始出现;抗战爆发,国民党广播电台迁往重庆,大批电台落入敌伪手里,全国电台数目大幅度减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敌伪电台,新建了许多电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

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于抗战期间,初期国民党严密封锁。

1940年3月,周恩来从苏联治病回国,带回一部共产国际援助的苏制广播发射机。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并责成军委三局九分队具体担负建台任务。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43年春,由于发射机上一大型电子管损坏没有配件更换,播音被迫停止。停播一年多后,经无线电技术人员昼夜奋战,成功安装了一台广播发射机,延安开始试验播出,1945年9月5日正式恢复播出。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2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之后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平人民广播电台”,陕北台更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当晚对全国播音,具有中央台的性质。

1949年6月5日,党中央发出通知: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领导全国广播电台;与新华社平行,受中宣部领导。

1949年10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又改组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局,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新闻总署领导。这一时期。中国早期的广播事业基本定型。

2.我国初期共创办了几类电台?简述各类电台的创办时间及地点。

答:(1)我国初期共创办了4类电台,包括了境内第一台无线电广播电台、自办电台、国有电台、民营电台。

(2)电台创办时间以及地点

境内第一台无线电广播电台:1922年12月,美国商人奥斯邦与一位旅日华侨曾某出资合作,把一套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由美国运到上海,创办了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上海办的英文《大陆报》合作,租用外滩广东路三号大来洋行的屋顶,开办了“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呼号是XRO,功率50瓦,于1923年1月23日晚首次播音。

自办电台:我国最早自己试办无线电广播的是哈尔滨人刘瀚。他在1923年就开始用野战电话机改装无线电台,并进行不定时广播。在此基础上,1926年10月1日,刘瀚在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当局的支持下,在哈尔滨办起了哈尔滨无线电台,呼号XOH,功率为100瓦。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国有电台:我国第一座政府办电台是1927年5月1日开播的交通部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它的呼号为COTN,功率为500瓦。

民营电台:1927年春,上海新新公司为推销自造矿石收音机,开办了一座设备相当简陋的电台,发射功率仅为50瓦,为我国第一家民办私营广播电台。

3.国民党统治时期广播事业的状况与特点是什么?

答:(1)国民党统治时期广播事业的状况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

1928年2月创刊了《中央日报》,随后创办了广播电台。电台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

1932年5月南京江东门外的新广播大楼落成,新添了一部75千瓦的德国造发射机,成为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电台,其呼号改为XGOA,于11月12日正式播出。

1936年2月23日,国民党办的南京短波广播电台开播,呼号是XGOX,这是当时国内唯一的短波电台,也是我国第一家对外广播电台。

地方电台

国民党在创办中央广播电台的同时还在各大城市建立了电台。较早的浙江台建于1928年10月。

1928年10月,国民政府交通部接管了北洋政府的北京广播无线电台,经改组更名为北平广播无线电台。

民办电台

a.商业广播电台

商业台半数以上在上海;其他分布于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它们大多发射功率小,播出内容偏重于戏曲、音乐、曲艺等娱乐节目。迎合市民需要,格调较为低级庸俗,靠广告收入维持经营。

b.宗教电台

宗教电台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的佛音、福音两台,节目全部为宣扬佛教教义。

c.教育电台

教育电台由一些地方的民众教育馆和大中学校创办。播音内容大都限于文化教育方面,功率不大,收听范围也仅限于当地。

(2)国民党统治时期广播事业的特点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广播事业是建立了以中央广播电台为核心的广播电台网,辐射到地方电台,民办电台的一套广播体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广播节目类型多样,但是有着严格的节目审查的限制,目的配合国民党各项政策的实施,成为国民党的喉舌工具。

4.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广播事业是如何创办与早期发展的?

答:(1)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办

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于抗战期间,初期国民党严密封锁。广播电台的创建步履维艰。1940年3月,周恩来从苏联治病回国,带回一部共产国际援助的苏制广播发射机。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广播委员会,并责成军委三局九分队具体担负建台任务。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2)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广播事业的早期发展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43年春,由于发射机上一大型电子管损坏没有配件更换,播音被迫停止。停播一年多后,经无线电技术人员昼夜奋战,成功安装了一台广播发射机,延安开始试验播出,1945年9月5日正式恢复播出。

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军队进犯延安,对延安狂轰滥炸。从此时到1948年5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曾做过三次大的战略转移,其间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一直没有中断播出。

1949年1月15日,天津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该台也是接收国民党电台建立的。1949年4月24日,南京广播电台开始转播北平新华台的节目。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2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之后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平人民广播电台”,陕北台更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当晚对全国播音,具有中央台的性质。

1949年6月5日,党中央发出通知: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领导全国广播电台;与新华社平行,受中宣部领导。

1949年10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又改组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局,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新闻总署领导。

5.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是如何发展的?

答:(1)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广播电台按行政级别分为四级:中央台、大行政区台、省台和省辖市台。从1956年起,大多数省相继建立了本省的广播事业管理机构。在相当长的时问里,中央广播事业局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直实行局台合一体制;

这一时期我国广播事业发展迅速,无线电台、有线电台以及对外广播的覆盖面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形成了无线和有线相互补充,对内和对外相互结合的广播网。

(2)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58年3月,北京广播器材厂试制出了第一批全套黑白电视播控设备。同时,也积极进行了人才方面的准备。1953年,中央广播事业局派出第一批技术人员赴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共和国留学。1957年,广播局党组决定成立北京电视实验台筹备处。

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3月开始试运行,对电视发射、播出设备进行运转实验;5月1日试验播出。中国电视宣告诞生,初期试验播出了黑白电视节目,节目主要类型包括自制新闻片、现场转播、新闻简报、纪录电影。

60年代后电视也开始大跃进,各地新建电视台,电视数量增多。新闻报道时效性大幅提高,同时新闻节目多样化发展,述评、节庆直播报道、新闻片、纪录片以及谈话节目日益增多。这一时期与国外开始交换电视节目。

6.改革开放后我国广电事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答:(1)过渡阶段及早期改革发展(1978~1983)

这个阶段第十一次广播工作会议做出了依国家四个行政级别分别建立电视台的决定,广播电视发展进人一个新的时期。观念上初现变化,确立了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开始大力兴办广播电视,新闻数量、形式、类型增多,广播文艺节目发展势头好,这一时期支持人也出现了,广播剧、电视剧大幅增加。

(2)深化改革时期(1984~1992)

结构布局变化

强调广播电视机构的工作包括宣传和事业管理两个方面,“宣传工作的改革要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要努力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改进各类节目的内容”;事业建设上要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具体说来即“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

“四级办”政策出台

具备相关条件的省辖市、县都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兴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这些台除了转播中央和省台的节目之外,还可以播出自办节目,覆盖本市县。全国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期收音机的社会拥有量出现了递减,无线广播和电视事业均有大幅增长,其中电视台的增长速度最为迅猛,电视人口覆盖率也超过了广播。

节目改革

这一时期,广播电视的传播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原来的“我播你收”转而开始重视受众的需求,广播电视节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体来说呈现出新闻节目、经济报道、文艺节目全面增长的态势,节目质量也有所提高,在布局方面也更趋合理。

a.新闻节目开始注重时效,篇幅变得简短,舆论监督功能也明显加强,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节目类型。

b.广播界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了一些。推出了融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为一体的全新节目模式。其突出特点是节目内容综合化,节目设置板块化,栏目主持固定化,栏目播出直播化,开通电话热线、鼓励社会参与。全新的节目形式迅速赢得了听众。

c.电视剧成果令人瞩目,年产量大大超过了电影。广电媒体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各台通联部门对受众来信来电有所回应,有的选择在节目中播出,还有的体现在节目的改革中。广播电台还纷纷开展了受众调查,了解本媒体的受众状况,检验改革的成果,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3)大发展时期(1993~2000)

技术发展

广播电视技术在这个阶段取得了迅速的进步。卫星技术的应用带动我国广电事业进人了高速发展时期。

节目变革

从1992年开始,新闻类节目逐渐成为中央及各地电视台节目的主体,全国上千家各级各类电视台中有800家以上自办新闻节目,以新闻为主的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覆盖了全国80%以上地区。人们的观念逐渐从“电视剧立台”转向“新闻立台”。新闻节目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样式,娱乐节目也逐渐繁荣,音乐广播和电视节目都受到追捧,大型文艺晚会成为常态。

对外业务发展

广播电视在对内报道日臻成熟的同时,对外报道也有了新的突破。90年代以后,电视外宣一改向我驻外使领馆和少数华语电视台寄送节目的方式,转变为创办频道、播出节目。

体制机制调整

a.管理改革上变更领导体制,取消四级制,集团化初露头角。

b.事业建设上飞速发展,广播电视覆盖率保持攀升,同时也有更多专门化频道开播。

c.制播分离,把部分制作任务从电视台分离,由社会上的制作公司承担,电视台可以选择购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