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孩子的心理健康取决于什么

孩子的心理问题主要反映了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与沟通问题,而亲子关系与沟通问题又与父母的人格及其原生家庭环境有关。父母有了孩子后自然就成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但是,他们并不会自动成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父母。父母并没有经过如何教育孩子的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他们只是从自己父母的教育经验和自己的为人处世中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家长。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的人格和教育方法先于孩子的存在,孩子在出生之前就被决定了要与什么样的父母和什么样的家庭环境相遇。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作为培养孩子心灵成长的土壤,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幸的是,并非所有父母都有幸成长于一个良好的、充满爱的原生家庭气氛中,父母也并不都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并非都懂得如何爱孩子。作为父母的成年人如果在人格发展上不够成熟,往往会产生人际关系的问题,如同事关系的疏远、夫妻关系冲突或者亲子关系问题。作为孩子,不希望与焦虑的成年陪伴者(父母)相处,不愿意让冷漠的、自我中心的人做父母,更不愿意选择一个专制的父母。但是,总有一些不幸的孩子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对于他们来说,心灵的正常成长和心理健康成为一个曲折和艰难的过程,父母的爱简直就是一种奢求。这些孩子忍受着父母的病态教育方式和错误的沟通过程。更可悲的是,人格不健全的父母一般缺少反省意识,通常并不认为是自己的人格缺陷导致了亲子沟通的不愉快,反而抱怨孩子不听话、不争气,于是,整个家庭气氛变得阴暗,亲子或夫妻关系恶化。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也非常容易具有人格缺陷。

除了父母的人格差异对亲子沟通的影响之外,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通常还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所谓社会文化是指人们潜移默化的思想观念、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社会文化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规范,甚至是沟通方式的影响深刻地塑造着人们,其中一个主要途径是通过家庭生活和亲子互动的方式来塑造人们。比如,传统文化重男轻女,在我国北方地区招待客人时,家庭中的妇女只能做饭,却没有上桌的资格。这种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被一代代模仿和传承下来,很少受到质疑。虽然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亲子沟通与家庭教育领域仍然存在着许多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和方法,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专制态度、望子成龙的过高期望、通过给予而进行的操控等。

本书正是在这样两个背景上阐述亲子关系和沟通问题,但重点不在于分析其具体的原理和原因,而是给父母提供正确有效的、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沟通技术。语言本身不仅是文明,还是沟通的手段。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改变了语言,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就有了改变。笔者经常出差住宾馆,退房时,有的服务员说:“先生,等一下,我们要查房,看有没有被毁坏的或缺失的物品。”听到这句话笔者感觉很不舒服,觉得没有被尊重和信任。而另一家宾馆的服务员却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她说:“先生,我们按规定还要查房,请稍等一下,我们担心客人的手机或充电器落在房间中。”听了这样的话,笔者感觉温暖,被尊重。

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和家庭关系咨询过程中,我们发现,父母身上出现的最为常见的问题是缺少平等心、缺乏对孩子心理感受和心理需要的尊重与理解,即父母受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压抑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力、感受生活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及寻求爱与尊重的基本心理需要。在亲子关系和沟通中不能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和体验,将主观的意愿和意志强加给孩子,这样不是培养了被动、自私的孩子,就是培养了逆反、不负责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