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书是《师生沟通》一书的姊妹篇。2013年,我承担了我院前院长许燕教授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于学校—家庭一体化的纵向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应用示范研究”(课题编号2012BAI36B03),本人承担的子课题是家校一体化的干预部分,我们开始在不同的中学和小学对教师和家长进行了多轮的培训,我们的理念是1+1的效果大于2。我们设计了针对家长和教师的内容协调一致的培训,相信同一时空中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关系和沟通技能的训练,一定能帮助改变学生的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只改变教师或家长一方,效果远不如改变双方。
本书为这一干预的培训教材和成果。培训中我们感觉到了家长对改善亲子关系和沟通质量的渴望与重视,对教育孩子的重视。每次培训,家长座无虚席,不少家长提前来到教室,详细地做笔记,积极参加培训的实践与活动,参与角色扮演。其态度甚至比教师更加努力和积极。
通过培训,我们也发现了个别家长根深蒂固的表达习惯,与教师一样,家长大多特别不习惯表达对孩子的关注与陪伴,而更多地是把自己扮演成一个高高在上的成年人,或者一个全能全知的解决问题者来回应孩子。比如,某一个孩子对家长说:“小刚又给我起外号了,我跟老师说,他不管,还说就我事多。”本来孩子表达的是关注与陪伴的需要,并不需要家长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只要家长理解并同情自己的处境就行了,可是,家长往往过度反应并迫切希望解决问题。家长常见的回答是:“是吗?妈妈找老师去,这个老师太不负责任了。”或者说:“孩子,没有关系,你也给他起一个外号不就行了。”“起就起吧,反正也不是真的,他叫你猪,你也不是猪。只能说明他是一个野蛮人。”也有的家长回应说:“真的吗?爸爸明天去学校找小刚,教训一下他。看他还敢不!”“我这就给小刚家长打电话。都是他父母缺少教养。”这些占据主导的回应,不仅不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且严重妨碍了亲子关系与沟通的质量,使孩子感觉与父母疏远,觉得父母并没有理解和感应自己。难怪现代中国家庭中孩子经常回家后直接走进自己的房间,很少与父母沟通学校的事情。
面对这类的问题,父母应当如何回应?父母如何区分孩子沟通的动机?如何区分信息的类型?孩子表达的是求助的信息还是关系的信息?如何针对不同的心理需要进行不同的回应?如何划分沟通的类型和识别不良沟通方式?如何带着尊重与同情批评或表扬孩子?如何通过兼顾对方的方式解决冲突?这些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作为技能的培训教材,本书以大量案例的方式来分析与介绍正确的沟通方法。透过这些技能,我们秉持的教育理念是尊重与共情孩子。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润物于无声。其实,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办法无穷尽,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而且孩子自己体验和找到的办法才最为有效。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陪伴和理解,是家长表达自己积极的爱和情感,是来自家长的心灵的安慰和支持。人们交往与相遇都是为了满足归属需要,如过去人见面问候“吃了吗?”是表达关心的需要,同样见面说“今天天气真好”也不是客观地描述今天的天气,是表达了寻找共同话题,进一步沟通的需要。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善意和关心,表达自己积极的关系。
作为父母,如果能够把握这个主题,就会理解全书的精髓。我们也希望父母通过了解此书,改变自己交往的态度,以满足孩子的爱与自主这两个主要心理需要入手来重新审视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放弃自我中心,以孩子的需要为中心。
沟通的质量只有一个标准,即交往双方都感觉到愉悦和开心。交往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孤独,有收获是第二位的。通过沟通与交往,双方都得到正能量,都感觉到了彼此的尊重与支持,满足了归属的需要。
本书是集体合作的成果,全书由本人构思、写出提纲并修改了全部书稿。第一章由本人撰写,第二章至第四章由袁金香和王晓莉撰写,第五章由孙治英撰写。
本书的许多材料来自前人的贡献,有些列入了参考书,有些可能没有提到,在此对前人的贡献表示感谢。
刘翔平
201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