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新贸易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现象,这些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理论无法解释、不能预见的,譬如:非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并非例外,同类产品被区别对待,知识密集型产品在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的趋同化与国际贸易的高度集中化,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的主导化。新贸易理论试图解释这些新的贸易现象,提升我们对贸易起因及其结果的理解。
新贸易理论超越了早期H-O模型的解释,主要考虑了技术扩散的滞后、需求条件、规模经济、国际资本的流动、动态比较优势、不完全竞争等。例如,克鲁格曼模型(Krugman Model)引入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相互倾销模型(Reciprocal Dumping Model)试图解释同质产品的双向贸易;贸易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试图解释贸易量,而不关注贸易的构成。
2.3.1 技术差距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而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各国技术的动态变化作为引发国际贸易的单独因素,从动态的角度说明贸易格局的变化。
1. 理论提出的背景
(1)实践对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提出了挑战。
① 第一次国际产业大转移对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提出了挑战。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西方工业化国家向外转移,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不失时机地承接了这次国际产业大转移,借此实现了工业化过程。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曾经给一个国家带来极大福利的优势产业在若干年后会向外转移?为什么曾经在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过重要贡献的一种产业或产品,相当长时间后会在另外的国家(地区)再一次显现辉煌?形成这一贸易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② 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伴随着知识密集型产品贸易量不断上升的还有另一个现象,即作为技术创新产物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均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里创造发明的,而随着产品标准化程度的提高,该产品的生产与出口逐渐由原发明国转向其他国家。
(2)理论提出。
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 V. Posner)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 Vernon)发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将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概念引入国际贸易领域,提出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y Theory,或Product Cycle Theory,PCT),他们试图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
2. 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进步或技术革新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发展新的、更节约的生产现有产品的方式;另一种是创造发明全新的产品和改进已有的产品。波斯纳的技术差距理论认为,由于技术革新领先,新产品总是在工业发达国家最早产生,然后进入世界市场。这时其他国家虽然想对新产品进行模仿,但由于存在技术差距,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因而,创新国利用对新产品的技术控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垄断这一产品,保持领先地位,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优势。随着新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并不断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降,以至可能从其他国家进口该产品。波斯纳在分析这一过程(见图2.3)时,提出了如下概念:①需求滞后,是指创新国出现新产品后,其他国家消费者没有产生需求到逐步认识到新产品的价值而开始进口的时间间隔,其长短取决于他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与了解。②模仿滞后,是指创新国制造出新产品到模仿国能完全仿制这种产品的时间间隔。模仿滞后由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所构成。反应滞后指创新国生产到模仿国决定自行生产的时间间隔,其长短取决于模仿国的规模经济、产品价格、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关税、运输成本等因素。掌握滞后指模仿国从开始生产到达到创新国的同一技术水平并停止进口的时间间隔,其长短取决于创新国技术转移的程度、时间和模仿中的需求强度以及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
图2.3 技术掌握时间差距
图2.3横轴表示时间,纵轴上方表示创新国生产和出口数量,下方表示模仿国生产和出口数量。t0为创新国开始生产的时间,t1为模仿国开始进口的时间,t2为模仿国开始生产的时间,t3为模仿国开始出口的时间,t0~t1为需求滞后,t0~t2为反应滞后,t2~t3为掌握滞后,t0~t3为模仿滞后。
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理解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关键在于理解它对贸易国家的分类和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假设。
① 对贸易国家的分类。贸易国家分为三类:创新国、后进国、第三国。
② 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假设。许多新产品都有一个划分为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见表2-8和图2.4。
表2-8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图2.4 产品生命周期
在图2.4中,时间轴以上部分给出了创新国的生产产量曲线Q创、创新国的出口量曲线E创和后进国进口量曲线I后(虚线部分)。时间轴以下部分给出后进国生产量曲线Q后、后进国出口量曲线E后和创新国进口量曲线I创(虚线部分)。
③ 从贸易演进的角度也可以将产品生产技术发展分为3个阶段(见图2.5)。
图2.5 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2)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①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理论意义:实现了比较优势观念由静态到动态演变的飞跃,揭示了比较优势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转移。实践价值:该理论揭示了实现上述动态演变的客观条件是技术在商品的贸易过程不断向外传播,产品的技术密集度不断降低;主观条件是承接国在商品进口消费过程中能够吸收、消化产品的生产技术,具有与产品要素密集度相适应的要素禀赋优势。对解释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现象有一定的价值。对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化的实现有一定启示,即后进国家应该开放市场,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处理好引进中的吸收与创新的关系,抓住机遇,实现超常规发展。
② 局限性。该理论难以说明当贸易双方不存在技术差异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贸易。
2.3.2 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使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尤其是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贸易的主要形式。产业内贸易理论揭示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使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间互相进口与出口。比如,美国、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既是汽车的出口国,又是汽车的进口国。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可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又称为GL指数或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来衡量。
式中,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IIT为产业内贸易指数,其取值范围为0~1。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时,IIT=0;当对某一商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即产业内贸易达到最大),IIT=1。
格鲁贝尔(Grubel)和劳埃德(Lloyd)计算了1967年10个国家不同产业的IIT指数。他们发现,对于原油、润滑油产业,10个国家的IIT值的加权平均值为0.30,对于与之相关的化工工业为0.66,10个国家所有产业的混合加权平均IIT值为0.48。这意味着在1967年,10个国家的贸易额中约有一半是由同一产业差别商品的交易引起的。有的学者对1970年、1980年、1987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比利时、英国、西班牙等国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产业内贸易的比例进行了考察,发现1970年、1980年、1987年这10个国家的平均产业内贸易的比例分别为49%、55.5%和57.8%。
提示
使用IIT指数来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时,须谨慎处理。因为,如果将产业的范围进行不同的定义,就会得到不同IIT值;而某一产业的范围越大,IIT值就越大。
2.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1)来自需求方面的解释——收入、偏好相似,需求重叠。
最早试图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出理论解释的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S. B. Linder)。他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该理论从需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成因,认为由收入接近所决定的需求偏好相似,是知识与资本密集型制成品贸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的主要原因。
① 一种新产品首先是为满足本国的(代表性)需求而生产,只有当新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国内市场有限时才出口到国外。这是因为:第一,企业家对国外市场的熟悉程度大大低于对国内市场的熟悉程度。企业家不可能想到满足一个国内不存在的需求。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进一步拓展市场时,才会考虑出口。一旦打开国外市场,出口份额甚至会比内销大。尽管如此,出口终究是市场扩大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开端。第二,一个国家本身的需求是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的推动力。第三,一种新产品要最终适应市场需求,就必须根据消费者的要求不断改进产品设计。而征求本国和本地区消费者的意见较容易,成本最低。因此,国内需要的产品才会是本国具有优势的产品。
② 两国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的消费者就越会要求同等质量的商品,它们之间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③ 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平均收入是决定需求偏好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关国家平均收入是否相近可以用来反映需求结构是否相似。平均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消费品、资本货物的需求类型密切相关。收入水平高的国家更多地需要档次高、质量好的消费品及高技术含量的资本货物;而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一般需要较低档次的消费品和一般性资本货物。因此,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相似的高档消费品和高技术的资本货物的贸易量很大。而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取决于两国需求的重叠部分。因为高收入国家中有低收入消费者,低收入国家中也有高收入消费者,这两部分人存在共同需求,如图2.6中的阴影部分。图中横轴为不同水平的人均收入,纵轴为不同档次的商品,与A、B两点相应的两个矩形分别表示A、B两国所需商品档次的范围。阴影部分表示两国的重叠需求。阴影部分越大,两国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图2.6 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商品需求及其重叠需求
(2)来自供给方面的解释——产品的异质性和规模经济。
仅停留在需求与收入层次解释产业内贸易的成因,是不能解释:当收入增加带动需求水平的提高时,如果没有供给的相应调整,那么,需求的扩大只会带来制成品交易价格的普遍上升。但是,在当代国际贸易中,资本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制成品的交易价格非但没有上升,反而有普遍下降的趋势。此价格下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来自供给方面的解释如下所述。
① 产品的异质性。产品的异质性是指同一类产品的商标、款式、包装、规格、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差异。产品的异质性可以使不同生产者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消费偏好的需求,从而形成不同生产者的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产生产业内贸易。例如,美国和日本都生产小汽车,美国汽车以舒适、豪华、马力大为特点,而日本汽车则以经济适用、节能为特点。这就产生了对两国产品的相互需求,导致了产业内贸易。
② 规模经济。追求规模经济与生产差异产品对于生产者来说是矛盾的,差异产品的消费与福利水平的提高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矛盾的。进行产业内贸易可以解决这些矛盾。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使建立在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产业内贸易导致市场扩大,生产者可以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差异产品消费者可以比较低的支出来消费差异产品,从而提高福利。
(3)其他解释。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两国之间发生具有完全替代性的同质产品的双向贸易现象。对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解释源于格鲁贝尔和劳埃德(1975),他们认为运输成本、转口贸易、季节性贸易、消费者偏好、政府干预等均可导致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解释包括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Neo Heckscher-Ohlin Model),它是对原有H-O模型进行修正而建立起来的。该理论通过对H-O模型假定的调整,在产品特性与劳动和资本等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间建立了一种联系以解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但其核心仍是用要素禀赋来预测贸易,因此是对传统贸易理论偏离最小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尔威(Falvey)和凯克斯基(H. Kierzkowski)。
提示
垂直差异(Vertical Differentiation):指商品只存在质量差别。如不同质量的羊毛纺织成的羊毛衫。
水平差异(Horizontal Differentiation):指商品质量相同,但存在心理上被认为的特性的差别。如同等质量羊毛纺织的不同式样、颜色的羊毛衫。
3. 产业内贸易理论简评
产业内贸易理论改变了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础假设,由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过渡到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该理论增强了国际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实践的解释力,也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更多的存在基础。
2.3.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波特(Porter)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波特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只能对国际贸易模式做出部分解释,但不能说明为什么一个国家能在某一行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
(1)4个基本变量。
波特认为国内四个基本变量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①要素禀赋;②需求状况;③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④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构成波特所谓的国家“钻石”(Diamond)(见图2.7)。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上述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各个国家都应出口“钻石”系统中四个组成部分都处于有利地位的产业中的产品,进口四个组成部分都处于不利地位产业的产品。
图2.7 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2)两个附加变量。
在上述四个变量之外,政府和机遇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即附加变量。政府能通过水平和垂直关系把产业联成产业群,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政府的实际作用是正面或负面地影响每个基本变量。企业控制之外的偶然事件也会造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竞争优势的变化。具有最有利“钻石”的国家很可能把偶然事件转变成竞争力优势。
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简评
国际竞争优势理论首次从多角度、多层次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