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2.2.1 绝对优势论
绝对优势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为绝对成本论(Theory of Absolute Cost),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建立的国际贸易理论。
经典人物2-1
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他于1776年发表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被称为西方经济学的一部“圣经”,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认为交换是人类的天性;交换产生分工;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分工的依据是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
资料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A%E5%BD%93%C2%B7%E6%96%AF%E5%AF%86/972521?fromtitle=%E4%BA%9A%E5%BD%93%E6%96%AF%E5%AF%86&fromid=682205&fr=aladdin,2018-12-26.
1. 绝对优势论产生的背景
斯密所处的时期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的产业革命逐渐展开,其经济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大陆的两个对手——法国和西班牙。但产业革命的充分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却受到重商主义及其保护政策的抑制。其中最集中的矛盾正是在对外贸易领域。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中,代表新兴产业资产阶级的要求,猛烈抨击了重商主义,创立了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首次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优势论。
提示
斯密并非是提出自由贸易的第一人。之前,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尼克拉斯·巴本(Nicholas Barbon)、达德利·诺思(Dudley North)、大卫·休谟(David Hume)等已有关于自由贸易的言论,但这些言论只能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萌芽。例如,威廉·配第在早期主张贸易差额论和贸易垄断,但是到了后期,他认识到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提出了适度国家干预论。大卫·休谟提出了货币数量论,并将其引入国际贸易的分析中,从而形成了他的自动调节机制理论。
只有斯密,一种系统的自由贸易理论才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2. 绝对优势论的基本假设
(1)理论分析模型:2×2×1静态模型,即两国、两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2)生产技术特征:投入的边际产量固定,平均成本不变,规模报酬不变。
(3)交易成本:不存在,主要是假定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
(4)要素流动性:每个国家拥有固定的劳动,且劳动是充分就业的和同质的,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但不能在国际流动。
(5)市场结构特征: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
(6)生产函数:两国不同。
(7)消费者偏好:两国相同。
(8)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
3. 绝对优势论的主要论点
(1)贸易成因:两国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价格的绝对差异→国际贸易。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成本越低→价格越低→国际贸易(出口);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成本越高→价格越高→国际贸易(进口)。
(2)国际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适用于一国内部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际范围。国际分工是交换的结果,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
(3)国际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其基础是自然优势(有利的自然禀赋)或获得性优势(后天的有利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和贸易方面处于比别国有利的地位。
(4)贸易所得:贸易参与方双赢。
(5)贸易政策取向: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
总之,绝对优势论认为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因而其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下面采用2×2×1模型来概述这一理论。假设,英国和葡萄牙两国生产酒和毛呢两种产品,劳动是唯一的投入要素。按照斯密的分工原则,一国可集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同另一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相交换。两国分工、交换前后见表2-2。
表2-2 英国和葡萄牙关于酒和毛呢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情况
注:绝对优势可以用产出表示法(劳动生产率)或投入表示法(生产成本)进行衡量。本表采用的是投入表示法。
由表2-2可见,分工前:如果生产1单位酒,葡萄牙需要投入90单位劳动,比英国需要的120单位要低,即葡萄牙拥有生产酒的绝对优势。相反,生产1单位毛呢,英国需要投入80单位劳动,比葡萄牙需要的110单位要低,即英国拥有生产毛呢的绝对优势。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葡萄牙应该分工生产酒,英国应该分工生产毛呢。
分工后:各国总投入与分工前一样,但是酒和毛呢的世界总产量都比分工前大,分别增加了0.222单位和0.5单位。
交换后:假定两国的交换比率是1:1,即英国拿一单位毛呢与葡萄牙的一单位酒交换,与分工前相比,贸易利益为:英国拥有1单位酒和1.5单位毛呢,酒没有减少,但是毛呢增加了0.5单位;葡萄牙拥有1.222单位酒和1单位毛呢,毛呢没有减少,但是酒增加了0.222单位。两国实现了“双赢”。
上述分析表明,贸易双方都分工生产自己劳动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产品,去交换本国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产品,世界总产量增加了,交换后各国所拥有的产量也都比分工前提高了,达到了“双赢”。通过国际专业化生产和国际贸易,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利用,两国的福利水平都获得了相应的提高,世界福利也增加了。
4. 对绝对优势论的评价
(1)进步意义。
绝对优势论具有伟大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① 斯密的分工论揭示了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它关于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都能带来利益的观点是科学的,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首次论证了贸易可以“双赢”,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并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找到了基本的依据(即绝对成本优势原则)。它对国际贸易现象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更加深刻。
② 绝对优势论相对重商主义而言是个巨大的进步,为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国际贸易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③ 斯密主张的自由放任原则代表着一个还在同封建社会的残余进行斗争、力图扩大生产力、使工商业具有新的规模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倾向。
(2)缺陷。
① 绝对优势论关于分工与交换关系的观点是错误的。
② 绝对优势论仅是一个特例,并不带有普遍意义,该理论解释不了许多没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普遍现象。例如,当时一些殖民地国家没有绝对优势,但与宗主国之间仍然开展贸易。
2.2.2 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也称为比较成本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最早由托伦斯(Torrens)于1815年在《论对外谷物贸易》中提出,大卫·李嘉图于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加以完善和发展。
经典人物2-2
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1772—1832)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于1817年完成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标志着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并逐渐形成了“李嘉图学派”。1819年李嘉图曾被选为下院议员,极力主张议会改革,鼓动自由贸易。他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李嘉图的主要理论贡献是税收理论和比较优势论。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29525.htm,2010-07-20.
1. 比较优势论产生的背景
在李嘉图生活的时代,对近代世界史有决定性影响的产业革命在英国首先爆发,使英国的工业生产急剧增长,许多城市和工业中心纷纷涌现。大机器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给英国资产阶级提供了数量巨大而成本低廉的商品,为他们扩大出口提供了物质基础。到19世纪,英国的出口总额空前增长,英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即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当时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阶级之间的矛盾,在经济方面,这一矛盾集中在《谷物法》的存废上。《谷物法》规定:必须在国内谷物价格上升到一定限额以上,才允许进口谷物,而《谷物法》又不断提高这个限额。李嘉图认为:因为人口增加→对谷物需求上升→谷物价格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地主地租收入上升,农业工人收入上升,同时生活费用上升,工厂工人工资上升,资本家的利润下降,导致资本积累减少。所以作为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的代表,李嘉图认为必须废除《谷物法》,实行自由贸易,出口本国廉价的工业制成品,进口国外价格低廉的农产品,使工资水平下降,利润水平提高,增加社会财富。1846年,英国议会通过废除《谷物法》的法令。
李嘉图就是代表此时工业资本家的利益,竭力论证自由贸易的优越性,在绝对优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论。
2. 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假设
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假设类似于绝对优势论。
3. 比较优势论的主要论点
(1)贸易成因: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产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别,而是相对差别。
(2)国际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的重要途径。
(3)国际分工的原则是“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比较优势。即专业化生产和出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进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产品。
(4)贸易所得:双赢。只要按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均可获得利益。
(5)贸易政策取向: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
下面采用2×2×1模型来概述这一理论。假设,英国和葡萄牙两国生产酒和棉布两种产品,劳动是唯一的投入要素。按照李嘉图的分工原则,一国可以集中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另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交换。两国分工、交换前后见表2-3。
分工前:①从英国方面看,英国生产酒和棉布的绝对成本都比葡萄牙高,即均处于绝对劣势,但英国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效率不一样。与葡萄牙相比,英国生产酒和棉布的相对成本为:酒,120/80=150%;棉布,100/90=110%。两相比较,英国生产棉布具有比较优势。②从葡萄牙方面看,葡萄牙生产酒和棉布的绝对成本都比英国低,即均有绝对优势,但葡萄牙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不同。与英国相比,葡萄牙生产酒和棉布的相对成本为:酒,80/120=67%;棉布,90/100=90%。两相比较,葡萄牙生产酒具有比较优势。
表2-3 英国和葡萄牙关于酒和棉布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情况
注: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可以用产出表示法(劳动生产率)或投入表示法(生产成本)进行衡量。本表采用的是投入表示法。
按照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英国与葡萄牙不会发生贸易,这正是绝对优势论的缺点。而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分工原则,英国应该分工生产棉布,葡萄牙分工生产酒,这也正是李嘉图的发展。
分工后:各国总投入与分工前一样,但是酒和棉布的世界总产量都比分工前大,分别增加了0.125单位和0.2单位。
交换后:现在要进行国际交换,交换比例取决于贸易条件。李嘉图假定两国的交换比率是1:1,即英国拿1单位棉布与葡萄牙的1单位酒交换。与分工前相比,贸易利益为:英国拥有1单位酒和1.2单位棉布,酒没有减少,但是棉布增加了0.2单位;葡萄牙拥有1.125单位酒和1单位棉布,棉布没有减少,但是酒增加了0.125单位。实现了双赢。
4. 对比较优势论的评价
(1)进步意义。
① 比较优势论比绝对优势论更全面、更深刻。它克服了绝对优势理论的缺陷,从普遍意义上阐明了国际贸易的有利性,即只要存在相对优势,任何国家都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好处,成为分析国际贸易利益的基本方法。它使绝对优势论成为比较优势论的一个特例,还可以扩展到m种商品和n个国家的分析中,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国际贸易的一大理论基石。
② 比较优势论在历史上曾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它曾经为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武器,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而自由贸易政策又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处于首位。
③ 这一理论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重大变化。按照“优胜劣汰”法则,通过竞争,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生产者将不断被逐出市场。但按照比较优势论,“劣者”不但不会因竞争而淘汰,反而有可能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益。
(2)缺陷。
① 就整体而言,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它未能正确区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结果,不能解释为什么毛呢和酒按照1:1的比例进行交换,这种交换为何互利以及交换中的利益来自何处。
② 限于静态分析。李嘉图为了论证他的比较优势论,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为静态凝固状态,而忽略了动态分析。没有认识到因为技术革新等因素,生产率相对的优势和劣势甚至可以相互转化,进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可以改变。该理论过分强调贸易的静态利益,而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即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演进、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创新的推动作用。
③ 掩盖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能离开生产关系来考察社会分工问题,社会分工(包括国际分工)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范畴,它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因此,不能将国际分工简单地说成生产率差异的结果。
④ 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是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该理论认为各国应该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而现实当中很少有国家实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
2.2.3 要素禀赋论
狭义的要素禀赋论,也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或H-O理论。广义要素禀赋论也称为H-O-S理论,包括H-O理论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要素禀赋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严格来说属于新古典主义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之间的区别如下:第一,研究角度不同,要素禀赋论是从要素禀赋差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基础的理论。第二,要素禀赋论在进行供给面分析时,除劳动之外,引入了另一个生产要素,即资本。在两种可变要素投入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递增,即机会成本递增。这就避免了机会成本不变情形下的完全专业化生产这一与现实不太吻合的情况。第三,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原因易于解释,如历史原因、自然条件等。
1. H-O理论产生的背景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古典经济学产生分化,此后各流派层出不穷。这时期的“边际革命”确立了效用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与生产费用决定价值的观点相抗衡。19世纪末,出现了经济学上的第二次大综合,产生了折中两种价值决定观、以供求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进入20世纪以来,新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学界对它的重大修改和变革也逐渐开始了。
20世纪30年代,新古典贸易理论又有了一次大的发展。一方面,包括哈伯勒、维纳、勒纳、米德等人在内的一批经济学家把机会成本、生产函数、无差异曲线、成本递增、一般均衡等概念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使得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作为微观经济学的延伸而日臻完善。另一方面,1913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1879—1952)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第一次用生产要素密集程度来解释国际贸易,提出了有关国际贸易与要素禀赋及收入分配的问题。瑞典经济学家贝蒂尔·俄林(Bertil Ohlin,1899—1979)于1933年出版了《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对赫克歇尔的理论作了重大补充和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国际贸易的形成一般取决于各国拥有生产要素的相对丰富程度的观点,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或H-O理论。
2. 与H-O理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1)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包括土地、劳动(K)、资本(L)、企业家才能。要素价格(Factor Price)则是指生产要素的报酬,例如土地的地租、劳动的工资(W)、资本的利息(r)、企业家的利润。
(2)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是相对于产品而言的概念,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要素密集度高。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设:
KY=KY/LY
KX=KX/LX
其中KX、KY为生产X产品、Y产品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如果在任何相同要素价格下,都有
KX>KY
则称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时不存在要素密度逆转。
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如生产小麦投入的土地占的比例最大,便称小麦为土地密集型产品;生产纺织品投入的劳动所占的比例最大,则称纺织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计算机投入的资本所占的比例最大,就称计算机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以此类推。
(3)要素禀赋。
① 实物单位定义(Physical Definition):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若ρA、ρ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禀赋,且设:一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劳动数量为,则其要素禀赋为
ρA>ρB
则称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例如,美国无论在资本存量,还是在劳动绝对数量上,都远远高于瑞士和墨西哥。与瑞士相比,美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低,因此美国属于劳动丰富的国家。如果与墨西哥相比,则美国的人均资本存量高,因此美国属于资本丰富的国家。由此可见,当我们说某国在要素禀赋上属于哪种类型时,必须注意看与谁相比。
② 要素价格定义(Price Definition):即用两国的资本价格和劳动价格来衡量。
设:A国的要素禀赋为A国的资本价格和劳动价格的比率(r/w)A。B国的要素禀赋为B国的资本价格和劳动价格的比率(r/w)B,如果(r/w)A<(r/w)B,我们就定义相对于B国而言,A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相对于A国而言,B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在实物单位定义中,一国的要素禀赋为该国的总资本和总劳动的比率,因而是单纯从要素供给的角度说明各国的要素禀赋。而在要素价格定义中,一国的要素禀赋为该国的资本价格和劳动价格的比率,而要素价格不仅仅取决于要素供给,还取决于要素需求。因而这两种衡量要素禀赋的方法有可能不一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素禀赋论假设A国和B国要素需求完全一致,而要素禀赋的差异完全由要素供给的差异引起,也就是说,一种要素的供给越多,它的价格就越低,反之,它的价格就越高。因此,如果KA/LA>KB/LB,则必定有(r/w)A<(r/w)B,即A国无论用实物单位定义,还是用要素价格定义,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而B国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
3. H-O理论的基本假设
(1)2×2×2模型。即两个国家(A和B)的两个生产部门利用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两种产品(X和Y)的前提。H-O理论考虑了两种要素,实际上代表全部要素,与机会成本具有同样的观念,即考虑所有要素投入。其前提比古典贸易理论的内涵更大。
(2)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一致,即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这一假设主要是为了便于考察要素禀赋,从而考察要素价格在两国商品相对价格决定中的作用。
(3)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既定不变,但A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X、Y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不同,其中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4)规模报酬不变。
(5)两国进行的是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即:尽管是自由贸易,两国仍然继续生产两种产品,无一国是小国。
(6)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7)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
(8)要素流动性:生产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之间流动,但不能在国际流动。所以,在没有贸易时,国家间的要素报酬差异始终存在。
(9)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这意味着生产专业化过程可持续到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等为止。
与绝对优势论和比较优势论相比,H-O理论对一国生产可能性的假设有两方面不同:第一,关于两国生产各种商品能力不同的原因。前者解释为生产技术差异;H-O理论则强调要素禀赋差异。第二,关于产品生产机会成本的假定。前者假设只有一种投入要素,机会成本不变;H-O理论则假设有两种要素投入,机会成本递增。
4. H-O理论的主要内容
(1)基本观点。
① 国际贸易成因:两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例不同和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在封闭条件下,A国资本相对丰富→A国资本相对价格低→由于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所以A国X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A国X产品的相对价格较低→A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劳动相对丰富→B国劳动相对价格低→由于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B国Y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B国Y产品的相对价格较低→B国在Y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开放以后,A国将出口X到B国,因为在B国市场X的相对价格高于A国。同理,商品Y将由B国出口到A国。
② 分工原则: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③ 贸易利益:双赢。
④ 政策取向: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
(2)理论分析。
H-O理论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如图2.1所示。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假设两国的技术和要素需求相同,那么价格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所以要素禀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图2.1 要素禀赋论的理论分析
5. 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1)基本观点。
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论点是赫克歇尔首先提出的。俄林认为,虽然各国要素缺乏流动性,使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理想状态不能实现,但商品贸易可以部分代替要素流动,弥补缺乏流动性的不足,所以国际贸易使要素价格存在均等化趋势。1941年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与斯托尔伯(W. F. Stolper)合著并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的观点。萨缪尔森还在1948年前后发表的《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衡》及《论国际要素价格的均衡》等文中对上述观点做了进一步的论证,建立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从而发展了H-O理论。
提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The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可表述为:在满足要素禀赋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可使同种要素的绝对和相对报酬趋于均等。该学说的意义:第一,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国家间自由流动来直接实现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以替代要素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第二,说明了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格局。
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这一结果的重要含义是:国际贸易虽改善了一国整体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因为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2)理论分析。
现以A国和B国为例,对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进行分析(见表2-4)。假设:A国和B国均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其单位要素报酬(单价)分别是工资率和利息率。A国与B国分别生产X和Y两种产品,其中,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表2-4 自由贸易影响要素价格的过程
6. 要素禀赋论简评
(1)进步意义。
① 李嘉图等人都假设两国交换是物物交换,国际贸易起因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赫克歇尔、俄林是用等量产品不同货币价格(成本)比较两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两国的交换是货币交换。该理论假设各国的要素生产率相同,用要素禀赋差异寻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以及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研究更深入、全面。
② 要素禀赋论既有理论意义,对一国制定产业、贸易和收入分配政策也有现实指导意义。例如,认识到了国家间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指出了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模式,即一国如果某种生产要素丰富、要素价格低廉,则出口该要素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进口该要素密集型产品对本国有利;认识到了要素禀赋及其组合对一国生产、贸易和收入结构具有决定作用。
(2)局限性。
要素禀赋论依据的假设条件都是静态的,忽略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难免存在缺陷。就技术而言,技术在不断进步,使老产品成本降低,也能产生新产品,因而会改变一国的比较利益格局,使比较优势产品升级换代,扩大贸易基础。就生产要素而言,远非同质,新旧机器总归有别,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也不能相提并论;再看各种要素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全然不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所指出的那样会随着商品价格均等而渐趋均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资的悬殊、利率的差距,足以说明现实世界中要素价格无法均等。
2.2.4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H-O理论在提出以后的20年中,西方经济学家对其深信不疑,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才遭到质疑。“里昂惕夫之谜”就是针对H-O理论提出的最有名的一种质疑。
1. 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
里昂惕夫(W. Leontief)是出生于俄国的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
根据H-O理论,美国资本相对富裕、劳动力相对稀缺,理所当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里昂惕夫对美国贸易结构的验证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在美国出口工业中,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K/L)低于进口竞争工业的K/L(见表2-5)。即: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也即,美国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安排剩余劳动力,这与H-O理论预测不符!
表2-5 美国每百万美元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的生产要素投入量
注:由于进口商品数据难以获得,使用美国进口替代商品的数据。Kx/Lx:出口品资本与劳动的比例;Km/Lm:进口品资本与劳动的比例。
这一验证结果也大大出乎里昂惕夫本人的意料之外,于是他将计算结果于1953年以《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美国资本状况再考察》为题公开发表,在学术界引起轰动。随后,许多经济学家对美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是有的与里昂惕夫的结论相同,有的符合H-O理论(见表2-6)。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就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
表2-6 对H-O模型的实证检验
注:采用美国数据。Kx/Lx:出口品资本与劳动的比例;Km/Lm:进口品资本与劳动的比例。
2. 关于“里昂惕夫之谜”的多种解释
(1)劳动力非同质说。
H-O理论将生产要素简单地分为劳动和资本。事实上,同一要素之间大不相同。
里昂惕夫本人用劳动力质的差异来解释这一问题。他认为,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他解释,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具有机器设备国家工人的3倍,如果按照其他国家的水平来衡量劳动的话,美国的劳动应该是倍加的劳动。这样,再计算美国的工人人数时,必须将实际人数乘以3。如此来算,美国就成为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它的贸易格局自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资本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 B. Keesing)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见表2-7)。
表2-7 1962年一些国家出口和进口产品的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使用比例 单位:%
资料来源:徐盛华,章征文. 新编国际贸易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2.
基辛利用美国196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将美国企业职工分为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两类,熟练劳动又分为七级:一级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二级是技术员和制图员、三级是其他专业人员、四级是经理、五级是机械工人和电工、六级是其他工种的熟练的手工操作人员、七级是办公室人员和销售人员。他利用该分类方法对一些国家1962年的进出口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如美国和德国,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如印度,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
(2)人力资本说。
美国经济学者凯南(Kenen)等人用对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符合H-O理论的。凯南认为,国际贸易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应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即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一国用于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面投入的资本,或者说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本。由于美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拥有更多的熟练劳动力,因此,美国的出口商品含有较多的熟练劳动。如果把熟练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算作资本并同有形资本相加,经此处理以后,美国仍然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是符合H-O理论的,从而把里昂惕夫之谜颠倒过来。
Kravis的研究也表明,美国出口行业的工人平均工资比进口竞争行业工人的平均工资要高15%,可见,美国出口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包含的人力资本要高于进口竞争行业(I B. Kravis. Wage and Foreign Trad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6)。还有经济学家在调查了美国劳工的平均工资、高技能职员在整个雇员中的比率,以及研究开发支出在产品增加值中的比重等情况后发现,美国人力资本投入在全世界占有领先地位,美国拥有的科技人员和熟练工人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因此,简单地用美国的资本、劳动人数或劳动时间来计算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可能没有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国家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之间、人力资本之间的区别。
(3)自然资源稀缺说。
美国学者凡涅克(J. Vanek)在1959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以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观点。他认为:里昂惕夫进行研究时,仅局限于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忽略了自然资源要素(经济学意义上的“土地”要素)的投入影响。如果美国对于某些自然资源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进口来满足需求,而这些资源的开发或提炼在美国属于高资本投入的产品,则美国的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密集度必然上升。于是就出现了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本人是同意凡涅克的观点的,他发现美国是大量矿产的进口国,这些矿产既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也使用大量的资本,而美国出口的农产品相对而言主要使用的是土地和大量劳动力。即:美国进口的自然资源品恰巧是资本劳动比例较高的,而出口的自然资源恰巧是资本劳动比例较低的。在计算美国1947—1951年出口和进口替代产品之间的资本—劳动比例时(见表2-6),他指出:“如果把自然资源产品从计算中剔除的话,则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反论现象就不复存在了。”
考虑自然资源要素的作用后,有助于解释美加、美日、美印之间的贸易反论现象:美国似乎是从加拿大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实际上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从加拿大进口大量资本劳动比例较高的矿产品。日本似乎是出口其资本密集度比其进口产品要高的产品,是因为日本大量进口大米,而大米在日本是以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的。美国也向印度出口粮食,与美国从印度进口的产品相比,作为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粮食中的资本劳动比例是较低的。
综上所述,研究美国的出口、进口竞争商品的要素含量时,至少必须区分耕地、矿产、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和非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贡献(见图2.2)。
图2.2 美国出口品、与进口相竞争品要素构成
(4)要素密度逆转论。
如果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的,Y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的,Y变为资本密集型的,这种现象称之为要素密度逆转。
当存在要素密度逆转时,同样一种产品,虽然两国生产函数相同,但在两国不同的要素价格下,可能属于不同要素密集类型。从而解释了里昂惕夫之谜,即一种产品在A国是资本密集型的,但在B国却是劳动密集型的。如美国的农业,由于其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属于资本密集型生产。但在其他一些落后国家,农业生产则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因此以美国国内的生产作为标准,则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以其贸易国的生产作为标准,则美国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5)需求逆转论。
在H-O定理当中,假设两国的消费者偏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国际贸易形态只取决于要素禀赋差异,与需求因素无关。现在,放开消费者偏好完全相同的假设,就可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需求逆转理论就是这种理论。需求逆转: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品拥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特别偏好该商品,将会使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即该国改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为进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例如,虽然美国资本比较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更偏好于消费资本密集型商品,那么,美国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6)以竞争和垄断来解释。
该解释认为,由于某些产品的竞争和垄断,使得国际贸易不可能完全按照生产要素的组合及其对各国相对有利的程度来进行。因而,有利于输出国的产品,不一定能够顺利地输入另一国,而不利于输出国的产品,却可能很容易地输出,因而会出现里昂惕夫之谜。
(7)以贸易壁垒存在来解释。
美国经济学家鲍德温(R. E. Baldwin)提出用美国关税结构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他认为,在里昂惕夫的实证研究中引用的统计资料,没有考虑和剔除美国关税及其他贸易限制的影响。在现实中,美国的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倾向于保护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限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人为地阻碍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使得进口份额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下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上升;同时,美国的贸易政策也倾向于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这样就使这类产品在出口数量和比重上都有所增长,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数量和比重相对下降。根据鲍德温的计算,如果剔除美国进口限制的因素,则1947年进口产品中的K/L将会下降5%。鲍德温的研究结果对里昂惕夫之谜做出了部分解释。
(8)用跨国公司理论来解释。
这种理论认为,美国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向美国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应看作是国内贸易,如果扣除了这部分贸易,美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就会小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即,美国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3. 关于里昂惕夫之谜及其多种解释的评价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资本要素的内涵进行了扩张;二是找出里昂惕夫在计算时忽视的因素。除了上述不同解释之外,还有不少经济学家分别对里昂惕夫的方法和H-O模型的实用性进行了更为广泛更全面的讨论和检验。
尽管有以上解释和讨论,里昂惕夫之谜依然是对H-O理论的一大挑战,它证明了建立在若干严格假设基础上的H-O理论是很难对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现象做出科学分析和说明的。同时,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规模、结构和流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H-O理论越来越不能解释新出现的贸易现象,在此背景下催生了新的贸易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里昂惕夫反论也算得上是一个贸易理论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