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概述
2.1.1 国际分工概述
1. 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指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外延伸的结果,表现为生产的国际化和专业化。
2.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在人类发展史上,国际分工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殖民主义的兴起,产生了近代国际分工的萌芽。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差异,表现为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譬如英国生产并出口工业品,西印度群岛生产并出口烟草和蔗糖。
(2)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18世纪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形成。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是一种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垂直型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
(3)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导致国际分工体系的最终形成,形成“工业日美欧,原料亚非拉”局面。
(4)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以计算机、原子能、宇航工业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加上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使国际分工不断深化。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为从产业间分工深入到产业内分工甚至产品内分工,从有形商品领域发展到服务领域。
3.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一般来说,二者是分工与交换的关系。没有分工,就没有交换的基础和必要性;反之,没有交换,分工也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而国际分工是更具有决定性的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要受到国际分工的制约和影响。
(1)国际分工的形式决定国际贸易的格局。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产业间分工,相应地,贸易是产业间贸易。例如,19世纪国际分工的格局是将世界分为工业国和农业国,英国是中心国、城市国、工业国,其他国家是边缘国、农村国、农业国。因此,工业制成品在工业国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较高,而初级产品在农业国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较高。
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统的国际分工改变,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发达国家高精尖工业与发展中国家一般工业之间的分工呈现更加细化的趋势。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部门内分工占主导地位,部门内分工的主要形式包括:第一,不同型号、规格的同类产品的生产进行专业化分工,如美国着重发展大功率的轮式和履带式拖拉机,英国发展中功率轮式拖拉机,德国生产小功率轮式拖拉机;第二,产品零部件的生产进行专业化分工,如计算机、汽车等大批量生产所需的各种零部件往往在不同国家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第三,工艺流程进行专业化分工,指不同国家对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如著名的德国拜耳公司将它所生产的中间产品提供给世界各地的上万家化工厂,制造各种化学成品。相应地,产业间贸易退居次位,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
(2)国际分工领域的扩大促使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
现代国际分工领域不断扩大,从一般货物领域扩展到了服务和技术领域,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趋势;跨国公司的作用大大加强,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国际经济组织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加强。与此同时,国际贸易的领域不断从一般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领域,并出现了相互渗透的趋势;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贸易加强;国际经济组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加强。
(3)国际分工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类型的变化,即由“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变为以“水平型”和“混合型”的国际分工为主,加之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在工业范围内进行,再加之发达国家资金雄厚,可把资金投向世界任何地方,因此,从地区分布上看,发达国家变成了国际分工的中心。同时,从地理方向上看,发达国家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主要对象,占据了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比重,表现为发达国家间互为主要贸易伙伴,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发达国家。例如,1989年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78.9%,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64.5%。
2.1.2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历史演变
探讨国际贸易成因是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最基本的内容。国际贸易理论按基本前提划分,可以分成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前者的基本前提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后者的基本前提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从贸易理论渐进的发展阶段看,则可以分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其中,从供给方面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成因的理论较多(见表2-1),从需求方面解释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成因的理论较少,主要包括林德尔的偏好相似理论。
表2-1 从供给方面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重要理论简介
提示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社会间的资源配置问题。
研究方法的特点:①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多是实质面分析(Real Analysis),假定是物物交换的世界。商品X的相对价格被定义为PX/PY,即用商品Y代替货币,作为X的计价单位。②使用2×2×1模型或2×2×2模型。在分析框架上,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或部门)、生产要素不超过两个。③多采用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
不存在贸易的假想状态: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规模收益不变;两国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外部经济。
国际贸易的起因:缺少上述五个条件当中的任何一个,贸易的基础就产生了,包括: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不相同(古典贸易理论);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不相同(要素禀赋论);两国的消费者偏好不相同(需求角度的贸易理论);规模收益变化(新贸易理论);两国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并且存在外部经济(新贸易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代表性企业假设”受到挑战,国际贸易中的异质性企业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实证表明,企业之间的差异对于了解世界贸易至关重要。作为回应,“新新”贸易理论纳入了企业层面的异质性,以解释企业层面的新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