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国际贸易的成因

学习目标

048-1

知识结构

048-2

导入案例

国际分工及其演变

(1)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纺织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西方工业化国家向外转移,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不失时机地承接了这次国际产业大转移,借此实现了工业化过程。

(2)电视机最初由美国垄断生产;之后日本的电视机大量向欧美出口,并占有这些国家大量市场份额;之后,韩国等新兴工业国在这些产品上又取代或部分取代日本产品;目前,电视机主要由中国生产、出口。由此看来,电视机产业明显出现了国际产业转移。

(3)20世纪早期计算机生产模式与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生产链截然不同。20世纪60年代IBM等企业采用垂直一体化生产方式生产计算机,各自独立进行研发、生产、流通、营销和相关支持;企业各自有跨越不同部门的内部生产系统,从半导体(Semi-Conductors)到元部件(Component parts)、计算机平台(Computer Platform)、辅件(Auxiliary parts)、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Systems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等都是自己生产。到了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生产呈现的是全面的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美国生产微处理器、操作系统等,凭借其先导市场地位确定全球标准;日本供应存储器片(Memory Chips),平板显示器(Flat-Panel Displays),光驱(CD-ROMs),激光打印机(Laser Printers)等;韩国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S)最重要的供应者,同时还供应记忆存储器片、平板显示器和显示器(Monitors);新加坡是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的中心生产平台;中国台湾供应元部件、辅件,其OEM系统最为著名,生产主板(Motherboard)、键盘(Keyboards)、电源(Power Supply)、鼠标(Mouse)、显示器等。

(4)成思危在2006年2月14日召开的“中美经贸论坛”上曾经说过,美国人由于使用中国比较便宜的商品,在过去10年里,给美国人节约了上千亿美元。他说:“美国人在生活上有很多方面都是在使用中国的商品。人们开玩笑说,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在使用中国商品,早晨起来以后用的闹钟、刷牙用的牙刷、牙膏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跑步穿的耐克运动鞋、晚上睡觉盖的被子、毛毯也是中国制造。”中美之间的经贸发展对两国和两国人民都有利。

点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经常发生。经贸发展对参与国通常是有利的。

讨论题:为什么会产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什么因素决定贸易结构?贸易利益如何?为什么曾给一个国家带来极大福利的优势产业在若干年后会向外转移?

本章介绍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揭示国际贸易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