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课程备课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制订的,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相应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备课程标准常常被忽略,人们更多的是备教材,这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1)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
了解课程标准的设计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国家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意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达课程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标志性成果,也是教材的编写原则。
(2)课程标准提供的教学建议是备课的重要参考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即课堂教学是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备课中,这些教学建议实际上为教师制定课堂教学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3)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是教案设计的重要来源
它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备课中,无论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设计,还是课堂教学中的练习环节的设计和课后习题的编制,都要求我们认真思考评价的设计宗旨。尽管课程标准更多地表述内容标准,而没有表述评价标准,但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包括课程标准提供的若干案例),确实能给我们进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4)课程标准是课程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的重要参考
首先,课程标准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不仅提供了大量教学案例,而且给出了比较细致的案例描述。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及其目标,其中的许多案例实际上可以直接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其次,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提醒教师必须关注身边的资源,及时加以开发和有效利用。在备课中要及时关注我们身边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既要大力开发,更要有效利用。
总之,必须钻研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设置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具体内容目标和教学建议等。
所谓备教材,就是从各方面把教材弄懂弄通,使教材中的知识完全化为自己的认识。另外,还要研究传授这些知识所运用的方法、手段和艺术。教师在钻研教材中,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1)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
教材中的每课、每节、每框,都有严格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是指学科理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概念、观点、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过渡性和系统性。教师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有利于结构式的输入知识和掌握知识;有利于认识各部分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作用;有利于对知识的认识和记忆。
(2)分析教材,弄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要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必须把概念和原理弄明白。基本概念构成原理,原理是教材主要传授的理论。教师只有在备课时把基础理论的根子扎得深一点,课堂讲课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在分析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找出重点和难点。
(3)把精力用在解决重点和难点上
教材的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即在大量知识的相互关系中它是主要矛盾,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这个主要问题(重点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重点问题解决得好,学生再理解其他知识,就比较容易,而且能正确而深刻地把握。具有重点性的基本技能掌握了,其他有联系的各种技能也能很好地掌握,这样的知识和技能就是教材的重点。
突出重点是指不但师生明确教学中的重点问题,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将其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上,集中主要精力,力求将这一重点问题彻底地解决好。
第一,指出重点问题的重要意义,引起学生重视。有的教师在教案之首就明确写出本单元或本节课所要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有的教师首先写明这一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的重要意义和长远影响,引导学生格外关心这一重点问题。
第二,对重点问题的讲解,要做好充分准备,估计好可能遇到的障碍,力求对重点问题有较透彻的了解和巧妙的解决办法,争取在教学实践中能很快地扫清障碍,透彻地解决好重点问题。
第三,对重点问题要设计好板书、提问和作业,做必要的巩固和练习,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能在需要时再现重点知识和能灵活地运用知识。例如,在板书中用彩色粉笔标示重点问题,使视听结合。讲完之后及时对学生检查提问或做作业,使学生既动脑,又动口、动手,及时巩固强化。
第四,突出重点,带动一般。教学既要解决重点问题,还要解决一般问题。突出重点不是单纯为了解决重点,而是为了在突出解决好重点问题之后能较顺利解决其他一般知识、技能问题。因此,突出重点不能忽略一般知识。重点问题,要集中较大的精力去突出地加以解决。对其他一般性问题,可以略讲,少讲,可以在学生透彻掌握重点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己去看,自己练,逐步学会利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去举一反三,灵活地解决一些与此有联系的具体问题。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那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深奥、复杂或坡度太陡,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知识。另外,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内容,无论从生活经验、旧知识,学生都难以独立思考或想象、揣摩的内容也应确定为难点。
根据各种难点的具体特点,要思考出一些相应解决方法:
第一,由于知识抽象,难于理解的难点。有的知识(理论性的知识),由于缺乏与此有关的感性认识基础,就很难理解。对这类难点,解决的办法有:讲解时,多联系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用活生生的实例来讲解抽象的东西,或以形象的比喻方法,在一定形象的基础上加以类推解决。或运用板书、板画、挂图、模型、标本、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教具进行讲解,为学生理解抽象理论创造条件。或组织学生参观或现场教学,在实际体验的基础上讲清楚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
第二,由于缺乏基础知识,难以理解的难点。学生新知识的获得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如果学生对新知识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有的是学生未学过的,教师就要先讲一些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然后以此为阶梯来解决难点。有的是学生已经学过与此有关的旧知识,由于时间较久,不常用,一时不知道如何运用已学过的旧知识,此时应首先带领学生复习旧知识,然后运用旧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识。这就是由旧引新,以旧带新,温故而知新的方法。
第三,由于学生对新知识过于生疏,所造成的难点。有的知识,学到一定阶段,运用过去思维逻辑很难理解,需要在认识上有个新飞跃,对这种知识,学生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它。例如,思想政治课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生产过剩现象的理解。与知识水平有差距的,先用粗浅的说法解释,只说表现不追求原理,逐步地再讲清严密而完整的定义。
第四,由于难点较多,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解决几个小的难点,才能最后解决好大难点。对此,教师应把难点分散。有些小难点在讲其他问题时就有意加以逐个解决。等到解决大难点时就化难为易,很容易解决了。由于重点、难点分散,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第五,错综复杂的难点。有的问题涉及大量理论知识,需要同时综合地运用多种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对这类问题,切勿急躁,先要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复杂因素,把有关因素逐个加以解决,然后再使学生学会综合地运用所掌握的现有知识,灵活地运用于新的难题。
第六,内容相近、相似,容易混淆或容易误解的难点。有些知识和已有的知识很相似,学生容易按自己的主观想象来理解,结果造成差错。
教学中的难点是多种多样的,对待各种类型的难点,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切不可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去解决各种难点。
(4)选学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第一,学习教学参考书,这是教材编辑部门组织编写的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指导性资料,有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教学提纲、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建议、名词解释、问题解答和教学参考资料。这种书反映教材作者的意图,具有指导作用,作为教师要尽量参考指导书中的内容。但也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正确分析和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对教参内容作些变动。
第二,要查找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参考资料。如报刊文章、有关教学研究成果、教育部门文件、经典著作、历史书籍等。教师要想把课讲好、讲活,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料,那样才会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缩短课程内容同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距离。
要想顺利地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要备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认知特点及规律等,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家庭环境、思想、情绪、生活关注点等。
(1)了解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
一是班级整体基础;二是个人学习基础,还要了解班级中优中差生所占的比例。在学习新课前,特别要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预习准备是否充足;新课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否浓厚等。
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很清楚了,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为此,教师需要清楚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识?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通过对学生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了解学生家庭成员的情况
包括住址、职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同时应了解其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哪些是教育的有利条件,哪些是不利条件,并适当利用各种条件协助教育工作的开展。
(3)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
学生的个性品质包括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接收处理能力,现代化教学技术掌握运用能力等。还包括学生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新课程更加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更加凸显了解学生个性品质的重要性。
(4)了解学生动态变化
教师既要从静态了解学生,更要从动态熟悉学生。新课程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及时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如学习进退、作业完成的变化,组织纪律、兴趣爱好的变化,受到表扬、批评和同学之间纷争、矛盾后的变化等。特别要关爱成绩较差学生的情绪变化。他们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微妙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并强化引导,使之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增强前进的动力。
(5)了解学生的思想基础
生长在开放化、信息化时代的学生,他们既能看到社会中光明的一面,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也会看到许多丑陋的社会现象,使他们产生种种不正确的认识。他们还会对种种社会现象以及他们个人面临的困难提出各种问题。对此,教师不能回避,必须面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要深入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倾向,了解个别学生的思想问题,并善于区别这些问题产生的不同条件,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
(1)要博览精选,厚积薄发
教师要充分利用平时时间,随时随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上摘抄、摘记、下载有用的资料,进行点滴积累。
(2)要消化吸收,贵在创新
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注意对资料进行识别、筛选,把那些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资料记录下来。对以前搜集整理好的资料,还应逐年进行“检阅”,逐步剔除那些陈旧过时的资料,多补充真实准确富有时代感和新鲜度的资料,资料的使用要讲究创新,坚持以我为主,要经过我们的筛选,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实际作为选择判断的标准。
(3)要注意引用资料的科学性
资料的引用一定要科学可靠,否则宁可不用。
(4)引进的资料应尽可能地是新鲜的
教师在选择资料时要尽可能选新近的学生最喜欢的,这样做同时也反映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搜索占有信息的能力,并且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一个具体体现。
备教学方法应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考虑如何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至理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怎样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抓住关键点,处理弱点;如何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课后小结;怎样引发兴趣,强化动机,吸引注意,启迪思索,鼓励创新;如何联系实际,使用什么仪器设备,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进行什么演示和示范:安排哪些练习和作业及语言的组织,板书的设计,例题的筛选,教具的使用等。具体教学方法在本书相关章节有详细介绍。
目前,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发现式学习。
接受性学习可分为机械接受性学习和有意识接受性学习。探究发现式学习可分为指导性的探究发现、独立探究发现和创新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法为重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还要备学生的学法。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是对课时内教学内容展开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安排。教学进程与课型密切联系,不同课型有不同的教学进程。下面着重介绍学习新课教学进程诸环节的写作要领。
(1)复习旧课
用简明的语言扼要写出提问的问题。所提问题应与新课内容有较大关联。答案不必写出,亦可简要写出。
(2)导入新课
以简练的语言,紧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自然地把学生的思路从对旧知识的回顾或其他场景,引导到对新知识的探索上来。
(3)新课学习
这个环节是教学进程的核心,也是整个教案的重头戏。
首先,学生带着老师提示的问题自主学习,这样可以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其次,开展小组讨论,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又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再次,进行全班交流思辨,将各小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思辨,又能解决一些问题。
最后,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由教师来进行精讲提炼,教师就是讲重点、讲难点、讲关键点;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巩固新课
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完新课内容后在对新授知识进行复习、检查巩固的环节中,只需写上提问的问题或书面练习题(包括板演)的内容即可。
(5)结束新课
教师在巩固新课后,用归纳和启发性语言结束全课,要求语言简练,高度概括本课内容,并引起学生回味和思索。
(6)课后拓展
主要布置思考题进行课后拓展,注意题型多样,题量应比巩固新课时出的题更多些,难度更大些。还可以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出现,学生可以在超市中选择其中一个作业来做,更体现人性化。
(7)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依据教材内容,做到提纲挈领,条理分明,详略得当,工整规范。
(8)教学反思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反思能力。教学反思就是平时星星点点的启发和顿悟、有特色的教学经验以及典型问题,这是一笔丰厚的实践理论,既要记成功之举,也要记败笔之处,更要记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有:
第一,反思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和维护学生的学习动机做得如何?学习动机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
第二,反思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课后要仔细审查课前选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是否恰当有效,与学科特点及学生实践结合得紧密与否,效果怎样,有何改进。
第三,反思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确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和测评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体会是明确具体的还是模糊不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