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被拒稿的感悟
沈 璐
在同学们眼中,我的读博之路似乎挺顺遂,博一伊始便完成了毕业要求的2/3。但事实上,用导师庄贵军教授的话说,我是运气有点背的博士生。我大多数已被录用的论文都经历了若干次拒稿,甚至在博二、博三两年里屡投屡败。我这样形容拒稿的感觉:像被人摁在墙角,左一下、右一下地抽大嘴巴子,却没有任何辩解的机会。毋宁说,被拒稿是痛苦的,但更多时候其实是“建设性”的。就像那句歌词——“多么痛的领悟”:正是因为不给任何“狡辩”的机会,才敦促你正视文章的缺陷,并尽一切可能去弥补它。我想我没有那样的资历去写读博的感悟,但或许可以聊聊我曾经被拒稿的经历,给现在正遭遇拒稿的学弟学妹们一些慰藉。
文章被拒,原因大抵有三:其一是“火候未到”;其二是“万事俱备,唯欠运气”;其三我姑且冒昧地称之为“拒你没理由”。
第一,火候未到型。我最近的一份拒信,来自某国际商学顶级期刊。在刚收到拒稿邮件时,首先涌现的情绪是抗拒,抗拒去看那长约十页的拒稿意见。尽管我强迫自己去看,但到底没看进去多少,居然感觉气愤,气愤为什么不给我“辩解”的机会。关上电脑,我从书房踱到卧室,又从卧室踱回书房,重又浏览了一遍审稿意见,这次或许多看进去了一点儿,开始觉得难过。之后,我没敢再看审稿意见,半个月后,才终于心平气和地去读它。但是,读得越深入,越发觉得无地自容,因为审稿意见让我心服口服,一些是我曾思考过的,另一些则有醍醐灌顶之感。审稿意见大抵包括:基本假设说理不透、文章定位焦点不统一、文献回顾不全面、一些变量的定义边界模糊、量表存在问题、截面数据有局限性、管理启示过度演绎。痛定思痛,在与庄老师讨论后,我们决定从长计议:舍弃原有数据,重做研究设计,修正文章定位。我不知道这篇文章的前路如何,但这份拒稿意见让我有与大家对话之感,受益良多。
第二,唯欠运气型。我的一篇论文曾投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某A类期刊,历时7个月后迎来两份审稿意见。据编辑说,其中一份的结论为修改后再审,另一份的结论为修改后发表,但后者的具体修改意见并未提供。在编辑反复催促无果后,文章被送给第三位专家审阅。这位专家的意见是拒稿,于是论文被拒了。这次的感觉是唏嘘无奈。庆幸的是,这篇论文最后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的另一个A类期刊接受了。
第三,拒你没理由型。我曾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某A类期刊的拒稿信,理由只有一句话,大抵是:调研时间为一年半以前,不具时效性;没画假设模型图,不够学术。对此,我只能一笑置之。
在我看来,拒稿或许是读博之路上必须经历的,它也许比顺风顺水更能推动人进步。从容面对,总能微笑着从跌倒中爬起。
2016年2月5日